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不掉的網絡詐騙案

本澳電話騙案、網絡騙案不斷,損失的款項由數萬元至數百萬元不等,非常誇張。雖然近年政府已大力宣傳提防詐騙,銀行方面亦對市民大額提款格外留神,現實卻是不斷有人中招。反映詐騙手法雖然萬變不離其宗,但在網絡時代,行騙手法花樣百出,騙徒通過科技進行線上交易十分容易,加上騙徒多在境外犯案,令警方調查相當困難。 近日警方公布數宗網絡詐騙案,其中一名30多歲本澳女子向司警報案,指先後兩次墮入「殺豬盤」網絡投資騙案,共損失470 萬港元; 另一名20多歲女文員亦墮入「殺豬盤」網絡投資騙局,報稱損失逾510 萬元,以上兩宗案件,事主損失數目龐大,因此均引起社會及網民熱烈討論。兩宗案件騙徒行騙手法相似,雙方透過社交網絡平台認識,進而成為網友,騙徒施展「殺豬盤」,雙方熟絡後,騙徒誘騙在網上開戶轉賬投資,手法公眾耳熟能詳,但仍然不時有人跌入騙徒陷阱。 利用假投資及假交友的投資詐騙近年屢見不鮮,詐騙集團多利用網路通訊軟件,以網路戀愛或交好友方式博取受害人信任,再引導他們進入境外假投資網路平台投資,並製造獲利假象,藉以誘使被害者投資更大額款項,持續增加詐騙金額,最後往往令受害者傾家蕩產。 事實上,本澳有關提防電騙網騙的廣告宣傳近年鋪天蓋地,相信大多數市民都看過,但被騙巨款的案件仍時有所聞,受害人當中不少是大學生,更有專業人士,除了反映受害人一時貪婪外,亦揭示仍然有很多人不知道電騙網騙黨橫行。 投資詐騙案有可能發生在每一個人身上,要預防騙案,平時就要建立好理財觀念,要知道,所有投資都帶有風險,高回報及穩賺投資項目,也是最危險的投資。此外,警方應盡量增加調查資源,加強與外地警方聯繫,解決跨境溝通、舉證和司法的障礙,將隱身外地的騙徒繩之於法,才能更有效遏止騙徒橫行無忌。 當然,由於詐騙黨不時變招,故不論是否有錢一族,市民亦應多看新聞,了解最新詐騙招數,增強自己的防騙能力。

18/05/2021
18475

失業多月 嗜賭青年祐漢行劫

持刀架頸劫女子六小時後被捕

祐漢新邨第三街順利樓發生罕見失業青年光天化日下持刀架頸行劫一女子事件,搶去事主一條金頸鏈及手袋內2,000元現金,返家更衣後到金舖變賣金鏈,得款到賭場博彩,司警接報展開調查,根據「天眼」鎖定目標,案發後六小時,在一賭場內拘捕疑匪,並即場在其身上搜出一把利刀,不排除他在賭博後另有所圖。 【本報記者劉凱輝報道】 司警昨(17)日舉行特別新聞發布情公布案情,被捕男子姓郭,24歲,澳門居民,無業;涉嫌搶劫、詐騙及禁用武器等罪名,已被送交檢察院處理。被捕男子身形巨大,身高逾一米八及孔武有力,供稱失業已數月及有賭博習慣,為求賭本在街頭隨機搶劫。 光天化日下持刀行劫案中事主為一名年約30歲越南女子,持行街紙在澳居留。案發在本月15日下午4時許,事主在祐漢新邨第三街順利樓樓梯口等候朋友期間,一名身形巨大男子從大廈正門進入,並慢條斯理經過事主身邊時突然發難,從身上取出一把刀刃長約八厘米鋒利鎅刀架著事主頸頂,迫使事主交出財物。事主受威脅下除下頸上價值6,000元金頸鏈交給匪徒,劫匪猶未滿足,打開事主手袋搜掠,劫走事主手袋內元現金後逃去。 「天眼」系統助警破案 事主事後向治安警察局報案,治安警將案轉交司警調查,司警到現場與越籍女事主接觸展開調查。司警根據「天眼」系統追查,鎖定疑犯外貌特徵及活動軌跡,得悉疑犯作案後返回筷子基區住所,換穿另一衣服,到筷子基一金舖變賣金鏈,隨後到新口岸某賭場賭博。司警鎖定嫌犯外型及衣著特徵,同日晚上10時在新口岸某賭場將正在賭博的嫌犯拘捕,此時嫌犯身上的有關贜款只輸剩少量現金。 失業數月長期嗜賭 嫌犯被捕後承認犯案,供稱因長期有賭博習慣,加上失業數月沒有收入,於是產生搶劫念頭。司警同時在嫌犯身上搜出作案時使用鎅刀,不排除他賭博後另有所圖。案件有待進一步跟進。

18/05/2021
19115

疑因父母離婚加學業壓力問題

17歲學生一周內四度縱火被捕

【本報記者劉凱輝】一名本地17歲男中學生聲稱因父母離婚及學業壓力問題感到不開心,一周內四度在長壽大馬路的住所後樓梯縱火減壓,包括燒燬樓梯指示照明燈、通告、垃圾桶、光纖及雜物等。司警接報調查後,以縱火罪拘捕涉案學生。 被捕男學生姓翁,17歲,本澳居民,現時在北區某校就讀初中,涉嫌縱火已被送交檢察院處理。 司警表示,今年3月9 日、11 日、14日及前(16)日凌晨,先後接獲消防通知,長壽大馬路某大廈的六、八及十樓後樓梯懷疑遭人縱火,分別燒燬指示燈、照明燈、兩個垃圾桶、三張通告及雜物等,後樓梯牆壁被燻黑,部分光纖受損,事件中沒有人受傷,涉事大廈要求追究責任,同時向司警表示,另外於今年3月初,該大廈六樓亦有雜物燒燬,當時未有報警。 司警調查後鎖定目標,昨日下午在涉事大廈七樓某單位,拘捕涉案的翁某,他承認因父母離婚,加上學業壓力而感到不開心,於是購買打火機縱火泄憤,又稱見到火光可令自己減壓。司警調查發現,翁某沒有吸煙習慣,父母離婚已有兩年多,目前他與父親居住上址。大廈方面目前正點算具體損失,司警正進一步跟進案件。 司警發言人陳煥文(左)表示,現以涉嫌縱火罪將17歲涉案中學生移送檢察院處理。 (劉凱輝攝)

18/05/2021
21114

老翁回答婚姻狀況要偷看筆記

被揭假結婚女方即時要求退款離婚

【本報記者劉凱輝】一名70歲本地男子涉嫌收取13萬元人民幣報酬,與一名45歲內地女子假結婚,他到身份證明局辦理聲明手續期間,因要查看筆記回答婚姻問題,工作人員感到可疑下交由警方接手調查。治安警經調查拘捕該對假夫妻、兩名中介人以及涉案內地女子的同居男友;而在警方調查期間,內地女子要求男方「回水」退款和辦理離婚。案件有待警方進一步跟進。 被捕的假夫妻本澳男子姓馮,70歲,無業;內地女子姓李,45歲,無業,持通行證。 兩名涉案中介人為一對本澳夫婦,無業,丈夫姓陳,65歲;妻子姓司徒,45歲。同案被捕的還有李女的同居男朋友曾某,50歲,內地人,無業,持通行證。案件涉及偽造文件、作虛假的當事人陳述或聲明等罪,已送交檢察院處理。 答題偷睇筆記 假結婚被揭 身份證明局早前將一宗假結婚個案轉交治安警跟進,指涉案的馮某申請李女來澳定居期間,到身份證明局進行聲明時,被發現要查看筆記回答婚姻狀況問題。治安警調查後,本月12 日成功傳召涉案的五名男女到警局問話。 13 萬假結婚報酬 中介抽三萬 警方調查後發現,馮某在中介夫婦介紹下,收取了李女13萬元人民幣報酬,於2015年初在內地註冊結婚,當中該對中介夫婦收取元人民幣作中介費。2019年馮某開始申請假「妻子」李女來澳定居,日前到身份證明局辦理聲明時被揭發需要偷睇筆記,最終令該宗假結婚申請個案未能成功,而在警方調查期間,內地女子要求男方「回水」退款及辦理離婚。此外,治安警發現,李女的同居男友即涉案曾某亦懷疑與案件有關,他涉嫌作虛假陳述或聲明,隱瞞與李女的事實婚姻關係。 事件中,被捕的假夫妻雖否認犯案,但本澳中介人夫婦承認收錢及介紹二人假結婚,而曾某亦承認與李女為同居情侶關係。治安警正進一步調查案件。

18/05/2021
15985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