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東部頓巴斯地區局勢日益升溫,烏克蘭總統發言人12日告訴路透社,總統澤倫斯基辦公室曾嘗試跟俄羅斯總統普京談論烏東情勢,但未收到回覆,「我們非常希望這不是拒絕對話」。 烏克蘭部隊11日在頓巴斯地區遭俄羅斯支持的分離主義叛軍炮火攻擊,造成一名烏克蘭軍人死亡、一名軍人重傷。但同時,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接受媒體採訪時,堅稱莫斯科當局沒有涉入衝突,强調「沒人可接受烏克蘭發生內戰的可能性」。 基輔與莫斯科政府都把烏東情勢惡化歸咎於對方。烏方指俄羅斯在烏俄邊境地區集結軍隊,對烏安全構成威脅。俄方則指北約國家及其他軍事力量在俄邊境變得更為活躍,迫使俄國採取必要措施確保邊境安全。自2014 年起,烏東衝突已造成14,000 人死亡。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左)曾嘗試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右)討論烏東情勢,但未能成功。 (美聯社圖片)
長榮海運巨型貨櫃輪「長賜號」早前卡在埃及蘇彝士運河長達一周,嚴重影響全球航運運作,雖然事後成功脫困,目前卻仍扣留在運河受查。運河管理局負責人拉比上周六(10日)重申,局方要等到船東同意支付賠償金,才會放行「長賜號」,希望可庭外和解。 拉比指,局方正檢視「長賜號」擱淺對埃及造成財政、道德及技術方面的損失,並與船東洽談賠償協議,希望友善地處理事件,只想局方取得應有權利。 對於早前估計索償金額可達十億美元,他稱最終金額可能稍高或稍低,而「長賜號」會一直扣留至局方完成調查及索償。(互聯網圖片)
韓國新冠疫情持續升溫,全國昨(12)日起展開「義務佩戴口罩」防疫措施,無論民衆所在地的防疫響應處於哪個等級,均須在所有建築內的密閉室內空間及所有公共交通工具內佩戴口罩,室外無法保持適當社交距離聚集性活動也將强制佩戴口罩,包括演出、集會、運動活動等,違者將被處以十萬韓圜的罰款,疏於管理的「室內空間」運營者將被處以150萬韓圜罰款,盼能藉此減緩疫情趨勢。 據韓國中央防疫對策本部同日通報,截至12日零時,韓國在過去24小時內新增確診587例,其中本地感染病例560例,累計確診110,146例。當天新增兩例死亡病例,累計死亡1,770例。(美聯社圖片)
美國財政部長耶倫當地時間4月5日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與世界銀行的春季會議前夕,利用一次演講的機會闡述了制定全球最低企業稅的倡議,有關倡議獲得歐盟、IMF 的全力支持。在兩日後舉行的二十國集團(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上,就全球最低企業稅等稅收議程達成「全球性和基於共識的解決方案」,最快在今年7月,這個倡議就會達成共識,全球稅收秩序或將就此改變。 全球最低企業稅制度最早是來自經合組織(OECD)提出的一份報告。由於全球化飛速發展,跨國企業全球分工的型態愈來愈成熟,隨著國家間的競爭更加激烈,一些國家為了留住跨國巨頭的利潤,而大幅降低本國企業稅率。 40年間,全球平均企業稅率也從40%, 下降到20% 多。在低企業稅的國家設置子公司轉移利潤以避稅,成為公開的秘密。耶倫認為這是一種「逐底競爭」,導致長期以來一些國家的企業稅基被侵蝕,財政收支失衡。 美國已經向透過OECD 參與稅收談判的135 個國家提交一份提案,當中建議全球最大的100 至200家巨型跨國企業根據其在各國的銷售額向當地政府交稅,同時提議設定全球最低企業稅率為21%。外界認為,這一倡議能夠有效打擊避稅天堂,讓稅收分配更合理,同時也能解決歐洲國家徵收數字稅引起的爭議。 事實上,全球稅收改革並不是新話題,上百個國家已經為此討論多年,過去最大的反對者,其實就是美國。因為最擅長避稅、最難徵稅的企業,大多數都是美國的科技企業,譬如在愛爾蘭避稅的臉書,直接導致了數字稅的推出。在特朗普時代,美國一直堅持要設立「安全港」,讓少數幾家最大型的企業自己選擇是否接受規管,而在拜登上台後,對於「安全港」的堅持已不復存在。儘管避稅最嚴重的跨國企業大多數都是美國企業,但比起在避稅天堂交稅,「在哪裡賺錢就在哪裡交稅」仍然是更加公平的做法,而且不僅歐盟可以要求蘋果與臉書在歐洲交稅,美國也能要求歐洲跨國企業在美國多交稅。 對於拜登來說,著眼的是發展與競爭。他先後推出1.9 萬億美元的經濟刺激計劃及2.3 萬億美元的基建計劃,假如倡議成真,未來數年美國將增加兩萬億美元稅收。而全球最低稅制的做法也將讓他接下來提高美國企業稅的計劃減少阻力。 目前看來, 這項倡議很有可能成真, 各國或需要就具體稅率、企業標準制訂詳細規則,OECD原本計劃的稅率是12.5%,與美國的數字有較大差距,但如今全球經濟正待復蘇,新的稅收計劃將讓各國至少增加數百億甚至上千億美元稅收,其實是何樂而不為的做法,然而這一影響深遠的改變,勢必也將造成股市、物價、企業經營上的巨大波動,形成一股浪潮般的巨變。
與英國女王伊利沙伯二世結縭73年的王夫菲臘親王於當地時間9日在溫莎城堡逝世,享壽99歲。這位英國皇室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配偶,多年來身兼女王的「力量和支柱」,並自1952年女王即位開始履職,至2017年卸任皇室高級成員,累計出席22,219次個人公開活動,其一生的貢獻引發英國民衆和全球各地追思。 皇室宣布,親王葬禮將於英國時間17日下午3時以私人葬禮形式舉行。脫離皇室的哈里王子,將從美國返英國奔喪,但懷第二胎的妻子梅根將不會同行。由於新冠防疫規定,喪禮人數不得超過30人。英相約翰遜已表示,不會出席喪禮,讓更多皇室成員能出席儀式。 原本將在今年6月迎來百歲生日的菲臘親王,今年2月傳出身體不適,於同月16日晚間入住倫敦愛德華七世醫院;3月1日轉院至聖巴多羅買醫院接受心臟治療;之後又轉回愛德華七世醫院,住院28 天後出院,卻於本月9 日驚傳與世長辭。 英女王與菲臘親王的長子、查理斯王儲10日在英格蘭海格羅夫莊園,代表皇室發表聲明,他先用比較正式的「父親」稱呼菲臘親王,約一分鐘後就改口直接稱親王「爸爸」。查理斯回憶父親一生為女王、家人、整個國家及英聯邦作出的傑出奉獻,並對世界各地及英聯邦的民衆一同哀悼父親,表示謝意。 白金漢宮同日宣布,親王葬禮將於本月17日在溫莎堡的聖喬治教堂以私人葬禮形式舉行,不會舉行國葬或遺體瞻仰儀式,但會透過電視進行直播,形式符合親王的遺願。葬禮將於當日下午3時開始,屆時在城堡廣場將有八分鐘儀式。而在葬禮舉行前,全國將默哀一分鍾。葬禮結束後,親王遺體將安葬在溫莎堡的墓地。 人數受限 約翰遜將缺席 受疫情影響,葬禮需跟從英政府設立的防疫守則,除神職人員外,出席人數須控制在30人,由女王親自決定這份名單。英國《鏡報》指出,包含查理斯王儲在內、女王和親王的四個孩子及其配偶都將出席;另外威廉、哈里在內的八名孫子也在名單內。由於凱特王妃有機會成為下一任國王配偶,因此也會出席。此外,與女王關係相當良好的堂妹雅麗珊郡主、理查王子及其夫人等七人也會受邀。 至於女王和親王的十個曾孫,包含喬治王子、夏洛特公主等人,因為年齡皆在十歲以下,所以可能不會出席。為了盡可能讓更多皇室成員能够出席葬禮,首相約翰遜已表明將不會參加葬禮。 梅根因懷孕不參加葬禮 雖然哈里將出席葬禮,但其懷孕的夫人梅根按醫生建議,不會出席。據悉,哈里將從美國加州飛抵英國,並將遵循新冠防疫下有關的旅行規定。自哈里一年前退出皇室後,就再也沒有回到過英國,而這也將是哈里夫婦二人此前接受美國脫口秀節目採訪並引爆輿論後,哈里首次見到家人。 據英國《每日郵報》透露,葬禮當天,親王的靈柩將放在由他親自參與設計的Land Rover車上,前往聖喬治教堂,並由英國皇家海軍陸戰隊、陸海空三軍擔任護柩人員。查理斯王儲、威廉和哈里王子則會跟在Land Rover後方,他們將並肩步行前進——這也將是威廉和哈里兄弟兩人闊別一年多以來首度同台,有望能讓他們破冰和解。
菲臘親王去世後,英國政府迅速啓動「福斯橋行動」——9日早晨,女王的最高管家在和女王溝通後,將親王去世的消息知會英國首相約翰遜,並通過白金漢宮、英國廣播公司(BBC)、媒體協會同時發布親王的訃告。整個英國進入哀悼期,所有電視主播都穿上黑色服裝。同時,全英政府建築、皇室建築降半旗,將會持續到親王葬禮完畢後的第二天早上8時。不過,有一面旗幟保持不變,那就是女王所處的溫莎堡,代表君主依舊健在。 這是因為根據英國皇室和政府的傳統,每個皇室高級成員去世都擁有自己的代號,一般由英國各地著名的橋命名,用於啟動相應的葬禮流程計劃,例如女王駕崩將展開「倫敦橋行動」,王儲查理斯逝世將採取「梅奈橋行動」。而菲臘親王葬禮代號之所以叫「福斯橋行動」,是因為1964年他陪同女王參加了福斯橋的落成典禮。 (互聯網圖片)
菲臘親王1921年6月10日出生於希臘皇室家庭,其父安德魯王子是希臘國王喬治一世的第四子,母親愛麗絲郡主是英國維多利亞女王的外曾孫女,曾祖父則是丹麥國王克里斯汀九世。儘管菲臘一出生就是希臘與丹麥兩國最尊貴的王子,然而擁有貴族身份卻並不是幸福安穩的保證。 1922年,希臘在戰爭中敗給土耳其後,皇室成員遭流放,被控以叛國罪的安德魯王子帶著妻子、四個女兒與菲臘乘船到法國巴黎,令菲臘尚在强褓之中便已隨家人流亡海外,此後輾轉德國、法國,並在英女王親戚的「政治庇護」下逃亡至英國,而他的父母卻從來不在身邊。 「在家是甚麽意思?」 菲臘十歲時,母親患上精神分裂症被送進療養院,父親則選擇離家出走,搬到法國與情婦一起生活。菲臘與四個姊姊關係良好,但她們都先後嫁到了德國。到了1937年,與菲臘最要好的三姐塞西莉公主一家四口更在空難中全部隕命,令備受打擊的菲臘感到一家四散。 多年後的一次專訪中,菲臘被問及「你在家是說甚麽語言呢?」他回答道:「你說『在家』是甚麽意思?」 「先苦後甜」的人生 幸好菲臘的人生「先苦後甜」,13歲時他第一次晋見了英國皇室一家人,那天也是他與伊利沙伯公主第一次相認。18歲時他再次遇見了年僅13歲的公主,伊利沙伯對這個帥氣迷人的表哥一見傾心,從此兩人開始長達六年的書信往來。 期間,菲臘申請至英國皇家海軍學院就讀,並參與了第二次世界大戰,21歲時獲封英國皇家海軍最年輕的中尉。1946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菲臘鼓起勇氣向英國國王喬治六世請求,允許他與長女伊利沙伯成婚,國王則要求他等到伊利沙伯年滿21歲。1947年11月20日,菲臘與成為英國王儲伊利沙伯成婚,兩人結伴73載,育有四名子女,包括皇室繼承人第一順位查理斯、安妮公主、安德魯王子及愛德華王子,英國皇室也成為他真正的家。
據日本廣播協會(NHK)報道,日本政府最快將於周二(13日)召開內閣會議,正式決定將311大地震引發福島核災而產生的核廢水排放入海,目標是兩年後開始排放。消息一出,隨即引發日本環保人士、漁民及中韓等鄰國的高度關注。 據一家德國海洋科學研究機構計算得出,從排放之日起,57天內放射性物質就將擴散至太平洋大半區域,三年後美國和加拿大就將遭到核污染影響。日媒分析稱,日政府之所以决定將核污水排出,是因為核電站內的儲存核污水的儲存罐容量即將達到上限。據悉,東京電力公司現在每天新增140噸「處理水」,到明年9月,將達到儲存罐的上限137萬。(東京電力公司網站圖片)
鑑於晶片缺貨問題日益惡化,白宮12日將再次與產業領袖舉行線上半導體峰會,討論全球半導體缺貨問題,美國三大汽車廠和台積電、三星、英特爾、谷歌等19家企業受邀出席。 半導體廣泛用於智慧型手機、汽車、現代化武器等,若供應鏈長期混亂,可能對產業競爭力、安全保障造成影響,由於其生產集中於中國內地、台灣、韓國等亞洲國家或地區,美國總統拜登2月下令强化半導體與其他關鍵領域的美國供應鏈,並將中國視為最大的競爭對手,要排除中國高科技企業,也期盼將在美國設新廠的台積電、三星早日增强設備。(美聯社圖片)
緬甸反軍方奪權示威,持續遭到安全部隊的暴力鎮壓。據路透社報道,緬甸政治犯援助協會(AAPP)9日晚確認,軍方8日在距離最大城市仰光東北約65公里的勃固市,向示威者發射榴彈,奪走82名反政變示威者的性命。獨立媒體「今日緬甸」也表示,有82人死亡。有當地居民指稱,緬甸當局拒絕讓援救人員靠近死者遺體。也有居民告訴法新社,緬甸軍政府持續採取暴力行動,迫使他們逃到鄰近村莊。 另據緬甸媒體報道,為了反軍政府,當地少數民族武裝團體也在緬甸東部撣邦襲擊一間警察局,造成至少十名警員死亡。發動攻擊的是若開軍、塔安民族解放軍和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等組織聯盟。(視頻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