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金融管理局昨(18)日發布的統計顯示,在2020年第四季,國際性業務佔澳門整體銀行業務比重回落。至2020年12月底,國際資產佔銀行體系總資產的比重,從2020年9月底的下跌至85.1%;而國際負債佔銀行體系總負債的比重,亦從2020年9月底的82.6%下跌至82.3%。 外幣是澳門國際性銀行業務的主要交易單位,至2020年12月底,澳門元佔國際性銀行資產及負債的比重分別為0.7%及0.6%,而港元、美元、人民幣及其他外幣在國際資產中分別佔34.7%、、15.2%及5.3%,其在國際負債中的比重則分別為41.0%、、11.8%及5.2%。 澳銀行國際資產2,367億美元 至2020年12月底,澳門銀行的國際資產總額按季下跌0.4%,而按年則增加10.0%,金額為18,899億澳門元(2,367億美元);其中對外資產按年上升6.9%至13,821億澳門元,而本地外幣資產亦增長19.6%,金額為5,078億澳門元。作為國際資產主要組成部分的外地非銀行貸款增加15.2%,金額達6,391億澳門元。 澳門銀行的國際負債總額與三個月前比較基本持平,而按年則增長10.5%,金額為18,274億澳門元(2,289億美元);其中對外負債及本地外幣負債分別按年上升12.4%及8.4%,金額達9,568億及億澳門元。澳門居民及特區政府存放於澳門銀行的各類外幣存款,仍然是國際負債的主要組成部分,這類存款按年下跌0.7%,至2020年12月底的7,018億澳門元。 國際銀行業務主要分布歐亞 澳門的國際性銀行業務主要分布在亞洲及歐洲。至2020年12月底,澳門銀行體系對外資產中,對中國內地及香港的債權各佔及30.0%;而對葡萄牙及德國的債權則各佔1.2%及1.0%。 與此同時,對葡語國家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債權比重分別為1.6%及7.7%。在對外負債方面,對香港及中國內地的負債各佔總體對外負債的40.7%及26.8%;對英國及法國的負債則各佔5.9%及4.7%;而對葡語國家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負債比重分別為0.9%及10.4%。 金管局公布,去年底澳門銀行國際資產總額18,899億澳門元,按年增加10%。(資料圖片)
澳門旅遊學院教學餐廳憑對永續美食的投入,入選今年1月27日公布的《香港澳門米芝蓮指南2021》名單,成為全澳首間榮獲「米芝蓮綠星」的餐廳。米芝蓮於2020年引入綠星評級,並陸續推廣至其區域指南中,旨在表彰獲獎餐廳永續工作的領先作為,通過保護自然資源、保護生態多樣性、推廣永續美食為大眾帶來啟發,同時亦提倡使用本地食材和減少食物浪費。 連續九年獲「必比登美食推介」 澳門旅遊學院教學餐廳因其對永續美食的貢獻備受認可,包括利用本地食材、於校園內種植香草,以及採用廚餘及環境管理體系;除了在《香港澳門米芝蓮指南2021》中獲頒「米芝蓮綠星」外,餐廳同時入選「米芝蓮必比登美食推介」,是教學餐廳自2013年起連續第九年獲此推介。 澳門旅遊學院教育餐廳對永續美食的貢獻備受認可,成為全澳首間獲「米芝蓮綠星」的餐廳。(澳門旅遊學院圖片)
一名任職路氹某賭場的角子機服務員男子,懷疑利用工作之便,串謀兩名同黨在角子機上「出千」,令到角子機在任何投注輸錢時都會變成退款,近兩個月令賭場損失約27萬港元。作案其中兩男子日前被司警拘捕,正追查另一名在逃人士。 一名任職路氹某賭場的角子機服務員男子,懷疑利用工作之便,串謀兩名同黨在角子機上「出千」,令到角子機在任何投注輸錢時都會變成退款,近兩個月令賭場損失約27萬港元。作案其被捕兩名男子分別姓伍,27歲本澳居民,角子機服務員,已入職五年,在案中負責操作角子機;另一名疑犯姓湯,34歲內地無業男子,在案中負責按角子機。 操控角子機「逢賭必勝」 司警昨指(18)日通報案情稱,今年1月21日,司警接獲路氹某賭場的監控主任報案,指懷疑有人利用工作之便,串謀賭客出千。司警經進一步調查發現,疑犯湯某每次在角子機上輸錢時,任職角子機服務員的疑犯伍某,都會利用專用的鎖匙打開角子機,並重置賭局及退回賭本,每當疑犯湯某輸錢時都會重置賭局,從而令他「逢賭必勝」。司警翻查監控紀錄,由去年12月21日至今年1月18日,兩人合共29次利用以上作案方式犯案。 司警經分析後鎖定目標,在本月13日傍晚,趁兩人再度犯案時將他們當場被捕。賭場方面則報稱疑犯過去近兩個月的作案,合共損失約27萬港元。而司警發現案中仍有一名人士懷疑涉案,在案中與疑犯湯某一樣擔任「賭客」。警方正追查在逃人士下落。而被捕兩人涉嫌「公務之侵佔」等罪被移送檢察院處理。 過往亦有操控角子機勝率案件 除了上述案件外,早在2018年就有人曾操控角子機的輸贏結果,間接詐騙賭場數十萬元,案件更牽涉到警員。在2018年7月至8月間,一名32歲黃姓入職約一年的治安警員,因賭博欠債,利用過去曾任職的角子機員工的工作經驗,使用偷取得來專用「維修白卡」,操控角子機員輸贏結果。利用「維修白卡」,按停角子機及進入特定界面,再退回本已輸掉的投注額,從而令他幾乎逢賭必勝。在短短12日內近百次以上述方式出老千,騙去娛樂場45萬多元。中兩男子日前被司警拘捕,正追查另一名在逃人士。
一名因疫情未能回鄉的菲律賓女外僱,因生計問題竟向五名同鄉訛稱能幫他們找到清潔工作,最後騙取他們合共62,400元「手續費」。治安警接報後拘捕該女子,正追查騙款下落。 被捕菲律賓女子姓LIBUTAN,29歲,曾為本地外僱,現時無業;案中五名事主分別三男兩女,菲律賓人。案情指出,去年疑犯曾為外僱,但被解僱後因疫情一直未能回鄉,之後持「行街紙」暫時留澳。但她在留澳期間為了生計,竟然向同鄉「下手」,訛稱能協助他們找到清潔工,但需要收取「手續費」。結果五名同鄉信以為真,分別在去年8月至今年1月間,合共支付疑犯64,200澳門元的「手續費」。 疑犯在收款後卻一直拖延,五名受害者多次查詢均沒有得到回覆,最終更失去聯絡。其後五名受害者在社交聊天軟件談及此事,認為事有蹊蹺,故在上月中到治安警局報案。警方經調查鎖定目標,至本月10日,疑犯到治安警位於北安的出入境管制廳辦理手續時被捕,疑犯最終涉嫌巨額詐騙被送交檢察院處理。
兩名內地男子日前由珠海經水路偷渡來澳,爆竊河邊新街一大廈單位,盜去逾15萬元財物,但難逃警方「天眼」翌日被警方截獲及拘捕,警方並撿獲約元現金及一批爆竊,懷疑兩人企圖再犯案,並揭發其中一人曾因入屋盜竊被捕,其後被遣返內地及禁止入境本澳至2023年12月。 司警昨(18)日在新聞發布會公布案情,被捕兩男子其中一人姓曹,36歲,報稱無業;另一嫌犯身上沒有身份證明文件及拒絕提供姓名,報稱32歲。司警於本月16日接報,河邊新街一座五層高樓宇單位發生入屋盜竊案,事主於當日下午2時許離開住所,到天台栽種植物,離開時亦有將單位木門及鐵門關上;約一小時後返回住所,發現屋內有被搜掠痕跡,同時亦發現屋內現金及金飾等財物不翼而飛,懷疑被「爆格」,於是報警求助。事主報稱經點算後合共損失約15萬5,000澳門元的現金及財物。 司警及後展開調查,根據城市電子監控系統(天眼)及附近店舖錄像,鎖定兩名嫌犯身份。治安警於前(17)日上午巡經白鴿巢前地時,發現兩名形跡可疑男子,於是上前截查,怎料兩人突然分頭拔足逃跑,警員追至賣菜街將曹某截獲,並在其身上搜出百合匙、手套、電筒等工具以及12,000港元現金,懷疑兩人企圖再犯案,另一嫌犯逃脫,警方透過「天眼」系統發現其在路環一帶出沒,治安警在同日晚上於路環十月初五馬路將其拘捕,兩疑匪先後移交司警跟進。 司警表示,經調查證實二人同為非法入境,其中曹某在2018年因入屋盜竊被拘捕及被遣返內地,且禁止入境本澳至2023年12月;至於不願提供姓名資料嫌犯,經核對其指紋後亦未能識別其身份。嫌犯曹某供稱,他與另一嫌犯在案發前幾日,在珠海經水路偷渡進入本澳;他亦承認曾與其同黨進入案發大廈,但卻辯稱只是在梯間小解,否認犯案。司警深入調查後,將二人控以「加重盜竊」罪與「非法入境」罪,移送檢察院處理。 司警控以「加重盜竊」罪與「非法入境者」罪,將兩男子移送檢察院處理。(陳宇東攝)
一名澳門男子涉嫌假借投資內地物業為名,詐騙兩名女子共約290萬元後逃往內地不知所終,司警接報展開調查,本月15日涉案男子經關閘入境時被司警拘捕。 被捕男子姓許,39歲,被控以「相當巨額詐騙」罪,移送檢察院偵辦。案中兩名女事主分別40歳及60歲,本澳居民,同是許某朋友。司警公布案情稱,事發在2018年,許某向兩名事主借款,聲稱用作投資內地不動產,承諾每月會給予借款金額2%為利息。兩事主不虞有詐,在2018至2019年期間,合共借出290萬元。初期兩事主確實每月收到利息,但不久再沒有收到利息,許某最後更失去聯絡。 潛逃內地年多返澳 被捕但到2019年底,許某透過妻子聯絡兩名事主,聲稱他在內地因犯案被捕,要求借款12萬元作保釋金,兩事主竟信以為真,再合共借出12萬元。但許某取款後又失去聯絡,兩事主才懷疑受騙,向司警報案求助。 司警經調查,發現許某在案發後已潛逃內地。至本月15日,許某經關閘口岸入境時被司警拘捕。
交通事務局昨(18)日發新聞稿表示,將於下周一(22日)至28日(周日)分別於麻子街及高甸玉街的電單車泊車區增設式樣12a的輔助標誌,並翻新相關路面泊車標線,以引導及規範電單車駕駛者以垂直並列方式停泊。交通局稱,相關措施是為了理順電單車泊車秩序,改善道路通行環境。 交通局指出,根據《 道路交通法 》規定,電單車駕駛者在停泊車輛時,須以垂直並列的方式停泊車輛,否則可被罰款300元。交通局指,會持續檢視及完善道路泊車設施,進一步理順泊車秩序。 麻子街及高甸玉街的電單車泊車區將增設式樣12a的輔助標誌。(交通局提供圖片) 據《道路交通法》規定,電單車在停泊時須以垂直並列泊車,否則可被罰款300元。(交通局提供圖片)
新冠疫苗於農曆新年前運抵本澳,早前特區政府已為優先人群進行接種,包括醫護人員、高暴露風險的警消人員、娛樂場工作人員等人士。
2019年,全年訪澳旅客打破歷史新高至3,940萬人次,當時澳門政府甚至要探討應否實施旅遊稅,減少訪澳旅客數量。然而一場疫情海嘯,澳門旅客數量銳減,去年全年只剩下590萬人次。旅遊局預計,今年將會有600萬至1,000萬人次旅客訪澳,數字縮減至與1996年至2001年、博彩業開放前的旅客水平。從旅客過度到旅客匱乏,考驗政府如何危中求變,在旅遊業低迷時期開發新的模式,加快推動旅遊業復蘇和發展;同時在後疫情時代,從結構性打造兼具韌性和可持續性的旅遊模式,從而支撐經濟發展之餘,亦能令本土文化保存延續。 《2021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指出,澳門特區發揮綜合旅遊業作為支柱產業的引領作用,推進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加強旅遊業與關聯產業的互動發展,深化旅遊業與會展業、文創產業、中醫藥產業的跨界融合。旅遊局局長文綺華日前亦表示,希望發揮 「旅遊+」效應,與會展、文創、電商和體育等結合,推動經濟復蘇。 藉著深化「旅遊+」跨界融合,特區政府除了可更全面地支持業界開發新的旅遊衍生產品,令不同產業形成合力;同時又能進一步擴大客源,滿足不同旅客群體的遊、購、娛需要。以旅遊結合電商為例,因應旅客大減,以往靠旅客來澳購物的手信店、澳門製造商品需要籍由電商平台外銷產品,將線上流量轉化成線下銷量。不少內地旅客過去來澳原因都是購物,疫情下他們都更熱衷於網上購物。因此旅遊相關的中小企要看準市場趨勢,加入電商平台,讓具有澳門特色的產品能順利打入內地市場,不僅較傳統宣傳渠道成本更低,而且成效顯著,事半功倍。 隨著首批10萬劑國藥新型冠狀病毒滅活疫苗抵澳,特區政府有序開展疫苗接種工作,意味澳門社會邁向復元又踏前一大步。正如行政長官賀一誠所言,疫情再次暴露了澳門產業結構單一、經濟韌性不足的問題。因此,期望政府能與 「旅遊+」相關業界多溝通,如何更好地結合旅遊活動及產品,激發市場活力,促進產業多元。
據統計暨普查局昨(17)日發布去(2020)年第四季私人建築及不動產交易統計資料顯示,在去年第四季,澳門半島、氹仔及路環,樓價均按季上升,其中氹仔住宅單位升幅達10.3%,每平方米實用面積平均價格118,329元(澳門元,下同),主要受價格較高的樓花買賣佔該區成交比重(36.5%)增加9.1個百分點所影響。路環上升2.3%至121,007元,與澳門半島上升2.0%至102,842元。 去年第四季現貨住宅單位每平方米實用面積平均價格元,上升2.4%,住宅樓花156,474元,上升8.7%。 去年第四季完成繳納印花稅程序的樓宇單位及停車位買賣共2,369個,總值135.7億元(澳門元,下同),按季分別下跌6.8%及9.2%。 第四季住宅樓花成交金額升逾7% 住宅單位買賣1,630個,按季減少271個,成交總值億元,下跌8.5%。現貨住宅成交1,362個,減少243個,成交金額下跌12.6%至87.9億元;住宅樓花買賣減少28個至268個,成交金額27.4億元,上升7.6%。 第四季整體住宅單位每平方米實用面積平均價格元,按季上升4.8%,現貨住宅單位每平方米實用面積平均價格元,上升2.4%,住宅樓花156,474元,上升8.7%。 工業單位每平方米實用面積平均價格40,856元,按季下跌,辦公室單位108,050元,亦下跌2.0%。 去年樓宇及車位成交額跌17.9% 2020年全年樓宇單位及停車位買賣共9,002個,按年減少18.3%,成交金額下跌17.9%至511.1億元。住宅單位買賣有6,483個,減少1,794個,總值429.6億元,下跌;現貨住宅5,485個及住宅樓花998個,成交金額分別為342.6億元及87.0億元。 工業單位平均價格跌逾一成最多 2020年住宅單位每平方米實用面積平均價格為元,按年下跌2.3%;澳門半島102,097元,下跌2.2%,氹仔元,下跌2.7%,路環120,240元,下跌4.4%;現貨住宅97,721元,平均價格下跌3.2%,住宅樓花148,024元則上升3.9%。非住宅單位方面,辦公室單位每平方米平均價格上升2.4%至110,973元,工業單位的平均價格為每平方米元,下跌13.0%。 去年全年訂立逾1.1萬宗不動產買賣契約 去年第四季訂立的不動產買賣契約有3,869宗,涉及的不動產數目4,037個,按季增加5.8%;訂立按揭貸款契約有宗,涉及不動產數目3,963個,下跌19.4%。2020年全年訂立宗不動產買賣契約,涉及的不動產12,222個,按年增加;按揭貸款契約有11,347宗,涉及的不動產14,954個,減少9.4%。 私人建築方面,2020年第四季末處於設計階段及在建中的住宅單位分別有8,705個及2,687個,另有1,371個正進行驗樓。季內獲發使用准照的住宅單位共1,083個,無間隔單位佔,兩房單位佔31.2%。另一方面,季內獲發動工批示的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