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議當局提升燃油價格的法國「黃背心運動」,近期在各地升溫。抗議人群連續第二個周六,身穿反光的「黃背心」上街參與大規模示威。24日當天,全國有逾十萬人上街。在首都巴黎的香榭麗舍大道更爆發警民衝突,警方動用催淚瓦斯與水砲驅趕集結的人群。全日的示威中,最少20 人受傷,130 人被捕。 在巴黎的示威日間開始便已失控,約8,000人上街抗議,其中至少5,000名抗議者湧入香榭麗舍大道,沿路商家被迫關門。警方部署3,000名警力,阻擋示威者衝擊總統宮邸愛麗舍宮。在凱旋門附近,有人放火燒燬拖拉車,引發爆炸和大火,黑煙沖上半空。騷亂持續至入夜,示威者焚燒雜物和電單車作為路障,阻止防暴警察推進,並向警員投擲燃燒彈和石頭,警方則施放催淚彈及水砲,據報警員亦有發射橡膠子彈阻止人群衝擊,巴黎街頭幾乎變成戰場。混亂中,警方拘捕42人。 民調:77%民眾支持示威法國通勤族最常使用的柴油過去一年漲幅約23%,令油價來到2000年代初期以來新高,而政府執意在明年1月1日調高汽油和柴油稅,挹注於發展再生能源,成為引爆「黃背心運動」的最後一根稻草。據民調機構Odoxa的調查發現,多達77% 的受訪者認為「黃背心運動」有理有據。 總統馬克宏在推特譴責暴力衝突,同時為調高燃油稅辯護,指法國需減少依賴石化燃料,承諾稍後推出新措施支持轉用新能源;內政部長卡斯塔內則批評極右翼國民陣線領袖瑪麗勒龐煽動群眾示威。
據敘利亞國營傳媒報道,反政府武裝分子當地時間24日晚使用含有毒氣的火箭彈,向北部城市阿勒頗兩個街區發動攻擊,導致包括婦孺在內的73名平民出現窒息及視力模糊的症狀,傷者已陸續送往當地醫院救治,其中兩人情況危殆。 據法醫總局局長哈喬表示,從中毒者流涕、眼睛刺痛、嘔吐等症狀來看,襲擊中使用的氣體可能是氯氣。但反政府武裝組織指揮官阿卜杜勒拉扎克否認他們使用毒氣襲擊阿勒頗,指反對派沒有毒氣,亦沒有能力投射毒氣。(美聯社圖片)
近日有大約5,000名來自中美洲的移民,在墨西哥城巿蒂華納等候進入美國,令當局不堪重負,市長加斯泰林宣布該市進入人道危機狀態。而美國總統特朗普美東時間24日在推文帖文指,現時聚集在南部邊境、尋求庇護的移民,將會全部繼續留在當地,等待法院審批,暫時不准進入美國,又威脅會關閉南部邊境。 《華盛頓郵報》較早時報道,美國與墨西哥下任政府就邊境政策達成共識。但墨西哥政府作出否認,表示與美國政府並無作出任何協議。 (美聯社圖片)
27 歲美國籍華裔傳教士周約翰(John Allen Chau,音譯)滿懷一腔熱血,前往印度當局禁止進入的北森蒂納爾島,希望向世上最遺世獨立、亦是最危險的原始部落傳達「上帝的弘光」,結果他一登島就命喪於原住民的箭雨之下。他生前曾留下遺言,表示自己如果不幸遇害,「請不要怪原住民」。印度當局已將此事列作謀殺案處理,並逮捕了協助周約翰登島的七名漁民,同時聯絡熟悉當地部落的專家想辦法,將周約翰的遺體取回。
美國總統特朗普本月初下令停止向非法入境的移民給予庇護,而後遭加州聯邦法院法官泰格推翻命令。由於泰格由民主黨前總統奧巴馬委任,特朗普痛批他是「奧巴馬法官」。此番言論,惹來美國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羅伯茨的不滿,他罕有發聲明稱,美國沒有所謂「奧巴馬法官」或「特朗普法官」,亦無「小布殊法官」或「克林頓法官」,有的只是一群超卓、竭力讓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官,並指應該為享有司法獨立而感恩。 不過,特朗普隨即再發文反駁羅伯茨,堅稱確實有「奧巴馬法官」,指他們比起負責維持國家安全的人有非常不同的看法。雙方隔空「交戰」,互不相讓。 63 歲的羅伯茨是由前總統小布殊任命的保守派首席大法官,特朗普去年便在羅伯茨監誓下宣誓就任總統。特朗普上台後多次批評聯邦司法機構,但今次是羅伯茨首次公開批評特朗普,喬治 .梅森大學法律教授索明(IlyaSomin)認為,羅伯茨或感到特朗普的言論已超出其政治領域,因此發聲表態,並非只為宣洩個人不滿。
意大利著名景點比薩斜塔的塔身不斷傾斜而構成倒塌風險,經當局修復後,現在不只穩固,更較先前挺直一些。據觀察比薩斜塔的研究團體指,斜塔正在慢慢「站直」,過去17年已經拉直了四厘米,斜度更加是逐年遞減。現時傾斜角度降至五度,意味塔身一年比一年直。研究人員相信,加固工程效果比預期好,斜塔至少可再屹立200年。 1173年開始建造的比薩斜塔,樓高八層,由於地基的土層鬆軟,當年建到第三層時,已經開始傾斜,建成後日益傾側。 (美聯社圖片)
英國31歲博士生赫奇斯在阿聯酋被控間諜罪成,21日被判處終身監禁。英國外相侯俊偉對裁決感到震驚,指將不利於兩國關係。首相文翠珊表示,會向阿聯酋政府交涉。 赫奇斯於英國杜倫大學攻讀中東研究,今年赴阿聯酋訪學兩周,為有關「阿拉伯之春」的論文作研究,他5月初回程時在迪拜機場被捕後,一直被單獨囚禁,五個月後才被阿聯酋情報當局指控為英國政府做間諜,赫奇斯否認控罪。赫奇斯的家人指,阿聯酋的審訊歷時不足五分鐘,代表律師也不在場。 (互聯網圖片)
沙特異見記者卡舒吉上月2日在沙特駐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總領事館遇害,在國際社會引起軒然大波,土耳其官方及媒體均將幕後黑手指向沙特王儲穆罕默德。《土耳其新聞報》周二以「文字轉述」的方式,公開了卡舒吉遇害前的錄音對白,顯示卡舒吉在被殺前,被一名疑似是沙特「暗殺小組」的領袖斥為「叛徒」。卡舒吉遇害後,「暗殺小組」的另一名成員疑似穿上卡舒吉的衣服,聲稱感覺「毛骨悚然」。目前,土耳其與沙特均未就這份錄音發表評論。
在阿聯酋迪拜舉行的國際刑警組織年度會議昨(21)日閉幕,來自各國的代表投票選出美國及英國力挺的韓國籍候選人金鍾陽(Kim Jong Yang),出任總部位於法國的國際刑警組織新任主席,接替9月離職的中國籍主席孟宏偉,做完他到2020年之前的剩餘任期。而先前呼聲最高的俄羅斯候選人、現任國際刑警組織副主席普羅科普丘克(Alexander Prokopchuk),遭控濫用國際刑警組織「紅色通緝令」,未能如願當選。 現年56歲的金鍾陽,在2014至2015年期間擔任韓國京畿道地方警察廳長,是現任的國際刑警組織資深副主席。上月孟宏偉辭職後,由他擔任代理主席。 雖然國際刑警組織主席是名義上的領袖,日常工作由德國籍秘書長斯托克負責處理,但仍具有影響力。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周二公開表態,「堅決支持」金鍾陽當選,英國外相侯俊偉亦表明支持金鍾陽。 美憂俄人任主席恐打壓異己除了金鍾陽,俄羅斯內政部資深官員普羅科普丘克亦是被看好的候選人,但美國方面一直擔憂,普羅科普丘克是俄羅斯總統普京的部下,如果他當主席,恐濫用主席職務,畢竟過去俄國曾藉申請「紅色通緝令」,用於打壓反對普京的政治對手與異議人士。對此,普京發言人周二批評稱:「這是對選舉過程的蹩腳干預。」
韓國政府昨(21)日宣布,已經解散2016年由朴槿惠政府與日本達成的慰安婦救助組織「和解與治癒基金會」,至於基金會剩餘的資金,當局將與原慰安婦及日本政府協商。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圖)就此提出強烈反對,並警告韓國,若不遵守國際承諾,有破壞兩國關係的風險。 「和解與治癒基金會」是根據2015年日韓慰安婦協議,由日本出資十億日圓資金,韓國設立的項目。但文在寅去年上台後,對協議過程展開調查,結果顯示朴槿惠政府隱瞞部分對日本讓步的內容,且未充分聽取受害人的立場,因此決定解散該基金會。(互聯網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