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為格力犬無家可歸、傷疲交煎下還要被人閹割的悲慘遭遇而憤憤不平之際,喜聞鏡湖慈善會慨贈政府永福圍13間百年青磚老屋,作為文化保育之用。格力犬事件已引起廣泛關注,但奇怪從來沒有立法會議員在議事堂為這些動物發過聲,譴責過狗會的不義、或建議過有用的方案,真的讓人為這群尊貴的議員感到遺憾。至於永福圍這寶貴資源,政府真的要好好善用,莫又諮詢來、研究去,最終公帑及時間花去了,依舊原地踏步。 澳門古舊建築的保育工作, 近五年來的確進展緩慢,單是一個荔枝碗船廠的文物諮詢、研究、評定, 就搞了三年, 至今仍未啟動改建工程。渡船街一號,拖了四、五年,最終並沒有評為文物,卻令業權人幾千萬投資,差點泡了湯,這幾年的光陰虛耗及與官員周旋的折騰,可沒見政府給予人家半點賠償。至於愛都酒店,又是一個拖至幾乎讓人忘記它存在的案例。 其實,如何保育及利用有歷史價值的古舊建築,特區官員何不直接往上海取經?只要看看上海黃浦江沿岸一系列古舊建築的善用,看看有百年歷史的滙豐銀行大樓,巍峨宏偉外貌依舊,如今就搖身一變成為浦東發展銀行; 1933 年建成的中華民國上海市政府大樓,那種恢宏氣魄今日那裡得見,卻沒有因政治因素而拆卸,如今改為體育學院辦公樓……這類個案太多了,上海目前約有1,058 處古舊建築改裝後變成政府部門用地、酒店、商場、商業用辦公樓等,就因為上海的保育工作做得太好了,使她成為全中國的典範。當然,這緣於上海當時的特殊政治地位,華洋雜處,租界眾多,但也要其後的市政府有魄力有遠見才能成事。 反觀澳門,400 年歷史底蘊, 絕不較上海遜色,歐陸式建築處處,亦不乏中國特色的歷史建築,永福圍就是清末民初的產物,若政府有心做好保育,不妨參考上海經驗,把這13間青磚老屋,改成政府部門的辦公樓,一來解決部分政府部門外出租樓的問題,二來省卻公帑,三來把這殘舊的青磚屋,重新賦予生命,美化都市。即使租給文創團體,一樣功德無量。 格力犬和永福圍本來沒有任何關係,但落在政府手中,就有關係了,關係的是政府的行政主導能力,政府如何責成屢賭「白頭片」的狗會妥善處理格力犬,就關乎政府的管治能力及威信; 如何盡快制訂永福圍13間青磚屋的規劃方案,同樣考驗政府的行政效率及魄力。
對於有逸園狗場前義工指格力犬被强制絕育及疏忽照料以致有狗隻大量出血,民政總署昨日邀請香港及本地傳媒入狗場了解情況,重申民署無強制逸園於延期領回的60天內進行全數絕育,所有狗隻必須在健康情況下才能進行絕育。現完成絕育手術的12隻格力犬,康復情況良好。另約有 40隻患有皮膚病、關節炎和牙周病等較為嚴重的情況,正接受治療。
近日,某社團代表在報章上發表的一些個人言論,當中針對石排灣蝴蝶谷工業區一帶的土地過往發展歷史有很多不真實甚至歪曲的評論,對於一眾土地承批人來說是極其不公平的。這種不清楚土地歷史來龍去脈卻一派胡言、大肆抹黑的做法是不負責任的,亦是不道德的。
有別於聞名於世的中國式建築四合院,澳門亦有非常獨特的「圍」式院落;鏡湖慈善會主席廖澤雲前天表示,慈善會已決定將名下13間位於大三巴街的永福圍物業,送予特區政府,作為文化保育之用。廖澤雲又稱,慈善會50年前以每間3,000元購入永福圍的13間平房,如今估值至少二億元。 2014年還未當上文化局局長的穆欣欣,曾撰文談及澳門的「圍」和「里」。她稱,永福圍、榮福里,都是寬不過三、四米的小巷,有些像北京的小胡同、上海的里弄,藏身於繁華城市最縱深的後台,是真實的人間煙火地。又稱,對於習慣靜好歲月的老澳門來說,澳門的味道隱藏在老城區的橫街窄巷。 接收了如此寶貴的永福圍13間平房,如何保育,令它們重生,就要看政府的手筆了。
澳門愛護動物協會收容所前主管鄧詠恩日前接受香港傳媒《壹週刊》訪問時表示,懷疑有人欲從速為逸園狗場533 隻格力犬絕育,並從中獲利,廉政公署昨日回覆傳媒查詢表示,已收到與格力犬照顧及安置有關的投訴,將按既定程序作出跟進處理。另外,民政總署昨日發出採訪通知,邀請傳媒於今日下午進入逸園狗場,了解格力犬情況。
終審法院日前維持中級法院判決,特區政府需重新計算競投輕軌車廠上蓋工程的七間公司標書得分。運輸基建辦公室昨(8)日發出新聞稿稱,政府決定根據《行政訴訟法典》第175條的規定,以「不執行之正當原因」,不會執行終審法院相關判決。 運建辦表示,輕軌車廠上蓋工程目前已經完成超過90%,剩餘的僅是調整、測試及驗收工作,預計工程可在年底前完成。政府一向尊重法院的判決,然而鑑於有關工程已基本上完成,執行有關判決將嚴重損害公共利益。 車廠作為氹仔線的核心,倘若現階段就未完成的少量部分作重新判給,除行政程序外,新承攬人安排團隊、機械及設備以及工作交接都需要時間,這將對工程完工及對氹仔線的系統安裝工作造成嚴重影響。 (資料圖片)
一班來自菲律賓的航班在前(7)日凌晨抵澳後,治安警為一名菲律賓籍男旅客辦理入境手續時,透過面容識別系統發現該名人士有兩個身份檔案存在,進一步調查後,發現菲男此前分別在本澳逾期逗留400 多日及83 日,拒絕其入境並控以「身份虛假聲明罪」、「非法再入境罪」將其移送檢察院處理,再由航空公司將其遣返。 該名菲律賓籍男子姓MANZANO,40 多歲,報稱此次來澳是為探訪朋友。 案情指,治安警邊境站人員前日為涉案菲男辦理入境手續時,透過面容識別系統發現他有兩個身份檔案存在,調查後更發現菲男曾在2010 年被司警在一次行動中截獲及揭發逾期444 日,被禁入境五年及驅逐出境。 其後在2011 年,菲男在菲律賓「改名換姓」,以另一本護照再次來澳並成功入境,並在同年11 月,被警方在街上截查發現逾期居留83 日,再被禁入境。但當時該男子因沒法支付返回原居地機票而獲發「行街紙」, 並需定時到治安警報到,然而他在此期間卻多次缺席報到, 同時多次被截獲。直到2017 年3月,菲男在相隔六年後主動到治安警自首,並出示機票,繼而被遣返菲律賓。(資料圖片)
立法會第一常設委員會昨天(8日)細則性審議《規範進入娛樂場和在場內工作及博彩的條件》法案(俗稱「賭場禁足令」),博監局局長陳達夫列席。一常會主席何潤生稱,法案沒有將娛樂場外判和中介公司的人員納入「賭場禁足令」,委員會認為無論六大博企員工,還是外判、中介員工,都有機會接觸到賭場的博彩活動,不應存在差別。 何潤生會後稱,餐飲、清潔及保安領域原不屬禁足範圍,但有機構調查指此類員工也存在賭博失調問題,政府認同「佢哋經常睇到客人贏錢,亦同客人有所接觸,容易受到引誘參與賭博」,故將相關人士納入禁足令。 法案同時建議,娛樂場外判工作人員,以及博彩中介人,不被列入禁足範圍。何潤生引述政府解釋,外判員工如餐飲、清潔和保安等流動性較大,即「今日喺呢個崗位,聽日會喺另一個崗位」,而中介人則沒有特定上落班時間,認為未來執法時會有一定難度,但一常會希望政府再作考慮,不應存在「同工不同待遇」情況。 何潤生又指,現時公職人員亦禁止進入賭場,相信公眾不會對博彩從業員造成標籤、歧視。至於限制會否伸展至全澳市民,政府則指現階段未看到有此需要。 (袁金秀攝)
特區政府《民防綱要法》諮詢文本中建議賦予行政長官專屬權限,於突發狀態下關閉公眾娛樂及博彩活動。博監局局長陳達夫(圓圖)在昨(8)日受訪稱,局方沒有參與相關討論工作,暫時亦沒有就事件聯絡各大博企,故未有任何消息透露。至於博監局未來會否作為執行部門,他指,具體結果不是由博監局處理,指「要等法律出咗嚟先知」。 《民防綱要法》正進行諮詢,對於八號風球下,澳門的娛樂場是否需要關閉,保安司司長黃少澤上月受訪時稱,執行上有一定難度,正與經濟財政司方面研究商討,搜集資料,下一步將會與博監局研究適合的方案。 (資料圖片)
去年8.23「天鴿」風災期間,澳門電訊(CTM)部分在低漥地區的設施遭水浸受破壞, 雖然整體服務沒有受影響,但一度造成市民「網絡塞車」。澳門電訊昨日表示,已完成《電訊設備及通訊安全保障計劃》,今年計劃投資逾 1,000萬元,提升後備電力系統和增設防水設備;爭取今年內在祐漢街市、皇朝區公園及新口岸三個機站增設流動發電機,可在停電後為機站供電四至八個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