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澳防疫壓力正不斷加重,皆因一水之隔的香港深陷第五波疫情,鄰近的廣東省深圳及東莞近日亦先後爆發大規模感染,疫情持續升溫,繼深圳市宣布自昨(14)日開始「封城」七日,東莞昨日亦臨時宣布同步跟進,14日至20日實施「封城」,兩市公交、地鐵停運,社區實行封閉式管理,非城市保障型企業停止運營或居家辦公,全市人員停止一切非必要活動,非必要得不離市,同時展開多輪核酸檢測,以防堵疫情傳播。
深圳及東莞兩市因爆發大規模疫情而相繼「封城」,珠海作為深圳及東莞的鄰近城市,而且有著頻繁的人員往來,在防疫工作方面自然不敢怠慢。自昨(14)日起,珠海市多區陸續執行疫情防控最新要求,包括要求外市來(返)香洲、金灣、斗門人員在抵達後24小時內,須開展一次核酸檢測,而且珠海多區居民亦須在3月18日前主動進行一次核酸檢測。
香港本地確診個案近日雖然沒有再出現「爆炸式激增」,不過疫情仍然嚴峻,未見明顯好轉。昨日新增26,908宗確診個案,包括12,040宗經核酸檢測確診病例,全部是本地感染,以及14,868宗快速檢測呈陽性的個案。第五波疫情累計超過72萬宗確診。
為杜絕持探親簽註人士來澳從事「走水」活動,持往來港澳通行證探親(T)簽註人士入境澳門新措施於昨(14)日起生效,位於關閘附近一帶的「水貨街」不少店舖照常營業,有些店舖門前擠滿購物顧客,有些店舖則水靜鵝飛,整體來說「水貨街」人流略有減少,有店員與顧客談話間提及今日推出的探親證新措施,有人表示「走兩轉都夠」。
經濟發展委員會昨(14)日舉行全體大會,行政長官賀一誠主持。經濟適度多元政策研究組組長蕭志偉會後轉述,行政長官在會上指出,有需要繼續落實經援措施,但希望相關措施能更拉動社會效益, 尤其是針對如何幫助中小企及居民就業情況。
珠海市口岸局前(13)日發布關於加強珠港跨境貨物運輸閉環管理的通告,由昨(14)日凌晨零時起,將會針對經港珠澳大橋公路口岸出入境的粵港跨境貨物運輸,跨境貨車目的地管理以及跨境貨運進行嚴格管理,並實施集中接駁,加大處理違規力度。
「粵康碼」昨(14日)早一度無法轉換成「澳康碼」,通關人士須使用紙本報告經人工櫃枱入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其後表示,系統重置後已恢復正常運作,原因仍然排查中。
杭州順豐速運余杭中轉場爆發疫情,3月10日至13日已有49名工作人員確診,均在順豐速運余杭中轉場工作。順豐速運公告由本月(3月)11日起,香港及澳門地區停止收寄至內地所有快件,直至另行通知,事件引起本澳關注快遞消毒問題。
澳門近年數字金融服務發展迅速,相關部門先後推出多種便利的線上金融服務,包括消費者可以更方便進行小額跨行轉賬,澳門消費者委員會持續作出配合,加強消費者在使用電子金融服務時的維權意識。今(15)日為「3 ·15世界消費者權益日」,國際消費者聯會(下稱「國際消聯」)以「公平數字金融」(Fair Digital Finance)作為今年「世界消費者權益日」年主題,關注弱勢金融消費者的權利,呼籲全球消費者組織響應,支持所有消費者應享有安全和公平金融服務的倡議。
今天(3月15日)是「國際消費者權益日」,旨在倡議加強消費者的權益保護,促進文明、健康和安全的消費理念。身兼消費者委員會委員、婦聯常務理事區小平認為,《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已於本年正式生效,法律是維護消費者和經營者雙方公平和合法權益的重要標尺,對優化後疫情時代下營商環境亦有重要的助力作用,期望政府持續展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宣導工作,強化居民對消費者權利的認知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