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奉了甲級戰犯的日本靖國神社昨(17)日起一連四天舉行秋祭儀式,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僅供奉祭品,而未前往參拜。外界預料,安倍將於下周四(25 日)訪華,此舉應是顧及中國反應,有意改善中日關係,決定不參拜。除了安倍,本月初改組的日本內閣,暫時沒有新閣員前往靖國神社參拜。 與此同時,日本共同社引述消息人士透露,北京政府有意放寬從2011年福島核災以來, 持續對日本實施的食品進口限制。若安倍訪華時能達成協議,有助改善中日兩國的關係。 (法新社圖片)
天主教教宗方濟各周日(14日)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封聖大典,受封的七人之中,包括天主教二十世紀最多爭議的兩名人物,分別是為弱勢民眾發聲、遇刺身亡的薩爾瓦多大主教羅梅洛(Oscar Romero),以及在教廷最混亂時期掌舵、大刀闊斧改革教會的已故教宗保祿六世(Pope Paul VI)。其中羅梅洛的封聖長期遭到保守天主教徒及薩爾瓦多右翼勢力反對,直到出身拉丁美洲的方濟各就任後,才讓羅梅洛獲冊封為聖人。
在本周日(14日)舉行的德國最重要地方選舉——巴伐利亞州議會選舉中,總理默克爾領導的「基民盟」在該州的保守姊妹黨「基社盟」,遭受數十年來罕見失利。 據德國ZDF電視台所做的票站調查,自1960年代以來,在當地一黨獨大的「基社盟」,雖然保住第一大黨地位,但得票率僅約36.2%,較2013年上屆選舉大跌11.5個百分點,痛失絕對多數票地位。而中間偏左的環境保護主義政黨「綠黨」,躍升至創紀錄的 18.1%,仍為該州第二大黨;至於在2015年冒起、反移民的極右政黨「另類選擇黨」(AfD)得票率有11%,首度成功躋身州議會,成為本次選舉的大贏家。 「基社盟」向右轉致選票流失美國彭博新聞社指出,今夏一連串邊緣政策危機後,默克爾的聯合政府就已搖搖欲墜,如今各方都將「基社盟」在巴伐利亞的失利,歸咎於中央政府內的分崩離析,而聯合政府茶壺內風暴核心者,正是「基社盟」主席兼內政部長澤霍費爾(Horst Seehofer)。他嚴辭批評默克爾的移民政策,似乎有意把「基社盟」向右調整,試圖擠壓「另類選擇黨」的生存空間,卻令不少支持者的選票流向主張接納難民的「綠黨」。 「基社盟」拒與「綠黨」組閣澤霍費爾表示會承擔責任,但未表明會否辭任主席一職。至於慕尼黑《水星報》早前稱,「基社盟」考慮尋求跟「綠黨」聯合執政。澤霍費爾強調,「綠黨」的執政理念「與我們仍相距遙遠」,將考慮與其他黨派聯合組閣的可能性。 而默克爾接下來的挑戰,是本月28日同為經濟大洲的黑森州選舉,民調顯示,「基民盟」在當地得票率會跌至1960年代以來新低。屆時「基民盟」和「社民黨」能否保持住第一、第二大黨地位,將成為觀察德國政治走勢的又一重要風向標。
韓國統一部長趙明均(圖左)及朝鮮「祖國和平統一委員會」委員長李善權(圖右)昨(15)日在板門店會談時取得共識,敲定將於下月尾至12月初舉行鐵路、公路對接和現代化項目的開工儀式。雙方亦同意盡快舉行軍事會談,計劃組隊參與2020年東京奧運會及聯合申辨2032年奧運會,以及下月舉行紅十字會會談,商討為離散家庭安排視頻會面。 韓國總統文在寅表示,相信朝鮮領袖金正恩已決心放棄核武,換取體制安全,因為朝鮮經濟陷入困境,無法承受國際的報復措施。 (美聯社圖片)
英國哈里王子與太太梅根15 日訪問澳洲悉尼,展開今年5 月大婚後的首次外訪,二人抵達悉尼時,梅根手拿文件夾擋在肚子前方,讓人懷疑她是否已經懷孕。肯辛頓宮其後在Instagram 公布梅根懷孕的消息,指梅根王妃在確定懷孕之後,與哈里王子都「興奮歡喜」,據悉皇家寶寶將於明年春天出生。 英國女王、查理斯王子、威廉王子和凱特王妃都為此感到興奮,已向這對準父母獻上祝福。 (美聯社圖片)
經常撰文批評沙特政府及王儲穆罕默德的沙特記者卡舒吉,為了跟土耳其未婚妻辦結婚手續,本月2 日到訪沙特駐土耳其伊斯坦布爾領事館後失蹤,土耳其當局指控沙特派人在館內殺害卡舒吉,沙特則一再否認,令事件演變成「羅生門」。最新消息指,卡舒吉佩戴的蘋果智能手錶(Apple Watch),記錄下他在館內遭殺害和肢解的錄音。美國總統特朗普首度就此事說重話,稱若查明沙特為幕後黑手,將祭出「嚴厲懲罰」。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本月25日起連續訪華三天,是日本首相時隔七年後首次正式訪華。中美正就貿易問題僵持不下,外界預料,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安倍會面時,將呼籲中日聯手反對貿易保護主義。 安倍上周五(12日)接受香港鳳凰衛視專訪時曾表示,貿易限制措施對任何一國都沒有好處,強調關注中國侵犯知識產權及鋼鐵產量過剩問題。他續指,2018 年是日中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日方希望推動兩國關係發展到新階段。對於中國的「一帶一路」構想,安倍表達日中合作的意向,但認為有必要確保透明度,以及債務可持續性等。(美聯社圖片)
美國《紐約時報》引述機密財務文件報道,總統特朗普的女婿兼白宮資深顧問庫什納於2009年至2016 年期間,除了於2013年申報自己的應付所得稅為110萬美元,其餘年份的應付所得稅都列為零。 研究人員仔細觀察庫什納的財務報告後,才發現庫什納身為房地產投資者,透過報稅漏洞,利用房地產「折舊」來扣減部分應繳納的聯邦所得稅。報道指,這種合法的減稅策略,每年都給庫什納的賬面上帶來數百萬美元的「損失」,但實際上,庫什納和他的公司沒有損失任何資金。 (互聯網圖片)
美國股市10日經歷「黑色星期三」,三大指數全面重挫,道瓊斯指數下跌超過3%,標普500指數亦創2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而以科技股為主的納斯達克指數更跌4%。受美股崩跌所累,全球股市和債市10日亦一同插水。市場分析師將原因歸於多種因素,包括美債收益率攀升的因素,也有通脹出現露頭跡象等,加上美股在整個2017 年與2018 年1 月份都獲得了較大漲幅,出現回調也屬正常。但美國總統特朗普將矛頭指向聯儲局,痛批聯儲局加息步調過快是一個「錯誤」,「我認為聯儲局已經瘋了」。
76歲的紐約前巿長、億萬富豪彭博周三宣布,已填寫選民登記表,正式重回民主黨,登記成為黨員。彭博曾說過考慮以民主黨員身份參選總統,此舉被指他為競逐2020年總統大選鋪路的第一步。 彭博2001年由民主黨轉投共和黨,2007年脫離共和黨成為無黨籍人士,同年當選紐約巿長,民望一直居高不下,至2008年退黨,彭博仍透過民主黨政治行動委員會獻金,希望讓更多民主黨參議院候選人順利當選。 (美聯社圖片)76歲的紐約前巿長、億萬富豪彭博周三宣布,已填寫選民登記表,正式重回民主黨,登記成為黨員。彭博曾說過考慮以民主黨員身份參選總統,此舉被指他為競逐2020年總統大選鋪路的第一步。 彭博2001年由民主黨轉投共和黨,2007年脫離共和黨成為無黨籍人士,同年當選紐約巿長,民望一直居高不下,至2008年退黨,彭博仍透過民主黨政治行動委員會獻金,希望讓更多民主黨參議院候選人順利當選。 (美聯社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