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37年至1945年的抗日戰爭期間,中華民族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與挑戰。
鏡湖醫院成立以來,一直以服務澳門華人福祉為宗旨,是澳門華人最為信賴的醫療機構。
1945年8月15日,在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的一刻,歷經14年的中華抗日戰爭最終獲得了勝利。
侵華戰爭爆發後,當時宣佈中立的葡萄牙政府非常擔心日本佔領澳門,透過巴西政府向日本政府明確發出照會指出,如果日本膽敢侵略澳門,巴西將會把國內的300多萬日本移民全部驅逐出境,令到澳門成為抗戰中的「世外桃源」,於是大批難民不斷湧入澳門避禍。
九月初,澳門的晚上暑氣雖未散盡,人們漸已能感受到些許秋意。此時若走上街頭,很可能會看到街角處一簇簇橙紅的香火在紙鏹焚燒的煙霧中明明滅滅,阿婆在一旁將水果等食物放在一旁,並雙手合十、輕聲念禱:「食飽好上路」。
和紙紮一樣,神香亦是澳門人在盂蘭節等傳統節日裡不可或缺的祭祀用品。
盂蘭節不僅是澳門人祭祀祖先、安撫亡魂的傳統節日,更是展現嶺南紙紮文化的舞台。
普濟禪院又稱觀音堂,是澳門三大古剎之一。每逢農曆七月盂蘭節,禪院內香煙裊裊,僧侶為超度亡靈而誦經不輟,亦有不少善信前來上香祈福。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的重要紀念年份,全國各地紛紛舉行各類紀念活動,以緬懷那段波瀾壯闊、英勇抗爭的歷史。
抗日時期,澳門除了透過籌款支援抗戰,澳門多方力量還積極設立義學以教育難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