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又開始,第25屆精叻BB及兒童用品展從明天起一連三日於威尼斯人金光會展A館舉行,展會按內容分為十大展區,種類齊全,眾爹哋媽咪為家中寶貝選購心水之餘,還有機會參與大抽獎等豐富節目,居民亦可順便提前辦年貨,迎接農曆牛年到來!
2020年剛剛過去,人們告別了不少人、事、物,一些陪伴澳門人漫長歲月的老店也在2020年倒下。
「澳門公共服務一戶通」平台自1月1日起增設網上辦理在生證明功能,市民可透過「一戶通」手機應用程式,一次性辦理社會保障基金、社會工作局及退休基金會的在生證明手續,市民反應積極,但有市民反映在開通「一戶通」賬戶時,在面容識別步驟上有困難。
去年除夕(12月31日)澳門錄得入境旅客30,747人次,為去年1月底新冠肺炎病毒疫情爆發後,過去11個月以來訪澳旅客單日數字最高。
因應河北省的最新疫情發展,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昨(5日)宣布,衛生局根據《傳染病防治法》第14條的規定,自今(6)日早上9時起,所有在入境前14天內曾經到過河北省石家莊市的人士,須按照衛生當局的要求在指定地點接受14天醫學觀察。
「健康碼」補充地址登記功能昨(5)日早上11:00重新推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昨晚表示,登記系統運作正常及暢順,截至昨日下午5時30分,共有93,356人補充地址登記。
行政長官賀一誠在2020年度《施政報告》中一再強調要實行精兵簡政,優化部門架構設置,踏入2021年後,能源業發展辦公室於本月1日起併入環境保護局,走出部門精簡架構第一步。
澳門金融管理局表示,正協調金融機構推出「聚合支付」服務——「聚易用Simple Pay 」,首階段是落實「反掃聚合」,商戶將可使用一部終端機受理所有本地二維碼支付工具,市民則可自由選擇任何一種本地二維碼支付工具進行消費。
受新冠疫情的影響,2020年對全球來說是非常艱難的一年。面對著疫情帶來的嚴峻考驗,太陽城集團與各界患難與共,迎難而上,努力地在各領域實現持續發展的願景。
離島區社區諮詢委員會昨(5)日舉行會議,司警表示,去年本澳電腦犯罪有所增加,惟網絡詐騙和點數卡詐騙個案有所減少。當局稱,疫情期間大部分市民留在家中,社交活動相對減少,犯罪集團看準時機犯案,因此網絡犯罪率有所增加。當中部分案件的受害人為學生,有些更涉及未成年人,社諮會對此表示關注。 離島區社區諮詢委員會昨日舉行會議,邀請教育暨青年局和司法警察局就預防青少年電腦犯罪、網絡欺凌及其他傷人與犯罪行為進行探討。三名離島區社諮會副召集人施妮娜、林家全和劉鳳鳴在會後向傳媒總結會議內容。 疫情間電腦犯罪增 劉鳳鳴引述政府表示,現行常見的網上詐騙方式可分為網購詐騙、網戀詐騙、裸聊勒索、網絡遊戲詐騙、點數卡詐騙(假援交)、網上求職陷阱六大種類。 她指出,去年疫情期間本澳電腦犯罪有所增加,惟網絡詐騙和點數卡詐騙個案有所減少。司警在會上公布了去年(2020年)1月至10月網絡詐騙、點數卡詐騙和裸聊勒索的數據。網絡詐騙共開立了37宗專案調查,較2019年減少三宗。37名受害人年齡介乎15至70歲,其中三名為學生;點數卡詐騙開立了23宗專案調查,較2019年減少57宗。當中四名受害人為學生,年齡介乎19至22歲,裸聊勒索共開立了52宗專案調查,17名受害人為學生,年齡介乎14至23歲,其中四名為未成年人。社諮委對有學生成為案件受害人表示關注。 受害人以男性高學歷人士為主 此外,有社諮委關注為何疫情期間網絡犯罪率有所增加?政府解釋,疫情期間大部分市民留在家中,社交活動相對減少,犯罪集團看準時機進行網戀或「殺豬盤」等詐騙,因此網絡犯罪率有所增加。至於為何網絡犯罪受害人以男性或較高學歷人士為主?司警指他們亦有詢問受害人是否曾看過司警的防罪宣傳,大部分人士也表示有看過,但抱著「玩吓」的心態便中招;亦有人表示未曾看過有關犯罪短片,因此司警希望繼續加強網絡防罪宣傳。 全展開覆蓋防罪工作 施妮娜表示,政府2019年舉辦了38場電腦犯罪專題內容講座,接觸了7,045名學生;而由於受到疫情影響,去年的專題講座規模有所減少,2020年1至11月總共舉辦33場,接觸了3,379名學生。 有社諮委在會上詢問政府有何方法防止青少年犯罪?司警指,當局正就大學生、中學生、大廈等不同範圍的對象,全覆蓋地開展不同小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