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長官賀一誠將今(8)日起至11日率領特區政府代表團訪問粵港澳大灣區其中八個城市,包括中山、江門、肇慶、佛山、廣州、東莞、惠州及深圳市,分別與各市政府領導會面及考察當地的產業發展項目,進一步深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工作。行政長官不在澳門期間,由行政法務司司長張永春臨時代理行政長官的職務。 新聞局昨(7)日發出新聞稿指,行政長官到訪各市期間,期望與各灣區城市在過去良好的合作基礎上,進一步探討加快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目標,尤其是在當前防疫常態化的環境下,商討促進澳門與各灣區城市繼續發揮相互優勢,實現資源互補,共同開拓大灣區發展。 珠海市方面,行政長官上任後隨即於2019年12月23至24日率團訪問,而在2020年兩地也一直密切地合作和互訪,其中包括澳珠兩地領導於去年7月及9月在澳門舉行了相關工作會議,就加快推進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等議題作深入討論。 隨同行政長官出訪的代表團成員包括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行政長官辦公室主任許麗芳、旅遊局局長文綺華、經濟局局長戴建業、貿易投資促進局行政管理委員會主席劉偉明、禮賓公關外事辦公室主任李月梅及新聞局局長陳露等。 行政長官賀一誠於今(8)日起率團訪問粵港澳大灣區八個城市。(資料圖片)
街坊會聯合總會、澳門物業管理業商會聯同包括市政署、治安警察局、司法警察局、消防局及環保局等多個政府部門,將於周日(10日)下午2時30分至5時在祐漢街市公園廣場舉行社區活動「共創社區新環境」。現場設有攤位遊戲、視頻播放話劇、主題教育講座等內容;同時亦設有消防車、警車於現場展示,以及居民平時難得一見的消防器械展覽,讓市民近距離接觸及親身體驗。 主辦單位希望藉此宣傳防罪防火、推廣環保和防疫信息等。 街總社會事務委員會主任陳家良表示,今年活動舉辦方式已與衛生局協商,並按照防疫指引,而人流達到一定數量會暫停入場。他又稱,由於年近歲晚,風高物燥,容易發生火警,防火工作一定不可掉以輕心;加上節假日期間亦是不法之徒犯案高峰期,防盜、防騙工作亦必須加強。希望是次活動提醒居民增強安全意識,共同做好防火、防盜、防騙的安全措施,以及把相關訊息及時向社區傳播;同時亦鼓勵居民與警方合作,共同防止及時打擊和撲滅罪案,鼓勵街坊鄰裡守望相助,共建家居安全環境。除此之外,陳家良亦希望藉助是次活動傳遞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性,共建優質生態和宜居舒適的生活環境。 街總與政府多個部門舉行記者會,宣布將於本周日(10日)在祐漢公園合辦活動,宣傳防罪防火、推廣環保和防疫信息。(劉凱輝攝)
澳門福建同鄉總會上周二(12月29日)組織社團青年骨幹開啟「井岡山──古田會議舊址」紅色之旅參訪活動。澳門中聯辦協調部處長級助理陳燕影擔任參訪團顧問,副會長兼鄉親事務部長陳明白、副會長兼辦公室主任李清欣、副理事長王燕席擔任名譽團長,副會長陳禮祺、副監事長黃來源擔任團長,來自各社團青年骨幹40餘人參加。 在井岡山,一行參觀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井岡山革命博物館、毛澤東舊居等革命遺址,透過實地參觀、聽取講解等方式,了解先烈在井岡山開展革命、打擊反動勢力、為共產主義奮鬥的艱苦歲月和英勇歷史,理解「堅定信念、艱苦奮鬥、實事求是、敢闖新路、依靠群眾、勇於勝利」的井岡山精神。參訪團隨後前往福建龍岩,先後參觀古田會議舊址、毛主席紀念園、福建省蘇維埃政府舊址、瞿秋白就義處等地。 有團員指,紅色之旅時間雖短暫,但收穫頗豐。將以今次活動為契機傳承紅色精神,堅定愛國愛澳信念,發揮青年優勢,努力推動會務發展,積極參與社會事務。 澳門福建同鄉總會早前組織社團青年骨幹開啟「井岡山──古田會議舊址」紅色之旅參訪活動。(澳門福建同鄉總會提供圖片)
市政署在2019年元旦成立至今已兩年,市政諮詢委員會兩年任期屆滿,政府公報早前刊登行政長官批示,行政長官行使《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五十條賦予職權,根據《設立市政署》法律規定,市政署市政諮詢委員會全體25名委員獲續期兩年。 市政署市政諮詢委員會日前召開特別大會,選出市政諮詢委員會2021至2022年度主席及副主席,經過投票,司徒民義當選為主席、鍾國榮為副主席。 司徒民義及鍾國榮均表示十分高興各委員得到續任,同時亦感謝各委員對他們的信任與支持,在過去兩年,委員充分團結合作建立默契,為市政署各項工作出謀獻策,未來將有更多挑戰,希望齊心協力,繼續多聽市民的聲音,積極發表意見及建議,讓市政工作做得更加好。 市政諮詢委員會司徒民義當選為市政諮詢委員會主席、鍾國榮為副主席。(市政署提供圖片)
澳門旅遊學院將於明(9)日舉行開放日,透過分享會及不同的活動,加深澳門居民尤其是應屆中學畢業生對澳門旅遊學院及學院課程的瞭解。 開放日明日下午2時至5時30分在澳門旅遊學院氹仔校區展望樓舉行,現場由學生大使帶領來訪居民參觀校園,設有課程及招生資訊站,為應屆畢業生提供課程資訊,更可即場進行學位課程報名。開放日將舉行兩場「暢談課程點滴」分享會及抽獎活動,線上線下同時進行,並由學院在讀學生、教師及校友分享校園生活點滴以及畢業後的職涯發展狀況。 開放日還設有多個工作坊,包括環保手作、咖啡、無酒精飲品製作、茶藝、運動等主題,還有廚藝示範及體驗,讓居民親身感受澳門旅遊學院豐富多樣的課程內容及校園生活。現場還設有遊戲攤位、美食攤位及迷你音樂會,將為居民帶來熱鬧精彩的開放日活動。 為了方便居民前往參加開放日活動,澳門旅遊學院安排了穿梭巴士接載居民到氹仔校區,穿梭巴士在開放日當天下午1時30分至5時於氹仔哥英布拉街濠庭都會第15座(中央公園對面)開出,每半小時一班。 澳門旅遊學院將於明(9)日舉行開放日,加深公眾對澳門旅遊學院及學院課程的瞭解。(澳門旅遊學院提供圖片)
洗黑錢活動及違法融資信息,無疑對金融經濟體系破壞甚大。為提升大灣區金融機構對跨境清洗黑錢違法犯罪活動的防範能力,粵港澳三地日前就金融情報及可疑情況舉行線上交流,共同探討合作可行方案。 為有效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有關完善跨境反洗黑錢,及反恐怖融資信息交流機制的措施,本澳金融情報辦公室分別與內地及香港的金融情報組織——中國人民銀行反洗錢監測分析中心及香港聯合財富情報組,定期進行雙邊會議。 為進一步加強內地、香港特區與澳門特區三地金融情報組織,就反清洗黑錢方面的跨境交流與合作,金融情報辦公室主任朱婉儀、副主任馮婉琪、職務主管陳嘉善及黃敏盈等一行五人於去年12月23日前往珠海,聯合中國反洗錢監測分析中心代表,與香港聯合財富情報組進行線上交流會。 加強三地監管提升灣區金融違法防範 本次交流會內容主要圍繞涉及三地的跨境可疑交易個案及相關犯罪威脅的趨勢發展等作經驗分享,亦積極探討三地金融情報組織加強合作的可行方案,以及跨境資金流動情況與澳門的反清洗黑錢及反恐融資政策分享。透過是次線上及面對面的溝通,除了加深三地金融情報組織相互了解涉及三地的可疑交易情況,更有助加強三地於反清洗黑錢及反恐怖融資監管方面的專項合作與交流,提升大灣區金融機構對跨境清洗黑錢違法犯罪活動的防範能力。 是次與會人士包括中國反洗錢監測分析中心主任苟文均、副主任郝向杰、副處長劉曉娜及中心其他代表,國家外匯管理局廣東省分局副行長蘇贇及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反洗錢處處長李波等人員,以及香港聯合財富情報組主管警司梁靄琳、總督察王慧芝及高級督察譚明珠等代表。
司法警察局一名刑事偵查員涉嫌利用職務上之便利,在沒有上級授權及同意下,透過翻看司警局博彩罪案調查處博彩罪案預防及調查科存放文件櫃內卷宗資料、進入設置於該科並屬該科工作人員使用之電腦系統、要求該局同事提供卷宗資料及影印本等方式,查閱及獲取與其工作範疇無關的刑事卷宗保密資料,並將資料提供予他人,不當洩露案件資料。檢察院提起控訴,在初級法院合議庭被裁定違「反司法保密」罪,判處一年實際徒刑。偵查員不服,向中級法院提出上訴,主要提出對其定罪的裁判使用了無效證據及量刑明顯過重。 進行電話截聽基於調查事實 中級法院合議庭審理裁定上訴理由不成立。中院裁決指出,關於電話截聽問題,如果在案卷中對黑社會犯罪進行調查時下令並進行電話截聽,即使在以後某個時間對某個可科處徒刑低於三年的犯罪行為提出指控,電話截聽仍然有效,以及如果沒有非法截取和錄音未經許可的電話截聽,則不存在禁用證據,電話截聽亦不會無效。本案被上訴裁判的事實判斷內提到的電話截聽,是根據司法警察局有關為調查事實而必須進行電話截聽的報告,經由刑事起訴法庭法官批示許可後進行。 關於定罪及量刑的問題,合議庭指出被上訴法院在對卷宗所有證據進行審查後才根據事實作出判決,鑒於已有的證據充分支持相關定罪,因此對違反司法保密罪的定罪正確,裁定上訴理由不成立。 司警局偵查員因洩案件資料被判刑一年不服上訴,中級法院裁定上訴理由不成立。(資料圖片)
練功券騙案時有發生,司警近日再偵破四宗同類案件。事主報稱損失合共約53萬元人民幣,司警先後拘捕涉案四男子,並起出700多張面額1,000港元練功券。被捕四人涉嫌詐騙已送交檢察院處理。 四名涉案換錢黨皆為內地人士,分別姓李,27歲,組裝工人;姓曹,29歲,「換錢黨」;姓劉,28歲,廚師;姓張,30歲,無業;司警分別落案控以巨額詐騙或詐騙罪,各案已移送檢察院偵辦。案中四名內地事主包括三男一女,均30餘歲。 四換錢黨共被檢獲逾700張練功券 司警表示,本月5日凌晨,一名內地男賭客聯絡劉某,以86,200元人民幣兌換10萬港元,劉某按指示到新口岸某酒店大堂交易。賭客轉賬人民幣後,點鈔時發現全為練功券,立即截停劉某並報警,司警到場起出200張練功券。 本月3日,一名內地男子透過通訊軟件聯絡一男子曹某,要求將27萬元人民幣兌換港元。在路氹某賭場會面後,按對方指示轉賬27萬元人民幣,點鈔時發現只有底面兩張1,000港元是真鈔,其餘188張全為練功券。司警接報到場拘捕曹某。 其餘兩宗案件分別發生本月1日及2日,於路氹某酒店房間及賭場,一男一女兩名事主分別轉賬68,560元及10萬3,260元人民幣予張某及李某後,點鈔時發現被練功券所騙。司警到場拘捕兩名疑犯,再起出共386張練功券。 司警近日再偵破四宗涉練功券詐騙案,案中四位事主報稱損失53萬人民幣。(資料圖片)
繼網絡投資騙局沉寂短時間再現後,網上兼職騙局同樣沉寂一段短時間後又再現,騙徒只是舊瓶裝新酒,一名在本澳就讀大學的內地女學生墮入騙局,損失23,980元人民幣。 司警表示,女大學生報稱本月4日上午上網期間,在某社交平台見到一則帖文,指有兼職介紹,只需網上購物,每次便可賺取付款金額6%回報,利潤可觀。事主信以為真,聯絡對方後被拉入一個聊天群組,其後騙徒開始指示事主「網上購物」;之後有另一人與女事主溝通,對方指只要按要求購買貨品,三至五分鐘後便可獲得報酬。結果,事主由當日上午10時30分開始的一個小時內,在網上以支付寶轉賬23,980元人民幣,騙徒得手後便立即拉黑事主令其與有關人士失聯。事主懷疑受騙,同日下午3時30分向司警報案追究。 司警接手調查案件,暫未有人士被捕。 司警發言人(左)表示,本澳女學生被騙徒以貨款金額6%作回報吸引,最終被騙去二萬三千餘元人民幣。(劉凱輝攝)
一名男電單車司機途經看台街時,手提電話不慎由外套跌下;一名路過77歲本地老婦發現後撿拾據為己有,最終被警方拘捕,移送檢察院法辦。 被捕老婦姓袁,無業,涉嫌拾遺不報。案件中男事主年約30多歲,本澳居民,在賭場工作。 案發在去年10月24日,事主駕駛電單車經過看台街時,放在外套內的手提電話一時不慎跌落地上。事主事後已立即撥打自己電話找尋,但無人接聽,於是報警求助,其手提電話價值9,200元。 治安警接報後展開調查,包括翻查案發現場附近天眼系統,發現被一名途經拾獲。本月5日警員在看台街附近尋獲涉案老婦,她承認撿拾手機,供稱原來想私吞,但後來因為害怕有「手尾」而不敢使用,於是當垃圾丟棄。 被捕老婦涉嫌拾遺不報被移送檢察院處理。(治安警察局提供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