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蘋果供應商的瑞聲及舜宇,正展開一場光學專利的法律戰。
沃爾瑪業績表現同樣受到通脹高企影響,惟已好於市場預期。
回顧內地樓市在10月的數據,很顯然市場已經是處於底部了。雖然各地政府加大力度推出利好措施,開發商也趁勢推出各種類型的購房優惠,但成交量始終強差人意。很明顯,在今年「爛尾斷供潮」的打擊,疫情反覆及經濟環境影響下,群眾對於大宗消費相對保守,對於買樓仍然持觀望態度。那麼,有意想「撈底」的人士,現階段是購房好時機嗎?
深圳擬出台重磅新政,允許符合條件的非商品性質房地產,按規定補繳地價後,進入市場。
在11月第二周,珠海樓市成交有所回落。據合富研究院數據顯示,在11.7至11.13期間,全市商品房網簽389套,環跌12%;網簽面積36508㎡,環跌15%。其中住宅網簽成交318套,環跌13%;商業網簽23套,環跌44%;辦公網簽48套,環漲41%。
港股連續第三日出現強勁升勢,恒指重上萬八點水平, 收報18,343 點, 再漲4.11%。港股近日多個行業板塊接連反彈,內地防疫措施有望逐步放寬,消費類股份重獲市場信心,有大行看好餐飲、旅遊及博彩行業將迎來轉機;此外,宏觀層面有所改善,亦令到消費互聯網平台前景回暖。之前受疫情影響拖累的行業股份,正逐一吸引市場投資者入場撈底。
股神投資旗艦巴郡首度建倉台積電,並一舉成為該公司第五大股東。
碧桂園再重施故技反彈配股,惟隨後股價仍大致保持平穩。
內地樓市在「金九銀十」都紛紛失約,備受業界關注的二十大,針對房地產的內容雖然不算多,但早前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發布了有關金融層面對房地產企業支持的通知,出台16條措施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有效帶動市場恢復的積極情緒,也一定程度上提振購房者對樓市的信心。不過只有政策上的支持是不夠的,影響樓市的另一重要因素還有新冠疫情的反覆,以及防疫政策的變化。
此次作業,施工組織協調難度大,安全風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