疫情期間訪澳旅客大幅度減少,旅遊區有商戶相繼退場止蝕。有地產業界表示,近期旅遊區的商舖好「抵租」,曾有商舖過去租金為20萬元,但現時急插七成五,只需五萬元則可成交,而有實力的連鎖店亦會趁機擴張生意。此外,由於經濟前景未明朗,業主普遍會以裝修期免租金的優惠吸引商戶,大面積商舖更有兩至三個月的免租期。
受國際形勢影響,近月本澳油價攀升至歷史高位,加重居民生活負擔及運輸業界的經營成本,即使近日來國際油價稍有回落,但本澳燃油價格依然「企硬」,未見有明顯回落跡象。有議員表示,本澳燃油多年來都存在「加快減慢」問題,社會一直批評和質疑有關調價機制和幅度是否合理,考慮到政府較難控制有關價格,因此建議可利用《消保法》對油價進行監管調查。
一輛價值不菲越野車,昨(18)日早上在友誼大橋氹仔往澳門方向車尾冒煙著火焚燒,黑煙沖天,消防人員接報到場開喉將火救熄,越野車嚴重燒毀,只剩車架,當時車上只有司機一人,幸及時逃走,未有受傷。友誼大橋交通一度受阻。
特區政府即將推出新一輪電子消費優惠計劃,預計每位合資格居民可獲派總值澳門幣八千元的電子消費券。
兩名本地男子串謀私吞代內地朋友購買的七隻共值71萬元名錶,並以簽收漏洞為由,反咬一口向速遞公司索償。結果其中一人賊喊捉賊,報警期間「助攻」司警調查出另一人的貨倉為走私水貨窩點。水貨案件轉交海關跟進,失竊名錶被司警尋回,兩名「賠了夫人又折兵」男子被落案起訴。
走私「水貨」問題仍然猖獗,海關聯同治安警在關閘再破獲一個「水貨」散貨點,行動中並截獲六人,同時在涉案店舖內搜出一批懷疑走私的美容化妝產品和波鞋,當局仍在點算該批「水貨」數量和價值。至於經營涉案店舖的內地男子被揭發懷疑是「黑工」;另外三名「水客」亦涉嫌為「過界工作」的內地外僱,案中亦有兩名本澳「水客」被截。海關將以《對外貿易法》相關規定,檢控涉案六人。
南海休漁期將至,漁船已陸續回澳錨泊,為保障休漁期間內港一帶海上安全,嚴防疫情由海路輸入,海事及水務局聯同警察總局、海關、消防局、衛生局、市政署、澳門漁民互助會及澳門遠洋漁業發展暨船東協會日前召開會議,商討休漁期間的《內港漁船防火應變計劃》部署和防疫措施。
今年首季市政署於離島區共清理出約50噸淤泥、垃圾,當中路氹城一帶大型酒店地盤周邊的公共渠網清出大量建築廢料,嚴重影響渠道排澇成效。議員李良汪表示,過去不時有建築廢料、食肆材料等非法排污的現象發生,但他直指,現時非法排污成本低、便捷度快、罰則低等,導致不法人士鋌而走險,他質疑現時罰則是否具阻嚇力度,他期望政府盡早加快修法進程,加大相關罰則,以保障社區的衛生和安全。此外,雨季即將到來,若公共渠道淤塞加上大暴雨,容易造成雨季水浸,李良汪呼籲市政署加強巡查,以及疏通渠道。
行政長官賀一誠前日在立法會全體會議上,以12年經濟周期規律來解釋經濟景氣循環的問題,直言本澳經濟情況一定會愈來愈好,呼籲社會大眾要有信心。話音剛落,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昨(13)日就發布對澳門的經濟展望,指本澳今年經濟有望增長15.5%,明年更是在此基礎上實現23.3%的增長,對本澳經濟展望非常正面。 不過,有學者認為有關預測是過於樂觀,受到內地疫情反覆的影響,本澳經濟復蘇的腳步被拖慢,上半年經濟情況並不樂觀,估計全年經濟增長應在10%以內。學者建議,應先鞏固現有基礎,著力恢復社會大眾信心,才能有動力推進新產業發展,實現經濟多元,走出疫下難關。
珠澳同為濱海城市,容易遭受浪潮及洪水侵襲。但澳門特區政府自2015年提出興建擋潮閘開始構思已過去七年時間,至今仍未有最終定案,反觀珠海市水務局已於近日印發《珠海市海堤提升建設總體方案( 2021-2035年)》(以下簡稱《方案》),目標之一是爭取到2025年,基本完成珠海市中心區堤圍100年一遇防潮洪標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