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時澳門的難民安置工作尤為重要,政府和民間攜手合作,共同應對難民危機。
「八‧一三獻金運動」中,除了社會名流、平民百姓紛紛捐款外,就連一直以來被人斥為「身為下賤」的歌姬、舞女也投入其中,獻出大量項鍊、金飾,許多歌姬、舞女甚至將一連三晚的「出局」收入和陪酒所得悉數捐出,令人動容。
每年5月至10月,澳門時常遭遇颱風吹襲,尤其以7到9月為颱風最常來襲的時間。
本澳居民應該很難忘記2017年超強颱風「天鴿」襲澳後,青洲水廠因海水倒灌而癱瘓,導致全澳一度陷入斷水危機。
澳門半島與氹仔島之間,目前有四座跨海橋樑,分別為嘉樂庇總督大橋、友誼大橋、西灣大橋及澳門大橋。
澳門依海而生,數百年來既得海洋之利,亦受風濤之患。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自7月以來,澳門特區為弘揚及傳承抗戰精神,開展了一系列主題鮮明、內容豐富的活動,包括舉辦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主題展覽及專題研討會,其中主題展覽由特區政府與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聯合舉辦,在8月下旬至9月下旬逾中葡綜合體舉行,展現中國人民艱苦抗戰歷程,以及澳門同胞在抗戰中的特殊貢獻。澳門雖是一座小城,但在歷史的宏大敘事中,卻以特殊的角色發熱發光,它雖曾名為「中立」,實則「不屈」,無數愛國志士在澳門築起的抗日生命線,是本澳人民堅韌與愛國情懷的真實寫照。
抗戰期間,澳門以其特殊地位成為諸多內地文化名流的避風港。
二戰中,澳門雖不曾為日軍所進犯,但在距離戰爭結束不久前的1945年1月16 日,澳門卻遭受了一場無法預料的盟軍空襲。
在抗日戰爭的烽火歲月中,女性是澳門愛國救亡的主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