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的陰霾正漸漸消散,五年來,疫情帶來的考驗展現了各個城市應對危機的真實韌性。這場與病毒的近身搏鬥,亦成為澳門百年公共衛生發展進程中,一場重要的戰役。
回溯兩百年間的澳門歷史,霍亂曾是籠罩在街頭巷尾、揮之不去的死亡陰霾。
痳瘋病是一種由痲瘋桿菌引起的慢性傳染病,雖然傳染力不高,亦不會直接致死,但一旦發病會導致容貌、肢體潰爛變形。
澳門的抗疫歷程,不僅是澳門人與病毒、病菌搏鬥的歷史,更是一部濠江醫療服務體系的發展史。
在澳門,鋼鐵森林與青瓦老屋並肩而立,燈紅酒綠與古道幽巷互為表裡。
在澳門半島的白鴿巢公園深處,有一處由天然疊石形成的幽靜石洞「賈梅士石洞」。
在氹仔告利雅施利華街街口天后宮東南對開數十米處,矗立著一座大約3米高的大石,當地人稱其為「天后宮稅地石」。
在澳門提督馬路上,蓮峰廟旁,有一塊歷經風雨侵蝕的巨石靜默佇立。
在繁華的澳門半島深處,距離交通繁忙的友誼大馬路不遠,有一隅悄然隱於鬧市喧囂中、被稱作「嚤囉園」的綠意盎然之地。
澳門開埠後成為國際重要商港。中葡交流數百年的同時,不同國家、種族、信仰的人士曾在澳門留下足印,來自世界各地的穆斯林便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