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資巨大的「世紀工程」港珠澳大橋,無論在規劃、建設、落成、開通等階段,都吸引了無數人的目光。在當初進行大橋項目研究時就已經表明,大橋有助完善粵港澳三地的綜合運輸體系和高速公路網路,密切珠江西岸地區與港澳地區的經濟社會聯繫,改善珠江西岸地區的投資環境,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佈局優化,提升珠江三角洲地區的綜合競爭力。 時移世易,經過港珠澳大橋多年來的調研、立項、前期工作、動土施工,最終於去年10月24日正式通車。隨著虎門二橋落成、深中通道在建,加上高鐵系統的飛速發展,港珠澳大橋日後要達到設計之初的車流和人流數量,可能會費力不少。今年2月份,澳門交通事務局公布港珠澳大橋最新營運數據,截至2月9日,大橋日均車流量1,202 架,穿梭巴士日均載客量 24,492 人次,跨境巴士2,968 人次。這些數據與三地政府當初估算通车初期每日9,200 至14,000 架次仍有一段距離。 雖然大橋通車未能立刻達成粵港澳三地互聯互通的理想,但亦不妨礙眾多遊客前來觀光,體驗這項國家重點工程的宏偉奇觀。大橋帶旺港澳兩地的旅遊業固然是好事,但以目前發展路向,大橋會否失去了當初改善投資環境、加快產業布局優化、提升綜合競爭力的目標?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出台,當中提及要創新通關模式,更好發揮港珠澳大橋作用。以港澳之間的車輛來往為例,香港私家車參與轉乘計劃,只要通過相關申請和預約登記,就可以行經港珠澳大橋抵達澳門口岸,停泊在東停車場,再轉乘公交車輛進入市區。而澳門方面除了600 部配額私家車外,其餘私家車都無法參與轉乘計劃以上述方式前往香港口岸。 上述問題對一些澳門市民來說不失為一個遺憾,造成問題可能有多種原因,現時再去揣測亦無補於事。從實事求是的角度出發,三地政府應當藉此契機,檢視大橋通車逾半年以來的營運情況,本著便利三地物流貨運、居民出行、商務往來的理念,共同研究港珠澳大橋未來的管理方針。
一名80歲老婦誤信「祈福黨」妖言,竟將17萬元現金及金器,交給兩名女「祈福黨」祈福,翌日打開「祈福袋」一看,竟變成兩棵生菜! 司警昨(16)日公布案情時稱,八旬女事主本周二(14日)下午行經新橋區義字街一個菜檔時,兩名操廣東話的中年女子突然趨前向她搭訕,指女事主家人會有「血光之災」,但可透過「祈福」化解。 未知是女事主不熟悉時事,或是兩名中年婦女口才了得,女事主竟深信不疑,返回附近家中將合共17萬3,000多元現金和金器用膠袋裝好,然後下樓與兩祈福黨會合。兩祈福黨見女事主依言將現金及金器用紅色膠袋裝好,訛稱只要誠心禱告,家人將會得到平安。 兩祈福黨就在大街上拿著紅色膠袋「作法」,一、兩分鐘後聲稱法成,叮囑女事必須待翌日才可打開膠袋,否則「法術」不靈。女事主如言翌日打開膠袋,但只見兩棵生菜,金器及現金不翼而飛。欲哭無淚的女事主由家人陪下往警局報案,司警現追查兩名騙徒下落。
荷蘭園大馬路與雅廉訪大馬路交界,昨(16)日發生兩部澳巴相撞交通意外,其中一架巴士車身玻璃窗粉碎,部分碎片更飛濺進車廂割傷乘客,血灑車上,另一巴士相撞後更前衝30米才停下,意外導致車上六名乘客受傷,當中包括孕婦及女童,其後全部由救護車送院治理。警方初步調查,懷疑事件涉及有人衝燈引起,意外真正起因仍待查。 事發在昨日上午11時許,有現場消息指,一部澳巴沿雅廉訪大馬路往二龍喉方向行駛,至荷蘭園大馬路交界處,與一部駛往栢蕙方向的澳巴相撼,現場傳出聲響。往栢蕙方向的澳巴撞至車身凹陷,玻璃粉碎,大量碎片飛濺進入車廂,車廂地下留有血跡。另一巴士則續衝前約30米才能停下。 兩車乘客飽食驚風散後,在車上等候救援。 治安警和消防接報到場封鎖現場處理,消防登車協助救出乘客並逐一檢查,證實兩男四女乘客有撞傷及擦傷,包括兩名女童、一名孕婦,全部被送院治理。 警方在場拍照存檔,包括量度兩巴相撞的距離,涉事兩巴男司機通過酒精測試,分別入職20及一年,過往無事故紀錄。
經國務院同意,《橫琴國際休閒旅遊島建設方案》上月出台,琴澳兩地可共同探索國際休閒旅遊島開發的合作新模式,把握《建設方案》帶來的機遇,拓展澳門旅遊的發展空間及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推進琴澳旅遊業融合發展,助力打造粵港澳世界級旅遊大灣區。
治安警上周先後拘捕兩名非法導遊,旅遊局局長文綺華昨日受訪時稱,過往數月已透過導遊團體、內地警方交換情報及互相協作,同時當局亦對非法導遊的行為模式、經營手法,甚至被檢控的人士日後上訴亦無法得直等方面進行蒐證。 文綺華續稱,在打擊非法導遊方面,局方已與治安警察局、勞工局有聯合巡查行動,包括取締黑工、過界過職工作等。 另有市民指出,曾致電旅遊局舉報非法導遊,但局方卻兩小時後才到場處理,文綺華解釋,目前稽查人員約有40名,「我哋冇可能一打電話就即時到現場,這是一個現實」,未來將會檢討機制,盡量縮短到場時間。至於博企是否曾向旅遊局反映有遊客集體乘搭「發財巴」,文綺華稱,該行為並不違法,博企難以單方面拒絕旅客乘坐。 財政局曾回覆議員林玉鳳的書面質詢,稱現階段並沒有計劃向來澳旅客徵收「入境稅」,因為可能降低旅客訪澳意慾,外界質疑兩局意向是否不一;文綺華稱,日後是否徵收「旅遊稅」並不是旅遊局單方面所控制,不同部門亦會提出不同見解,現階段局方仍保持開放態度,與旅遊學院合作推出問卷調查收集各界意見,同時分析鄰近地區收取「旅遊稅」的實際情況與成效。
「第15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假深圳國際會展中心開幕,展期由昨(16)日起至20日一連五天舉行。其中「澳門創意館」昨日下午3時舉辦開幕儀式,文化產業基金行政委員會代主席朱妙麗、文化局副局長陳繼春等嘉賓出席。 陳繼春表示,今屆「澳門創意館」以「澳門創意、美食文創、社區文創」為主題,共有七個獲文化產業基金「社區文創專項資助計劃」支持,重新塑造品牌形象的特色店家參展。今次參展希望推廣澳門社區特色與文化旅遊,為澳門文化產業開拓發展機遇,促進深澳雙方文創產業進一步融合發展。 本澳參展食店負責人李女士表示,食店在澳門營運約20年,品牌設計追不上時代,今次有幸得到政府支持,品牌煥然一新,配合電話叫外賣潮流,年輕客層生意上升約10%。 本澳甜品店負責人黃先生表示,品牌經設計師重新設計,店鋪形象更具活力,相信可提升營業額,他又指除了推廣澳門設計,亦希望拓展更多旅客生意。
勵志青年會在會長周焯華及理事長李素茵帶領下,於前天(15日)組織一眾成員參觀由澳門特區政府與中聯辦合辦的「國家安全教育展」。同行包括勵志青年會秘書長張心怡、副秘書長黎菁嬋;理事鄒辰寵、符偉強及一眾成員。 「國家安全教育展」於4 月15 日至5 月15 日展出,吸引不少團體、機構、學校、公務員隊伍及市民前往參觀。展覽的內容和形式豐富,分為「復興之路」、「居安思危」、「安全與發展」、「我們的責任」四部分,選取了近300張反映不同歷史時期、內容的圖片,使用約20個顯示幕播放影片和圖片集,並輔以實物模型展示,包括殲20戰鬥機、北斗導航衛星、航母「遼寧艦」、「復興」號高鐵等模型。 勵志青年會表示,一直致力培養澳門青年的內外涵養及文化素質,希望透過此展覽及講解,讓本澳青年從不同的角度、全新的視野認識國家安全,明白其對地區安全以至個人生活的重要性,進一步提升澳門青年的愛國愛澳情操,強化澳門社會的維護國家安全意識。
雖然目前本澳提供的經屋「現樓」單位可謂鳳毛麟角,但仍難阻市民對經屋的渴求,計劃今年中「開隊」申請的新城填海A區4,000個經屋單位,相信是市民最有希望見到的「曙光」;然而,撇除備受爭議的經屋申請方法, 政府昨日為經屋售價提出兩個方案,即按照「成本訂價」及「購買能力訂價」作為售價,但兩者售價約相差30% 之多! 立法會第一常設委員會昨日就《經濟房屋法》修訂進行細則性審議時稱,兩方案各有利弊,期望政府加多考量,於兩者間取得平衡。
立法會第一常設委員會正審議修改《經濟房屋法》法案,當中政府擬調高經屋申請門檻,建議申請人須年滿25歲的規限,引起社會爭議。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昨(15)日列席會議後表示,法案已完成第一階段討論,目前政府準備修改文本,有關申請年齡方面,政府及委員會正在討論中,但仍未達成共識,「修改文本亦都可以有第二個修改文本、第三個修改文本,直至我哋有共識」。被問及今屆任期內會否完成《經屋法》修改,羅立文則表示期望愈快愈好,若在年中開放經屋申請前通過,便可「新隊用新法」。 A 區中線道路工程取消? 早前工務局、環保局、海事及水務局、建設辦及運建辦於官網上公開金額超過一億元工程的變動情況,更新至本月9日,其中工務局中取消了尚未開展的新城填海A區中線主要道路工程。 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昨日解釋,整個項目的建設工程未達一億,因此不列入清單內,重申工程仍在進行中。如日後有其他建設工程逾億,均會增於清單內。
隨著智能手機、互聯網、物聯網等通訊科技急速發展,涉及跨境犯罪的的偽基站,已進化至愈來愈隱蔽,愈來愈難以偵測的4.0版本! 偽基站由四年多前派人租住單位看管器材及操作,進而使用汽車作流動發射站,又進而改用「人肉」流動發射站,至最近司警與內地警方聯手偵破的偽基站集團,其已結合物聯網,由智能手機遙控操作,提供服務除網上賭博,主力發放賣淫訊息,由社交群組「群主」充當「雞頭」,提供包括外籍妓女及男妓應召服務,一切金額交收透過網上支付平台進行,令警方偵查倍加困難。 與此同時,偽基站集團還經營高利貸,且在本澳租住的19個單位,當中五個是非法旅館!不過,「魔高道更高」,司警前天(14日)配合內地警方進行收網行動,本澳方面,合共拘捕23 名內地男女,內地警方則在多個省市,拘捕32 名男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