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政府防疫限制

澳洲歐洲齊現大規模示威

變種病毒肆虐,各國疫情復燃,當局紛紛推出各種防疫限制措施,並為了提升疫苗接種率而「制裁」未施打者,但相關措施引發民眾不滿,澳洲、法國、意大利和希臘逾十萬人上周六(7月24日)上街示威,甚至與警方發生衝突。 據外媒報道,法國總統馬克龍先前要求加速接種疫苗,防止Delta變種病毒擴散,同時計劃嚴格限制未接種疫苗者不得進入餐廳、酒吧等場所,並強制醫護及部分職業必須接種疫苗。但民眾對此反彈,24日有超過16.1萬人上街高呼「自由」口號,甚至與警方爆發衝突、推倒警車等,警方則發射催淚彈、用水砲車驅散示威者,傳出有至少九人被捕。據指法國58%的人口已經接種至少一劑疫苗,48%施打完兩劑。 同日,意大利有80多個城鎮的民眾上街,他們不滿政府計劃實行疫苗通行證,反對進入餐廳和娛樂場所必須持有「綠色通行證」。不過該國當日新增超過5,000例確診病例,是歐洲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希臘首都雅典則有約5,000人上街抗議,反對政府強制醫護接種疫苗,但該國在當日新增近2500例確診病例,累計確診已超過47萬例。在該國總人口約1,100萬人中,已有約45%的人口已經接種疫苗。除了醫護外,當局也敦促老師在9月開學前盡快接種疫苗。 至於澳洲,24日也有約15,000人走上街頭,由於當局暗示限制措施可能會持續到10月,民眾為此抗議政府再次縮緊防疫禁令,有些人甚至向警方丟擲保特瓶和垃圾,警方為此開出90多份違反防疫措施的違規通知,並逮捕57名示威者。截至23日,澳洲只有人口接種了兩劑疫苗。 澳洲和歐洲多國上周六都有大規模街頭示威,抗議政府防疫限制。 (美聯社圖片)

26/07/2021
30233

東奧開幕式壓縮至不足千人參加

維安創日本史上最大規模

受新冠疫情影響,原定2020年舉辦的東京奧運延遲一年,於本澳時間今(23)日晚間7時在東京國立競技場開幕。為了防疫,每位選手進場時必須與其他選手保持兩米的安全距離,因此開幕式整體時間比最初設想的要久。鑑於東京疫情趨於嚴峻,開幕式已決定閉門舉行,令原本可容納68,000人的觀眾席,只會出現官員、記者等相關人士寥寥約950人。 東京奧組委早前表示,預計約有950人出席在國立競技場舉行的開幕儀式,正進行最後確認,人數可能進一步減少。開幕儀式原本預計約有10,000人出席,但因應疫情,不開放予公眾參與,東京奧組委與國際奧委會經磋商後,作出嚴格篩選。 目前的出席名單,在日本國內的相關人士約有150 人,包括擔任奧運會與殘奧會名譽總裁的日皇德仁、首相菅義偉等政府及國會相關人士、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東京奧組委主席橋本聖子、體育團體及贊助商代表等。外國相關人士約有800 人,包括國際奧委會委員、各國重要人物、各國或地區代表、之後奧運舉辦城市的相關人士、擁有轉播權的電視台及贊助商代表等。 美國政府已宣布第一夫人吉爾將獨自出席東奧開幕式;加拿大政府則表示,總理杜魯多不會出席開幕式。據悉,吉爾一行人昨日午後搭專機抵達位於東京的美軍橫田基地,晚上與菅義偉伉儷共進晚餐,今日前往皇居會晤德仁,晚間接著出席東京奧運開幕式。 演出形式更多採用光影技術 每一屆奧運會的開幕式表演內容都嚴格保密,東奧也不例外。據日刊現代報道,東京奧組委公關部門曾表示,「有關(開幕式)表演節目,到開幕當天敬請期待」。日本雜誌《週刊文春》及網絡版「文春線上」曾報道閉幕式的表演內容,結果招致東京奧組委強烈抗議,「極為遺憾,演出內容是高度機密性的秘密情報」。 不過, 已知日本喜劇表演團體成員HIRO-PON, 會在開幕式上表演。此外,出於防控疫情和控制成本的需要,東京奧組委透露,開幕式演出形式將大幅簡化,比起實景裝飾,將更多地利用光影技術來呈現精彩內容。 「藍色衝擊波」空中劃出奧運五環 日本航空自衛隊15日已預告,旗下「藍色衝擊波」飛行表演隊,會在開幕日當天飛越東京都上空,但確切時間則待開幕日當天才公布。 據悉,「藍色衝擊波」當天會從東京都廳附近空域往南朝東京鐵塔方向飛行,之後飛越晴空塔附近空域後,再飛越東京都廳上空往開幕主場館國立競技場飛行,並使用物種顏色的煙霧在空中噴射出奧運五環標誌;但若受天氣等影響,飛行計劃可能有所變化。 近60,000 警力負責維安 據《產經新聞》報道,日本警察廳16 日表示,從東奧開幕日起到殘奧會閉幕日止,在全日本將動員史上最大規模的約59,900 名警力負責維安。即使受到疫情影響,大多數比賽場館舉行閉門賽事,但在場館負責維安的民間保安人員每天最多將高達18,100 人,屬日本史上最大規模。 東奧賽事將在九都道縣、共計42個場館舉行。另據TBS電視台報道,日本自衛隊為協助東奧及殘奧會賽事順利進行,將派遣陸上、海上及航空自衛隊共約8,500名自衛隊員投入,在競技場館附近進行空中警戒及網絡安全等任務。

23/07/2021
37649

海地新總理亨利宣誓就職

三警涉總統刺殺案被捕

海地總統摩依士本月7日在首都太子港的私人寓所遇刺身亡後,由臨時總理約瑟夫暫代總統職務。約瑟夫同意移交權力後,摩依士生前任命的神經外科醫生亨利周二(20日)宣誓就任總理。同日,海地警方宣布逮捕三名警察,他們被認為與摩依士刺殺案有關。警方表示,警察隊伍在刺殺發生前已經被滲透。 海地新總理亨利(Ariel Henry)現年71歲,曾是一名神經外科醫生,2015 至年先後擔任海地內政部長、社會事務和勞工部長。摩依士遇襲前已於本月5 日簽署任命,由亨利出任新一任總理,接替約瑟夫,但原定於7 日舉行的新總理就職儀式因當天凌晨總統遇刺而取消。臨時總理約瑟夫19 日表明願意移交總理權力後,亨利20 日在太子港正式宣誓就職,獲美國、聯合國及其他西方國家支持。約瑟夫卸下臨時總理職務後,將出任外交部長;新政府財經部長等多個職位仍由前內閣成員擔任。 亨利在就職儀式開始前為摩依士舉行了哀悼活動,他承諾徹查總統遇刺案件,將罪犯繩之以法,承諾建立各方同意的臨時政府, 執政至舉行大選。在就職演說中,亨利表示,新政府首要任務之一是恢復社會秩序,確保國家安全,為組織總統和議會選舉創造條件,這是摩依士希望他做到的事情之一。他說,新政府將優化投資環境,努力修復新冠疫情和社會犯罪衝擊下的經濟。 海地警方內部被滲透 與此同時, 海地警方加緊調查摩依士遇刺案, 並於20 日拘捕四人, 包括一名來自美國佛羅里達州、報稱是獨立保安顧問的男子,以及三名警員,分別為格雷瓜爾(Boni Gregoire)、伊波利特()、夏爾(Elie Jean Charles)。據《紐約時報》報道,海地警察局長萊昂.查爾斯稱,「警方內部存在滲透」。 警方透露,到目前為止,他們已經逮捕24 人, 進行了45 次審訊, 搜查了13 處住宅,在此期間,他們撿獲約60 支槍、一架無人機及三枚手榴彈,其中部分槍械屬於警方。報道稱,經警方調查發現,摩依士是被一個由20 多名全副武裝的僱傭兵組成的團隊殺死的,這些僱傭兵從國外招募而來,開著幾輛車闖入摩依士的家,在開火前幾乎未遇到抵抗,在襲擊中他們也打傷了摩依士的妻子。 選舉部長:總統被政敵刺殺 選舉部長皮埃爾表示,海地裔美國醫生薩農(Christian Emmanuel Sanon)和海地司法部前官員巴迪奧(Joseph Felix Badio)是關鍵疑犯,前者在海地被捕,巴迪奧則下落不明。皮埃爾質疑上述兩人是幕後黑手的推論,認為他們無可能獨自策劃這類刺殺,他知道外面有「大魚」一直想摩依士死,今次暗殺背後是更有權勢的人。皮埃爾還稱,摩依士生前有很多不支持其執政的敵人,他們可能與刺殺有關,相信薩農只是被人利用。他還透露,有具影響力的海地人覺得個人利益面臨威脅,不惜一切要擺脫摩依士。

22/07/2021
38339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