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曼灣油輪遇襲事件發酵,美國當地時間17日對伊朗加強施壓,宣布對中東地區增兵1,000 人,並公布新照片,希望說服盟友,伊朗就是事件的元兇。 另一方面,伊朗早前宣布增加濃縮鈾庫存,突破《伊朗核協議》規定的限額,伊朗國會核委員會主席佐勒努爾表示,歐洲國家挽救伊核協議的時間已經不多,伊朗將在下周四(27日)起不再遵守協議,同時也將暫停執行《核不擴散條約》。總統魯哈尼昨日強調,美方希望將德黑蘭(伊朗首都)與世界隔絕,但他們沒有成功,伊朗不會對任何國家發動戰爭。
埃及首位民選總統穆爾西出庭應訊時突然昏迷猝死,18 日在首都開羅下葬,終年67歲。穆爾西生前為穆斯林兄弟會(穆兄會)組織領導人,2012年成為埃及首位代表伊斯蘭勢力、沒有軍方背景的文人總統,他任內積極改革,給予憲法最高合法性,並成功推動以色列與哈馬斯達成停火協議,但他執政經驗不足,忽視經濟政策及用人失當,令民間爆發示威,隔年軍方發動政變。穆爾西下台後被指控蒐集情報及策劃恐怖行動,一直被關押受審,穆兄會也被定性為恐怖組織,同遭清算。 據埃及國營電視台報道,當地時間17日, 穆爾西現身法庭不久便突然倒地,送院後證實死於心臟病。但穆兄會則指穆爾西死於「謀殺」。穆爾西的家屬稱,穆爾西在囚期間膳食極差,也無法拿到藥物好好治療他所患的高血壓和糖尿病,導致健康每況愈下。國際特赦等組織已要求埃及政府進行獨立、公正的調查。
聯合國17日發表報告,預測世界人口將在2100年達到109億人口高峰,即人口出現零成長。其中至2020年時,人口最多的國家仍是中國(14.4億人),但印度2027年將取代中國成最多人口國家。 報告提到,全球平均壽命料於2050年達到77.1歲,屆時全球人口預計達到97億,而過半的人口成長將集中在九個國家,大多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國家。(互聯網圖片)
擁有百年歷史的藝術品拍賣行蘇富比,接受跨國電信與媒體集團Altice Europe 創始人Patrick Drah(i 派翠克.德拉希)所擁有的私人投資控股公司BidFair USA 收購,以37 億美元的高價把自己賣出,這意味著蘇富比上市31年後,再度成為一家私人企業。 此次收購有望提振蘇富比的短期競爭力,17日消息傳出後,蘇富比股價大漲58%至每股56美元,創2018年7月以來新高。(互聯網圖片)
北非蘇丹本月3 日爆發軍方武力鎮壓示威者事件,軍隊向靜坐示威人群開槍掃射,更追捕示威者,以輪姦、辱屍等手段製造絕對恐怖。一名示威者,目擊軍人沿街抓人,集體輪姦婦女,甚至連男性與屍體都不放過,殘忍程度令人髮指。據當地醫師組織統計,鎮壓導致的平民死亡人數已達120 人,另有約700 人受傷。 掌權的蘇丹過渡軍事委員會14日召開記者會上承認下令清場,並指過程中「有小小失誤」,且強調是示威者導致談判失敗,而非軍方。
英國執政保守黨黨魁兼首相爭奪戰,今(18)日至20日繼續舉行投票,直至餘下最後2名人選,再由全國逾12萬保守黨黨員進行最終投票。主動宣布退出的衞生大臣夏國賢16日表示,將在投票中支持前外相約翰遜,認為他是成為保守黨黨魁和英國首相的最佳人選。分析指,這將令約翰遜拜相之路更加順暢。 入圍次輪投票的六名候選人16日舉行首場電視辯論,而呼聲最高的約翰遜在首輪投票中的支持票,高過其他五名候選人支持票的總和,因此決定保持低調,留待次輪投票後再參加辯論。而他的缺席,則成為眾矢之的。眾人針對約翰遜提出10月31日必定讓英國脫歐的承諾攻擊,又批評他連電視辯論也不參與,難以與歐盟成員國領袖周旋。在首輪投票中排名第二的現任外相侯俊偉指,10月31日不可能在有協議的情況下脫歐,警告很可能是「硬脫歐」。
美國2020年總統大選前哨戰已經打響,總統特朗普今(18)日在佛州正式宣布競選連任。而他最愛的福克斯新聞頻道16日公布一項全國民調,指他的支持度落後76歲的前副總統拜登及另外四位有意角逐總統的民主黨人。 有關民調在6 月9 至12 日進行,顯示在全國所有登記選民中,拜登以49%支持度領先特朗普的39%,資深參議員桑德斯則以49%支持度領先特朗普的40%。其餘三名民主黨人,參議員沃倫、參議員賀錦麗及印第安納州南灣市市長布蒂吉格,均以一至兩個百分點的領先幅度超越特朗普。 另外,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引述民調報道,特朗普在包括威斯康辛、賓夕法尼亞及佛州等11個關鍵州份,民望大幅落後拜登雙位數的百分點。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2016年在上述州份都打敗當時對手前國務卿希拉莉,選後分析證明特朗普因而勝出選舉。
日本大阪二十國集團(G20)峰會倒數計時,當地周日(16日)發生襲警奪槍事件,引發安保擔憂。據日本共同社報道,疑犯於清晨約5時先在阪急關大前站利用公眾電話報警,指發現有人爆竊空屋,再前往千里山站襲擊派出所警員,奪槍逃去。被襲擊的26歲警員古瀬鈴之佑身上有多處刀傷,重傷昏迷,目前仍於醫院搶救中。 警方迅速破案,於17日早晨在鄰近的山區中逮捕33歲男子飯森裕次郎,並尋回被奪槍枝,但手槍內原有五發實彈僅剩下四發,不排除已使用了一發。面臨警方調查,飯森否認涉案,指自己患有精神障礙,因為病情加重,周圍的人變得苛刻。 據日本防衛省相關人士透露,飯森2009年曾在海上自衛隊工作,但從去年開始在東京都大田區的高爾夫練習場打工擔任清潔工。案發前一天的15日傍晚,飯森曾打電話表示「希望縮短工作時間」。另至於其犯案動機,當局仍在調查。
美國與伊朗因核問題緊張對峙之際,兩艘油輪13日在阿曼灣遇襲,國際油價當日應聲上揚4%,這是一個月內阿曼灣第二宗油輪遇襲事件,運油航道的安全牽動國際社會的緊張神經。沙特阿拉伯與阿聯酋昨(16)日敦促各國果斷採取行動,確保能源供應安全。而沙特王儲穆罕默德則加入譴責伊朗的行列,沙特《中東日報》昨日刊出專訪,穆罕默德指控宿敵伊朗要為襲擊事件負責,並強調將會「毫不猶豫」採取行動,應對沙特受到的各種威脅。
隨著美國總統特朗普排除印度的優惠貿易待遇,印度財政部當地時間15日晚間宣布,從16日起,對杏仁、蘋果、核桃及豆類在內的28項美國商品加徵報復性關稅。印度是美國杏仁的最大買家,美國蘋果的第二大買家,隨著美印關稅戰開打,這兩項美輸印產品自然首當其衝。 《印度時報》援引印度政府消息人士的話報道,在28項美國貨物中,杏仁稅率從30%提高至120%;而雪蓮子稅率升至70%。對比先前釋出的29項關稅清單,印度政府已將豐年蝦(Artemia)品項排除。另據路透社援引匿名印度官員的話報道,受影響的美國商品貨值大約2.2 億美元。 早在去年,美國政府針對印度鋼鋁產品加徵關稅,印度已制定上述關稅名單,但隨著美印貿易談判而多次延遲實施,直到特朗普上月底宣布終止印度的關稅優惠後,印度政府誓言維護國家利益,才正式對美方實施報復性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