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新年將至,為避免人流聚集,交通事務局經與治安警察局、巴士公司、博企及相關站場的管理公司協調,實施關閘廣場東側客運站的交通管制;橫琴口岸澳方口岸區實施上、落客區分流;調整巴士站及巴士路線停靠安排等,以減低乘客擁擠出現的防疫潛在風險。 交通事務局表示,在出入境口岸客運方面,今(10)日至18日期間,關閘廣場東側客運站中央區域泊位改為車輛行駛通道,乘客在候車區內將被要求保持一米等候距離,減低聚集風險;同時於2月12日(年初一)至18日(年初七)每日上午10時至下午2時將視乎實際情況,對粵澳雙牌客運車輛(包括營運用途的客車)由關閘邊檢大樓入境車道右轉入關閘廣場採取臨時限制措施。 橫琴口岸澳方口岸區上落客位亦會調整,以實施上、落客區分流,酒店、博企及相關單位除須設置排隊區和調動足夠人員維持排隊區秩序外,亦須派駐工作人員量體溫、檢查健康碼等。港珠澳大橋穿梭巴士公司(金巴)為登車乘客檢測體溫及是否持有有效的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嚴控把關。 關閘多路線改停站 交通事務局還表示,在巴士方面,原停靠關閘廣場東側重型車泊車區的巴士路線,包括3AX、17路線特班車(17S)、25AX、30X、51X及AP1X,在2月12日年初一至18日年初八會改停靠特警總部旁的臨時站。兩巴並會臨時增開30X及51X路線離峰時段的班次,以及臨時新增3BX單程路線,以疏導由亞馬喇前地往關閘之乘客;「南灣大馬路/時代」站將往水坑尾方向遷移約100米;「草堆街」站及「草營地大街站」暫停使用,並於草堆街近關前正街設臨時站,供18路線乘客上落。
臨近歲晚已有約110艘漁船回澳度歲,在內港一帶錨泊,日前內港錨地發生一宗漁船火警,有三艘漁船不同程度受損,海事局再次提醒漁民業界,必須派船員在漁船上留守,並配備足夠及合格之消防、救生設備。同時還呼籲漁民遵守防疫措施及「原地度歲」。 海事局聯合海關、警察總局、消防局、澳門漁民互助會及澳門遠洋漁業發展暨船東協會代表,前天(8日) 登船拜訪漁民,派發海上安全及清潔宣傳品,並提醒業界須安排船員在船上留守,以便應付突發事故,一旦漁船因各種原因失火時,可第一時間應對或把損失減低,另外漁船上也不應儲存過多石油氣等燃料。 海事局今年亦繼續與漁民互助會合作收集漁船的生活垃圾,與業界合力共建清潔衛生的海上環境。每年春節,海事局都會派出船隻在內港錨泊區附近進行24小時值班戒備,專門應對突發事件,今年戒備時間由2月6日開始至2月16日早上結束,海事局也繼續於錨地設立防火分隔帶,一旦發生火警時可有效防止火勢蔓延。
明天(11日)已是農曆年三十,作為中國人重要傳統節日,按照習俗居民於新春節日期間會進行祭祀祈福活動,為增強居民對火災的防範意識和減少火災隱患,消防局於農曆新年前聯同警察總局拜訪青洲坊眾互助會,以及派員拜訪氹仔民眾頤菁中心,並為其會員舉辦燃料安全知識講座和防火講座,提升他們的安全知識和警覺性。 消防局並聯同警察總局、團體負責人以及各社區消防安全主任到區內一帶派發相關宣傳品,向居民及商舖宣傳農曆新年期間的防火注意事項,重點提醒大廈管理人員加強節日期間大廈安全巡查。 此外,消防局亦加強對食肆、油站、地盤等安全風險較高地方進行防火巡查,以及前往本澳多個世遺廟宇進行防火巡查及宣傳,提醒相關負責人於春節期間注意防火安全,以確保市民可以在安全的環境下歡度佳節。
一名澳門男子上周六(6日)在拱北口岸擾亂通關現場秩序,打罵海關關員,因涉嫌妨害公務罪被公安機關依法刑事拘留。 拱北口岸昨(9)日通報案情,當天上午10時30分許,澳門男子盧某經拱北口岸旅檢大廳海關「無申報通道」入境,被現場關員截查,因超量攜帶葡萄酒,關員向盧某耐心宣講相關政策法規,並要求其進入海關處置區辦理手續。 盧某情緒極為激動,拒不配合海關執法,摘下口罩在通道上惡言辱駡。期間,多次推搡、擊打執法關員,肆意破壞現場通道圍欄和行李檢查設備。現場關員保持冷靜克制,緊急關閉該條通道,引導通關旅客前往另一通道有序通關,並隨即撥打110電話報警。 拱北口岸派出所民警迅速到達,將盧某帶離現場。經調查處理,盧某因涉嫌妨害公務罪被依法刑事拘留。 拱北海關提醒,進出境旅客應自覺遵守海關監管規定,攜帶的行李物品以自用、合理數量為限,並接受海關監管。對拒不配合海關監管、肆意擾亂現場秩序、阻礙海關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的,將交由公安機關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有關規定進行處罰;對構成犯罪的,將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拱北海關提醒,進出境旅客攜帶的行李物品以自用、合理數量為限,並接受海關監管。(資料圖片)
澳門自回歸祖國以來,特區政府高度重視青少年愛國愛澳教育工作,加強該方面的教育資源投放,增進青少年對國家和澳門的了解和認識。新一屆特區政府上任即籌建「澳門愛國愛澳教育基地」,凸顯政府堅定不移推行愛國愛澳教育,經過近一年籌備,「青少年愛國愛澳教育基地」去年12月中正式成立,並於上月中起全面對公眾開放。為加強青少年愛國愛澳教育工作,特區政府還設立多個赴內地參訪、交流項目,讓學生走出澳門,認識祖國,進一步加強學生愛國意識。 為推動澳門愛國愛澳教育,培養青年對社會、國家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了解並尊重自己的國家和文化歷史,設立「青少年愛國愛澳教育基地」是第五屆特區政府重點施政工作之一。為此,政府善用澳門回歸賀禮陳列館部分空間,設立青少年愛國愛澳教育基地,打造一個集展覽、培訓、多媒體及影視於一體的綜合場地,作為澳門學校及社團開展愛國愛澳教育的重要場所,並已於去年12月16日由行政長官賀一誠主持揭幕,並於今年1月15日起全面對公眾開放。 感受國家發展為人民帶來好處 「青少年愛國愛澳教育基地」常設「根繫中華」教育展,展區分為三個主題,分別是「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中國人民的救亡圖存」、「舉世矚目的現代化成就」,另外還設有國家與澳門歷史長廊和光影館,播放愛國教育影視教材等。「青少年愛國愛澳教育基地」是一個富生命力的場館,讓參觀者在富趣味和多元互動的形式中,更加認識中國歷史文化、新中國及澳門發展的成就,感受國家發展為人民帶來的好處,共同展望更美好的未來。以青少年愛國愛澳教育基地為據點,聯動澳門歷史學習點和教學資源,開展面對青年及學生的教育專題活動。 讓學生了解國家發展歷程 行政長官賀一誠在「青少年愛國愛澳教育基地」揭幕禮上致辭時表示,特區政府在2020年度施政報告中提出籌設愛國愛澳教育基地,就是貫徹落實習近平主席高瞻遠矚的講話精神,希望傳承和弘揚澳門的優良傳統,讓國家意識和愛國精神在青少年心田中札根,築牢「一國兩制」社會政治基礎。 愛國愛澳教育基地就是為了讓澳門青少年學生更深入了解中華歷史文化,多方位認識國家和澳門發展歷程,增强國家意識和愛國精神。 他稱,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澳門內外部發展環境也在急劇變化中。特區政府將持之以恆、與時俱進不斷加強青少年愛國愛澳教育工作,尤其是鼓勵學校、青年社團和民間機構充分利用這個基地,為澳門青少年開展更多結合課程及常規教育的研學活動,加深對中華傳統文化、《憲法》與澳門《基本法》等的認識。同時希望廣大青少年發奮學習,裝備好自己,將來為澳門和祖國的作出貢獻。 愛國教育不應限書本上 正就讀澳門大學二年級的林同學參觀基地後表示,愛國愛澳教育基地最主要是圍繞三大主題展開,包括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中國人民的救亡圖存以及舉世矚目新文化成就。她稱,參觀後印象最深刻的是中華文化部分,看見以前的人民生活十分艱困,慘不忍睹,且場館內所展示的戰爭往事相比起現今和平年代,顯然感覺到自己現在真的非常幸福,十分自豪能成為一名中國人,澳門人。 她認為現在青少年學習愛國愛澳教育不應限於書本上,書中只有文字和幾張圖片,學生感受不大,應該走出課堂帶領學生到基地體驗以前的情況,一來可以讓學生感受深刻,再者可以讓學生看見祖國是怎樣一步一腳印地走到現在。 初三的施同學亦認為基地無論從資訊、設備等都十分不錯,展館相當有意義,可以讓學生走出課堂,多方位了解國家和澳門的發展歷程,並深入了解《憲法》、澳門《基本法》以及中華傳統文化等知識。他又指出場館利用科技帶給學生更多豐富和有意思的資訊,比起傳統的宣傳小冊子起到的作用更大。
近年來,特區政府持續透過設立各種形式赴內地的參訪和交流項目,如開展「認識祖國、愛我中華」活動,資助師生到內地進行專題研習;舉辦「千人計劃」讓本澳青少年赴內地交流學習等等,讓澳門師生對國內各地方文化及各領域有更全面的了解和認識。 預設訪問主題同學參與其中 澳門勞工子弟學校歷史科陳老師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學校曾透過參加「認識祖國、愛我中華」活動,組織學生前往多個國內城市及著名景點,認為現時國內各城市發展迅速,無論在城市發展、科技發展等都有「唔少嘢睇」,加上校方在每次制訂活動時都會提前設置貼合前往城市的主題,讓學生提前準備搜彙相關資料,當抵達當地時再學習及制訂相關活動,令學生參與其中、樂在其中,比起單純的參觀景點要認識更多,且能進一步加深學生的記憶,感受更深,獲得更多。 在名勝古跡下細說書本內容 陳老師稱,國內每一座城市均有自己獨特的故事和風貌,能在當地名勝古跡下再次細說書本上的內容,讓學生感受課文中的詩情畫意,確實別有一番風味。她認為,要學生學習愛國教育可以在第二課堂延伸,不應只是說教,應要實地考察讓學生們認識和了解更多,提升其歸屬感,才能讓學生銘記在心。 內地交流活動每次皆獲益良多 勞校高三畢業生李同學表示,中學期間曾數次跟隨校方出團,前往廣州、安徽、山西等地方進行交流活動,但每一次的目的都是了解當地歷史文化,但每一次主題都不一樣,還記得有次是需要與同學一起拍攝影片再製作成短片,認為這樣的模式能讓自己加深對當地文化的了解,也會主動尋找更多相關資訊,雖然過程艱辛,但至完成製作後卻很有成就感,同時亦藉此增進同學間彼此的友誼,相當有趣。 亦有高二譚同學表示,透過學校曾參與不少內地的交流活動及比賽,每次都獲益良多,如參與國內的比賽可以深入了解更多平時不會留意的國內資訊,才發現原來與平時所認知的事物存在很大差別。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是一個人健康成長的基礎工程,良好教育模式能夠培養與健全學子對社會的正確、積極認知。《澳門基本法》作為澳門法治基石,符合《憲法》精神,澳門特區政府廣泛普及愛國主義與法治精神顯得尤為重要。 澳門回歸祖國後,特區政府逐步推進愛國主義教育,早在2000年已提出「愛國主義和公民意識應在整個教育領域內得到足夠重視和切實推行」,翌年提出「要進一步發展公民教育,特別是有關國家民族觀念的教育」。2006年制訂《非高等教育制度綱要法》,明確規定「培養及促進受教育者愛國愛澳、厚德盡善、遵紀守法的品格,尤其應培養其對國家和澳門的責任感」。 制訂各教育階段法規政策隨後特區政府陸續制訂實施《非高等教育階段(愛國愛澳)教育實施綱要》、《非高等教育範疇德育政策》等一系列法規和政策,修訂《國旗、國徽、國歌及區旗、區徽的懸掛及展示》,為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奠定基礎。 回歸後,特區政府組織編寫適應澳門區情、適合澳門青少年的本地教材,將愛國主義教育落實到學校日常教學中。特區政府規範學校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制訂《本地學制正規教育課程框架》,將《品德與公民》和《歷史》列入必修科目或內容;頒布《本地學制正規教育基本學力要求》,規定了各科課程講授內容的基本要求。各高校均將《憲法》和《基本法》內容納入通識教育必修課。 與內地互訪增進師生愛國情懷此外,特區政府通過多個赴內地交流項目,增進師生愛國情懷,包括廣泛與內地學校締結姊妹學校,至今澳門中小學與內地締結約240對姊妹學校,在交流互鑒中增強師生對祖國的認識;開展「認識祖國、愛我中華」專案,已資助名師生到內地專題研習,「千人計畫」方面,至今已有逾3000名青年赴內地學習交流,進一步增強了愛國意識。 澳門勞工子弟學校受訪同學表示,校方曾組織學生參與不少內地的交流活動及比賽,認為每次都獲益良多。(馮達輝攝)
國藥集團新型冠狀病毒滅活疫苗日前運抵本澳,防疫部門準備於今日起安排前線人員優先接種,之後再開放予全澳市民。然而,坊間對疫苗安全性存疑,本澳市民對是否接種疫苗意見不一,當中主要擔心疫苗副作用及有效性等。對此,政府有必要正視市民疑慮,給予更多解說及提高疫苗資訊透明度,以提升大眾接種疫苗的意欲。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超過一億宗診,接種疫苗被視為一個最有效的控疫方法。不過,由於新冠疫苗由研發至推出都十分趕急,多地人民接種疫苗後,出現嚴重副作用甚至死亡的個案。當中副作用包括面癱、心跳加速、出疹過敏等;此外,葡萄牙、以色列、美國、挪威及印度等地更陸續有人在接種新冠疫苗後死亡,以上種種,均令市民接種疫苗的信心大減。 面對新冠疫苗安全性及成效的不同資訊,市民存疑憂慮乃人之常情。特區政府已做一系列工作加強市民對疫苗的信心,例如為接種者購買保險,主要官員公開接種疫苗等,藉此告訴大眾疫苗安全性,鼓勵民眾接種。但除此之外,當局亦要做好解說工作,把如何看待接種後的副作用,如何選擇疫苗等資料,公開透明地發布,尤其對需要優先接種人士詳細解說,同時需留意接種後出現不良反應的通報及後續跟進機制。 與本澳鄰近的廣東省,去年底已全面啟動重點人群接種工作,當中包括國藥研發的疫苗,接種人群涉及冷凍食品從業員、海關、內地跨境司機、醫療人員及出國工作學習等高風險人員,據廣東省公布的資料,接種至今並無嚴重不良反應,可見中國的國產疫苗安全有保證。現時,全國各地有序開展重點人群疫苗接確種,澳門和內地往來密切,若澳門能及時開展疫苗接種,跟上內地的接種步伐,相信能加快澳門全面恢復與內地的來往,為促進本澳旅遊和經濟打下基礎。
金沙中國旗下的澳門倫敦人昨(8)日下午舉行首階段揭幕典禮,揭幕儀式於澳門倫敦人水晶金殿舉行。金沙中國總裁王英偉於儀式上介紹,澳門倫敦人投資金額達澳門幣152億元,建設周期長達三年,是次為項目的第一階段開幕,承載着集團對澳門的長期投入及承諾,金沙中國堅定不移,决心為建設澳門成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作出貢獻。 開幕式由全國政協副主席何厚鏵,澳門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中聯辦副主任嚴植嬋,外交部駐澳門特派員公署署理特派員王冬,澳門旅遊局局長文綺華,博監局局長何浩瀚等嘉賓出席見證。 王英偉介紹稱,倫敦人整個項目將於今年年底全面竣工,屆時將建成英國國會大樓外牆,樓高96米的大笨鐘能容納6,000人、配以最頂尖設備的綜藝館,以及每天不同時段上演的皇家衛兵換崗表演等等,將成為澳門全新的熱點地標。 設逾600間酒店房 球星碧咸參與設計 開幕式上,澳門金沙度假區全球大使、著名球星碧咸透過短片表達恭賀。他表示,澳門倫敦人對他來說尤其特別,十分榮幸參與此項大型發展項目。倫敦人設有的「大衛·碧咸」套房將由碧咸親自設計。 據介紹,澳門倫敦人項目投資金額達19億美元(約澳門幣152億元),將於2021年分階段完成。綜合度假村於首階段推出全套房式的澳門倫敦人酒店、壯麗的水晶金殿中庭、全新餐廳及互動式倫敦主題景點。另外,倫敦人酒店的最頂兩層將設有14間「大衛·碧咸套房」。 2017年10月,拉斯維加斯金沙集團表示將斥資逾11億美元於金沙城中心和澳門四季酒店新資本項目,大部分投資將用於金沙城中心的擴建及重新設計並以倫敦為主題的新景點,並易名為「澳門倫敦人」。 金沙中國旗下的澳門倫敦人昨(8)日下午舉行首階段揭幕典禮。 (李燊攝)
澳門倫敦人昨日揭幕,金沙中國總裁王英偉受訪時表示,集團對新春賭收有期望,新春對於很多遊客都是一個「攞彩頭」機會,即使內地建議原地過年,但他相信廣東省仍會有很多遊客來澳,因此對遊客的數字抱樂觀態度。回顧聖誕節及元旦假期,王英偉對入境旅客數字相當滿意,高峰期酒店入住率也相當高。他認為春節假期時遊客會避開春運高峰期來澳。 談及賭牌,王英偉指,「我哋同你哋一樣,等緊政府嘅指示,當然會完全與政府配合,增加非博彩元素、做多啲投資」。 此外,金沙中國也會依照政府指示,包括先公眾諮詢,再修訂法例,然後再招投,仍是要等政府將時間表列出來,再跟著去做。 至於倫敦人為何在疫情期間開業,王英偉表示,金沙中國所有投資均是看長線,公司相信澳門的未來,相信疫情會過去,問題在於是快還是慢。他又指澳門經濟恢復與中國疫情相關,超過六成遊客來自內地,如果中國疫情穩定,「自由行簽註多啲,咁我哋咪可以收多啲」。王英偉指現時有新冠疫苗接種,世界似乎找到一個解決的方法。 王英偉對新春遊客數字抱樂觀態度,不過「究竟有幾多?就要睇自由行簽註有幾多」。(李燊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