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化時代來臨

結合創新科技 開發銀髮經濟

統計暨普查局最新公布本澳人口資料顯示,在年12 月底, 本澳總人口68 萬3,100 人, 老年人口(65歲及以上)佔12.9%,相當於目前本澳65歲及以上人口近90,000人。人口老齡化是世界各國正面對的問題,澳門隨著生活水平及醫療技術不斷提升,市民平均壽命延長,令人口老化指數上升至97.1%,成為社會關注重要問題。 有意見指,本澳高齡化時代已經來臨,現時澳門的養老服務需要逐步優化,搭配創新科技,提升長者生活品質,立法會議員何潤生早前提出,新冠肺炎疫情下,凸顯本澳經濟結構單一問題,急需培養和發展新興產業,優化本澳整體的產業結構,以實現經濟適度多元的可持續發展,「銀髮經濟」是其中一個具可行性及發展潛力產業市場。 【本報記者梁啟迪報道】 澳門言起動力常務幹事黎安娜指出,本澳老齡化時代已經來臨,銀髮產業的發展需要結合創新科技應用,包括在醫療保健系統、長期護理、退休計劃和休閒用品等衣、食、行多方面範疇,從而建構相對應的服務產業。澳門現時的養老服務需要逐步優化,適時調節、改革創新,從而改善老齡化社會的生活質素。 搭配科技 提升長者生活品質 黎安娜稱,人口老化在世界各個發達地區都有持續上升的趨勢,根據2020年澳門人口統計顯示,65歲以上的人口比率是12.9%,55至64歲的比率是14.8%,銀髮產業服務需要對應不同長者的健康情況進行調節,以便提供不同層級、程度的照顧服務。然而,在服務產業發展中必須具有創新的服務思維,除了傳統的非牟利機構組織投入外,同時可考慮引進科技產業模式,從而規劃具體誘因,以吸引更多的企業加入產業服務及研發產品供給的行列。 除了機構式、社區式、居家式的照顧類別之外,搭配科技能協助長者過上更有品質的生活,如線上醫院、線上保健、智慧居家系統、智能購物等,以符合銀髮族個性化的多元需求,目的是替每一位銀髮族打造宜居、樂活的生活環境,並能有效地監測健康狀況。另一方面,長期照護人才的培育在社會福利發達的地區大行其道,政府除了制訂有關政策外,還需要考慮長期照護人才培訓機制。 銀髮產業藏巨大商機 立法會議員何潤生去年12月提出書面質詢指出,新冠肺炎疫情下,本澳經濟大幅下滑,經濟結構單一問題凸顯,急需培養和發展新興產業,優化本澳整體的產業結構,提升特區整體競爭力,以實現經濟適度多元的可持續發展。現時澳門人均預期壽命達84歲,長者人口數量大,隨著本澳人口老化情況持續 ,未來「銀髮經濟」是其中一個具可行性及發展潛力產業市場,「銀髮產業」內容廣泛,除涵蓋保健、醫療及照護外,也包括長者的食衣住行育樂,潛藏巨大的商 機,特區政府可以先以養老護理服務、長者教育培訓、長者就業、長者旅遊等領域先行先試,鄰近地區如內地、香港、台灣等都有相關銀髮產業的經驗,甚至有部分已形式較成熟的銀髮產品和產業發展模式。 政府為行業發展營造有利市場 經科局回覆表示,中醫藥護理保健產品和服務,銀髮產業、醫護健康等行業在本地具有廣闊的市場發展空間,特區政府會為行業發展營造有利的市場環境。社工局已積極推動長者服務機構引入樂齡科技設備,長者公寓亦將引入樂齡科技與無障礙設施。 在橫琴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計劃投入運營的大健康項目,將與本澳現有的旅遊、酒店業務結合,助力推動本澳銀髮健康產業發展。隨著中醫藥產業發展,亦可為包括長者在內的本地居民,提供更多合適、優質的相關產品及服務。

14/05/2021
35075

司警局與博企合辦工作坊

促警民合作防範博彩犯罪

司法警察局與金沙中國集團合辦「預防博彩犯罪工作坊」,冀增強博企員工的防罪意識和能力,促進警民合作,共同預防和打擊與博彩相關的犯罪活動。 工作坊前(12)日在倫敦人酒店舉行,司警局博彩及經濟罪案調查廳派出14名刑偵人員主講及參與;金沙中國集團轄下保安、監控、調查、國際市場、人事、娛樂場賭枱等多個部門合共44名員工出席。為配合特區政府防疫工作,所有出席人員均做好衛生防護措施及保持適當距離。 工作坊上,司警局刑偵人員講解局方報案程序及與博彩相關犯罪的新趨勢,並透過播放防罪宣傳短片和分享真實案例,詳述近期發生的網戀、投資理財、電話詐騙等犯罪手法和防範對策,以及講解偽造文件、偽鈔、清洗黑錢犯罪等刑事法律知識。其後,司警局刑偵人員與博彩業前線員工進行分組座談,就他們在工作和生活上遇到的治安問題進行互動交流,並向他們傳授防罪錦囊,鼓勵他們將防罪知識分享給親友,共同提升防罪意識及能力。 司警局表示,將竭力預防和打擊與博彩相關的犯罪,並與博彩業界保持緊密聯繫和合作,持續為前線員工提供防罪知識培訓,促進警民合力,共同維護娛樂場及周邊區域的治安秩序,保障本澳博彩業健康發展。

14/05/2021
27070

中國500富人榜出爐 總身家近18萬億元

農夫山泉鍾睒睒奪榜首 馬雲跌至第七

【本報記者梁佩茵】內地財經雜誌《新財富》昨(13)日在本澳發布2021年中國500富人榜,農夫山泉董事長鍾睒睒位居榜首,凈資產有億元(人民幣,下同),排第二和第三位分別是拼多多創始人黃崢和騰訊控股創始人馬化騰,凈資產分別有4,748億元和3,834億元,去年排榜首的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下跌至第七位,有億元。去年排名72的貝殼創始人左暉今年躍升至第8位成為新任地產界首富,小米集團董事長兼行政總裁雷軍排名第10。 《新財富》與橫琴國際金融中心昨日於澳門美獅美高梅酒店舉行「科創造富 共享成長」大灣區財富管理高峰論壇暨2021 IFC.新財富500富人榜發布會。 最富500人總財富18萬億元 2021年新財富500富人榜,門檻暴漲四成,從去年的63億元飛速上漲至今年的89億元;500人總財富暴漲七成,從10萬億元躍升至近18萬億元。今年,日用消費品、商業服務、TMT(數字新媒體)、醫藥生物、耐用消費品首富分列榜單前五,說明日用消費品和商業服務在中國潛力十足。而TMT今年仍為霸榜第一大行業,反映高科技加創業成為創富主流。小米的雷軍攜帶六名「拍擋」打入富人榜,成就榜單中的「小米天團」。 今年的中國500富人榜第四至第六位分別是,恒瑞醫藥創始人孫飄揚及鍾慧娟,淨資產億元;美的集團創始人何享健家族,淨資產2,486億元;順豐控股董事長王衛,淨資產億元;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淨資產億元;貝殼創始人左暉,凈資產2,220億元;海底撈創始人張勇及舒萍,淨資產2,175.7億元;小米集團創始人雷軍及張彤,淨資產2,129億元。 《新財富》雜誌總編輯劉淩雲指出,今年發布會在澳門舉行有特殊意義,澳門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一員,是很多民營企業融入雙迴圈發展新格局的重要一站,澳門企業家在財富創造、傳承和家族管理方面的豐富經驗,也可以為新財富500富人提供參考。同時,內地的營商經驗對本澳企業家和經濟轉型可以提供借鑒。

14/05/2021
26857

貴州大數據產業發展成熟

參訪團指值得澳門學習借鑑

澳門新媒體界貴州參訪團繼續第四日行程,昨(13)日參觀貴州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展示中心、與貴州新媒體界座談,參觀和了解多彩貴州網,並前往黔南州觀賞平塘特大橋等。 【本報記者林嘉欣報道】 在貴州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展示中心,參訪團了解到大數據助力貴州多方面發展,包括提升政府治理能力,透過大數據的應用,推進政務活動中的創新應用;形成產業生態,大數據的發展匯聚了知名互聯網企業落戶,培育多個本地優質企業;推動了高水平開放,通過發展大數據,貴州打開了國際視野,增強了發展活力,轉變了發展路徑。 澳門與貴州媒體愈走愈緊密 隨後,澳門新媒體界與貴州新媒體界舉行座談會,貴州新媒體界分享不少關於新媒體融合創新的經驗。參訪團團長、《澳門日報》總編輯崔志濤深感啟發,指出澳門媒體、特別是新媒體也在探索轉型、融合、擴大影響力,以及發展數字經濟等,媒體及社團也探索正能量的報道,貴州新媒體就是一個很好的學習和借鑒,相信這一次是兩地新媒體友好合作的開始,雙方新媒體一定會走得愈來愈緊密。 他又向團員提出希望,包括澳門新媒體能夠繼續用傳播形態,捉緊國家「十四五」規劃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推動澳門媒體融合發展;更好地履行社會責任,弘揚正能量;強化國家意識,增加對國家的認同感和向心力,向海內外說好澳門故事、貴州故事、中國故事。 此外,參訪團一行在貴州新媒體界的介紹和講解下,認識到貴州互聯網民生服務平台「多彩寶」,該平台為全省市民提供「一站式」互聯網民生服務,在平台上可以繳交水、電、燃氣、廣電網絡、通信等公共事業機構的費用,還將接入全省交通、醫療、保險等益民服務,全面打造貴州「互聯網+」益民生活服務平台,真正便利貴州居民生活,提高公共機構辦事效率,實現數據多跑路,市民少跑腿。 澳門需急起直追發展大數據 參訪團團員澳門頭條董事長翁強受訪時表示,經過這兩日參觀貴州大數據各個展示中心後,發現貴州在發展大數據產業方面做得相當好,而相對澳門在這方面起步則較慢,在這裡值得澳門借鑑的地方有很多,包括數據安全、應用等方面。 他指出,大數據在民生工程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如大數據能方便市民辦理民生等各項業務,又能幫助政府簡政,認為在大數據方面澳門應加強與貴州交流和互相學習,促進澳門大數據基礎盡快趕上國內水平。 參訪團團員澳門互聯網研究學會理事楊啟萱亦提及,現時澳門的「一戶通」一般用於預約、辦理、公職開考報名等各種政府業務,認為可以學習和借鑑貴州「多彩寶」,在政府的投資及指導下,融入商業、民生及旅遊等業務發展,提供更多便利予市民之餘,也能讓更多企業可以節省營運和人力成本,避免各企業重覆開發有關類似業務。

14/05/2021
10839

瑜伽中心涉結業拒退預繳費用

學員:中心要求一次過交兩年學費

本澳一間瑜伽中心向會員表示將結業,消費者委員會隨即收到近百宗該瑜伽中心會員的投訴案件,指涉事的瑜伽中心表示在結業後不會退回學員已付的會費。消委會曾約見瑜伽中心,惟對方未有應約。本報記者昨(13)日到訪相信是涉事的瑜伽中心,其職員透露,中心負責人將會在近日回應事件。 【本報記者陳嘉俊報道】 消委會日前指出,本澳有一間瑜伽中心將結業涉損消費者權益,目前共接獲98宗投訴個案。根據投訴人提供資料顯示,早前從該瑜伽中心通告內獲悉中心即將結業,但通告沒有向會員交待預繳的會費退款安排,有消費者向消委會尋求協助,消委會接到相關個案,認為此舉損害消費者權益。而消費者主要訴求是要求該瑜伽中心退回已繳交但尚未使用服務的該部分會費。 涉事瑜伽中心位於水坑尾 消委會公布有關事件後,有消息人士反映,涉事的瑜伽中心位於水坑尾街。記者調查得知,有關瑜伽中心所屬的公司成立於2007年,曾在氹仔開立分店,現時股東有三人,成立資本為50 萬元,在其商業登記中未有顯示結業情況。 記者昨日到懷疑涉事的瑜伽中心查訪,中心仍有開門營業,內部設備依然完好。有接待的職員指出暫時不便回應事件,亦稱負責人會在近日回應事件。 要求交兩年學費 加價 然後結業 就有關的事件,記者接觸到曾參加中心課堂的學員。有學員向記者透露,該瑜伽中心過去是要繳交一年會費,可以任意參與期間的課堂,但近期中心要求學員繳交兩年費用,並在近月宣稱要加價,之後學員因加價原因沒有參與,此後中心便對學員宣稱即將結業。 有關的瑜伽中心設有網上社交平台賬戶,其最後更新至3月14日,此後便沒有新的帖文,相關的課室時間表亦沒有更新。 本報就事件向消委會查詢,消委會指出,由於有部分投訴人仍未提交合同等資料,故目前未能統計涉及金額。消委會亦指出,會依職能透過調停、調解及仲裁方式作處理,當事人亦可循民事訴訟途徑實現法律所保護的權利。 事件屬民事?還是刑事? 有關瑜伽中心學員聲稱,中心要求加價及要學員一次過繳交兩年費用,之後卻宣告結業,此後更拒絕退還會費。究竟有關事件屬於民事還是刑事呢?消費者要怎樣追回損失?大律師洪榮坤回應表示,有關事件難以界定是民事或刑事,過去亦有同類案件發生,如果是涉及刑事,主要是看公司是否明知準備結業還依然進行吸納資金的行為,而不是因為經營困難而結業。 洪榮坤指出,很多商業機構都會作出類似收取年費的行為,而有部分結業的都是資不抵債,如果事件屬民事,有關人士想追討欠款,主要會看機構是否屬有限公司,如是者屬有限責任,根據註冊時的資本為多少,則要承擔多少的責任。

14/05/2021
12895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