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局正就開徵「旅客稅」展開為期一個月民意調查, 收集市民、業界及旅客意見。 旅遊局局長文綺華昨(21)日接受傳媒訪問時稱,調查所得意見將會交由有關部門共同研究開徵「旅客稅」可行性,相信今年內可完成有關研究。 文綺華表示,在開展民調前,局方已做了大量前期工作,包括收集其他地區徵收「旅客稅」的目標和成效等,現時主要收集更多市民和旅客意見。她稱,旅遊局每天均會收到市民反映相關意見,相信民意調查能更有系統收集意見,當局亦會致函業界諮詢意見。至於「旅客稅」最後是否徵收,並非旅遊局或財政局決定,而是由上級作決定。 旅遊局由前天(20 日)開始,透過網上問卷方式收集市民意見,開展徵收「旅客稅」的可行性研究,當中包括案例分析以及向市民、業界和旅客進行問卷調查。為期一個月面向市民的民意調查至下(6)月20 日止,市民可登入旅遊局澳門旅遊業界網站http://industry. macaotourism.gov.mo 或直接連結至http://www.macaotourism.gov.mo/r/zh/ottr 填寫問卷。除透過網上問卷收集市民意見,旅遊局亦已向旅遊業界發出問卷及在各口岸面訪離境旅客,更全面地收集各方意見。
走私燕窩有價!中國海關總署緝私局上月中旬在汕頭搗破一個龐大走私燕窩集團,撿獲高達160公噸約值20億元人民幣的走私燕窩,事隔約一個月,拱北海關隸屬閘口海關在拱北口岸查獲近年最大一宗走私燕窩入境案。 關員在一名澳門司機駕駛的跨境大巴內搜出31公斤各式燕窩(約市值100萬元澳門幣),雖然被捕人士相信只是一名「螞蟻搬家」的個體走私客,但其背後有否集團操控,由內地海關緝私部門進一步深入調查。
旅遊局正式就研究澳門徵收「旅客稅」可行性收集市民意見,由昨天(20 日)起進行為期一個月面向市民、業界和旅客進行民意調查,透過網上問卷方式收集市民意見及進行案例分析。旅遊局昨(20)日發出新聞稿稱,旅遊局就研究澳門徵收旅客稅的可行性設定了網上問卷,並獲旅遊學院提供相關意見,透過為期一個月的民意調查,除了透過網上問卷收集市民意見,旅遊局亦已向旅遊業界發出問卷及在各口岸面訪離境旅客,全面地收集各方意見,作為整項研究的重要參考資料。
對於一日之內發生兩宗嚴重車禍,會否與道路設計有關?交通諮詢委員會委員辜文達(圓圖)昨日受訪時表示,美副將大馬路在最靠左的鮑思高球場方向行車線,每有巴士埋站時,行人過馬路的視線便可能受阻,很多電單車駕駛者習慣在車與車之間穿插,意外難免發生。 至於另一宗發生在提督馬路的車禍,有跡象顯示駕車者沒有遵守交通規則,他認為應加強駕駛者的安全意識,更應引入駕駛改進課程改善屢犯的駕駛者。行人方面,他指現時很多「低頭族」過馬路不看道路狀況,他希望加強宣傳,讓市民看清路況才踏出第一步。 辜文達又指,現時斑馬線設置是依照過往交通流量規劃,但目前實際的人流車流日增,加上旅客流量爆錶,斑馬線的設置顯然追不上現實所需。辜文達表示,當局應重新審視行人過路設施及斑馬線,例如在流量高的斑馬線前加設減速帶及行人過路燈,並在繁忙的主幹道上,規劃是否仍需設置這麼多條斑馬線。
本澳一日內連續發生兩宗分別涉及電單車和私家車撞倒途人的嚴重交通意外,一名90歲長者及一名未成年女學生遭重創,分別胸部多處骨折及頭部出血,兩名傷者至今未脫離危險期,仍在山頂醫院搶救。至於兩名涉事本澳男司機被警方拘捕,昨日被控以「危險駕駛」及「過失傷人」罪送交檢察院處理。警方表示,正進一步調查意外起因。 治安警昨日講述兩宗嚴重交通意外詳情。首宗發生在前天(19日)早上10時許的非交通繁忙時段,一輛重型電單車沿美副將大馬路往鮑思高方向行駛,當駛至翡翠園時撞倒一名橫過斑馬線的90歲本澳長者,傷者經送院搶救後證實左胸三條肋骨骨折及頭部出血,至昨日仍未脫離危險期。 至於肇事姓譚60歲本澳男司機(職業工人)事後通過酒精測試。治安警昨日指,根據車禍現場附近「天眼」系統,發現事發時車流不多,且附近無障礙物,因此有強烈跡象顯示肇事司機違反交通規則。 同(19)日晚上近11時,一輛沿提督馬路往沙梨頭方向行駛的黑色私家車,駛至聚龍軒交通燈位置時,撞倒一名未滿16歲的本澳女學生,女學生被撞飛後頭部流血並失去意識,昨日在山頂醫院深切治療部留醫,未脫離危險期。 肇事男司機為一名姓楊40歲本澳居民(職業髮型師)。通過酒精測試的楊男雖向警方聲稱事發時按車行綠燈行駛,惟警方根據現場「天眼」及涉事私家車的行車記錄儀得悉事發過程,認為有跡象顯示楊男其時違反交通規則,同樣以「危險駕駛」及「過失傷人」罪對楊男作出起訴。至於是何種交通違規,是超速抑或衝紅燈?治安警沒有透露。
澳門海關近日在郵政總局查獲一宗未具備准照將雪茄寄入本澳的個案,海關已依法對有關人士作出起訴。
氹仔四季酒店對出天橋底上周六(18日)晚上發生—宗一死三傷的斬人及兇殺事件,顯示賭場周邊犯罪的形勢不容小覷,澳門警務廳聯同海島警務廳、情報廳、特警隊及交通廳,前(19)晚至昨(20)日凌晨共派出約220名人員,分別在皇朝區、新口岸區、氹仔區及路氹金光大道一帶,進行反罪惡巡查及查車行動,打擊犯罪及調查不法行為。 警方行動中共截查531 人(423 男、108 女),其中121 人(89男、32女)需帶返警局作進一步跟進處。經調查後發現共有105人涉及違法違規行為,包括81名涉嫌從事非法兌換貨幣及不法借貸活動、15名涉嫌從事賣淫活動、一名非法入境、兩名逾期逗留、兩名非法工作及四名不法持有刷卡終端機。有關人士已被送交相關部門跟進。查車行動方面,共截查82 輛車輛,並對當中四宗違例情況作出檢控。 另外,司警亦派出36名刑事偵查員,前往路氹金光大道一帶進行反罪惡巡查,針對娛樂場及周邊從事「扒仔」活動、非法兌換活動及流鶯進行截查。行動中共截查292人(262男、30女),並將19名男子帶返警局確認身份及調查是否涉及刑事案件。當中,被帶走的11名懷疑是「換錢黨」,七名男子懷疑為「扒仔」。
發生在2017年12月19日的墨山街五金鋪縱火案,50多歲的裝修工人因與相識逾20年的五金鋪女東主發生感情糾紛,憤而將天拿水潑灑在店鋪內四周並潑向女東主,隨後點火引燃,造成女東主全身多處大面積一至三度燒傷,自己也被燒傷。初級法院於去年10月4日判處被告11年有期徒刑,被告不服提出上訴,中級法院昨日二審改判監禁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