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早前提出新一輪經濟援助措施,其中電子消費優惠計劃引起巨大爭議,多數意見認為無法滿足市民期望。立法會昨(8)日舉行全體會議,蘇嘉豪、李靜儀、宋碧琪、林玉鳳等四名議員就關注第三輪經濟援助措施,向大會提出辯論動議,最終全數不獲通過。
澳門立法會 昨( 8 )日 召開全體會議,其中第一項議程是細則性討論及表決修改《 公務人員職程制度 》,最終法案全數法例獲通過。
立法會議員區錦新於昨( 8 )日立法會全體會議上,就民主事宜提出議程前發言,當中提及近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修改香港有關選舉制度,稱會「 摧毀香港民主普選制度 」。發言提出後,有多名議員依據議事規則要求區錦新解釋並收回言論。
在昨(8)日舉行的立法會全體會議上,議員崔世平提出兩點建議,希望研究參考美國與加拿大的提前通關模式,在澳門國際機場設立內地「 提前通關區 」,實行「 一地兩檢 」模式。
據氣象局預測,今年影響澳門的熱帶氣旋有五至八個,而風季時間較長,將在 6 月上旬或之前開始。議員李靜儀政府盡快完善防災基建,以應對強大颱風可能造成的破壞,解決澳門半島低窪地區長期存在的水浸問題。
近期有澳廣視英文及葡文記者指,因不滿澳廣視要求其不能報道批評中央政府的新聞而提出請辭。在昨(8)日舉行的立法會全體會議上,有關提議最後以四票贊成、23 票反對和一票棄權不獲通過。
立法會議員林玉鳳 在 昨( 8 )日 立法會全體會議上,就流浪貓犬絕育放回計劃(TNR) 提出議程前發言。她指出,有動保義工已沒有能力領養流浪猫狗,建議當局盡快推出 TNR 計劃,達至官民雙贏,亦希望政府盡早撥地設立動物保護區。
司警與內地公安聯手搗破一個跨境「 練功券 」詐騙集團,至少涉及本澳過去半年 73 宗案 件,詐騙金額超過 1,000 萬澳門元,至今已拘捕與案有關的 103 人,其中 79人在本澳被捕。
對澳門經濟發展功不可沒的噴射船,也是不少港澳人士的集體回憶,其中多艘服役近半個世紀後,正面臨被拆解命運。「Jetfoil噴射船保育關注組」昨(8)日表示,近期觀察到,噴射飛航接連將多艘近年退役的Jetfoil噴射船在香港宏德機器鐵工廠拆解。其中,「金星」號和「鐵星」號已經拆解,而「東星」號已移進宏德機器鐵工廠內,船名及公司品牌已塗上黑油,相信正在安排拆解工作。關注組呼籲噴射飛航為港澳航運歷史保留如「木星」等具特殊意義的噴射船,或者為部分拆解船隻保存部分組件供公眾收藏。 噴射船是波音公司於1972年的軍用水翼船民用化計劃的產物,船隻完全離水航行有效抵抗令人暈眩的風浪,令平民得以享受到「飛行般的船隻體驗」,因此,何鴻燊博士於70年代初力主引入航行港澳。 多方關注噴射船保育自1975年4月「木星」啓航起,船隊服務港澳超過45 年,即使船齡較高,Jetfoil獨有的舒適體驗仍然深得乘客的歡迎和信任,不少乘客在購票時指定乘坐俗稱「細船」的。 尤其對澳門經濟發展深具意義,更是過去數十年來港澳交通的代表,在90年代的高峰曾使用16艘同款船隻。 「Jetfoil噴射船保育關注組」稱,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封關下,港澳線自2020年2月陷入無盡的停航,加上大橋開通令港澳航線業務遭受重創,在2020年初封閉港澳碼頭前,只有六艘活躍於航線中。去年10月,網民留意到世界首隻Jetfoil 噴射船「水星」號準備隨著PS-30 型水翼船「北星」號拆解,瞬即引起多方關注噴射船保育及前景問題。 海上劫案「東星」號昨移入船廠待拆今年3月中起,關注組發現退役不久的噴射船「金星」號及「鐵星」號先後在宏德遭拆解,而與「鐵星」號一起存放在青衣一船廠的「土星」號及「東星」號同樣已離開原位置,其中「鐵星」號已本月1日拆解。而轟動一時的海上劫案主角「東星」號昨日已移至宏德船廠,估計在未來一段時間,會陸陸續續見到這些退役拆解,故希望噴射飛航「刀下留情」,保留少量同樣具歷史意義船隻,例如港澳首隻噴射船「木星」號等。 「木星」號全球首艘軍轉民用噴射船「木星」號較「金星」號早約半年抵達香港, 於1975年4月為港澳提供首次噴射船服務,亦是全球首次Jetfoil噴射船商用航行,提供與當年舊式水翼船截然不同的舒適體驗,並刷新港澳線單程紀錄至約45分鐘。於1980年,「木星」更率先安裝上夜航系統,開創港澳高速船夜航服務。「木星」一直服務直至2013年,長期放置在香港的海洋船廠,由原已退役的「銀星」號復出替代至今。 「金星」號服務港澳航線45 年「金星」號是遠東水翼船公司在上世紀70 年代初何鴻燊先生直接由美國波音公司訂購的兩艘噴射船之一,1975年起服務港澳航線,是迄今服務港澳最長時間的高速噴射船。雖然遠東水翼船公司此後再搜購14艘同款二手船,不過已於近年退役,因此,「金星」號服務港澳航線45年的紀錄,相信以後不會被任何船隻打破。「金星」號的最後一次載客服務為2019年8月14日傍晚6時30分回港航班。退役後在海洋船廠閒置至上月中被拖出拆解。 「木星」號是全球首艘軍轉民用噴射船,1975年4月為港澳提供首次噴射船服務。(噴射船保育關注組提供圖片) 「金星」號是上世紀70年代初何鴻燊先生直接由美國波音公司訂購的兩艘噴射船之一。(噴射船保育關注組提供圖片) 「鐵星」號已本月1日拆解。(噴射船保育關注組提供圖片) 「東星」號千萬元劫案轟動一時 當年一名澳門葡籍警察策劃 「Jetfoil 噴射船保育關注組」表示,轟動一時海上劫案主角「東星」號,昨(8)日已移至宏德船廠,預料將會被拆卸。劫案發生在1995 年6 月13 日上午約11時,「東星」號由澳門出發往香港,船上共有129 名港澳乘客及載有澳門一間銀行通過護衛公司押送至香港的現金。 「東星」號開航約20 分鐘後,三名裝扮成乘客的持槍匪徒出現,一人用槍指嚇其他乘客,另外兩人進入駕駛室威嚇船長,要求將「東星」號開往淇澳島。 匪徒搶去三袋約值1,000 萬港元現金,在淇澳島附近登上接應快艇逃去,幸好「東星」號上乘客無人受傷。 掉落「大哥大」成破案線索 其中一名劫匪在行劫過程中把無線電話「大哥大」掉落在駕駛室內,成為警方破案線索。事後广东省公安廳立即成立「6.13 案」指揮中心,粵、港、澳三地警方合作偵查,在46 小時內迅速破案,在中山拘捕全部涉案五人,首腦是當年澳門一名葡籍警察,因投資失敗策劃劫案。五人其後分別被法院判以19 年半以上至死刑不等的刑罰。 由於事件罕見且轟動,在1996 年被拍成電影《東星號大劫案 The Great Jetfoil Robbery 》。「東星」號於2018 年7 月退役,退役後與「鐵星」及「東星」存放在青衣的香港船廠,至上月底拖出,面臨被拆卸。
【本報記者梁佩茵】昨(8)日下午4 時,新口岸長崎街多間商戶突然停電,導致部分商戶需暫停營業,有食肆顧客需「摸黑」用膳。澳電回覆本報查詢時表示,澳電在事發後已即時處理,涉362 個用戶受影響,在停電15 分鐘後已回復正常,停電原因仍在調查當中。 事發後記者到現場查看,當時商戶供電經已全部恢復正常,有髮型屋職員表示,下午4 時突然停電,因髮型店內沒有顧客未有受到影響。亦有茶餐廳員工稱,停電後很快便恢復供電,雖然顧客「摸黑」用膳,但都非常合作,加上當時非午市時間,顧客並不多,沒有太大影響,有顧客更笑言用手機照明更浪漫。不過有超市職員表示,當時有約10 多名顧客正在排隊付款,突然停電導致無法交易,顧客都選擇放下商品離開,停電15 鐘內完全無法做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