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沙南側石灘發現江豚屍體

海事局加強清理兩海灘死魚

黑沙海灘南側石灘昨(24)日早上發現一條海豚屍體,海事及水務局接報後隨即派出船隻到現場處理,同時通知市政署及環境保護局。市政署接報後,即時安排人員到現場跟進處理,經檢查和初步測量後,鑑定該動物屍體屬成年江豚,體長1.63米,發現時腹部膨脹,體表破裂器官外露,且大部份皮膚脫落,估計死亡後隨海水漂流至岸邊石灘。市政署基於衛生考慮已通知清潔專營公司協助,將屍體作火化處理。 另外,過去兩日黑沙和黑沙海灘持續有少量死魚漂上灘面,海事及水務局已即時通知清潔專營公司留意有關情況和加強清理,同時當值救生員亦會協助清理。局方正持續跟進有關情況,呼籲市民留意。市民如發現海面有垃圾堆積,可致電6658 5336 通知局方,以便跟進清理工作。 今次是本澳今年第三次發現海豚屍體。市政署於今年1月在澳門機場跑道一處排水口附近發現一條中華白海豚屍體;另於2月在黑沙龍爪角石灘發現一條江豚屍體。而去年本澳水域亦先後發現六條海豚屍體,其中四條為中華白海豚屍體。 近兩年本澳水域相繼發現中華白海豚屍體,引發社會對本澳保護瀕危野生動物和海洋環境狀況持續關注。立法會議員梁孫旭早前就保護中華白海豚提出書面質詢。市政署回覆指出,在本澳管理水域內發現的海豚屍體,多為死亡後漂流至沿岸,除了極少數有明顯外傷痕跡外,大部分被發現時已開始腐爛,難以確切辨識其來源及死亡位置,屍體腐爛程度對檢查死因造成困難,較難確定確切死因。 黑沙海灘南側石灘昨日發現一條海豚屍體,海事局派船清理海豚屍體。 (海事局提供圖片)

25/05/2021
12959

搭棚工藝第二期培訓班招生

棚業職業工會支付培訓補貼

工聯屬下澳門棚業職業工會「傳承搭棚工藝第二期培訓班」由即日起至6 月15 日招生,並於6 月15 日開班,培訓學員三個月為期,每月上課20 日,每日四小時課程,棚業職業工會將全額支付培訓期間補貼。 棚業職業工會日前舉行「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建築業搭棚工藝第二期培訓招生新聞發布會」,棚業工會理事長趙德兆表示,藉通過搭棚工藝培訓,提升業界水準、增強業界人士搭棚技術,並考核搭棚工技能資格證,把搭棚這項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術傳承下去,更好促進業界發展。 趙德兆稱,搭棚業風吹日曬,年輕人大多都不願意入行,現時政府重視也不足,缺乏規模系統性的支援,導致培訓缺乏資金和場地,亟需政府支援和幫助,只有政府的才能改變關乎搭棚工業的存亡。 搭棚不僅工種 亦是一項傳統國粹搭棚不但是建築界的一種重要行業工種,同時又是一項傳統國粹,被列入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 培訓好搭棚工藝,不但可傳承技藝,而且亦是一門很好的傍身技能,棚業工會希能夠為一些青年,中年男女,選擇一門好工藝,為未來有一條好出路。 為解決學徒補貼問題,棚業職業工會將全額支付培訓期間的補貼,凡參與培訓學員三個月為期,每月上課20 日,每日四小時課程,上足20日可得津貼300 元一天,不足20 天可得津貼200元一天,希望能夠吸引年輕人入行,培訓畢業後可以安排到各棚廠商號工作和實習,實習期間各商號可給予工資+ 津貼。有興趣參加培訓人士,可致電:6661 2081 查詢。 澳門棚業職業工會「傳承搭棚工藝第二期培訓班」由即日起至6月15日招生。( 澳門棚業工會提供圖片)

25/05/2021
14451

監管預繳式消費

早前本澳有瑜伽中心面臨結業危機,由於涉及預繳式消費,百多名會員先後求助消委會,社會熱烈討論。其後更有議員在立法會會議上關注問題,希望加快完成《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修法工作,確保消費者權益。雖然瑜伽中心結業事件最終得以解決,但引起不少市民再次關注保障預繳式消費的問題。 近年,有關預繳式消費的銷售手法受到大眾日益關注,不少關於不良銷售的投訴均涉及大額交易的預繳式消費,當中商戶又會以分期付款作招徠。然而,有關商戶若不幸結業,在一般情況下,消費者可取回預付款項的機會甚微,甚至有可能仍要繼續繳付卡數。 現時社會上不少商家都推出預繳式消費服務,除了為大眾所熟悉的美容中心、健身中心等,一些如超市或飲料店的儲值卡、西餅店的「餅卡」等,都是利用有折扣優惠來吸引市民先付款,預繳日後的服務費用。儘管商戶來自不同業界,但部分不良商家的手法萬變不離其宗,一般均是透過獎品優惠、免費試用,甚至疲勞轟炸或誤導手法誘逼事主用預繳費,利用部分消費者怕事、心軟等心理,軟硬兼施,強逼他們就範。 要處理預繳式消費下的不良銷售手法,必須多管齊下,除將不良營商者繩之於法外,消費者最希望是能在安全和有保障的情況下取消交易,減少金錢上的損失。事實上,現時正在立法會審議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設立了特別制度,消費者享有七日內自由解除合同權利,即所謂「七日冷靜期」,毋須說明理由,規定適用於預繳式合同、遠程或在商業場所以外訂立的合同,在店舖購買的商品則不適用。 未來引入冷靜期後, 相信能使消費者有更多空間維護自身權益。然而, 在修改《消保法》還未正式生效前,政府現階段應加大宣傳,令市民知悉在預繳費用時可能出現之風險,加強市民對相關服務的認識,減少消費者蒙受損失的機會。

25/05/2021
15938

15公里路 80人搜救十小時找不到人?

澳門跑友身亡事件疑點待調查

特區政府昨日公布,旅遊局旅遊熱線接到一名市民求助,指前日(23日)再珠海「凱樂石跑山訓練賽」中同行參賽的一名澳門居民失聯,已聯繫賽事主辦方、當地公安、消防急救員部門。至昨日上午證實,失聯的澳門居民於昨日凌晨被找到時已無生命跡象,其家屬已趕往珠海處理。 有跑友向本報透露,遇難跑友於前日中午已經失聯,主辦方及有關單位竟直到昨日凌晨才找到人,而發現的地點就在距終點1.5公里處,認為事件仍需要進一步釐清相關責任。跑友更指,賽事主辦方至今尚未主動聯繫家屬,還試圖刪除賽事活動宣傳,似乎有逃避責任之嫌。 甘肅白銀市22日剛剛發生越野馬拉松賽事嚴重事故,臨近本澳的珠海竟同樣發生有跑手參賽途中身亡的不幸事件。 一名30多歲的本澳男選手,前日參加由珠海合壹體育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主辦、金灣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指導的「凱樂石跑山訓練賽」15公里組賽事。 距終點僅剩1.5公里 該賽事路線起點由文樓山公園為起點,經聖母廟、大崗埔、白鶴林、先鋒嶺水庫、密仔山塘至平沙山頂水庫後回到文樓山公園,累計爬升約600米。賽事人數上限為300人。起跑時間為23日上午8 時。 消息指,當日上午10時30分仍有拍到該名遇難選手的照片,官方確認最後出現的行蹤是距離終點1.5公里處的打卡點進行打卡,主辦方系統亦顯示該人員的打卡訊息,但隨後失去聯繫。 友人發現他失聯後,於前日中午約12時報警,但一直至前日晚都未有其消息,因此尋求澳門旅遊危機辦公室協助,至昨日凌晨傳來噩耗。 發現的地點就在賽道附近小樹林裡的兩棵樹之間,找到時已沒有生命跡象,據悉死亡時間約在前日下午5 時至8 時間,目前死因不明。 事發超過24小時 主辦方未聯繫家屬 當地警消部門表示,接報後出動了80人次搜救超過十小時,但是卻直至昨日凌晨才找到。 有跑友質疑,搜救人員若延著賽道附近搜尋,甚至依據遇難者最後一次打卡的地點重點搜查,不至於需要搜索超過十小時才找到人,因此錯過重要的黃金救援時間,甚至若能將搜索時間減少一點,都還有機會搶救回一條性命。 立法會議員梁孫旭昨日向傳媒表示,目前死者家人及隊友證在珠海處理善後工作,工聯珠海辦事處將提供進一步協助。他透露,該名死者的家人及隊友未掌握具體情況,主辦方至今未曾主動聯繫家人。由於遺體目前在珠海,希望珠海及澳門政府能調查事件及給予援助。 有跑友發現,事發後已很難蒐尋到賽事相關的宣傳資料,過往查詢有關訊息的渠道也已不見。 「凱樂石跑山訓練賽」年的資料圖片。(互聯網圖片) 監管預繳式消費 早前本澳有瑜伽中心面臨結業危機,由於涉及預繳式消費,百多名會員先後求助消委會,社會熱烈討論。其後更有議員在立法會會議上關注問題,希望加快完成《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修法工作,確保消費者權益。雖然瑜伽中心結業事件最終得以解決,但引起不少市民再次關注保障預繳式消費的問題。 近年,有關預繳式消費的銷售手法受到大眾日益關注,不少關於不良銷售的投訴均涉及大額交易的預繳式消費,當中商戶又會以分期付款作招徠。然而,有關商戶若不幸結業,在一般情況下,消費者可取回預付款項的機會甚微,甚至有可能仍要繼續繳付卡數。 現時社會上不少商家都推出預繳式消費服務,除了為大眾所熟悉的美容中心、健身中心等,一些如超市或飲料店的儲值卡、西餅店的「餅卡」等,都是利用有折扣優惠來吸引市民先付款,預繳日後的服務費用。儘管商戶來自不同業界,但部分不良商家的手法萬變不離其宗,一般均是透過獎品優惠、免費試用,甚至疲勞轟炸或誤導手法誘逼事主用預繳費,利用部分消費者怕事、心軟等心理,軟硬兼施,強逼他們就範。 要處理預繳式消費下的不良銷售手法,必須多管齊下,除將不良營商者繩之於法外,消費者最希望是能在安全和有保障的情況下取消交易,減少金錢上的損失。事實上,現時正在立法會審議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設立了特別制度,消費者享有七日內自由解除合同權利,即所謂「七日冷靜期」,毋須說明理由,規定適用於預繳式合同、遠程或在商業場所以外訂立的合同,在店舖購買的商品則不適用。 未來引入冷靜期後, 相信能使消費者有更多空間維護自身權益。然而, 在修改《消保法》還未正式生效前,政府現階段應加大宣傳,令市民知悉在預繳費用時可能出現之風險,加強市民對相關服務的認識,減少消費者蒙受損失的機會。

25/05/2021
13573

接連有舉報指信用卡被盜用

司警提醒注意網絡消費安全

司法警察局接連數日接獲市民舉報,指信用卡被人盜用於網上進行消費,合共損失金額逾59萬澳門元。司警局高度重視有關案件,相關專案調查部門立即展開偵查。 司警局呼籲市民使用信用卡時須加強防範意識,小心保管信用卡資料;注意網絡消費安全,網購時選擇商譽及安全性良好的網站或網商平台。同時,司警局亦呼籲網購平台經營商和企業須加強網絡安全措施和定期維護網站平台,以減低客戶個人資料外洩的風險。 司警提供以下防範對策:一、市民在實體店以信用卡消費時,應留意店員操作刷卡的情況,並盡可能目睹刷卡的過程,以免有人趁機盜取信用卡資料;二、應直接到信譽和安全性良好的網站或網商平台進行消費,盡量避免隨意選用搜尋引擎隨機推薦、或在社交平台及網站廣告導向的購物網站或網商平台進行消費;三、盡量避免於個人電子設備儲存完整的信用卡資料,包括卡號、有效日期及cvv碼,以免個人電子設備一旦遺失或被入侵時,有關資料被竊取;四、如發現或懷疑信用卡資料被盜用,請立即向發卡銀行了解情況,倘確認信用卡資料被盜用,應馬上向警方舉報;五、與親友分享防罪訊息,讓大眾提高警覺,警民攜手共同預防和打擊犯罪;六、如懷疑遇到詐騙,可致電司警局防詐騙查詢熱線8800 7777查詢或報案熱線993求助。(資料圖片)

25/05/2021
9870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