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澳出生率下降、老齡化問題湧現,未來人力資源或面臨不足。有議員書面質詢當局長者社企資助計劃進展,社工局回覆指出,民間社團創設的兩個社企項目獲批,當局已簽署合作協議,預計兩個項目將於今年第三、第四季投入服務。 社工局局長韓衛回覆議員李振宇書面質詢時表示,為支持長者發揮所長,社會工作局推出《共創耆職長者社企資助計劃》,鼓勵民間社團創設適合長者工作的崗位,展現長者就業的正面形象。有關資助計劃最終有兩個社企項目獲得批准,合共為長者提供16 個全職和六個兼職的工作崗位。社工局已經與有關社團簽署合作協議,預計兩個社企項目分別於今年第三季和第四季投入服務。 在長者就業配對及就業輔導服務方面,勞工事務局優先為65 歲或以上長者辦理求職登記,並為長者提供免費的就業配對、提供就業諮詢與指導等。此外,勞工事務局亦為中壯年準退休人士及長者舉辦職業生涯規劃講座,向他們提供就業諮詢和調適指導,今年1 月至5 月共聯絡名55 歲或以上人士,1,094 名出席面試,414 名成功就業。另外,勞工局與社會保障基金成立了工作小組,正跟進修訂《就業輔助及培訓規章》的工作。 為支持長者發揮所長,長者社企資助計劃兩項目已獲當局審批,料第三季起投入服務。(資料圖片)
澳門青年博彩從業員協會會長李柱坤,捐出澳門幣39 萬元援助河南水災災民,透過青博協轉交澳門中聯辦送達河南當局。 李柱坤稱,河南災情嚴重,全國人民心繫河南受災境況,與全澳居民同樣希望盡自己一分力協助受災群眾,另外,青博協上下亦與澳門社會各界一起為河南災民賑災募捐,期盼各界善長仁翁的捐款,能為河南災民稍解燃眉之急。 河南災區還有很多後續工作需要各界支援,期望社會各界繼續支援河南水災善後工作,並與全國同胞一起,持續關心受災同胞的境況,共同努力,献出愛心,爭取河南受災同胞盡快恢復正常生活。 河南災後重建工作任重道遠,需社會各界伸出援手。 (資料圖片)
學年學生福利基金「大專助學金計劃」的獎學金及特別助學金,以及高等教育基金的「資助於頂尖學府就讀獎學金計劃」將於本周五(8月20日)截止,有意申請者請把握時間遞交申請表格及相關資料。 「大專助學金計劃」設置的獎學金,旨在獎勵過去一學年學業成績優異的學生,而特別助學金則旨在培養澳門所需的專業人才,另「資助於頂尖學府就讀獎學金計劃」旨在鼓鼓勵和支持於頂尖學府升讀或正在就讀高等教育課程的學生,獲選學生將按其就讀地區給予資助。受助的學生應於每年11月最後一個工作日或之前提交新學年的在學證明及最近一學年的成績資料,以延續受益人資格。 有意申請「大專助學金計劃」或「資助於頂尖學府就讀獎學金計劃」的學生,可於教青局索取申請手續指南及申請表,亦可於教青局網頁下載,又或透過「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各公共部門獎助貸學金及資助服務平台」網頁填寫相應計劃的申請,並連同相關文件於申請期內提交至教青局。為儘量避免人群聚集,本學年除於上述期間中午時段也接受遞交申請外,申請人也須至少提前一日進行網上預約遞交申請文件。有意申請者可掃瞄二維碼儘早上網預約,以確保申請可如期辦理。 如有查詢,可致電8397 2512、8397 2480 或瀏覽大專獎助學金專頁。 兩項獎學金即將截止申請,教青局呼籲有意申請者需盡早遞交資料。 (力報攝影組圖片)
在廣大市民全力配合及特區政府各部門工作人員不懈努力下,澳門至今已經連續14天沒有新增病例,新冠疫情得到控制,傳播風險有所緩解。經行政長官批示,自明(18)日零時起,正式解除關閉部分娛樂場所的特別措施,標誌著澳門抗疫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 回想本月3日本澳出現新冠確診病例後,特區政府極速拉動警號,宣布開展全民核酸檢測並暫時關閉戲院、美容院、「卡拉OK」、酒吧及歌舞廳等娛樂場所。澳門各界全力配合特區政府,以積極面對「疫」境,充分體現澳門市民守望相助、共克難關的精神與氣魄。 如今當局在疫情受控的前提下放寬防疫措施,大家在歡欣鼓舞的同時,亦需謹記切勿將「放寬」誤讀為「放鬆」,反而要對疫情防控更加重視及警惕。即將開放的娛樂場所首先要做好消毒、登記、限流等最基本亦最有效的防疫舉措。而市民前往相關娛樂場所消費亦要堅持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及注意個人衛生。 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再度重創本澳零售、餐飲、娛樂、旅遊等行業生意,中小微企陷入經營困境,大型博企無奈再度祭出「無薪假」的新聞近期不絕於耳。娛樂場所的重新開放,無疑令飽受疫情衝擊的澳門各行各業看到經濟復蘇的希望。但理性地看,國內乃至國際的疫情在短期內不可能立即消除,因此,本澳對出入境的禁令和管制也不可能在短期內完全解禁。 可以預見,短期內不太可能會有大量旅客來澳消費。未來要支撑澳門的觀光、旅遊和餐飲業,重要途徑之一還是要透過增加本地消費來帶動。 特區政府若能在兼顧防疫的考量下, 透過主動宣傳及推出優惠, 帶動各種消費, 如本地觀光、旅遊和餐飲等,同時為是次疫情中受影響較嚴重的商企提供針對性的支援政策,協助其渡過難關,相信對於活絡澳門經濟、提高商家收入及創造更多就業機會,都會有很大助益。此外,趕快提高疫苗接種率仍是當務之急,只有足夠接種率築成免疫屏障,才能避免病毒反撲,疫情再起,才能早日擺脫新冠肺炎的陰霾。 澳門疫情形勢穩定向好,標誌著全澳防疫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但愈是形勢向好,愈不能掉以輕心,全澳市民必須咬緊牙關、堅持到底,認真落實各項防疫舉措,爭取早日取得最後的勝利。
氹仔銀娛建築地盤,昨(16)日上午發生致命工業事故,一名31歲男外僱工人從五樓高處墮下,經搶救後不治死亡。勞工局表示高度關注意外事件,並已立即派員前往事發地點調查了解及跟進情況,以及勒令相關承造商停止工地內所有離地兩米以上的高空工作,對死者家屬致以最深切慰問,並協助跟進工傷意外賠償事宜,以及提供其他適切的協助。 事發在昨日上午9 時10 分,據現場消息稱,死者當時在地盤地面層負責鋪設電線工作,在地面層工作其他工友發現死者從天花走廊位置高處墮下,跌落離地約五層樓高地上,背部大量出血,工友立即致電999 報警求助,墮樓工人經送往仁伯爵醫院搶救,最終搶救無效,傷重死亡。 死者從五層樓高度墮下 司警報案及緊急行動中心於昨日上午10 時接獲仁伯爵綜合醫院護士通知,一名男子在路氹一工地由高處墮下,經搶救無效證實死亡。經調查了解,死者生前於路氹一工地地面層負責鋪設電線工作,於昨日上午約9 時10 分,在地面層工作的同事發現死者從天花走廊位置高處墮下(離地約五層樓高),當時死者背部大量出血,因此立即致電999 報警求助。 經向死者上級了解,得知上述天花走廊工程較早前已經完工,公司並沒有指派死者到上述位置工作,因此不清楚死者為何從該處墮下。死者背部近腰位置、雙手肘及雙足踝均出現開放性骨折,符合高處墮下造成傷勢。同時,在醫院內,發現死者衣物中有安全帶及安全扣。由於事件涉及懷疑工業意外,治安警察局及勞工局派員到場處理。 墮亡工人為31歲男外僱 死者姓劉,男性,31歲,外地僱員。 案件初步列作屍體發現案,死因有待法醫檢驗確定。案件交由司警局調查科跟進。 勞工局重申,工友的生命安全至為珍貴,根據第44/91/M 號法令的規定,承造商有義務對工作環境進行安全評估以訂定施工安全程序,並監督工友按施工安全程序進行工作,保障工友生命安全。 銀娛:全力配合救援調查工作對於該宗事故,銀娛集團回應稱,集團一向十分重視地盤工人的健康與安全,對昨早所發生的意外事件深表遺憾,並謹此向有關工人的家屬致以最深切的慰問。 銀娛已即時全力配合多個政府部門的救援及調查工作,並確保有關承建商根據勞工事務局的指引嚴格執行相關守則。另外,銀娛已經並繼續與有關承建商向有關工人的家屬提供適切協助及跟進賠償事宜,將繼續與所有相關政府部門及持份者跟進事件。由於事件現已交由警方處理,暫時沒有更多資料補充。
氹仔銀河地盤昨(16)日發生工業事故,一名男外僱懷疑高處墮下死亡。立法議員李靜儀對於發生致命工業意外表示痛心;血的教訓一宗都嫌多,呼籲各方重視職業安全措施,並盡快完成《建築業職業安全健康法》立法,透過完善制度、加強監管和執行,從源頭上提升建築工程的安全管理意識。 李靜儀表示,近年工業意外事故不少,根據勞工事務局《二○二○年度工傷統計分析報告》,去年工作意外受害人數中,有537人從事建築業。本澳職安健管理工作更必須隨社會變化、工程項目的數量及規模的擴大、工藝技術改變和革新等方面而有所提升;而業界內部分僱主或工程負責人以及從業員的職安健意識亦有待提高。雖然當局提出「教育指導」及「檢控」雙管齊下的監督方式,每次發生嚴重工業意外後,均會加強巡查和檢控以勒令工地改善,但工傷事故多發,有關工作不能鬆懈。 李靜儀指出,要提高建築業以至全社會的職安健意識、進一步降低工作意外的發生,除了要不斷提醒從業員時刻緊記安全操作、以及督促僱主要提供良好的安全設備及環境之外;當局的工作應該再做更多,除加強現行的巡查和檢控工作之外,應考慮在建築業加大職安健的培訓和宣傳力度,全面推行及落實職安卡持證上崗制度;應降低設立建築安全督導員的法定人數,強化建築安全督導員的權責。 在公共工程方面,當局應考慮將其安全督導工作納入有關監理公司的職責之內,促使職安健工作的有效落實;更重要是須完善相關的法律規定,從源頭提升建築工程的安全管理意識。她表示,《建築安全與衛生章程》制度實施已30年,所定標準早已脫離實際,失去阻嚇力。政府多年前已開始對職安法作出修訂,曾表示將完善管理人員制度、明確特定工序須由專業技術員負責,以及完善處罰規定等。她促請政府盡快完成《建築業職業安全健康法》的立法工作,從而更有成效地推進職安健工作。 立法議員李靜儀呼籲各方重視職業安全措施,並盡快完成《建築業職業安全健康法》立法。(資料圖片)
【本報記者陳宇東】網戀騙案中騙徒的借錢藉口可謂層出不窮又極其荒謬,但偏偏信以為真者大有人在。一名中年女子在社交網絡平台與一名「馬里醫生」共墮情網,「馬里醫生」以退休來澳結婚、包私人飛機逃亡、離開北京需要證明費、抵達澳門需要停機費等一系列荒謬藉口,要求女事主匯款。女事主深信不疑並爽快匯款,結果合共被騙近45萬元。 事主為一名40歲中年女性,本澳居民。司警局於本月13日接獲事主報案,報稱於今年6月8日在網上社交平台收到一名男子交友邀請,二人之後開始聊天且非常「啱傾」,其後轉至手機通訊軟件繼續聊天;期間對方向事主聲稱正身處馬里從事「醫生」職業,並向事主展開猛烈追求,事主墮入情網,二人發展成網上情侶。 「醫生」取得事主信任,於是便展開行騙,於7月1日向事主聲稱打算退休,並需要9萬5,000元作為退休費用,向事主商借,更稱退休後來澳與其結婚;事主難抵「甜言蜜語」,深信不疑,於是按要求轉賬至對方指定銀行賬戶。同月12日,「醫生」再向事主表示馬里當地正打仗,需承包一架私人飛機才可離開,向事主借款16萬元作為包機費用,又指到達澳門後便會還款,事主未有生疑答應借款。 於7月20日,「馬里醫生」向事主表示已到達北京,但進入澳門需提供健康證明,申請證明費用為30萬元;但當時事主稱只得15萬元,但「醫生」亦「照殺」,稱剩餘款項自己想辦法。收到15萬後,「醫生」又向事主聲稱需要再支付20萬元停機費,但事主僅能向其朋友借到40,000元,亦即時轉賬給對方。 其後「醫生」再要求事主設法籌錢,但事主當時指已借無可借;「醫生」見事主已被「榨乾」,於是便按一般網戀騙案劇情發展般隨之失聯,事主這時才懷疑被騙,於是報警求助。事主聲稱合共損失44.5萬元,並追究刑事責任。警方現正對案件展開跟進調查。 司警發言人(左﹚ 公布案情指,一名本澳中年女子被網絡騙徒詐騙近45萬元。 (陳宇東攝)
【本報記者陳宇東】一名男子涉嫌偷拍一名本澳女子時當場「斷正」,並被受害女子帶到警局報案。警方將男子拘捕,並在他手提電腦搜出逾440張偷拍照片和130段偷拍影片。 治安警昨日公布案情表示,受害女子約30多歲,本澳居民。犯案人為約40多歲的本澳李姓男子,報稱是賬房員工。 案情指,受害女子在本月11日下午5時行經亞堅奴前地,發現有一名男子從後尾隨,並發現該男子用手提電話對她裙底進行拍攝,她隨即阻止,並將該男子一同帶到警局報案。警方指出,涉案男子已承認偷拍行為,並稱當日遇到受害人時,覺得她衣著吸引,一時把持不住就對她進行偷拍。 經受害人確認,警方在該男子手提電話發現四段對受害人偷拍的影片。其後,警方在該男子住所的一部手提電腦中,發現約440張照片和約130段影片,均是拍攝一些不知名女子的敏感部位,當中最早的照片約在2018年年中拍攝。該男子聲稱當中31張照片和37段影片是在本澳各處偷拍所得,其他則是從網上下截而來。 治安警察局昨日公布一宗偷拍案件,一名男子涉嫌偷拍一名本澳女子時當場「斷正」。 (資料圖片)
為配合澳氹第四條跨海大橋起止點周邊路網建造工程—偉龍馬路連接線的展開,北安大馬路行車線將會分階段實施臨時交通措施,首階段臨時交通措施由本周六(21 日) 到2022 年3 月15 日,屆時北安大馬路氹仔往澳門方向將由四線行車改為兩線行車,所有由機場大馬路行經北安大馬路往澳門或北安碼頭的車輛,均需使用靠左的兩條行車線作通行。 在實施首階段交通措施時,偉龍馬路連接線工程將展開樹木移植、樁基礎及橋墩建造工作、鋼橋的安裝,另外,亦會完善有關排水網及重整路面。交通改道措施受現場施工環境的限制,行車條件將較為複雜,建議市民提早出門以熟悉路況。 偉龍馬路連接線建造工程,項目位於澳門新城E區,其主要工作內容包括興建偉龍馬路及北安碼頭進入四橋的連接天橋、周邊路網重整以及下水道整治,涵蓋範圍面積約44,500平方米,為配合周邊電網的搬遷工作,連接線將分為兩個階段進行。首階段工程為偉龍馬路及北安碼頭進入四橋的連接天橋、碼頭匝道橋樑、部分機場匝道橋樑,以及北安大馬路和北安圓形地的道路重整,最長施工期為550工作天。第二階段工程為餘下部分機場匝道橋樑以及偉龍馬路北行線的道路重整,最長施工期為315工作天。
經過14天的與世隔絕,美連大廈等多幢紅碼區大廈即將迎來解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