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後 , 港澳通關變得不便 , 經常往來兩地的人士 , 深感無奈 。
「2021澳門國際博物館日嘉年華」昨日在澳門科學館會議中心舉行。
太陽城集團為加強澳門青年認識國家安全, 上周四 (6 日 ) 組織參觀由澳門特區政府及澳門中聯辦共同舉辦的「 全民國家安全教育展 」。
文化局舉辦之第 31 屆澳門藝術節視覺藝術展覽「 意象與空間 ——任冬生舞台美學展 」假路氹美獅美高梅的美高梅劇院舉行。
有花店負責人就指出,在今年疫情下的生意上升, 但有市民就指自己 會 「 就住使 」。
經科局人員持續不斷巡查監察物價,密切留意物價變動情況。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下稱應變協調 中心)表示,昨(9)日接獲一例受關注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接種後不良事件通報。
《 升降設備法律制度 》首場公開諮詢前日下午登場,工務局局長陳寶霞(右)出席。
為加深校友對認識國家安全觀念,提高維護國家安全意識及愛國愛澳精神。
民建聯大廈事務委員會在日常工作中發現不少問題,民建聯副理事長、大廈事務委員會主任袁漢均表示,大廈現存的塞渠漏水尤為嚴重,困擾不少居民多年,政府一直說要立法,惟可惜至今仍未正式立法。許多市民前來求助,但要解決相關問題,首先需要入屋檢查,但無奈法律存在漏洞,業主不配合,根本「無佢符」,即使是房屋局的樓宇滲漏水聯合處理中心也無可奈何。 實在讓人質疑政府為何遲遲不立法? 另外,政府對於低層樓宇的資助,袁漢均直稱「唔知道點解咁騎呢」,一棟大廈無論是有300戶還是五戶,修理資助一道門金額都為元,為何不按大廈的戶數、人口,而檢視究竟能獲取多少資助金額,認為政府應多加考慮及制定更加貼地的政策。 至於做社團工作面對許多不同情況時,他坦言有時候面對業主的「踩界」,不獲業主理解被辱罵,只能忍及解釋,但幸好也有一些願意配合的業主,透過民建聯的協調最終解決雙方之間的矛盾。 民建聯副理事長、大廈事務委員會主任袁漢均認為,政府應多加宣傳,推動業主關心自己的家園及出力。 (張庚睿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