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防輸入內防反彈」防控政策

成功阻斷新冠病毒社區內傳播

特區政府應對新冠肺炎病毒,採取「外防輸入、內防反彈」防控政策, 策略十分成功,自從去年2月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本澳從未出現新冠肺炎病毒社區傳播,無任何醫務人員受到感染。為有效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制定「分區分級精準防控方案」,因應本澳出現疫情,根據風險高低程度分級精準防控方案,採取封閉和管控應對措施,迅速將疫情控制在有限範圍,確保澳門能繼續和內地保持人員正常往來。同時制定全民「全民核酸檢測計劃」預案,預防病毒在社區擴散。 為遵循「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防控策略,並根據疫情風險等級和社區疫情劃分,科學精準制定防控措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制定了「分區分級精準防控」方案。目的是倘若一旦在澳門局部地區出現相當於內地中風險區域或高風險區疫情時,並因應全澳的疫情、病情流行病學調查結果等評估,對有關區域實施分區(區域)、分級(風險級別)的封閉管理,以阻斷新型冠狀病毒向本澳其他區域的傳播,從而降低疫情擴散風險,保障居民安全。 「分區分級方案」精準防控 本澳8月3日確診四宗分別為輸入性及輸入關聯病例後,行政長官賀一誠隨即宣布採取應急措施,啟動「分區分級精準防控方案」及「全民核酸檢測計劃」。「分區分級精準防控方案」根據疫點和可能的傳播範圍,劃分為紅碼區(防控區) - - 需實施封閉管理風險最高的區域,以及黃碼區(共同管理區)——需實施封控管理風險較高的區域。目前被劃分為紅碼區(防控區)的大廈包括與確診個案的住宅美連大廈和相鄰的輝信大廈、建安樓三幢樓宇,以及義字街的相連街舖和榮發大廈列為防控區,需實行全限制封閉式管理,並根據實際情況就地隔離醫學觀察或轉移至適當地點接受集中管理醫學觀察。其他措施包括就地進行核酸檢測,暫時安排在第1、3、5天做核酸檢測。除工作人員外,其餘人士只准進入不准外出,只能最低限度活動,例如在指定地點領取配給品。 設防控區減少對他人影響 而劃分為黃碼區(共同管理區)的大廈包括對與防控區三幢大廈鄰近的勝連大廈、泉昌樓、和興大廈、華強大廈和健強大廈五座樓宇採取共同措施,實施健康碼黃碼管制,相關區內人士的健康碼轉為黃碼,並於指定地點(鏡湖醫院)進行核酸檢測,首次核酸檢測24小時內完成,並視乎需要而再要求核酸檢測,其他限制措施包括實施離境限制,並需進行最少14天的密切健康監測及自我健康管理。 全民檢測迅速搜尋潛伏病例 「全民核酸檢測計劃」於本月4日上午9時起啟動,居民需於限期內(8月4日上午9時至8月7日上午9時)接受核酸檢測,否則健康碼將轉為黃碼。全民核酸檢測對象是澳門居民和所有在澳門逗留人士。應變協調中心在全澳設有42個核酸檢測站,實行24小時運作,三天內完成全澳居民的檢測,以主動、迅速搜尋可能潛伏在社區內的病例,及早隔離治療,阻斷新冠病毒在澳門社區內傳播。

11/08/2021
11058

全城同心全民核檢順利完成

有賴各方人員堅守崗位

「全民核酸檢測計劃」依預案進行,三日內順利完成,全民檢測結果均為陰性。民眾建澳聯盟理事長李良汪接受本報訪問時指出,全民核檢順利進行,有賴一眾前線及後勤支援人員,以及自發支援的社服團體及義工協助才能完成工作。有義工認為配合防疫是巿民簡單但重要的任務,疫情的未來發展沒有人能夠預測,市民應團結互助,守護好澳門這個家。 李良汪:核檢秩序良好展現公民質素李良汪表示,疫情爆發至今,本澳民眾一直齊心協力,共同應對艱巨挑戰,在這段漫長的困難時刻,一直堅持配合政府各項防疫措施,包括是次全民核酸檢測,在當局動員下立即前往各檢測站點,即使需長時間排隊輪候,甚至在烈日當空或通宵冒雨的情況下仍配合檢測工作,首日大多站點均出現排隊人龍,但秩序大致良好,充分展現良好的公民質素,值得社會自豪。 他強調,全民核檢順利進行有賴日以繼夜在不同崗位堅守防線協助檢測的所有前線及後勤支援人員,包括醫護、保安部隊、傳媒、清潔等前線人員,以及自發協助支援工作的社服團體及義工,才能完成有關工作。 李良汪指出,為共同做好防疫工作,義工在確保防疫措施的前提下,穿梭各站點現場協助維持秩序、派送物資、提醒民眾做好防疫措施、解答民眾疑問、協助預約檢測時間及生成健康碼外,並透過24小時服務熱線,為居民解答即時疑難,減少混亂情況。 他強調,在各國疫情仍不斷有新發展的情況下,本澳各界對抗疫工作絕不能掉以輕心。就是次全民檢測工作,他建議當局針對網絡構建與維護、跨部門協調、信息更新後的上傳下達、資訊對外發放速度及透明度等方面作出檢討,汲取經驗作出優化,並盡快制定有效預案作為日後防疫措施的指引,讓居民面對突如其來的措施時能更好地有序配合,共同堅守防疫線,保障本澳社區安全。

11/08/2021
10102

新青協:抗疫體現全民團結精神

防疫路重要課程 總結經驗優化預案

政府以「迅雷」行動應對新一波疫情,澳門中華新青年協會副理事長陳皚臻認為,社會各界對於共同抗疫的配合和態度,令人感到鼓舞。他指出,全民核檢在澳門首次實施,無論是在時間的逼切性和規模的大小上,對於本澳防疫體系都是前所未見的挑戰,正正是前線醫護及相關工作人員的辛勤付出,加上澳門居民的高度配合,以及粵澳兩地之間有效的溝通和支援,使全民核檢在限定的時間和有限資源中,讓三日內完成71萬次的檢測計劃得以實現,社會之間的互相支持和體諒,體現出社會在全民抗疫上的團結精神。 然而,陳皚臻指出,民防行動機制由於首次針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啟動即時預防狀態,故全民核檢的實施過程中,不論在資訊科技的維護及負荷能力、計劃初期人流管制、各區份核檢站點的分布設置等方面,均顯示了政府在防疫預案上,存在持續優化的空間。因此,如何總結經驗,審視並優化工作預案,將是澳門未來在防疫路上的重要課程。 陳皚臻總結指出, 疫情的迅速受控,全賴粵澳兩地政府與社會各界的多方配合,期望政府能加強與各界及團體之間的合作機制,整合必要時一切可調配的社會資源;他亦同時呼籲大眾響應疫苗接種,攜手爭取抗疫的勝利。

11/08/2021
20850

教青局組織600 教師義工協助

檢測站點協助分流解答市民疑難

全民核檢工作順利進行,一班義工的付出功不可沒,全民核檢首天,核檢站點市民大排長龍等候採樣,教育及青年發展局次日組織600名教師和義工,聯同教青局工作人員協助各站點核檢工作,提供全天候24小時服務,協助分流和逐一解答市民各類疑難,協助長者現場進行預約和轉換健康碼,在各界全力支持下,令各站點檢測流程順暢。 疫下只有守望相助,才能克服困境義工廖潤賢表示,作為澳門市民一員,面對突如其來的數宗確診個案,只有彼此守望相助,才能克服困境,戰勝疫情。為此,廖潤賢響應號召到核酸檢測站參加義務工作,短短兩天的服務工作過程中,在教青局帶領下,義工在各站點進行維持秩序、派送物資、協助預約檢測時間及生成健康碼等工作,他認為普遍市民都非常配合和理解核檢工作的開展,對前線醫護的辛勤亦表示感謝和致敬,期間更有來自社會各界人士為站點義工送來各項物資,協助檢測計劃的順利完成,他認為大家都在各自不同的崗位為守護澳門而共同努力。 每個英雄背後都是平凡人另一義工黎美玲表示,澳門首次展開全民核檢計劃,得知各個核檢站點缺乏人手,需要更多義工協助疏導時,立即報名參加。她初抵達核檢站點時,發現義工人數眾多,來自社會不同群體,有大學生、老師、警務人員、澳門和廣東的醫護人員等,雖然大家來自不同領域,但都懷著同一個目標,努力地做好每一個崗位,看著各人員在自己崗位上疲憊的身影,令她感受到每個英雄的背後也只是一個平凡人,在疫情當中,那怕每個人都是受害者,但也可以是援助者。她又指,配合防疫是巿民簡單但重要的任務,疫情的未來發展沒有人能夠預測,期望市民能夠團結互助,守護好澳門這個家。

11/08/2021
21557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