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執政保守黨的黨魁兼首相之爭,經過黨內五輪投票後,僅餘下前外相約翰遜與現任外相侯俊偉決一高下。全國保守黨黨員將以郵寄投票方式,在二人之間作出抉擇,勝出者將於7月下旬接替黯然下台的文翠珊。 二人22 日到伯明翰出席首場競選演說活動,首次交鋒。被視為大熱門的約翰遜表明,有信心扭轉現時局勢,重申無論是否有協議,英國都必須在10 月31 日離開歐盟;侯俊偉則更傾向於有協議脫歐,他指自己是出色的談判員,相信歐盟領袖會聆聽新構想,如果歐盟拒絕重新談判脫歐協議,英國就會在10 月31 日無協議「硬脫歐」。 風口浪尖之際,約翰遜日前與同居女友在寓所發生爭執,驚動警方到場,被問及此事,約翰遜僅指黨員不會關心他的私事。最新民意調查顯示,約翰遜選情受到衝擊,支持率下跌。
兩艘油輪在阿曼灣遇襲事件真相未明,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咬定伊朗所為,揚言不排除對伊朗動武。昨日美伊局勢再度升高,伊朗官方通訊社表示,伊斯蘭革命衛隊擊落入侵領空的一架美軍無人偵察機。伊斯蘭革命衛隊表示,藉由擊落美軍飛機,伊朗傳遞了一個清楚的訊息,那就是伊朗不願挑起戰爭,但已做好戰爭準備。美國國防部隨後證實,無人機在國際空域執行任務時,遭到伊朗的「無端攻擊」。
美國聯儲局19日公布議息結果,一如市場預期維持息率不變,引發白宮反彈。彭博通訊社引述知情人士指,美國總統特朗普同日向好友表示,他有權撤換聯儲局主席鮑威爾(右)。根據特朗普的思維,他可以將鮑威爾降格為聯儲局理事,但現階段他無意撤換鮑威爾。 特朗普已多次呼籲下調利率以提振美國經濟,聯儲局卻按兵不動。不過,鮑威爾已暗示,必要時減息可支持經濟增長信心。(互聯網圖片)
俄羅斯總統普京20日出席一年一度的連線直播節目,以快問快答的形式回答民眾關心的問題。截至19日早晨,節目組已收到100多萬條民眾提問。普京表示,民眾最關心收入水平、衛生保健和垃圾方面的問題,並指俄羅斯2014年因克里米亞危機而經歷經濟退衰後,如今經濟開始增長,政府將會進一步提升民眾的收入水平。一位15歲的俄羅斯女學生擔心垃圾問題破壞生態壞境,普京表示他自己將會親自監督這個問題。 (互聯網圖片)
下令大規模驅離移民、敲定G20「習特會」,美國總統特朗普為他宣布競選連任的場合創造高潮。特朗普於當地時間18日晚間在佛州奧蘭多舉行大型造勢集會,正式啟動競選連任活動。有支持者提早一天在場外紮營過夜等待入場,而可容納20,000 人的體育場,據特朗普說法則是有十萬人希望入場。 「從我第一天走進白宮大門開始,我從未忘記是誰將我送到這裡,就是你們」,現場響起如雷的歡呼。 特朗普在近80分鐘的演說中並未細數政績,而是將自己塑造為陰謀論的受害者,痛批民主黨與新聞媒體塑造「假新聞」與「通俄門」,來破壞他的政治運動。而他競選的主要議題則仍是打擊「非法移民」與「假新聞」等,他呼籲支持者繼續擁護他,讓美國「保持強大」(Keep America Great)。
美國飛機製造大廠波音五個月內連摔兩架飛機、共造成346人罹難的風波未平,導致4、5月份訂單均掛零。不過,波音在巴黎航空展的第二日(18日)接到英國航空母公司「國際航空集團」200架737 MAX 型客機的採購意向書,價值約240億美元; 韓航也將購買20架波音787-10 夢幻客機及10 架體型較小的787-9客機,反映航空界對波音投下信心一票。(互聯網圖片)
馬來西亞航空公司MH17航班客機2014年在烏克蘭東部上空被擊落,機上289人全罹難。由荷蘭領導的國際調查小組昨(18)日公布四名主要疑犯身份,包括三名有軍方背景的俄羅斯人及一名烏克蘭人。他們被控運送導彈進入烏克蘭東部,謀殺客機上的乘客與機組人員。審訊將於明年3月在荷蘭展開,但相信疑犯不會出席聆訊,因為俄羅斯和烏克蘭不容許國民引渡到外國受審。(法新社圖片)
沙特異見記者、美國《華盛頓郵報》專欄作家卡舒吉(左)去年10月進入沙特駐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總領事館後遇害,屍體至今未被尋回。聯合國調查組昨(19)日公布調查報告,指有可信證據表明,沙特王儲穆罕默德(右)在卡舒吉被殺案中扮演一定角色,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應對此展開刑事調查。 特別調查員指,卡舒吉被害事件是「有預謀、經過精心策劃的謀殺案」。 (互聯網圖片)
阿曼灣油輪遇襲事件發酵,美國當地時間17日對伊朗加強施壓,宣布對中東地區增兵1,000 人,並公布新照片,希望說服盟友,伊朗就是事件的元兇。 另一方面,伊朗早前宣布增加濃縮鈾庫存,突破《伊朗核協議》規定的限額,伊朗國會核委員會主席佐勒努爾表示,歐洲國家挽救伊核協議的時間已經不多,伊朗將在下周四(27日)起不再遵守協議,同時也將暫停執行《核不擴散條約》。總統魯哈尼昨日強調,美方希望將德黑蘭(伊朗首都)與世界隔絕,但他們沒有成功,伊朗不會對任何國家發動戰爭。
埃及首位民選總統穆爾西出庭應訊時突然昏迷猝死,18 日在首都開羅下葬,終年67歲。穆爾西生前為穆斯林兄弟會(穆兄會)組織領導人,2012年成為埃及首位代表伊斯蘭勢力、沒有軍方背景的文人總統,他任內積極改革,給予憲法最高合法性,並成功推動以色列與哈馬斯達成停火協議,但他執政經驗不足,忽視經濟政策及用人失當,令民間爆發示威,隔年軍方發動政變。穆爾西下台後被指控蒐集情報及策劃恐怖行動,一直被關押受審,穆兄會也被定性為恐怖組織,同遭清算。 據埃及國營電視台報道,當地時間17日, 穆爾西現身法庭不久便突然倒地,送院後證實死於心臟病。但穆兄會則指穆爾西死於「謀殺」。穆爾西的家屬稱,穆爾西在囚期間膳食極差,也無法拿到藥物好好治療他所患的高血壓和糖尿病,導致健康每況愈下。國際特赦等組織已要求埃及政府進行獨立、公正的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