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軍政府2月初發動政變,拘禁民選領導人昂山素姬,並指控其犯下多項罪行,包括非法進口無線電對講機、違反防疫措施和受賄等,她今(1)日會再出庭。據法新社最新消息,昂山的律師昨日表示,同昂山透過視像會面,儘管她已經被軍方扣押了幾周,但面色良好,看起來很健康。律師說,昂山要求親身與律師團隊會面,不同意進行有警方在場的視像討論。 另外,由於軍方持續鎮壓境內反政變示威者, 至少有逾500位平民喪生,因情勢持續升高,美國日前宣布暫停與緬甸所有貿易與投資往來後,國務院30日再下令要求非緊急人員及其家屬撤離當地。 (美聯社圖片)
朝鮮領袖金正恩胞妹、勞動黨中央委員會副部長金與正,昨(30)日譴責韓國總統文在寅日前就朝鮮試射導彈發表的言論,「與美國強盜般的邏輯沒兩樣」。 朝中社昨日發表金與正的談話,批評文在寅在上周五有關朝鮮試射導彈的言論毫無道理。她指出,韓國國防科學研究所亦有進行彈道導彈試射, 韓國聲稱試射的目的, 是為了實現朝鮮半島和平及重啓韓朝對話, 但却指責朝鮮試射損害朝韓對話氣氛, 形容「韓國這種不合邏輯且厚顏無耻的態度, 與美國流氓般的邏輯根本沒兩樣」。(美聯社圖片)
緬甸軍方2月初爆發政變,推翻民選政府以來,血腥鎮壓一再升級,已經有超過500名平民慘遭殺害,且軍方還針對泰緬邊境的少數民族村落展開空襲,導致上萬人流離失所,數千難民越過邊境湧入泰國。美國出手制裁,宣布暫停與緬甸所有貿易往來,立即生效。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呼籲全球統一立場,向緬甸軍政府施壓。 綜合外媒報道,人權團體「緬甸援助政治犯協會」統計指出,自軍方2月1日政變以來,至少已有510人死於軍方鎮壓,最血腥的是本月27日緬甸建軍節,軍政府派出安全部隊,直接瞄準平民開槍,最初統計有114人喪命,而現已增至141人身亡,為政變後死傷最嚴重的一日。受害者包括無辜孩童,其中年紀最小的只有13歲,甚至還有男子遭軍警開槍打傷後,扔至火堆裡活活燒死。 12 國齊聲譴責緬甸軍暴行 對此,美國總統拜登29日表示,緬甸軍方的行為「非常駭人聽聞」,「根據我獲得的情報,很多人被無端殺害」。包括美國、英國、日本、韓國在內等12個國家的國防部長也同聲譴責緬軍暴行。 做為對緬甸軍政府的回應,美國貿易代表戴琪同日宣布,依據2013年美緬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緬甸同意與美國合作,支持國內經濟改革、包容性發展及與全球貿易系統整合,但在軍方血腥鎮壓下,美方决定暫停與緬甸的所有貿易往來,命令立即生效,並將持續至民選政府回歸為止。 戴琪表示,美國强烈譴責緬甸安全部隊殺害和平示威者、學生、工人、勞工領袖、醫療人員與孩童的暴行,形容這些舉動震驚國際社會良知,也是對緬甸民主過渡與和平繁榮的直接攻擊。 古特雷斯籲全球施壓緬軍政府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亦對緬甸軍政府周末期間殺害100多名抗議民衆的行徑,表示「令人絕對無法接受」。他於29日呼籲全球統一立場,對緬甸軍政府施壓。 古特雷斯說,對人民採取這麽嚴重的暴力行為、有這麽多人遇害、如此頑固拒絕釋放所有政治犯並使國家重返認真的民主過渡期,令人絕對無法接受,需要國際社會加强團結和投入,以形成壓力,確保情勢翻轉。 有不願透露姓名的外交官表示,聯合國安理會準備就緬甸日益惡化的局勢,舉行閉門會議。安理會譴責了緬甸的暴力事件,並呼籲恢復民主,但尚未考慮對軍方進行制裁,因為這需要緬甸的友鄰中國的支持或棄權。 難民湧入泰國求庇護 除了血腥鎮壓示威者,緬甸軍方更於27日夜間派遣轟炸機,向東南部克倫邦接壤泰國邊境、由緬甸最大反政府武裝「克倫民族聯盟」控制的五個村莊發動空襲,造成三名平民死亡。據向村民提供醫療和其他援助的人道主義救援機構「自由緬甸流浪者」稱,約有3,000人,包括200名學生,已經越過邊境進入泰國尋求庇護。 該機構表示,由於房屋燒毀,克倫邦估計有10,000人流離失所,只能躲在樹林或是在難民營暫時寄居。 泰國總理巴育29日表示,泰國西部邊境面臨移民湧入的問題,他領導的政府正在做好準備。他坦言,不希望有太多緬甸人湧入境內,但基於人道原因已劃出地區,做好安置難民的準備。
美國白人前警員肖萬涉嫌去年5 月在拘捕行動中以「跪頸」,導致非裔男子弗洛伊德死亡的案件於當地時間29 日在明尼蘇達州亨內平縣法院開庭審理,據報他否認三級謀殺、二級謀殺及二級誤殺等控罪。消息指陪審團有14 人,包括8 名白人、非裔及多元種族人士就共有六位,預計案件審理需時大約四個星期。 控方在開案陳詞,隨即播出事發當日片段,該片段早在事發後不久已在網絡流傳,但控方表示,在開案陳詞期間展示是希望陪審員可以不受任何一方律師的發言影響,看片自行判斷,並强調弗洛伊德被肖萬跪頸足足持續了九分29秒,比此前八分46 秒多出43 秒。 控方指, 弗洛伊德哀求「無法呼吸」達20 多次,其後逐漸失去意識,形容肖萬使用過度及不合理武力,有違警察訓練,亦背叛了警員徽章。弗洛伊德的家人就說,弗洛伊德不應該因為膚色被執行死刑。 不過,辯方則稱肖萬的做法是警察訓練所教導,亦質疑弗洛伊德的死未必跟跪頸直接相關,提醒弗洛伊德使用的藥物,結合心臟病及高血壓等問題,引發心律不正,導致死亡。 控方在開案陳詞,隨即播出弗洛伊德去年被肖萬跪頸致死的片段。(美聯社、互聯網圖片)
「長賜號」貨櫃輪一度擱淺癱瘓埃及蘇彝士運河,所幸經歷多日的搶救,終於當地時間29日晚間成功脫困,運河已於晚間6時復通航,被堵塞的420艘船正陸續排隊等候通過河道。運河管理局主席烏薩馬.拉比耶同日表示,運河有望在四天內恢復正常通行。 據新華社報道,拉比耶表示,運河管理局已對擱淺貨輪進行了初步檢查,未發現該貨輪有任何技術問題。在最終調查結果出爐前,該貨輪將一直停靠在埃及水域。他說,蘇彝士運河斷航期間,運河管理局每天損失至少1,200 萬美元。 有媒體引述資深航運界人士透露,「長賜號」的自動追踪系統數據顯示,貨輪駛入蘇彝士運河後,先是依著左側航行,之後航速明顯加快,駛向右側、再駛回左側,最後欄腰堵塞運河,而擱淺前四十秒,船速高達每小時13.7海里,比正常的八海里快得多。資深人士形容是有違航行常態,可能是想矯正路徑但最後失控。 「長賜號」已被牽引至較深水域,蘇彝士運河航行得以恢復。(美聯社圖片)
蒙古在本月13、14 日及27 日遭遇强沙塵暴及暴風雪天氣,構成重大損失。蒙古中戈壁省政府官員29 日表示,截至當日,約有16 萬頭牲畜死亡,另有約23 萬頭牲畜下落不明。該官員表示,省內一些地區,風速最高時一度達到每秒40 米,加上能見度低,緊急部門尋找失蹤者時,難度很大。 據統計, 中戈壁省超過460人在強沙塵暴中走失,其中九人死亡;全省多處斷電、斷水,百多座蒙古包損毀。蒙古氣象專家表示,今年入春以來當地發生沙塵暴天氣的頻率及强度都超越往年,擔心會造成更大破壞並形成惡性循環。(互聯網圖片)
擱淺在埃及蘇彝士運河已經六天的長榮海運貨輪「長賜輪」(Ever)傳出好消息,船運代理公司Inchcape公司透露,救助團隊當地時間周一成功協助「長賜輪」脫困,結束了蘇彝士運河「卡船」危機,這條世上最重要的海上動脈終於重新打通。 長榮海運貨櫃輪「長賜輪」擱淺埃及蘇彝士運河昨日進入第六天,美聯社報道,在漲潮的幫助下,拖船船隊成功地從運河的沙質岸上撬起了這艘龐大貨輪,將滿載22萬噸的貨物的船隻拖運至運河岸之後,救助隊將船隻拉至運河南北兩端之間的一段寬闊水域大苦湖(Lake),「長賜輪」將在此接受技術檢查。衛星資料證實,該船正在從海岸線向運河中心移動。蘇彝士運河管理局發布的視頻顯示,「長賜輪」在拖曳船的護航下得以獲救,在經歷了近一周的混亂之後,每艘船隻上的工作人員都歡欣鼓舞。 放行排隊的船隻需要十天以上 資料公司Refinitiv估計,放行排隊的船隻可能需要十天以上的時間。同時,數十艘船選擇了在非洲南端的好望角附近的替代路線繞行公里,這將增加大約兩個星期的行程,並花費數十萬美元的燃料和其他費用。 至於「長賜輪」的狀態,目前尚不清楚是否會繼續前往其最初的目的地-荷蘭鹿特丹,或者進入另一個港口進行維修。 埃及蘇彝士運河佔全球貿易的10%以上,其中包括7%的石油都經過此運河往來。據運河當局稱,去年有超過19,000艘船舶通過。蘇彝士運河受阻引發前所未有的停工威脅,並引發人們對商品短缺和消費成本上升的擔憂。 多艘拖曳船配合救援作業 據路透社報道,救援團隊於前日開始輪流進行清淤和拖船拖曳作業,十多艘拖曳船以拖引配合挖泥船的挖沙作業。「長賜輪」船艏受損,有海水淹入隔艙,已使用大功率的抽水機將水抽出,使船舶保持穩定。 日本船東營運的「長賜輪」本月23日在強烈沙塵暴中擱淺於蘇彝士運河東側,船身幾乎打橫完全堵住運河雙向交通,使得全球供應鏈受阻,受影響的每日貨物運輸規模達90 億美元。 20 萬頭牲畜受困海上「長賜輪」受困之初有100艘左右船隻等候通過運河, 周日為止等候的船隻已有453艘。這些船隻中,以散裝輪最多,載運榖物、煤、鐵礦。此外,「國際動物組織」()估計,有18 艘分別由羅馬尼亞、西班牙、南非開出的船隻也在阻塞之列,約有20萬頭牲畜受困,其中很多是羊,由於衛生公約或沒有貿易協議的關係,這些牲畜無法就近卸到陸地。 人為疏失?強風肇禍? 《華爾街日報》指出,「長賜輪」船隻、船長和船員,以及上船協助渡河的埃及領航員,都正面臨調查。埃及當局表示,強風是可能的因素,但也朝人為疏失或機械失靈方向調查。前蘇彝士運河管理局局長、埃及總統顧問表示,強風吹偏船隻,領航員也反應過度,船長應負起最後責任。
朝鮮國防科學院於上周四(25 日)進行新型戰術制導導彈試射,兩枚導彈準確擊中朝鮮半島東部海域600公里水域目標,引發國際關注。聯合國安理會五個歐洲成員國為此要求召開會議,遭朝鮮外務省國際組織局局長趙哲批評安理會「雙標」,只針對朝鮮,却對美國和韓國的聯合演習隻字不提。 據朝中社29日報道,趙哲洙28日發表談話,指責部分聯合國安理會成員國盜用聯合國名義,侵犯自主國家主權、阻礙其發展,朝鮮對此絕不姑息。他更說:『站在破壞世界和平穩定最前線的國家,却插手別國的自衛措施,簡直荒謬透頂。」趙哲秀直言,聯合國安理會針對朝鮮試射導彈,但是却對美韓聯合軍演、美國空襲叙利亞以及法國等國發射各種飛行器等事緘口不言,「實在是雙重標準」。他認為,如果聯合國安理會繼續秉持雙重標準,朝鮮半島的局勢將會更加激化,讓對立局面將進一步加深。趙哲秀最後說:「聯合國安理會若想為世界的和平與安全做出貢獻,首先要嚴格遵守公平、公正、客觀的原則」。 朝鮮高官批聯合國安理會只針對朝鮮試射導彈,却對美韓聯合演習默不作聲。(美聯社圖片)
據美聯社28日報道,墨西哥政府27日發布一份疫情報告,大幅修訂新冠病毒確診和死亡數字,當中列明當地累計逾32.1萬名患者死亡,這一數字不僅較先前公布的官方數字猛增60%,更令墨西哥超越巴西,成為全球死亡人數第二高的國家,僅次於美國。 據悉,墨西哥病毒檢測工作不成規模,各醫院早已人滿為患,不少患者或直接在家中喪生,因此估算真實死亡數字的唯一有效方法就是對比往年同期的人口死亡統計,得出一個「過度死亡」差值,而這個差值基本可判定是因新冠離世的患者人數。 總統抗疫不力捱轟 此外,這份報告還披露了墨西哥今年1月格外猛烈的疫情反彈。統計顯示,截至去年12月底,墨西哥與新冠病毒有關的「過度死亡」人數統計約為22萬;而在今年,僅一個半月就達到驚人的7.5萬。《紐約時報》指出,早在去年12月初,以墨西哥城為首的多個城市疫情已出現反彈趨勢,但墨西哥聯邦政府卻仍然保持城市開放。 早前確診並已經康復的墨西哥總統洛佩斯,因應對疫情不力和多次不戴口罩出席公衆場合,而受國內輿論廣泛批評。反對派指控洛佩斯淡化疫情的嚴重程度,並延遲推出疫苗接種計劃。
美國新貿易代表戴琪上任後,首次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美國不準備在近期取消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的關稅,但對於中方貿易談判,可能持開放態度。 前總統特朗普任內對中國商品大舉加徵關稅,後來雙方達成貿易協議,仍維持每年對價值約3,700 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徵關稅。對此,戴琪近日接受美國《華爾街日報》專訪時表示,不會立即取消關稅,因為「沒有談判代表會放棄手上籌碼」。她亦承認,關稅的確會對美國企業及消費者造成損失,但加徵關稅是為了「補救不平衡且不公平的貿易狀况」,保護公司免受獲補貼的外國企業競爭影響。戴琪補充說,無論是公司、貿易商、製造商和工人,有能力擬定計劃,應對會影響業務的變化相當重要。 (美聯社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