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拜登政府近日提出規模2.25萬億美元的基礎建設計劃,將搭配增稅措施以為計劃提供資金。美國財長耶倫7日公布增稅措施的細節,預計相關措施將在15年內徵收美國企業在海外的2.5萬億美元利潤稅賦,足以支應拜登提出的基建計劃,而科技巨頭如蘋果、微軟等科技企業,恐都是新稅制的適用對象。 美國總統拜登上周提出規模高達2.25萬億美元的為期八年基建計劃,瞄準基礎設施、綠色能源、製造業及半導體等科技研發,部分資金來自將企業稅率自21%上調至28%,以及將全球最低企業稅率提高至21%,以追討美國企業海外盈利的稅賦。評級機構穆迪分析預計,拜登的基礎建設計劃有望推動2024年美國GDP增長1.6%。儘管如此,上述提議仍引來共和黨及主要大企業強烈反對,認為更高的企業稅恐將損害跨國營運美企及美國整體經濟發展,就連民主黨內部也對計劃的關鍵內容有雜音。 拜登周三(7日)在白宮表明,歡迎就企業稅問題與各方討論,並指副總統賀錦麗未來幾周將分別與兩黨討論相關議題,認為讓步是在所難免,但不能不做。據白宮消息人士指,由於反對加稅聲音眾多,政府將討論替代方案,包括把企業率調整至25%,以回應商界要求。根據估計,企業稅稅率加至28%有望帶來8,500億美元稅收,即使下調至25%仍有約5,000億美元收益。 G20有望年中敲定協議 美國財長耶倫同日公布17頁的報告,很可能成為行政和立法官員的規劃藍圖,內容包括加强稅法的審計和執行和撤銷出口優惠等。相關措施還有大公司應繳納其財務報表上,佔利潤15%的稅,預計此稅將適用於年利潤至少20億美元的公司。彭博通訊社指出,包括蘋果公司、微軟、Google母企Alphabet、臉書和英特爾公司等,都有數百億美元的稅前收入。 該報告預計,最新的調稅計劃可望消除美企將投資轉移至海外的誘因,未來15年或回收約2.5萬億美元的美企海外利潤,足以支應拜登提出八年基建計劃。另外,耶倫5日曾表示,正與二十國集團(G20)合作,推動訂立全球最低企業稅率,以避免相互競爭消磨。預料7日舉行的G20財金首長會議上,耶倫將呼籲各國支持對企業獲利課徵全球統一最低稅率。據路透社取得的G20會議聲明草案顯示,G20財政部長與央行總裁預期,今年中可望敲定協議,使全球企業稅率協調一致,並就對Google、亞馬遜、臉書等大型跨國網路巨擘徵稅達共識。 IMF歐盟撑拜登稅改計劃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多年來一直在協調全球140個國家之間的稅收磋商,重點便包括全球企業最低稅率,所以在耶倫公開呼籲後,德國、法國、日本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均表示支持。 IMF財政部門負責人加斯帕7日表示,IMF一直在呼籲設定全球最低企業所得稅稅率,以終結企業所得稅逐底競爭,並指在疫情期間財富激增的企業與富豪,應有能力支付更高稅金。 歐盟官員對6月底前達成全球協議表示樂觀。歐盟經濟事務執委簡提洛尼表示,歐洲對耶倫呼籲全球最低企業稅率協調一致的建議表示歡迎,德國財長蕭茲更宣稱此提案是「一大突破」。 然而,仍有國家則對此提議持保留態度,例如以低稅率吸引國際投資的愛爾蘭,該國企業稅低至12.5%。愛爾蘭財長多諾霍(Paschal Donohoe)擔心全球最低稅率可能影響愛爾蘭這類較小型經濟體,並指將在OECD提出憂慮。事實上,各國要就具體稅率達成共識,也會是棘手問題。
歐洲多國接連有人接種英國阿斯利康疫苗後出現罕見血栓,世衛組織的全球疫苗安全諮詢委員會7日審查全球最新數據後表示,注射阿斯利康新冠疫苗與血小板下降並出現血栓之間的因果關係被認為「似乎可能」,但尚未得到證實。委員會指出,儘管個案令人擔憂,但該小組所評估的血栓事件非常罕見,在全球近兩億已接種阿斯利康新冠疫苗的個體中報告發生血栓的病例很少。 歐洲藥品管理局同日表示,該機構的安全委員會得出結論,伴有血小板減少的異常血栓症狀,應被列為阿斯利康疫苗「非常罕見的副作用」。英國已建議30歲以下民衆接種其他疫苗。 (美聯社圖片)
美國國務院當地時間7日舉行發布會稱,美國正準備取消對伊朗的制裁,以恢復《伊朗核協議》。發言人普賴斯表示,準備解除的制裁,包括與伊朗核協議不一致的內容,但沒提供具體細節。 中國、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德國六國與伊朗在2015年達成協議,伊朗承諾限制發展核武,換取國際社會解除對其制裁。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在任內於2018年正式退出協議,並對伊朗重啓制裁。其他簽署國均批評特朗普的决定,表示仍遵守協議。 核協議締約國和伊朗官員6日在奧地利維也納開始會談,目的是重啓陷入困境的伊核協議。就在會議召開的第二天,伊朗原子能組織發言人卡邁勒萬迪7日宣布核活動取得進展,指伊朗豐度為20%的濃縮鈾儲量已達55公斤。伊朗分析人士表示,伊朗此舉是再次向美國傳遞信號:如果美國立即解除對伊朗制裁並重返伊核協議,那麽伊朗將按照本國法律規定,繼續執行和平的核計劃。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賴斯表示,美國正準備取消對伊朗的制裁,但未透露詳情。 (美聯社圖片)
日本皇室秋篠宮家長女真子公主的未婚夫小室圭昨(8)日發表28頁公開信,表示他對真子公主的感覺和與她結婚的想法未曾改變,又說自己知道因為他的沉默,讓外界對他的不信任感增加。小室在信中表示,發表公開信的目的是為了澄清外界的誤解,指自己正嘗試解决母親的金錢糾紛,與對方談判,但目前的情况並不理想,出現阻滯。 小室圭與真子公主的交往在2017年正式公開,但同時爆出小室母親陷入金錢糾紛,其後小室出國留學,兩人的婚約延期至今。真子公主在2020年11月曾透過宮內廳發表聲明,表明自己與小室結婚的想法未變,形容對方是無可替代的存在。文仁親王同月亦在表示,會尊重女兒的决定,被認為是允許了兩人婚事。(美聯社圖片)
緬甸2月初發生政變,軍方推翻民選政府並拘禁實質領袖昂山素姬。由昂山任命的緬甸駐英國大使覺扎敏(Kyaw Zwar Minn,圖)因不支持該國的軍事政變,遭武官佔領該國駐倫敦的大使館,並拒絕他進入大樓。路透社引述四名外交消息人士指,副大使已經接任臨時代辦,與武官將覺扎敏拒之門外。 據法新社報道,覺扎敏7日在大使館外告訴記者,武官告訴他「他不再代表國家」,並把發生的這一事件形容為是「倫敦市中心的一次小政變」。當被問及誰在大使館內時,覺扎敏回答說:「國防專員,他們佔領了我的大使館」。覺扎敏在大使館大樓前車內休息時,一名大使館工作人員說,大使將在車上過夜。(美聯社圖片)
美國財經雜誌《福布斯》6 日公布2021 年全球億萬富豪榜,今年新上榜及富豪總人數齊創歷史新高,其中電商巨頭亞馬遜行政總裁貝佐斯連續四年蟬聯榜首,電動車Tesla行政總裁馬斯克受惠於Tesla股價急升,排名由原本的第31位躍升至第二位。法國奢侈品大王仍排在第三位,緊隨其後的是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和Facebook創始人朱克伯格,分別排名第四、五。 儘管新冠疫情肆虐超過一年,重創全球經濟,仍無阻企業家們迅速積累財富。今年新上富豪榜人數及億萬富豪總人數齊破紀錄,富豪總數達人,較前一年暴增660人,他們的總身家高達13.1萬億美元,較前一年的80,000億美元大幅增加;新上榜者有493人,其中210人來自中國內地及香港,美國則有98 人。 其中,亞馬遜行政總裁貝佐斯的身家一年暴漲57%,以1,770 億美元登頂,連續四年榮膺全球首富。Tesla 行政總裁馬斯克受惠於Tesla 股價急升,身家大增5.3 倍至1,510 億美元,由原本的第31 位躍升至第二位。 第三位是法國奢侈品大王Bernard Arnault,去年身家倍增至1,500 億美元,全因持股的全球最大奢侈品集團LVMH 股價急升86%。 巴菲特20 多年首次未進前五 至於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Facebook創始人朱克伯格及「股神」巴菲特則排第四、第五及第六位。值得注意的是,這是巴菲特自1993年以來,首度未能躋身富豪榜前五位,不過,他的財富仍然較2020 年增加285 億美元,達960 億美元。 特朗普排名急跌近300位 另外,上榜的美國前總統特朗普是美國歷史上首位億萬富翁總統。根據榜單數據,特朗普當前財富淨值達24億美元,雖然較2019年資產增長了三億美元,但是在榜單的排名由去年的1,001位下滑298 位,位列第1,299 位。《福布斯》解釋稱,這是因為其他億萬富豪的財富增長速度更快。除此之外,特朗普約75%的收入來自房地產及商業物業,也包括度假村和高爾夫球俱樂部的收入,但上述業務都遭受疫情打擊。 農夫山泉鍾睒睒成亞洲首富 上榜的中國富豪中,受惠於農夫山泉股價不斷創新高,董事長鍾睒睒身家由2020年僅20億美元,大增至最新689億美元,排名亦由去年位,躍升至最新第13位,不僅是中國首富,亦是亞洲首富。騰訊控股主席馬化騰則以658億美元身家,排全球富豪榜第15位,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排名則由去年17位跌至26位,身家484億美元,較2020年多96億美元。至於長和系創辦人李嘉誠則以身家337億美元膺香港首富,在全球富豪榜排第43 位,恒基地產創辦人李兆基則排第47 位。 大中華地區富豪數首次超過美國 更令人矚目的是,今年大中華地區(內地及港澳台地區)的億萬富豪人數,首次超過美國,總數達到745人,其中內地億萬富豪的數量躍升至626人,榜單上的新面孔超過40%來自內地。在新冠疫情期間,中國的醫療行業為全球提供了遏制疫情所需的試劑盒和醫療物資,在新晋的內地億萬富豪當中,有10% 之多來自於醫療行業。
路透社報道,美國總統拜登於美東時間6日出席白宮一場活動時宣布,他已指示各州在本月19日之前將新冠疫苗開放給所有美國成年人接種。這比他先前設定的的5月1日全美國民眾有資格接種疫苗的計畫,提前了兩個星期。 拜登表示,美國的疫苗接種工作加速進行,當局正在讓人們更容易施打疫苗,美國是第一個接種了1.5億劑疫苗的國家,也是第一個為逾6,200萬人全面接種疫苗的國家。不過,他也注意到變種新冠病毒還在傳播,且有上升的趨勢,警告這依然是「一場生死攸關的競賽」。(美聯社圖片)
北京2022冬季奧會運倒數不到十個月,歐美國家以中國在新疆犯下「種族滅絕」等理由,呼籲抵制之聲此起彼落,包括美國會參衆兩院都有議員提出要杯葛北京冬奧。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賴斯6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美國將討論這項聯合抵制行動,指這不只關乎美國利益,還包括盟友與夥伴的利益。 美國白宮和國務院曾數度被詢及美國是否不參加北京冬奧,但都沒有答案,今次普賴斯的發言是美國首度表態要跟盟友討論抵制行動。不過,普賴斯事後改口風,發推文否認已經具體討論或考慮抵制,强調針對北京冬季奧運會,「美國沒有任何宣布」。美國國務院的一名高級官員7日也向媒體澄清:「我們對北京冬奧會的立場沒有改變。我們沒有,也不會與盟友和夥伴討論聯合抵制事宜。」日本內閣官房長官加藤勝信也回應表示,日本沒有與美國磋商可能共同抵制北京冬季。 針對「美國將和盟友協調抵制北京冬奧」說法,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同日回應稱,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已經做出了澄清,美方的表態沒有抵制北京冬奧會的想法。趙立堅也批評「抵制北京冬奧」,將把體育運動政治化,也違背奧林匹克憲章精神。 普賴斯一度透露美國要聯合盟友抵制北京冬奧,事後又否認稱未做出决定。 (美聯社圖片)
《伊朗核協議》的多個締約國於當地時間6日在奧地利維也納一間酒店舉行會談,與會者形容會談具建設性。 此次會談由歐盟對外行動署主持,伊朗、英國、中國、法國、德國和俄羅斯相關官員與會,但三年前退出協議的美國未派代表出席此次會議。美國代表團預計將在另一地點與相關方會面,届時歐盟代表將作為調解人與各方進行磋商,溝通美國和伊朗方面的意見。 會議後,歐盟對外行動署副秘書長莫拉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會議具有「建設性」,各方團結一致,目標宏偉,推動聯合外交進程,由兩個專家組來負責執行核協議與解除對伊制裁事務。美國國務院發言人表示,美方拒絕伊方提出的美國應首先解除對伊所有制裁的立場,但對與伊朗直接對話持開放態度。(美聯社圖片)
歐洲多國早前大規模展開英國阿斯利康新冠疫苗接種計劃,部分接種人士出現血栓,甚至引致死亡。意大利媒體6日刊登歐洲藥品管理局(EMA)疫苗策略主管卡瓦萊里的專訪,指他相信阿斯利康疫苗與血栓個案有明顯關聯,透露EMA很快將發表更明確的聲明。但EMA一名發言人隨後向《華爾街日報》否認已經有結論,並稱其藥物警戒風險評估委員會仍在進行審查。 世界衛生組織指準備最快於當地時間7日更新有關阿斯利康疫苗的評估,强調現階段掌握的證據仍然是接種這款疫苗利大於弊。牛津大學則決定暫停為兒童及青少年接種阿斯利康疫苗的試驗。(美聯社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