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疫情持續接近一年,幾近拖垮餐飲業,翠華控股(1314)及富臨集團(1443)截至9月底止上半財年的虧損均進一步擴大,當中翠華虧損按年擴大74.5%,至7,764.5萬元;每股虧損5.63仙;富臨則按年擴大約50%,蝕9,590萬元,每股虧損7.38仙,期內兩者均不派發中期息。 於政府補貼帶動下,部分企業盈利不跌反升,大快活(0052)及大家樂(0341)多賺13.4%、8.4%。大家樂派中期息每股0.1元,按年下跌47.4%;大快活息派30仙,按年大增三成。市場關心第四波疫情下,香港餐飲股走勢。巿場普遍認為快餐股會較為可取,可分段吸納。(文:產經組)
澳門國際銀行與城市大學及科技大學昨日在旅遊塔舉行戰略合作協議簽署儀式,加強與學校的「產、學、研」多方合作,包括推動澳門現代金融領域的學術研究、加強現代金融的人才培育、推進現代金融論壇的合作創設、設立專項學術基金及學生獎學金等多方面合作。 高等教育局局長曾冠雄、澳門中聯辦經濟部副部長朱宏等嘉賓出席見證。澳門國際銀行總經理焦雲迪表示,希望透過協議可進一步發揮校企優勢互補,深化雙方合作,加強人才培養、學術研究、業務開拓等。
發自劍橋——隨著黃金和比特幣等替代性資產在疫情期間大漲,部分高端的經濟學家就此預測美元將急劇下跌。雖然這種情況是有機會發生,但截至目前為止,儘管美國應對疫情態度斷斷續續,為經濟減災拿出巨額赤字支出,而且美聯儲主席傑羅姆.鮑威爾(Jerome Powell)可謂「越過了好幾條紅線」,爭取貨幣寬鬆政策出台,但是美元的核心匯率卻異常平靜,甚至連近期選舉鬧劇均沒對其造成太大影響。交易員和新聞記者們可能會被美元的日常波動所折磨,但對於長期研究匯率趨勢的人來說,直至現時,美元變動的反應其實意義並不大。
內地「盲盒」潮近年持續,所謂盲盒,就是一個個裝著款式不同的玩具公仔但包裝一樣的盒子,拆開前不會知道裡面裝的哪一款,而為了集齊全套玩具公仔,一大批內地95後、00後不惜一擲千金,巿場潛力不容忽視。玩法類似港澳人所熟悉的「扭蛋」。
由金管局構建的「澳門港元即時支付結算系統(HKD RTGS)」上線一個月,投入服務首月處理了逾10,000筆交易,涉及金額近500億港元。
上市兩個半月的「半新股」濠江機電(1408)昨(26)日突然遭到洗倉,股價曾一度急插88%,至0.51元的上市新低,全日收報0.79元,跌82%,仍低於1元的招股價。該股今年9月上市掛牌首日曾炒高至1.8倍,本月初曾一度炒上5.5元的上市高位,較招股價1元高出4.5倍。
比特幣近期再成為投資熱土,目前已升穿1.9萬元(美元,下同)大關,年初至今累計升幅達1.6倍,如果與3月$5,000低位比較更升約1.82倍,正挑戰2017年的歷史新高約19,600美元水平。有「女股神」之稱兼資產管理公司Ark Invest創辦人Catherine Wood更豪言,比特幣的升勢只剛開始,只要吸引更多機構投資者參與,或升至40萬至50萬元。有分析認為投資者害怕自己錯過比特幣的情緒是推升價格的原因之一。
有內地媒體引述消息指,國家發改委下發《關於開展新能源汽車整車生產及項目情況調查的通知》(下簡稱《通知》),要求各地發改委在上周五(18日)向國家發改委上報各地新能源汽車的投資狀況,其中包括恒大汽車(0708)、寶能等企業自2017年的投資及新能源汽車建設情況。恒大汽車股價昨日開市微升,開報24.3元,但隨後向下,曾一度下跌近9%,市值蒸發超過港幣140億元,最終收跌5.2%,收報22.8元。
昨日港股早段承接美股升勢,曾升超過400點,當中滙豐控股(0005)開市已報41.05元,升3.27%,及後升幅擴大,一度高見42.95元,升8.05%,全日表現強勢,最終仍升6.5%,報42.35元。
德晉集團行政總裁陳榮煉在澳門勵駿創建有限公司的持股比例增加到33.19%,並將在完成對全部已發行股份的強制性無條件現金要約收購後,加入董事會擔任執行董事兼董事會聯席主席。澳門勵駿(1680)昨日跌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