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捕女商人姓彭,40歲,澳門居民;涉嫌觸犯「巨額詐騙」罪,另一名涉案男商人姓陳,36歲,澳門居民,以嫌疑人身份被查;案件已移送檢察院處理。消息指該款名錶為勞力士。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能源需求驟減,儘管石油輸出國組織上周達成每日970萬桶的減產協議,國際油價仍然不斷創造歷史新低,其中紐約5月期油周一跌至負值,震撼了全球市場。
行政長官賀一誠於任內發表之首份施政報告中,提出合併高等教育局和教育暨青年局,藉以優化教育資源配置,促進教育統籌發展。
議員崔世平昨(23)日在立法會議程前發言建議政府將內港更新綜合規劃視作為都市更新的重要一環,排進政府更高階的議事日程中,藉深化珠澳旅遊合作的契機,為曾盛極一時的內港街區再次增添新亮點。
《2020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中提及澳門特區政府會加強建設智慧城市,致力建設世界領先的新型智慧化特區,打造「數字澳門」,加強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建,加快建設數碼基礎設施。
多位議員昨(23)日在立法會議程前發言時,關注本地勞工權益及人才引進問題。議員高天賜表示,疫情下不少僱員遭解僱或被強迫放無薪假,建議政府考慮向被迫減少工作時數的僱員發放額外的失業津貼,並盡快制定《工會法》及《集體談判法》,保障僱員最低權益。
社會十分關注粵澳兩地的出入境政策。早前廣東省因應境外疫情風險的升高,為防疫情倒灌,於3月27日起實施嚴格的入境隔離防疫措施。議員梁孫旭昨(23)日在立法會會議議程前發言時表示,目前粵澳兩地疫情處於可控水平,冀澳門特區政府應加強與內地協商,放寬14天的隔離措施,同時提升核酸檢測和「健康碼」的互認,避免持續影響本澳經濟和就業。
立法會昨(23)日以緊急程序通過《2020年財政年度預算案》,當中涉及政府推出的百億元抗疫經濟援助措施,包括第二輪5,000元消費補貼、向合資格的商業企業主發放15,000元至20萬元不等的援助款項,以及帶津培訓計劃等,法案最後獲得全體議員一般性及細則性通過。
新冠肺炎疫情為全球所有國家帶來經濟衝擊,根據統計,全球政府為此已推出總額約80,000億美元的財政行動,控制疫情對經濟造成的損害。在二十國集團(G20)中,成員國平均提供約佔GDP3.5%的財政支持,這也為各國政府帶來巨大赤字。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提供遠程會議服務的軟件Zoom成為被隔離在家的人工作的方式。英國國會亦打破700年來傳統,周三(22日)透過Zoom召開視訊會議,只有50名議員被允許進入議事廳,其餘150名議員在家透過Zoom參與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