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區兩間托兒所預計明年落成

將提供348個托位

本澳雙職家庭較多,幼兒托額需求旺盛,在人口密集的北區尤甚。政府近年來積極增加托額,社工局日前表示,北區兩間托兒預計明(2022)年第三季落成,可提供348個托位,緩解北區托位需求。另外,教青局亦公布2021/2022學年幼兒首次入學招生工作本(4)月日程的安排,倘子女獲學校錄取為正取生,家長必須最後於今(12)日內在教青局「幼兒首次入學中央登記措施」專題網頁確認入讀一所學校。 【本報記者梁雄業報道】 社工局兒童及青少年服務處處長劉結艷昨(11)日出席活動後受訪表示,北區兩間托兒所目前正在工程中,預計2022年第三季落成,可提供348個托位,緩解北區托位緊張。她又指,近年出生率下降,目前已經能夠滿足58%三歲以下兒童入托所需。另外,今年7 月將會取消半日托服務。 劉結艷又指,2018年推行共融托兒所服務,兩間提供共融服務的托兒所有17個相關托位,目前有12位兒童就讀,她認為目前尚有托位空間,但會繼續評估是否需要增加共融托位。 教青局公布幼兒入學4月日程 教育及青年發展局早前公布學年幼兒首次入學招生工作4月日程的安排,倘子女獲學校錄取為正取生,家長必須於4月9日至12日在教青局「幼兒首次入學中央登記措施」專題網頁(www.dsedj.gov.mo)確認入讀一所學校。如有需要,家長可帶同自己和子女的身份證明文件,以及中央登記時的手機驗證碼,親臨教青局或教育心理輔導及特殊教育中心(永添)或位於氹仔的親職教育中心的櫃台,由櫃台人員協助查詢子女的錄取情況及進行網上確認入讀學校。正取生的家長於網上確認子女入讀的學校後,於4月15日至17日期間帶同子女的身份證明文件等資料,按該校通知的時間到校辦理入學手續。 街坊總會托兒所家長會就職 除此之外,「2021街坊總會托兒所家長會就職典禮暨繽紛復活節聯歡」昨(11)日上午在皇冠假日酒店舉行, 會長吳綺華致辭表示,街總托兒所家長會由2016年成立,目的是為在托或離托後兒童的家長們,提供一個育兒交流平台,增進家長之間的經驗分享。

12/04/2021
13724

推出「e掌櫃—智慧餐飲零售系統」

澳門電訊澳門中銀簽戰略合作協議

【本報記者梁啟迪】澳門電訊與中國銀行澳門分行上周五(9日)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宣布雙方進一步深化合作範疇,聚焦智慧金融、科技金融發展,將加強通訊與金融等領域的全方位合作,共同推動本澳智慧城市建設。澳門電訊、中國銀行澳門分行與力達資訊合作同場推出「e掌櫃—智慧餐飲零售系統」,為中小企及業界提供集無線網絡、線上線下落單、銷售及配送管理、電子支付結算、訂單管理、會員管理、營銷管理、數據儲存分析、系統操作培訓及本地售後維護於一體的便捷應用方案。 打造更多智慧應用生活場景 澳門電訊商務副總裁湛寶儀表示,澳門電訊致力推動「數碼澳門2.0 」智慧城市建設發展,並攜手不同業界翹楚,致力為市民打造更多智慧應用生活場景,澳門電訊十分榮幸地與中國銀行澳門分行,在源遠流長友好合作基礎上締結戰略合作伙伴關係,藉此深化雙方在通訊及智慧零售的合作範疇,為澳門打造新零售、推動一站式電子支付以及科技金融等服務,作出更大貢獻。 協力中小企加快智慧化轉型 澳門電訊、中國銀行澳門分行與力達資訊合作推出「e掌櫃—智慧餐飲零售系統」。湛寶儀表示,是次合作務求整合各方資源優勢,為本地餐飲業和中小企提供一站式的智慧餐飲零售系統,以支持特區政府、協力本地中小企把握線上經濟機遇,加快智慧化轉型進程。 另外,澳門電訊預料今年年中實現5G獨立組網戶內外全覆蓋,湛寶儀表示,有關工作進度理想,預計可以達到年中戶內外全覆蓋的目標。她又指正與不同伙伴接洽,希望將5G應用在更廣泛類型的服務。

12/04/2021
15132

城大論壇聚焦本澳影視產業發展

嘉賓冀政策扶持培養人才

由中歐國際工商協會、澳門城市大學金融學院及人文社會科學學院主辦的「對話:探討中國當代營業文化經濟學術論壇」上周五(9日)上午在城大氹仔校區舉行,探討澳門影視產業升級及推動多元化經濟模式,並結合澳門獨特的中西融合文化及大灣區商圈,產生有效的經濟產生增長動力等議題。 城市大學協理副校長葉桂平致辭表示,文化創意產業是澳門經濟適度多元戰略的重要產業之一,澳門可以從文化產業特別是影業入手,結合高端服務業發展,打造文化旅遊與文化產業載體,滿足本澳及大灣區對新型文化業態、文化消費模式迫切發展的需要。 城市大學校董會副主席吳在權則引述國家主席習近平「文化興,則國家興」的思想,認為在整個社會上,經濟是核心,文化是載體,文化輸出是相當重要的元素,而影視是一個工具、載體,能夠將我國深厚的文化傳播至國際。他又稱,澳門市場相對內地來說比較小,但本澳影視產業一步一步發展,尤其隨著大灣區建設及國家大力扶持文旅產業等政策,本澳影視行業的發展機遇是十分之廣闊。 冀政策扶持青年投身影視產業 與會的立法會議員李靜儀則從政策層面作出分享,認為國內影視產業十分龐大,本澳影視產業雖在市場上有一定的侷限,但過往也有本地青年朋友製作的影視作品在國際上得到肯定,建議澳門業界也可藉助大灣區乃至內地電影產業的蓬勃發展,參與其中並吸取經驗,進而轉為自身能力再進一步發展。她又稱,本澳施政上一直著重澳門文化水平的提升,政府政策上如何協助從業人員,尤其是令有志青年投身到這些產業,也是十分重要。 演員周家怡:可參考韓國做法 著名影視演員周家怡也稱,不妨借鏡韓國經驗,不一定追求發展大製作,也可發展次一級製作,韓國政府也大力支持從業員送往歐美等地進修再將技術帶回韓國,製作水平至今已到達世界級。 著名影視演員、影視製作人林保怡則認為澳門可建設成拍攝基地,但一定要有人才,建議當局培養更多包括編劇、導演、攝影、燈光等幕後人才,又以當年的影視巨星李小龍為例,勉勵中國、澳門影視產業定必能衝出亞洲走向國際。

12/04/2021
10120

關心「夾心階層」定義

年輕人翹首等待「夾屋」

馬黑祐青年會上周五(9日)日晚上7時在馬黑祐頤康中心舉行「澳門樓價年年漲-青年上樓難上難」座談會,邀請街總兩名副理事長梁鴻細及林家全發表相關意見並與數十名與會青年進行問答互動。與會青年最關心特區政府即將公布的「夾屋」政策諮詢總結報告,指出社會對「夾心階層」定義不清晰,甚至有聲音質疑為甚麼要為青年考慮專用房屋?哪些土地適合興建「夾屋」及「夾屋」購買資格等。 【本報記者陳嘉俊報道】 街總副理事長梁鴻細表示,現時樓價,即使是老舊唐樓,年輕人的收入根本不敢問津,因此,翹首等待「夾屋」者比比皆是。林家全則稱,澳門樓價大起大落都不是好事,希望政府能有相關的調控措施,保障樓價穩定。林家全同意「夾屋」的推出會加更容易解決年輕人買樓問題,但當局要對「夾心階層」定義作清晰解釋。他指出,現時經屋部分一房單位難以幫助年輕家庭,未來政府在建設「夾屋」時要考慮單位大小,方便讓更多有家庭的年輕人上樓。 回歸後樓價升了20倍 出席座談會年輕與會者指出,社會對「夾心階層」定義不清晰,所指的年輕人定義年齡為何,以及回歸後樓價升了20倍,但工資中位數才升了五倍,加上舊區重建遙遙無期,政策上如何解決有關問題? 梁鴻細回應時指出,「夾心階層房屋」是年輕人上樓的出路,因為可以符合到更多市民收入百分比,讓年輕人多一個選擇。都市更新方面,梁鴻細指出,坊會跟進有關工作已經超過十年,但法律方面業權百分比是一個問題,而解決方法是有的,例如重整樓宇時業主所擁有物業的地積比率方面可以調整,政府有關當局可考慮相關意見。 政府公開諮詢「夾心階層」定義 特區政府於去年10月13日就《夾心階層住房方案》開展為期60日的公開諮詢,當中針對「夾心階層」的定義提供兩種解釋,其一是收入或資產超出經屋申請上限,不得申請經屋的人士;其二是收入或資產超出經屋申請上限,以及未超出上限,但經屋輪候較靠後者。兩種定義將產生兩種不同的情況,一是經屋申請者或與夾心階層房屋申請者重疊,另一種情況則可能導致經屋輪候靠後者,既申請不了經屋,也申請不了夾心階層房屋,成為「夾心中的夾心」。 時隔四月諮詢報告未出台 諮詢文本指出,「夾心階層住房」(夾屋)基本特徵明確為「私人房屋性質,面積和配置優於經屋,定價高於經屋低於私人樓宇,在設定年限之後可於住宅市場出售」。並提出兩個禁售期選向公市民選擇,分別是16年禁售期及八至十年禁售期,文本建議,禁售期後「夾屋」可以完全按市場定價出售,在私樓市場流通。 諮詢期去年12月11日結束,政府跨部門工作小組曾表示爭取在去年12月底前完成諮詢總結報告,時隔四個月諮詢總結報告仍未出台。

12/04/2021
15154

團體辦疫下澳門經濟論壇

宋碧琪倡推短期性經援措施

【本報記者梁雄業】由民众願景協會、澳門地區發展促進會聯合主辦的「疫情下澳門經濟面臨的挑戰和機遇──探索推動澳門經濟多元發展」經濟論壇,前(10)日下午假民眾頤菁中心(氹仔) 舉行,多名不同界別代表出席,冀為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建言獻策。 民众願景協會會長、立法會議員宋碧琪表示,舉辦本次論壇是希望可以秉承團結及創新精神,探討疫情下澳門經濟所面臨的挑戰,同時亦探索澳門經濟多元化發展的可能性以及潛在的機遇,並提出三點建議:第一,積極善用財儲,她認為政府應針對現時仍然處於「無客到」的行業,再推出短期性支援措施;第二,推動企業轉變發展業態,她認為政府應進一步爭取放寬自由行及團遊來澳的政策措施,引入其他非博彩的高端發展;第三,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全力推動澳門產業多元發展。 照顧好自己便是融入大灣區 與會的大灣區青年發展協會理事長呂開顏表示,澳門照顧好自己便是融入大灣區,本澳青年亦應主動投身大灣區發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他又指澳門有著「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同時亦是融入大灣區的挑戰,因為兩地的法律、稅制等都不同,怎樣共同發展是接下來要思索的事。 澳門經濟論壇探討疫下門經濟的挑戰,對經濟適度多元議題提出多項建議。 (梁雄業攝)

12/04/2021
10438

經濟發展委員會召開會議

委員:「電子優惠計劃」未有具體方案

【本報記者陳嘉俊】澳門經濟發展委員會上周五(9日)召開2021年全體大會,由行政長官賀一誠主持。賀一誠發言時提到,特區政府自疫情以來,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擴大投資,推出了一系列減免稅費、紓解民困和扶持中小企業的措施,致力保存市場主體的元氣和活力。在政府及社會各界的通力合作下,目前總體社會經濟形勢基本保持穩定,本地經濟正在逐步復蘇。推動經濟復蘇是特區政府的重要任務,需要社會各界攜手努力,集思廣益。 會上多位委員亦對推動澳門經濟復蘇提出建議, 有委員提到有關粵港澳大灣區合作、金融業發展、引進外來專才、社區經濟(澳人食住遊)等等議題。社區經濟發展政策研究組組長崔世平指出,會上有委員關心到如何吸引市民及旅客到社區消費等問題,關注「澳人食住遊」的計劃;亦有委員關注電商服務,中小企如何利用電商吸引旅客來到特色店消費等,期望政府加大宣傳力度。 而經濟適度多元政策研究組組長蕭志偉表示,委員關注本澳金融業發展,主要聚焦兩個政策:第一是本澳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方面,政府強調推動現代金融業發展,而在推動過程中都對本澳GDP分布、年輕人就業及稅收等有密切影響;第二是關心數字經濟,特別是線上線下經濟發展的推動。蕭志偉指出,委員已加深上述兩點的意見,並將意見提交給政府。

12/04/2021
24379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