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貧窮國家寄予厚望、被稱做疫苗人道主義的「新冠疫苗全球取得機制」(COVAX),由於種種困難,即將面臨失敗。 該計劃由世界衛生組織主導,耗資數十億美元,希望以全球統籌的方式向近十億最有需要的人提供新冠疫苗,以跨國行動的方式打破國家間的壁壘,讓貧窮國家與富裕國家有相似的機會取得疫苗。 然而這項充滿理想主義的行動仍無法阻止各國「本國優先」的本能。COVAX原計劃今年5月底前提供2.38億劑疫苗,但如今僅取得7,200 萬劑。在新一波疫情來臨之際,COVAX 疫苗已經用盡了。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數據,全球新冠疫情總體呈現下降趨勢,但一些熱點地區的疫情仍在爆發中。在全球衛生機構的計劃中,今年這個時段正是疫苗快速接種的黃金時期,前線醫療人員應該基本全部免疫、疫情能得到更有效控制,接種普及率愈來愈高。但實際的情況是,新冠疫苗的全球分配嚴重不均,而本應解決這個問題的COVAX則瀕臨失敗。 印度血清研究所淪陷 《華爾街日報》26日報道,由於印度疫情持續爆發,與COVAX簽署疫苗生產協議的印度血清研究所被禁止出口新冠疫苗,這導致COVAX已確定無法向92 個發展中國家如期運送疫苗。 印度血清研究所能夠以更多人可負擔的價格生產新冠疫苗,過去全球大多數貧窮國家的疫苗都來自印度血清研究所,但印度愈來愈失控的疫情,迫使印度政府決定在今年年底前禁止疫苗出口。在過去,COVAX 已出貨的7,200萬劑新冠疫苗中,有萬劑來自於此,而原定5月底前運送的1.4億劑疫苗則確定跳票。 共同機制 共同基金 共享疫苗 《華爾街日報》報道,COVAX 計劃源自於美國流行病學家柏克利(Seth Berkley), 他在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初期,設想出一種覆蓋全球近十億人口的疫苗分配計劃,世界各國以共同的機制購買疫苗,其中最富裕的國家應為其國內10% 的人口購買疫苗,同時為另外92 個貧窮國家提供疫苗補貼,讓貧窮國家免費獲得疫苗,希望能讓每個國家的醫療人員、年長者優先免疫,然後再讓其他人群陸續接種。而集中購買不但能幫助窮國,也能更容易管理疫苗研發的風險與成本。 這個計劃獲得世衛總幹事譚德塞認可,並在去年4月下旬獲得歐洲國家領導人支持。在世衛、全球疫苗免疫聯盟(GAVI)及流行病預防創新聯盟(CEPI)主導下,COVAX 於去年6 月與阿斯利康、牛津大學、印度血清研究所簽署新冠疫苗合約,全球主要國家也陸續對COVAX計劃表示支持,許多國家積極參與或捐款。 資金短缺 統籌困難 不過,儘管獲得許多捐款承諾,現金到位的速度卻不如預期,GAVI無法在資金不足的情況下簽暑疫苗購買承諾,與此同時,承諾參與計劃的富裕國家則一方面在優先購買各自國內需要的劑量。 不僅如此,每個國家都提出自己的要求,有些國家要求選擇購買的疫苗,有些則要求提供可交換的劑量,而貧窮國家也有自己的要求。資金、統籌上的困難導致疫苗交易被推遲,令COVAX趕不上富裕國家下訂單的速度。一些富裕國家雖願意捐錢,但無助解決疫苗短缺的問題。一直到去年年底,僅完成阿斯利康疫苗和印度血清研究所的購買計劃。 除此之外,雖然COVAX一直在懇求各個國家捐贈多餘的疫苗,但因為印度、南非變種病毒肆虐,引發是否需要接種第三劑的擔憂,因此有關捐贈多餘疫苗的討論停止,加上製造商近期面臨生產原料的短缺,捐贈多餘疫苗可能性愈來愈低。 今年5月,COVAX與莫德納達成購買五億劑的協議, 美國總統拜登政府則計劃6月捐出萬劑疫苗,歐盟則承諾捐贈一億美元。加上與強生達成的五億劑口頭協議,還有很大的疫苗缺口。 WHO批評疫苗外交 計劃雖然仍在持續,但快速公平分配疫苗的初衷顯然已經無法達成,其根本原因仍在於各個國家在面對疫情威脅時,仍以本國國民優先,而一些國家則將多餘的疫苗用作「疫苗外交」換取地緣政治好處。 根據資料,一些最富裕國家訂購了超過國內人口數倍的疫苗劑量,其中加拿大訂購了3.38億劑次,足夠全國人民接種五劑以上;英國訂購4.57億劑,是其人口的3.6倍;美國訂購12億劑,是其人口的四倍,而非洲聯盟合計訂購6.72億劑,僅為其人口的38%。 另一方面,疫苗外交也是COVAX失敗的原因之一,許多國家即使願意捐贈疫苗,也會以對自己更有利的方式捐贈。 世衛總幹事譚德塞本月10日批評,一些國家利用新冠疫苗獲得競爭優勢,換取被捐贈國的市場准入和影響力,痛批不該在此時進行地緣政治操作。「疫苗外交不是合作,不能通過這種方式戰勝疫情」。「如果你為資源而競爭,或者如果你為地緣政治優勢而競爭,那麼病毒就會獲得優勢。」譚德塞說。
據《紐約時報》報道,美國總統拜登當地時間26日命令美國情報機構調查新冠病毒的起源,指各機構尚未就該病毒的起源達成共識,他指示他們「再次加倍努力」,並在90天內作出報告。 拜登在聲明中指出,早在去年初疫情剛爆發之時,他已呼籲讓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CDC)向中國了解病毒資訊,以便能更有效抗疫,但美國調查人員在最初數月未能前往當地,使疫情起源調查受阻。而他上任後,已於3月指示國家安全顧問下令情報界就新冠病毒源頭提交分析報告,他指情報界現時相信兩個假設,其中一個是人類從動物身上感染病毒,另一個是病毒從實驗室洩漏,但截至今天,美國情報界看法分歧。 為此,拜登要求情報部門加倍努力搜集並分析資訊,以便更接近明確的結論,並在90天內向他報告。作為報告的一部分,他也要求可能需要進一步調查的領域,包括對中國提出具體問題,並要求國家實驗室與其他政府機構共同合作,擴大情報界調查成效。 拜登並表示,美國將持續與世界各地理念相近夥伴合作,要求中國參與全面、透明、以證據為基礎的國際調查,並提供所需的相關數據與證據。 (美聯社圖片)
美國當地時間周三(26日),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佐斯在2021年度股東大會上宣布,他將於7月5日卸任首席執行官一職,當天恰值亞馬遜成立27 周年紀念日。 貝佐斯在他作為首席執行官召開的最後一次年度會議上通過網絡直播方式向股東發表講話,他說:「我之所以選擇這一天卸任,是因為那是亞馬遜於1994 年成立的日子,正好是27 年前。」卸任首席執行官職務後,貝佐斯將成為亞馬遜的執行董事長,專注於新的項目和倡議。此前,亞馬遜曾表示,這一變化將在今年第三季度發生。 貝佐斯曾在聲明中稱:「作為執行董事長,我將繼續參與亞馬遜的重要活動,但我也將有更多時間和精力專注於第一天基金、貝佐斯地球基金、藍色起源公司、《華盛頓郵報》和其他項目。我從未像現在這樣精力充沛,這與退休無關。我對我認為這些組織能夠產生的影響充滿激情。」接替貝佐斯的安迪.賈西(Andy Jassy)現在負責亞馬遜雲計算部門AWS,貝佐斯稱:「賈西在公司內部很有名氣,他在亞馬遜的時間幾乎和我一樣長。他將成為一名傑出的領導者,我對他充滿信心。」(美聯社圖片)
意大利北部莫塔羅內山23日發生登山纜車墜地意外,造成纜車內14人死亡,僅有一名五歲男童倖存。當地警方於26日以過失殺人罪名拘捕纜車公司三名高管,指他們承認於事發前幾天關閉纜車的緊急煞車。 外媒報道,被捕的三人分別是纜車公司老闆內里尼及兩名員工。一名檢察官表示,調查人員發現,失事纜車的緊急煞車系統被人動了手腳。三人在接受偵訊時承認,在事發前幾天就已經關閉了纜車的緊急煞車,目的是避免延誤纜車運行。消息稱,纜車的此前已經初現故障,緊急煞車會無故啟動,導致纜車會反覆停下,為避免影響服務,負責人選擇關閉緊急煞車。(美聯社圖片)
美國非裔男子弗洛伊德因警方執法當致死事件在當地時間25日屆滿一周年,全美各地都舉辦悼念活動。在紐約,市長白思豪在牧師及非裔領袖陪同下以單膝下跪9分29秒的方式紀念弗洛伊德;美國總統拜登、聯邦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則先後接見弗洛伊德的家屬表示慰問。 據統計,弗洛伊德事件後,全美已有30州推出140多項改革警政的方案,但是以弗洛伊德命名的「弗洛伊德警務公政法案」目前仍在參議院卡關。拜登說:美國必須正面對抗佛洛伊德事件所揭露、存在於美國社會當中的「系統性種族主義」。 去年5月25日,弗洛伊德在警方攔查過程中,被白人警官肖萬壓制在地,被膝蓋抵住頸部,時間長達9分29秒,最終導致弗洛伊德氣絕身亡,整個過程被周圍民眾拍下放上網絡後震驚全美,點燃了全國「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今年4 月20 日,導致弗洛伊德死亡的警察肖萬被判謀殺、過失殺人等三項罪名成立。 拜登:我們需要更多行動 美國總統拜登和副總統賀錦麗當地時間25日在白宮會見了弗洛伊德的親屬。拜登表示,美國政府將繼續推動「喬治·弗洛伊德執法公正法案」的通過,以改革警察暴力執法的現狀。此外,拜登在會面前曾稱弗洛伊德的親屬對此事件表現出非凡的勇氣,並稱涉事白人警察肖萬被判有罪是「邁向正義的一步」。拜登還表示,美國將採取更多行動以解決警察暴力執法,維護族裔公平。 在前往白宮前,弗洛伊德親屬已和眾議院議長佩洛西會面,佩洛西重申了將推動警察改革法案通過的承諾。弗洛伊德的弟弟菲洛尼斯(Philonise Floyd)則表示,美國迫切需要立法以解決警察暴力執法問題,維護少數族裔權益。 美國政府推出「弗洛伊德警務公政法案」(George Floyd Justice in Policing Act), 希望以實際行動建立更平等的美國,終止長期使社會分裂的種族歧視,並改善警政問題。他們希望以弗洛伊德為明的法案,也能為其家人帶來慰藉。 拜登表示,在推動法案通過上,「我們需要更多行動」。 直面系統性的種族歧視 根據《紐約時報》統計,弗洛伊德事件後,全美已有30多個州通過超過140項針對警察執法的監督改革方案,但是聯邦層面的「弗洛伊德警務公政法案」,雖然已於今年3月在眾議院通過,卻在參議院面對重重障礙。 法案內容包括禁止執法人員採取鎖喉手段,警察不再享有「有限豁免」權,以及制定全國警務標準並加強問責制等。然而該法案的參院版本一直停滯不前,兩黨難達共識,最大爭議在於是否要終止警察的「有限豁免」權,共和黨反對者認為法案可能貶損警察地位,也有人指責民主黨藉此削減警察預算。 弗洛伊德的姪子威廉斯說,拜登告訴他們「希望法案有意義,維護弗洛伊德的遺志」,威廉斯認為,拜登「真正在乎」弗洛伊德家族在做的事。 拜登提到法案時表示,真正的改變是所有執法人員都要對自己的誓言負責,保護社區並與民眾建立持久的信任,並建立完整的問責制度;他表示已和國會議員溝通,希望參院「在國殤日後不久」就能通過法案。 明尼阿波利斯市舉行悼念活動 在事發的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利斯市,以及德州休斯頓等地都有悼念儀式。明尼亞波利斯市民眾下午聚集在弗洛伊德一年前身亡的Cup雜貨店外的廣場舉行悼念大會。至晚上,大會主辦方帶領民眾默禱9分鐘29秒,以悼念逝世的弗洛伊德。 紐約市長白思豪、牧師阿爾.夏普頓、其他社區領袖和政界人士出席哈林區的紀念活動,以單膝下跪9分29秒的方式紀念弗洛伊德。9分29秒正是弗洛伊德被跪壓的時間。
據法新社報道,敘利亞26日舉行總統選舉,儘管候選人除了現任總統阿薩德之外,還包括反對派人士馬哈茂德.艾哈邁德.馬雷、社會黨前議員阿蔔杜拉.薩盧姆.阿卜杜拉,但外界普遍認為,55歲的阿薩德將毫無懸念地再次當選,贏得第4個任期。根據敘利亞憲法,總統任期7年,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候選人需獲得絕對多數選票才能當選。 據報道,投票在由阿薩德政權控制的地區進行,票站從早上7時至晚上7時接待選民投票。根據內政部公布的數據,敘利亞全國共有超過1,800萬選民,境內共設立約12,000個投票站,選民可憑身份證到任意投票站投票。 此次選舉還未舉行,便已遭到美國、法國、英國、德國和意大利等西方國家譴責,批評敘利亞總統選舉不自由、不公正,因此提前拒絕承認選舉結果。阿薩德當日現身一處票站投票後表示,西方對敘利亞選舉投票的批評毫無價值可言。 有分析人士指出,從奧巴馬政府、特朗普政府,再到如今的拜登政府,美國近些年在敘利亞局勢中已談不上有主導能力。西方對敘利亞此次選舉的反對主要集中在輿論層面,預計不會對大選結果產生太大影響。 敘利亞26日舉行總統選舉,外界認為,現任總統阿薩德連任無懸念。(美聯社圖片)
身為東奧官方合作夥伴《朝日新聞》周三(26 日)發表社論,公開呼籲取消將於7 月舉行的東京奧運,敦促首相菅義偉冷靜客觀評估形勢,並作出停辦今年東京奧運的決定。 社論稱,日本的新冠疫情持續擴大,東京都等地無可避免將再度延長緊急事態宣言,基於東京奧運對公共安全構成風險,以及新冠疫情令醫療系統緊張,看不到舉辦東奧的理由。 社論又提到,日本國內多次的民意調查結果表明,大多數民眾都反對在今年夏天舉辦奧運。屆時奧運期間,包括選手、關係人士等將會有90,000多人入境日本,就算是以無觀眾狀態進行賽程,包括義工等仍會有十多萬人聚集活動,病毒也有可能從世界各地被帶入奧運,並隨著奧運結束之後傳播到世界各地,雖然國際奧會與東奧組委會的「檢查及隔離」措施已在多數國際大會中有實行前例,但社論強調,奧運是完全不同層級。 東京奧運能否如期舉行, 備受外界關注。 (美聯社圖片)
為了鼓勵民眾接種新冠疫苗,韓國昨(26 日)宣布,自7月起,已接種至少一劑新冠疫苗的民眾在戶外將無須再戴口罩。據韓聯社報道,韓國國務總理金富謙指出,自6月1日起,已經接種一劑疫苗的民眾將不受直系親屬限八人以內聚會的限制;自7月起,接種一劑疫苗的民眾外出也不用戴口罩,民眾參與宗教活動也不會受到人數限制。完成接種兩劑疫苗的人士,在參加私人聚會及使用餐廳、咖啡店等室內設施時,同樣不受人數限制。 韓國政府計劃在9月底之前為70%的人口接種一劑疫苗,然而至今只有7%人口接種。金富謙表示,當韓國達到群體免疫時,政府也會重新檢視放寬室內戴口罩的規定。韓國昨新增707例確診,至今累計確診人數超過13.7萬人。(資料圖片)
緬甸軍方推翻國務資政昂山素姬領導的民選政府後,昂山素姬(Kyi)周一(24日)首次現身於首都內比都的特別法庭聽證會。自緬甸軍方2月1日發動政變以來,她已經被軟禁了16個星期。 綜合英國廣播公司(BBC)及路透社報道,此次聆訊以休庭告終,75歲的昂山素姬被軍方指控犯有六項罪行,其中最嚴重的指控是稱她違反了該國的《官方機密法》,被控的輕罪則包括去年選舉活動中違反防疫規定,以及非法進口對講機等。 昂山素姬在聆訊前與律師面對面開會約半小時,律師表示,她看起來健康情況良好,昂山素姬祝願緬甸人民身體健康。「昂山素姬說,全國民主聯盟是為緬甸人民而成立,只要人民在,民盟就會一直存在。」她的律師說。 過去幾個月以來,昂山素姬一直透過視頻形式出庭,甚至連她的律師都不能與她見面。 在緬甸國家電視台(MRTV)公布的畫面可見,昂山素姬身著藍色長裙,佩戴口罩,與另外兩名前任領導人一起現身法庭。他們的身後還有兩名警員。 敏昂萊重申民盟在大選中舞弊 上周四(20日),緬甸軍政府領導人敏昂萊(Min Aung Hlaing)接受香港鳳凰衛視訪問時稱,昂山素姬一直待在家中,身體情況良好,幾天內會出庭受審。 在訪談中,敏昂萊重申,全國民主聯盟在去年11 月的大選中存在選舉欺詐,並稱這是發動政變的原因。不過,軍方沒有提出相關證據支持這些指控。上周五(21 日),緬甸軍事領袖更揚言要解散昂山素姬的政黨——全國民主聯盟。 緬甸去年11 月舉行聯邦議會選舉,民盟獲半數以上聯邦議會席位,繼續執政。緬甸軍方與民盟圍繞大選結果產生分歧,軍方認為大選存在舞弊行為。今年2 月1 日,昂山素姬、緬甸總統溫敏及民盟部分高級官員被軍方扣押。緬甸軍方隨後宣布實施為期一年的緊急狀態,國家權力被移交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萊。敏昂萊3 月說,在緊急狀態結束後,將重新舉行大選。 800多人死於鎮壓 緬甸自軍方2 月發動政變以來衝突不斷,全國性大規模示威抗議持續發生,地方民兵勢力也增加活動,局勢動盪不安。根據國際組織「政治犯協助協會」(AAPP)統計,已有800 多名緬甸民眾及示威者死於鎮壓。 緬甸克欽邦和平鎮區(Hopin)附近的瓦貢大橋(Watkone)在當地時間24 日晚間遭炸斷,警方已進行封鎖調查。瓦貢大橋是克欽邦首府密支那通往緬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的重要通道。 聯合國秘書長緬甸事務特使伯格納()24 日在紐約舉行的線上記者會上表示,緬甸局勢仍十分嚴峻,已有5,300 多人在示威過程中被拘捕,其中800 多人被殺害。緬甸軍方發布了1,800 多份拘捕令。人們逃離至其他地區或邊境。其中克欽邦的局勢十分惡劣,持續的暴力衝突對該地區造成了巨大影響,尤其在人道方面。 政變+ 新冠 1,200萬人陷入貧困 伯格納指出,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政變和新冠大流行雙重危機可能導致萬人陷入貧困。到明年初,緬甸一半人口將生活在貧困線以下,這種貧困的程度是2005 年來首次。在未來的三到六個月,由政治危機引起的經濟癱瘓可能導致緬甸340 萬人面臨糧食不安全的風險。 伯格納指出,聯合國收到了有關房屋和其他平民房屋遭到破壞的報告。逃離衝突的人現在迫切需要食物、水、住房和醫療保健服務。 伯格納指出,緬甸民眾已經武裝起來,組成了所謂的「人民國防軍」。示威者從防衛轉向進攻,他們拿著自製的武器,或通過某些民族武裝組織接受軍事訓練。
在瑞安航空客機迫降事件中被白俄羅斯拘捕的異見記者普羅塔塞維奇,當地時間24日在網上視頻片段中現身,他稱自己身體狀況良好,並承認參與組織去年在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爆發的大型騷亂。 普羅塔塞維奇24日晚在數個Telegram頻道露面。影片中,他身穿黑色上衣,雙手緊握,額頭上似乎有點黑色瘀青。他說,現正身處明斯克的審前拘留中心,自己沒有心臟疾病和其他健康問題,並承認有份組織去年在明斯克爆發的大型抗議活動。 不過,普羅塔塞維奇的支持者就認為該片段是在被脅迫下錄製。流亡立陶宛的白俄反對派領袖季哈諾夫斯卡婭在社交網站表示,這是普羅塔塞維奇身心面對壓力的樣子,要求立即釋放他和其他政治犯。 歐盟禁白俄航班入境 另一方面,歐盟當地時間24日晚宣布,將采取必要措施禁止來自白俄羅斯的航班進入其領空,並將禁止白俄羅斯的航班使用歐盟境內的機場。歐盟同時要求歐盟所屬的航空公司航班避免飛越白俄羅斯空域。 為期兩天的歐盟特別峰會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拉開帷幕,歐盟27國領導人重點就瑞安航空公司客機迫降白俄羅斯一事進行磋商。歐盟領導人在會上還決定,將盡快制定方案對白俄羅斯及該國有關人員追加制裁。 據白俄羅斯國家通訊社23日報道,愛爾蘭瑞安航空公司一架客機當天因炸彈威脅緊急降落在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國際機場。 飛機經檢查未發現爆炸裝置,隨後重新起飛並降落在目的地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 白俄羅斯異見記者普羅塔塞維奇24日在視頻中認罪。(美聯社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