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強市民對古樹名木的了解,推動社會各界共同保育古樹名木,市政署於昨(15)日至5月29日舉辦「古樹名木知多D」展覽,歡迎市民到場參觀。
為廣泛宣傳於2022年1月1生效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以及配合國際消費者聯會關於推動全球消費者組織於每年3月15日「世界消費者權益日」舉辦活動所作的呼籲,消費者委員會今年以《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為主題舉辦兩項活動,以加強市民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認識,讓社會各界更多關注消費者的權益。
立法會第一常設委員會昨(15)日繼續審議《升降設備安全法律制度》法案,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列席會議。一常會主席李靜儀會後總結表示,本澳現有的公共升降設備數量大概有9,000多台,政府目前會優先處理對公眾影響較大的設備,日後會視乎社會的需要,逐步擴大該法案的適用範圍。
一名男子昨日上午闖入亞馬喇前地一酒店建築地盤危坐17樓天台,司警局危機談判組及消防員接報到場處理,勸籲近兩小時後,該男子突然向在場人員鞠躬後跳樓,消防迅速上前救援未果,該男子跌落13樓外牆棚架圍網。消防其後將其抬入大廈內,發現他已無呼吸心跳,由救護車送院搶救後不治。事件真正起因有待警方進一步調查。
一名無業女子因需要長期照顧不良於行患病臥床80多歲親生母親備受壓力,涉嫌家暴生母被警方拘捕及移交檢察院處理。事件反胦照顧者長年累月無休止照顧患病家人所要面對的巨大身心及精神壓力,社會及政府需要多關注和給予照顧者支援,紓緩照顧者身心精神壓力。
環境保護局《澳門環境保護規劃(2021-2025)》勾畫未來五年環保工作藍圖,建立更良好生態環境,除聚焦改善空氣污染,構建低碳澳門,同時加強環境污染治理,加強廢物處理, 持續推動社區減廢回收,擴大社區資源廢物回收網絡,為市民提供更多回收渠道,建設宜居宜遊城市。
環境保護局自成立之初一直對本澳環保工作作最大努力,目的是為社會及經濟健康發展構建良好生態環境。環保學生聯會會長陳俊明受訪時表示,《澳門環境保護規劃(2021-2025)》對比首份十年規劃,雖然只是訂定五年規劃,並在原本基礎上追求做得更好,首要是推行長遠環保教育,讓大眾有正確環境保護觀念,更好地保育「綠色澳門」。
擴大回收網絡,完善分類回收配套 持續推動社區減廢回收,擴大社區資源廢物回收網絡,為市民提供更多回收渠道。 持續推動廚餘回收工作,擴大廚餘回收網絡,鼓勵有條件機構就地處理廚餘。 繼續推行《回收業設備及車輛資助計劃》,適時推出更多必須的支援計劃。配合《澳門對外貿易貨物分類表/協調制度》修訂,完善資源廢物分類編碼,促進其統計工作。
現時本澳回收廢物主要分紙類、膠類和金屬/鋁罐類。根據統計局的塑膠、橡膠、紙類及金屬類進出口統計資料顯示,近年本澳的三色資源廢物回收率相對保持較平穩的水平,約18至20%。過去亦曾推出多項家居用品回收計劃,在社區設置多個回收點,為居民實踐減廢、回收等創設更便利條件。
全球首富馬斯克14日在推特上向俄羅斯總統普京「下戰書」,「我特此向普京提出挑戰,來場一對一決鬥。賭注是烏克蘭。」他還標記普京的官方英文推特,並以俄文發文說:「你接受這場決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