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施家倫關注就業問題,就未來如何可針對疲弱市場確保就業,施家倫建議當局可考慮加大購買服務,針對社會企業推出特定計劃,從中扶助弱勢群體。
議員吳國昌關注到本澳居民就業問題,認為六大博企應將外僱數量下調至 20% 左右,可釋出 6,000 多個就業位。行政長官賀一誠回應時指出,同意吳國昌的看法,亦願意與博企商量有關建議。
賀一誠表示,本澳發展金融業並非簡單的事, 會為本澳帶來很大得益,但亦會有很大風險,又坦言金融的風險是「 一把好大嘅刀 」,因此當局要小心作出評估。
行政長官賀一誠回應表示,政府現正籌備第二個「 五年規劃 」,與首個「 五年規劃 」較著重指標性有所不同的是,第二個「 五年規劃 」的內容是未來四至五年內需要完成的事,因此不會出現瓶頸。
《 中藥藥事活動及中成藥註冊法 》正在立法會審議當中,是中醫藥大健康產業其中重要的一環,法律出台後會成立「藥監局」 等配套,加強相關藥物監控工作,在有相關法律基礎下會更加紮實發展中醫藥產業。
本澳失業問題仍然嚴峻,行政長官賀一誠承認失業的結構性問題仍然存在,又坦言政府實在無法掌握本澳放無薪假僱員數字。
本澳風季雨季將至,社會關注當局如何完善防災減災基建設施,然而目前內港擋潮閘仍處於研究論證階段。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昨(13)日出席立法會常設委員會會議後受訪表示,近期已收到內港擋潮閘工程仿真驗證總結報告,政府分析需時,對於是否興建內港擋潮閘仍未有結論,會盡快公布結果。 【本報記者梁佩茵報道】 澳門治水問題一直以來都是困擾低窪地區居民生活及營商的一大「痛點」,特區政府於2015 年提出興建內港擋潮閘,並將相關方案研究上報中央部委。在2017 年經歷超強颱風「天鴿」吹襲後,特區政府重申將全力推進擋潮閘項目,並與廣東省政府部門共同商議相關工作。 然而,由於擋潮閘項目工作複雜,涉及逾20 份專題評估報告,推動工作較為緩慢。土地工務運輸局委託中水珠江規劃勘測設計有限公司、珠江水資源保護科學研究所共同承擔內港擋潮閘工程建設項目環評工作,於2019 年完成兩個階段環評,總結報告認為內港擋潮閘工程建設具可行性,符合環境保護相關法律法規及規劃要求。 時至2020 年6 月,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於立法會上表示,內港擋潮閘需延遲動工,因為除了需要與內地相關部門論證和協調外,亦要展開實時數字仿真驗證,從而測試效果以及會否對本澳其他地點造成影響。 擋潮閘恐加劇低窪地區水浸 羅立文指出,建設擋潮閘後,內港水位雖會降低,但閘外的水位升高,可能會波及澳門其他地方水浸。因此他坦言,現時需要取得更多資料,才能決定是否應該興建內港擋潮閘。 因此,工務局委託亞洲仿真控制系統工程(珠海)有限公司,開展內港擋潮閘工程實時數字仿真驗證。2020 年11 月,行政長官賀一誠向傳媒表示,擋潮閘工程仿真驗證總結報告有望2021 年中完成,並將對外公布,若有爭議會對外諮詢。賀一誠又指,已要求水文仿真研究報告中加入新城C 區填海後,會否加劇低窪地區水浸。 電梯安全制度立法短期內諮詢 另外,工務局今年下半年將增設機電廳。羅立文稱,因人手有限,工作範圍起初會較小,需「慢慢來」,籲大家不要對機電廳工作有太大期望。工作初期包括負責全澳的升降機、扶手電梯和自動步行系統,以及大型遊樂場設施的監管工作。至於《升降設備安全責任及處罰制度》立法將短期內公開諮詢。
澳門經濟學會昨日公布最新一期經濟景氣指數走勢及預測,根據已公布的經濟數據綜合計算, 2021年2月本澳經濟景氣指數為3.3分,3月預測值為3.4分,較預期上調0.1分,仍屬指標體系中的「欠佳」等級。除進口貨值、六大博企股價、貨幣供應M2、就業人口和失業業指標外,其餘八項景氣指標雖然仍處於「欠佳」或「低迷」水平,但已有改善。2021年首三個月的日均博彩毛收入分別為2.59、2.61及億澳門元,也呈現好轉態勢。 全球經濟復蘇趨勢樂觀 經濟學會指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經合組織(OECD)日前均上調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分析認為隨著各國疫苗接種工作的有效部署,應對疫情能力不斷增强,以及多國採取大規模經濟刺激計劃等,部分經濟體經濟率先恢復增長勢頭,全球經濟有望在今年年中回升至疫情之前的水平。IMF更預料我國今年GDP增長8.4%。 經濟景氣下半年或轉趨於樂觀 目前內地疫情穩定,經濟數據持續回暖,前來本澳旅遊購物的內地旅客逐步恢復。加上特區政府聽取社會各方面意見後,以「政府補貼、消費立減、全民受惠」為原則,提出「電子消費優惠計劃」優化方案,本澳持永久性及非永久性居民身份證的所有年齡層居民,每人將獲發5,000元啟動金及3,000元立減額,並預計6月至12月推行,相信會對本澳經濟景氣復蘇帶來正面效果。如下半年港澳之間有條件恢復往來、內地到訪澳門的旅行團和自由行網簽可以得到恢復,經濟景氣應可轉趨樂觀。 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研究小組上調今年4至6月本澳景氣指數預測值至3.4至3.5分之間,雖仍屬於「欠佳」等級,但下半年經濟可望進一步復甦和持續回暖。當然,未來經濟景氣仍取决於疫情形勢變化和相關刺激經濟政策措施的成效。
福建省政協主席崔玉英一行,本周日(11日)到訪澳門福建同鄉總會,宣講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開展座談,澳門中聯辦副主任張榮順應邀出席,澳門福建同鄉總會會長許健康、執行會長陳明金、監事長關榮豐等負責人接待來訪一行,理事長黃天松主持會議。 宣講習近平考察福建重要講話精神 崔玉英傳達了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表示習總書記赴閩考察重要講話精神,與他在閩工作期間的工作思路及十八大後各個階段對福建的各項指示批示精神,脈絡相承,既是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福建篇章的戰略指引,也是對治國理政的總體謀劃,她希望廣大在澳閩籍鄉親,要結合澳門、福建實際,從發展、全局思維,雙向學習、深刻領悟、融會貫通,把學習成果轉化為促進閩澳兩地交流合作的推動力。座談中,崔玉英亦對總會換屆一年多來所做的工作,給予高度認可和肯定,冀總會再接再厲更好服務澳門、服務家鄉。 譜寫建設現代化國家福建篇章 許健康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四五」開局之際赴福建考察調研,為新形勢下構建新發展格局,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福建篇章指明了方向,崔玉英主席在關鍵節點蒞澳傳達,體現了家鄉領導對在澳福建鄉親和總會的關心重視,對學習貫徹習總書記福建考察重要講話精神,起到具體直接的指導作用,總會亦將遵循習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發揮新時代社團作用,履行新時代社團責任義務,在新格局下推動會務創新發展,更好地服務新發展階段閩澳合作共融。
【本報記者林嘉欣】離島區社區服務諮詢委員會昨(13)日召開平常會議,邀請旅遊局代表介紹推動離島區旅遊發展的計劃。 會後,副召集人林家全及委員楊永成會見傳媒,總結會議的內容。林家全表示,旅遊局代表在會上介紹了「澳人食住遊」、5月至7月舉辦的離島區街頭藝術美化計劃、離島區消費樂滿FUN、澳門光影節和論區行賞的路線等等。 其中,在「澳人食住遊」方面,首階段設有六條路線,分別包括一條氹仔生態遊的路線,涵蓋氹仔市區及生態保護區等,當中設有專業拍照攝影師為團友攝影教育;另一條是路環的路線,涵蓋路環市區和路環漁韻等。 旅遊局研平日出發「澳人食住遊」 首階段「澳人食住遊」於今個月舉行,逢周末和公眾假期出發。有委員關注能否在平日也可以出發,林家全引述旅遊局表示,目前該項目是首階段開展,未來會不斷優化並公布更多措施,以及考量平日能否出發。 此外,亦有委員關注「心出發.遊澳門」的導遊知識含量參差不齊,期望「澳人食住遊」能在「心出發.遊澳門」的基礎上進行優化和進行統一培訓。林家全表示,目前約有500名導遊報名參與有關計劃,當局會進行篩選,若之前沒有出現違規情況,將有很大機會會被錄用。 光影節計劃12月舉行 關於2021年澳門光影節,林家全表示,正常光影節是12月舉行,當局現正物色地區中,將會在氹仔市區、路環市區等開展。當局計劃以旅遊+美食及旅遊+文創為主軸,展示社區的活力和魅力,希望協助周邊商戶提振經濟環境。 倡推出手繪地圖串聯特色景點店舖 委員梁俊傑在議程前發言時關注路氹旅遊業發展。他指,路環舊城區商戶飽受疫情衝擊,旅客數字仍未見起色之際,特區政府和商戶要有提前布局的思維,結合經濟及科技發展局推出的「特色店」計劃,做好推動小店經濟的發展體系,加強對特色老店的宣傳及推廣。 梁俊傑建議旅遊局結合經濟及科技發展局的「特色店」計劃,可在氹仔和路環舊城區推出專門的「手繪地圖」,串聯舊城區旅遊景點、傳統美食及特色店舖,推出精緻、具吸引力的步行線路,以小冊子方式放置在互聯網、旅遊資訊中心及出入境口岸等。 此外,當局還可以推動本澳大型度假村、中小型酒店和「特色店」的合作,共同推出套餐或特色旅遊線路,帶動遊客走入社區。 離島區社區服務諮詢委員會昨日召開平常會議。(林嘉欣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