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署在2020年度工作報告中指,2018年收到工商業發展基金管理委員會移送的非凡航空貸款個案資料,為此針對此個案展開專案調查。
澳門廉政公署2020年工作報告提及,去年各類社團或機構詐騙政府的案件高居不下。
澳門大賽車博物館將於6月起正式開放,並於今(21)日早上9時起,開放翌日至未來30日內門票於網上預購。
廉政公署去年處理完成行政申訴個案共238宗。
由體育局與教青局聯合主辦的 「2021年暑期活動」 今日起接受報名。
衛生局於綜藝館(綜藝一館)設立的新冠疫苗社區接種站昨(20)日早上9時起正式開放,提供2,000 個國藥滅活疫苗接種名額。而原先設在綜藝一館的核酸檢測站則移到綜藝館主前廳。綜藝館社區大型接種站協調醫生梁頌文表示,目前接種站在每個流程運作順暢,昨日首一小時已有逾30 人完成接種,他認為每一個疫苗接種站首次開放時居民仍需時適應,因此符合局方預期。而截至早上8 時已共有136 人次完成預約到綜藝館接種。 【本報記者吳泳欣報道】 梁頌文表示,當局歡迎居民隨時到場接種,按每小時能處理60位居民接種而言,每小時至少預留十個臨時接種名額,當局會視乎接種站實際運作情況,包括整體的預約接種額、疫苗和人員的配置,再作滾動式調整。 至於人員方面,他表示當局已有備案,會因應預約情況即時作調整。而昨日現場有五位駐場醫生、七位護士。 接種前先評估 市民稱理解就記者所見,昨日早上前來輪候接種的人士不算多,有人稱20分鐘就完成接種。另外,有進行核檢的人士到場後才發現綜藝一館已變成接種站,由在場人員指導前往綜藝館主前廳的核檢站。 居民楊先生表示,一直打算要接種疫苗,他剛好住在附近所以就選擇到綜藝館接種疫苗。他表示接種流程各方面都可以,感覺「幾分鐘已完成」。 居民李小姐為配合昨日工作行程,特意選擇預約到綜藝館接種疫苗。她表示因為自身情況,在現場接種前經歷了較長時間的健康評估,最終完成整個接種流程需時約40 分鐘,對此她表示理解。 到場人士取籌並列印同意書後,會先量血壓,再經醫生檢核同意書後便可接種。若接種者血壓不符合設定標準、有其他病症或過敏史,會先被安排到醫生評估站進行詳細評估,要通過評估才能接種。接種前在場醫護人員會再次跟接種者確認所選擇的疫苗種類,接種完成後再觀察30分鐘,確保接種者安全即完成接種程序,最後再發放疫苗接種證明。 綜藝館疫苗接種站開放時間為上午9時至下午5時,接種對象為18 歲及以上所有符合免費接種的對象。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表示,為配合於5月18日實施的完成新冠疫苗接種程序(已接種兩劑疫苗)14日後的兩類應檢人群將豁免定期病毒核酸檢測的安排,於今(21)日推出更新版的健康碼系統,屆時,健康碼上將更清晰及詳細顯示疫苗接種紀錄。 今日起,健康碼頁面上將顯示市民已接種疫苗的數量;同時,完成兩劑後頁面下方亦會顯示防護生效日期, 即完成第二針加14天的日期,直到生效日期後則會多顯示「一剔」綠色圖案表示已生效,方便進入某特定場所迅速檢視之用。市民亦可通過點擊「按此查閱疫苗接種紀錄」, 進入下一頁面檢視各劑接種的詳細紀錄,包括接種地點、疫苗種類、生產商、批號及接種日期等。如果兩劑疫苗均在本澳接種,頁面會顯示「疫苗卡」按鍵,市民點擊後也可查看電子疫苗卡及接種紀錄。 應變協調中心再次呼籲市民應盡早接種疫苗,減少自身感染、重症和死亡風險,築起免疫屏障,保護自己及家人;並提醒,完成接種兩劑疫苗14天後,才會產生足夠的抗體。 (衛生局提供圖片)
【本報記者梁啟迪、劉凱輝】由澳門餐飲業聯合商會推出的「餐飲業後台電子化資助計劃」於本月17日起接受申請,報名情況踴躍,首日已收到230份申請及已額滿截止申請。 餐廳經理楊先生認為後台電子化可以騰出更多人手做各方面的工作,而客人可以透過手機落單,便可以更快捷地獲得服務,以及更清晰地了解菜品。他稱,得悉資助計劃後,已馬上準備有關資料,奈何首日報名已被告知額滿,希望商會可以推出第二輪計劃,增設更多名額。對於資助額度,他直言「對商戶嚟講,當然愈多愈好,但其實有關額度已經相當可觀。」有茶餐廳員工指,曾聽過有關計劃,但由於其餐廳規模不大,認為沒有需要將後台電子化,因此老闆未有參與該計劃。亦有員工認為後台電子化有助減輕其工作,並稱「有錢收又可以幫輕工作當然參與。」 業界:反應向好當局可增名額 餐飲業聯合商會理事長李汝榮昨(20)日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後台電子化對食店帶來便捷,並認為是潮流趨勢。他稱早前不少舊式食店又或負責人有一定年紀,由於對新事物「唔識或驚」,因此未有接受;現時在政府資助計劃之下,加上有關方面大力宣傳,亦有專人向該批食店解釋,因此現時除了使用電子支付外,對後台電子化亦逐漸接受。他又稱,食店安裝後可節省人手,減少找續時間,令店員有更充足時間招待客人。 現時第一階段的安裝申請反應理想,他認為應該「做咗先」,如反應持續向好當局可考慮增加申請名額。最後他指政府這次對餐飲業的做法「難得」,認為政府現時在財政開支方面緊縮,但仍對餐飲業界尤其中小企食店進行扶持。
經濟及科技發展局昨(20)日發出新聞稿稱,自去年5月1日至今年5月19日期間,經科局共巡查商號逾間次,抽查商品近74,000項。在巡查期間亦發現,有部分零售商戶及食肆推出不同的折扣或價惠活動吸引消費。 經科局亦表示,會繼續收集大型超市百貨零售商每月兩次更新的商品價格資料作備案。目前,經科局備有約78萬項商品的價格資料,包含了16家超市百貨類零售集團的共264間分店的所有商品。 經科局重申,「電子消費優惠計劃」旨在「紓民困、穩經濟」,並期望藉「穩經濟、保企業」,達致「保就業」,優惠使用期將於6月1日開始。當局呼籲包括進口、批發及零售商在內的各界商戶,應配合計劃的初心,保持供應及價格穩定,並可推出更多折扣或優惠,回饋居民的同時也和計劃產生疊加效應,提升消費氛圍。同時,建議居民在購買產品和服務前應先貨比三家、善用優惠、精明消費,以促進市場競爭。 經科局再次提醒商戶須守法及誠信經營。根據法規規定,如商業場所作出誤導價格資訊或不合理抬價等損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經科局可按相關行為的嚴重性及過錯程度,停止所屬商業企業主的全部或部分商業場所在指定期間內收取電子消費優惠,並將相關資訊公布於經科局或專門設立的網頁。 經科局人員紀錄商戶售賣物品價格情況。(經科局提供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