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企選出新一屆領導架構

鼓勵澳青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澳門青年企業家協會舉行2021年會員大會及動議修改本會章程,100多名會員參加,會長何嘉倫、常務副會長李居仁、理事長何敬麟、監事長崔世健、秘書長譚繼祖及常務副理事長林家偉共同主持會議。 會員大會上日前在澳門青年創業孵化中心舉行,會上何敬麟、崔世健及何嘉倫分別作理事會、監事會和財務報告,總結青企第六屆(2021)的會務工作及動議修改章程,並獲得全體出席會員通過。隨後進行第七屆行政架構成員選舉,經過既定的選舉程序,本會新一屆行政架構一致通過選舉正式產生。 新一屆領導架構包括會長李居仁;常務副會長顏遠港、何劍鋒;理事長林家偉;常務副理事長何偉業、李永傑、李家敏及陳錦達;監事長馬志興;副會長兼財務長黃嘉豪;秘書長凌家珍。 會長李居仁表示,將繼續遵循青企宗旨,助力會員增加自身發展競爭力,鼓勵澳門青年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更好地推動「一國兩制」發展。林家偉亦表示會將繼續帶領理事會做好會務工作,積極配合特區政府施政方針,發揮澳門「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的定位作用,促進澳門經濟結構適度多元化發展。 澳門青年企業家協會舉行2021年會員大會,選出新一屆領導架構。 (澳門青年企業家協會提供圖片)

24/05/2021
28459

憂慮就業市場人資供過於求

調查指疫下大學生求職壓力大

據街總發布最新的《本澳大學生求職壓力及職涯相關情況調查》顯示,在疫情和經濟不景氣下,有69%受訪大學生對於就業市場人資供過於求,企業可提供職位減少感到有中等至很大壓力,當中34%受訪者屬較大至很大壓力。調查又發現,有67%受訪大學生對於憂慮求職時未能把握面試和選拔機會,感到有中等至很大壓力。個人條件方面,有60%受訪者擔心工作的薪金待遇少。 在職涯配套方面,逾70%受訪者認為本澳職涯服務不足夠,認為不足夠的受訪者當中,有60%受訪者認為職涯中心應該有面對面的個人職涯諮詢、履歷撰寫、模擬面試和訓練資訊等的服務。另有50%受訪者認為從高中開始便應該去思考職涯規劃。 75% 受訪者願到大灣區實習 另外,調查顯示有75%受訪者願意嘗試到粵港澳大灣區實習,有30%受訪者願意到大灣區以外實習。 調查建議政府仿傚鄰近地區,設立適合本澳的生涯規劃教材套以及納入常規課程;向社區引進更多生涯規劃導師的培訓課程,並建議盡快公布本澳的人才資料數據庫,方便求職者和企業了解本澳人才狀況。 調查於去年7月至12月以問卷形式進行,向本澳九間大專院校共派出702份問卷,有效收回681份。街總社會服務辦公室青年組上周五(21日)發布《本澳大學生求職壓力及職涯相關情況調查》結果。 街總社會服務辦公室青年組發布《本澳大學生求職壓力及職涯相關情況調查》。 (吳泳欣攝)

24/05/2021
20865

疫苗接種 事不宜遲

一波新的感染正在亞洲地區蔓延,台灣、新加坡、日本、泰國、馬來西亞、印度都重新陷入疫情爆發的泥淖之中,連中國內地近期都有多個城市傳出零星疫情,人員、物資、交通工具仍在流動,一個疏忽可能引來新一波爆發。 與之相對的,由於新冠疫苗快速接種,歐美國家疫情開始出現緩和,全球最大疫國美國過去七天日均新增首次低於30,000 宗,過去一日更不到宗,不少人已開始相信疫情即將過去。 全球疫情兩樣情, 反映出疫情發展的新態勢,而其中的關鍵就在疫苗接種。在印度與台灣,一個是人太多疫苗太少,一個則是幾乎買不到疫苗(僅數十萬劑),前者接種率不到3%,後者甚至不到1%,過低的接種率讓疫情存在不斷爆發的可能,而且隨著疫情升溫,希望接種疫苗的人數增加,疫苗短缺問題就會愈發凸顯。 除了接種率之外,接種率的差異也會造成遏阻病毒蔓延的阻礙。以美國為例,全美有七個州達成70% 成年人至少接種一劑疫苗的目標,但有十州成年人接種率不到50%。若某些地區明顯免疫不足,當地就可能成為疫情集中爆發的地區,而低接種率區更可能因反覆傳播而出現新的變種病毒,產生更難以解決的問題。 唯有整體人口都達到一定的接種比例,才能達到整體的免疫屏障。本澳雖與內地有不同的人口規模,實際上卻同樣存在於僅一關之隔的同一片土地上,與新冠肺炎疫情的戰鬥很難區分內地與澳門,而唯有兩地有同樣的疫苗接種水平,才會有後續放寬防疫措施的可能。 多數專家都估計,隨著疫情持續,病毒的突變也在繼續,只有免疫才能停止傳染、停止變異,而新冠病毒最後很可能變成季節性流感,影響著更多年輕人,因此防疫的最好期待,是讓盡可能更多的人盡早接種疫苗,提早催生抵抗力。 「全世界都著火的時候,必須先盡快撲滅盡可能多的起火點」,在許多疫苗不夠的國家,已催生出一套新的疫苗接種策略,那就是讓更多人先接種首劑,推遲第二劑的接種,以讓疫苗得到更廣泛的分配。而當全世界都在集中力量將疫苗送往疫情嚴重的國家時,疫情輕微的地方將會更難取得疫苗。 考慮到疫苗接種需要較長時間才能發揮最大效果,唯有愈早接種疫苗,才能愈早建立基本防護力,在亞洲疫情升溫的當下保護自己。 疫苗接種事不宜遲,別再猶豫。

24/05/2021
22605

疫下裝修生意轉差變暴躁

公司東主連環家暴妻女被捕

新冠疫情持續一年多,各業生意均受影響,一名裝修公司東主,生意受疫情影響下跌,因此脾氣變得暴躁,去年開始多次體罰兩名與同居女友所生現年九歲及八歲女兒,同居女友阻止也遭家暴,最後女事主忍無可忍本月19日帶同兩名幼女報警求助,從而揭發事件;司警調查後拘捕涉案躁漢,他承認家暴妻女指控。 【本報記者劉凱輝報道】 被捕男子姓陳,58歲,裝修公司東主,已被司警以「家暴」罪移送檢察院偵訊。女事主為一名內地人,30多歲,持探親證來澳,2010年與陳某成為情侶後,先後誕下三名現時分別九歲、八歲及三歲女兒;一家五口居住在氹仔中區某單位。 帶同兩女兒報案被虐打司警本月19 日接獲治安警轉介,指案中女事主帶同兩名女兒報案,聲稱多次遭同居男友虐打。根據事主供稱,因為疫情關係,去年陳某的裝修生意受影響轉差,為此脾氣變得暴躁,去年開始不斷因生活小事和管教女兒等問題與事主發生口角,並用手和拖鞋體罰兩名較年長女兒。 踩背按摩用錯力遭無理責打由於情節不算嚴重,事主選擇一直啞忍;惟本月14日晚上,大女兒被父親要求為其踩背按摩時,懷疑因不慎用錯力踩痛父親,陳某立即「發作」,用手拍打女兒四肢作懲戒。事主見狀上前阻止,卻遭陳某將怨氣發洩到自己身上。 裝CAM 自保 再遭無情掌摑翌日,事主為確保自己和女兒安全,偷偷在家中安裝監控設備;詎料本月18日早上被陳某發現,大怒下掌摑事主臉部,事主負傷即時帶同兩名準備上學的女兒離開住所。同日下午,待兩名女兒放學後,事主帶同兩女到警局報警求助,兩女童作供時亦供出父親家暴惡行。經法醫檢驗,事主左眼及後腦枕均懷疑遭到暴力致傷。司警調查後鎖定目標,本月19日下午到案發單位尋獲陳某,他承認犯案,案件現時已移送檢察院處理。

24/05/2021
18473

網購大麻以文具掩飾速遞來澳

澳男提貨斷正

【本報記者林嘉欣】再有毒販利用快遞郵寄毒品來澳,司警接獲線報聯同澳門海關進行監控,收貨人到物流公司提貨時被司警當場拘獲,並在被捕男子住所搜出一批毒品,司警行動中共撿獲毒品價值約65,000 澳門元。 司警局前(22)日舉行特別新聞發布會,司警發言人陳煥文表示,司警近日接獲線報指有一名本澳男子利用包裹郵寄毒品來澳,經調查後,初步掌握收貨人的身份資料,並聯同澳門海關進行監控。在21日早上,郵包送達後存放於本澳某個大型物流公司北區門市內,司警派員前往門市進行埋伏和監視,同日下午約3時30分,一名男子到來提取郵包,司警即時截查,在提取包裹內搜獲出一盒文具,內有三個玻璃器皿,裝有共重47.4克大麻油。警方隨後到疑犯在青洲住所進行搜查,搜出大麻花16.2克、大麻植物乾枝2.3克、吸食及毒品分拆工具。 網上平台用虛擬貨幣付款被捕男子姓關,本澳居民,26 歲,報稱職業侍應。在調查期間,疑犯承認有吸毒習慣,並聲稱十日前透過某個網絡平台搜尋到可以出售大麻油的賣家,根據對方指示,以4,800元人民幣在網上平台購買等值的虛擬貨幣,再用虛擬貨幣付款,賣家以快遞方式送貨,而住所中所搜出的物品也是兩個星期前以同樣方式購買,。 司警以「不法販賣麻醉及精神科藥物、不法吸食麻醉及精神科藥物」、「不適當持有器皿或工具」罪控告疑犯,並移交檢察院處理。司警正追查毒品來源及其他涉案人士。

24/05/2021
16538

已婚礦工假扮富商財色兼收

來澳豪賭騙女美容師40萬

【本報記者劉凱輝】一名已婚內地礦工喬裝富商,結識一名內地女美容師後帶同來澳旅遊賭博,期間藉詞借錢豪賭,成功先後騙取女美容師40萬港元後潛逃。該「渣男」日前再入境本澳時被司警拘捕,正追查騙款下落。 被捕內地男子姓李,39歲,報稱職業礦工,已婚;涉嫌「巨額詐騙」罪已被送交檢察院處理,女事主30歲。案情指,礦工去年6月在內地認識美容師,其後訛稱未婚及吹噓自己是富商,兩人迅即發展成為情侶。去年12月下旬,兩人一同來澳賭博及旅遊共渡聖誕佳節。 來澳後,李某訛稱因內地生意涉及官司糾紛,其銀行卡暫時無法提款,要求事主借錢賭博,並承諾回內地都會立即償還。被愛情蒙蔽眼睛的美容師即時答應,按對方要求借出30 萬港元,可惜不久便輸光。 聖誕節當日,李某再訛稱朋友急需借錢周轉,要求事主再借十萬港元,事主再次相信,借出款項。李某收錢後即告失聯,事主合共損失40萬港元,當日立即向司警報案求助。司警經調查後鎖定目標,至本月15日傍晚,嫌犯李某經氹仔北安碼頭再入境時被捕,他否認犯案,聲稱事主給錢是心甘情願。惟司警調查發現,原來李某大話連篇,除已婚外且並非商人,只是一名普通礦工。 司警調查揭發一名已婚礦工假扮富商訛騙一名女美容師40萬港元。(劉凱輝攝)

24/05/2021
13832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