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合區揭牌 領導班子就位

學者睇「澳門主導」:「操作空間大」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管理機構上周五正式揭牌,深合區官方網站也同步公布管理機構領導人員,其中深合區管理委員會主任由廣東省委副書記、廣東省省長馬興瑞、行政長官賀一誠共同出任,常務副主任則由特區政府行政法務司司長張永春出任;執行委員會主任則由特區政府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出任,主要領導官員人數上,澳門官員佔多數。 不過,這是否代表澳門主導的地位已經確立?有學者就認為還需要觀望,因為兩機構仍有多位內地官員,整體規劃角度上「澳門主導」的形勢並不明顯,但在細節操作上,的確有較大空間。 【本報記者鍾佩欣、梁雄業、陳宇東報道】 深合區領導班子確立,在管理委員會方面,除省長馬興瑞與特首賀一誠,常務副主任由行政法務司司長張永春出任,五名副主任,分別為廣東省委常委、省政府常務副省長林克慶,廣東省政府副省長張新,廣東省珠海市委書記郭永航,澳門特區政府保安司司長黃少澤及澳門特區政府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 管委會為下轄秘書處及執委會(合署辦公),兩名秘書長分別為廣東省政府橫琴辦主任、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執行委員會副主任聶新平及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執行委員會主任李偉農。 執行委員會下轄九個局,由李偉農擔任主任,六名副主任分別為聶新平、符永革、牛敬、許麗芳、蘇崑及吳子健。執行委員會在揭牌儀式舉行後馬上投入運作。 橫琴管治分三層次澳門大學政府與行政學系副教授余永逸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橫琴管治有三個層次,最頂層的規劃是由廣東省政府跟澳門政府協商而成,跟管委會相關程度不高;第二層細則性項目的推進由管委會負責,以目前的主任人選來看澳門的確有一定話語權;第三層的具體操作方面,由於副主任、秘書長人選方面亦有不少內地官員,料執行上澳門並沒有佔上主導空間。他認為,以目前資訊來看,澳門在細節上可操作的空間甚大,但在整體規劃上看不到主導的地位。 「澳門點做就先點做」 整體而言,余永逸指管委會今次的澳門人選屬意料之內,打算在摸著石頭過河的前提下,「澳門係點做,就先點做」。其次,今次兩機構官員與澳門特區政府官員高度「重疊」,立意亦非常明顯,就是希望將澳門發展與橫琴發展高度連接在一起,令橫琴能夠支援更多澳門規劃。 然而根據早前行政長官賀一誠所言:「深合區是混合制,是新體制,是特區政府的新嘗試。」余永逸指澳門能否真的主導橫琴,當下定論言之尚早,還看日後橫琴發展是否真的支援著澳門,抑或傾向獨立發展。 澳門人思維發展橫琴 社會綜合研究學會會長葛萬金則認為,深合區未來發展應會偏向澳門方面做主導,廣東省或擔任協調工作。 葛萬金分析,因廣東省本身的發展已是相當成熟,深合區中的中醫藥、高新科技以及文旅會展等行業,其實廣州的優勢要比澳門大很多;所以相信深合區主要是要讓澳門有更大的空間去發展相關行業,同時亦希望能將產業變得多元。因此在整個領導班子中澳門官員是擔當重要職務,冀以澳門人的思維配合實際情況來將橫琴新區發展好。 葛萬金稱,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是一個很好的發展契機,但亦希望人才方面能同時到位,冀能引導本澳有關方面的人才盡早走進區內,從而幫助整個深合區的基礎發展,亦相信這是特區政府有條件所能做到的。 萬事起頭難 一步一步來 經濟財政司司長、深合區執委會主任李偉農上周五在執委會各機構揭牌儀式上表示,未來珠海及澳門各自派出管理公務人員,同時盡快組成九個部門,根據未來發展方向,定好工作計劃,為深合區發展提供基礎及行政條件,在四大方面推進適度多元,包括發展中醫藥產業、科技研發和高端製造產業、文旅會展商貿產業以及現代金融產業。 執行委員會副主任聶新平稱,他參與深合區籌備工作僅有數天時間,已遇上不少困難,他認為兩地之間存在理念、制度以及法律上的差異,但另一方面則體驗到共商機制操作上並不是太困難,包括下設機構設置、工作分配、過渡期安排等均可透過共商機制達到一致。他又讚揚澳門公務員積極做事,又表示會尊重澳方提出意見,共同溝通。 聶新平續指,深合區的工作千絲萬縷,稱「萬事起頭難」,現時首要工作包括修編深合區總體規劃、制定相關授權清單、鼓勵產業發展清單、積極推進合作區條例制定等,整體過程中會對照整體方案要求逐步推進,制定時間表、任務清單,期望落實至執行機構等,再分配工作。

20/09/2021
36253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