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自去年(2019年)12月起持續擴大,世界各國及地區受感染人數不斷增加,特區政府為防控疫情,採取嚴厲措施控制人流,所有學校停課,教育暨青年局安排「停課不停學」,要求學校及老師透過網絡遙距離教學指導學生在家學習,做到「停校不停學」,學生在家學習溫故知新,不少老師面對教學生涯中首次Live視像教學,不知從何入手,面對在另一端的學生亳無互動,更需想辦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因此要付出更多時間與心力備課。
香港政府昨(28)日宣布,要持續控制跨境交通導致的新冠肺炎輸入個案,延長強制檢疫有效期一個月,即由5月7延至6月7日,內地及澳門抵港人士仍需強制檢疫14日。
疫情下,大部分人都會出現輕度的情緒和焦慮反應,衛生當局和精神衛生委員會十分關注,會進一步在已建立的「四級聯防、四環緊扣」聯合機制下,加強與社區不同服務提供體的便捷措施,由專責醫務社工及外展工作隊提供聯絡及聯動。
有私營托兒所日前在恢復服務後,但隨後又暫停服務,昨日在應變協調中心新聞發布會上被問到社工局是否與相關托兒所曾作出溝通。社工局社會設施准照及監察處處長蔡佩盈(圓圖)回應稱,當局一直以幼兒的健康及安全作首要考慮,並持續與全澳托兒所,包括受資助托兒所及私營托兒所進行緊密溝通,除了要求受資助的托兒所暫停運作,亦呼籲非資助托兒跟隨。
應變協調中心昨(28)日表示,本澳連續20日沒有新增輸入性病例,維持確診45宗,至今維持累計45例確診病例,其中43例為輸入病例,兩例為輸入關聯病例,無本地社區傳播現象;累計輕症患者44人,重症的一人情況現已好轉,沒有死亡個案。
截止昨(28)日,澳門已經連續20日沒有新冠肺炎新增確診病例,政府近期亦努力為社會各方面持續恢復正常作好準備。仁伯爵綜合醫院醫務主任羅奕龍醫生昨日在應變協調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當局將逐漸加強核酸檢測能力,有序地為「重點人群」進行檢測,包括入住密閉或封閉式場所的人士,如安老院舍、監獄及醫院等場所,以及為漁民和社會服務機構人士等進行檢測。
《印度斯坦時報》近日報道,一名名為Prem Murti Pandey的男子,為了躲避印度總理莫迪頒布的封城禁令,不惜買下25噸洋蔥,還租下貨車偽裝成送貨員,打算「逃出」孟買。不過這名不惜工本也要出城的男子,因為洋蔥賣不出去,最終仍然被警方拘捕。
紐西蘭疫情趨緩,總理阿德恩27日宣布紐西蘭已經戰勝新冠肺炎疫情,自28日起逐步放寬出入限制,重啟部分經濟活動。
美國北卡羅來納州本月上旬曾爆發反對居家防疫措施的示威活動,示威者訴求撤銷防疫禁令,恢復經濟活動。不過,其中一名號召群眾示威的領袖Audrey Whitlock近日確診感染新冠肺炎,必須居家隔離14天,短期內無法再上街示威了。
全球新冠肺炎確診人數已突破304萬人,死亡人數則超過21萬人。好消息是,有關疫苗的研製工作再有新的進展。美國媒體報道,英國牛津大學研發的新冠病毒疫苗證實對猴子有效,下月底將進行人體實驗,最快9月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