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市下配送服務漸擴大

群主稱無心插柳:只是遊戲

在「疫」境之下,孫先生帶頭的互助外賣群組內有接近一成餐飲商戶不敵經濟困境,黯然退場;但與此同時,在疫情影響市民外出的情況下,市民對外賣配送服務的需求亦上升。有以堂食為主的餐飲商戶希望轉型做外賣生意,並通過朋友轉介下加入了孫先生的群組,為這個互助外賣群組帶來了新的變化。 在經濟不景、失業率上升的情況下,過去半年出現了大量車手加入群組的跡象。孫先生形容,以往可能是每隔兩、三日才有人介紹車手加入,但現時是每日都有人希望加入群組做車手,「試過有一日有十幾個人加我群主號」,當時情況連孫先生自己亦嚇了一跳。 車手驟增 配送擴及疏果海鮮 然而,眼見商戶加入和外賣單數目追不上車手的增長,孫先生認為,有需要招攬更多商戶滿足車手的需求,以維持群組的健康運作。他想到同樣在疫情期間,因為市民買餸不便,對凍肉、疏果及海鮮批發商的配送服務需求急升,於是自今年2月起,通過人脈主動與這些批發商逐個對接。 由於群組今年起實施車手實名制,這些批發商更加願意嘗試加入群組。如此,外賣車手既有生意,亦填補了批發商針對「逐家逐戶」配送服務人手不足問題。到了5月份,還有餐飲管理系統公司主動聯絡孫先生,希望通過共用車手模式,助益公司發展。 「遊戲」變「生意」群主:冇諗過 截至今年8月,現時已有超過300名車手在群組內進行實名登記,加入商戶逾300間。加上在疫情推波助瀾之下,群組迎來了更多新的發展可能,甚至在外界看來,這或許是一盤龐大的「生意」,不過孫先生在訪談中則再三稱呼,這是一個「遊戲」。 孫先生在訪談中強調,他創立群組的初衷只是為了解決自己餐廳送外賣的問題,而他的餐廳生意亦通過外賣訂單增長而獲取利潤。但他稱當初想要擴展外賣群組,「真係貪玩,自己又鍾意玩!」眼看愈來愈多人玩,他就更無法萌生退意。 他又認為,從商戶角度而言,想要通過營運車手群,在商戶身上賺錢,商家不會接受,亦違背了他創立群組的原意:希望共用車手模式促進商家和車手無痛運作,「如果叫我去搵,我亦冇諗過要搵。」孫先生又認為,在「玩遊戲」的過程中,與不同行業打交道,為車手尋找工作機會,對他自身的經驗和知識亦有所提升。這亦啓發他希望群組未來還可以發揮交流行業資訊的功能,例如在產品報價方面,通過加入群組的商家提供資訊,促進行業之間的發展,為此他打算張羅更多有志人士加入群組管理。

14/08/2020
37892

的士車載機系統故障

司機質疑:損失由負責?

作為新《的士法》的配套設施,今年12月3日起本澳所有的士都必需安裝車載智能終端系統,現時正陸續安裝中。然而,前(12)日「的士管理系統」出現45分鐘故障,期間接獲兩名的士司機反映無法登入終端機,交通事務局已要求供應商最遲於今(14)日提交事故報告。對此,有業界形容故障是「災難性」,希望供應商保證不再發生同樣事故。 的士在安裝車載機後,司機必需憑電子的士駕駛員證登入系統,才能從事客運服務。本報昨日訪問的士司機羅先生,他的車輛暫未安裝車載機,並質疑新系統的質量和成效,當系統故障時司機無法正常計錶及收款,質疑相關的損失是否由政府或供應商負責。另外有司機批評每月300元維護費並不合理,建議採用實報實銷方式。 澳門營業汽車工商聯誼會理事長凌世威昨日接受本報訪問,形容是次故障為「災難性」,司機無法拍卡啟動計程錶、錄音錄像設備、導航系統等,等同無法正常收費,對司機收入有一定影響。凌世威表示,業界早前已與交通事務局局長林衍新商討有關故障後備用方案,林衍新建議啟用現時起錶系統計算,同時局長又曾保證收費系統正常運作。凌世威期望局方及供應商能夠解釋清楚故障起因,以及保證系統不再發生同樣事故。

14/08/2020
32074

澳航冀全面恢復國內航線

明起九條內地航線推優惠

受疫情影響,澳門航空多條往返內地各省的航線停航,由原本超過15條航線縮減至目前的九條航線。在昨日舉行的澳航新聞發布會上,澳航華南地區總經理馬詩駱表示,由2月至今,澳航整體運作的航線僅剩下2%至3%,每班機不超過十名乘客。他希望隨著內地自由行赴澳措施開放,可全面恢復國內航線。 馬詩駱又宣布,因應內地自由行措施逐步開放,澳航將在目前九條執飛澳門出發的航線上提供不同優惠產品,包括北京、上海、成都、廈門、杭州、南寧、揭陽潮汕、南京以及常州。他又指,大部分本澳市民逾半年未離開澳門,希望藉此機會讓市民到內地旅遊紓壓。 他又提到,若9月內地全面恢復赴澳旅遊簽註,國內旅遊市場將成為本澳旅遊產業復蘇的基礎,屆時將按情況再推出折扣促銷,包括內地旅客來澳的航班,並計劃與本地酒店及餐飲等企業合作推出優惠。 客座率控制七成以防疫至於航班的防疫措施,馬詩駱指,現時本澳仍處於防疫時期未能鬆懈,相關航線恢復後仍然會遵照防疫指引,除了飛機執勤後會重點消毒,餐飲會使用預先包裝食品。按照民航局規定,某些航線客座率會控制在七成,航班座位會盡量隔開。 早前新冠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表示,因應澳門與內地新的出入境政策,澳門居民可利用海陸空三種方式進入內地各省市。如利用海上或航空途徑進入,可向衛生局申請核酸檢測的紙本報告,以便向當地海關或酒店等單位出示核酸檢測的紙本報告或健康碼上的結果。

14/08/2020
37515

政府短期內與兩巴簽約六年

首三年每年六億財援「封頂」

政府與澳巴及新福利兩間巴士合約,先後兩次短期續約15個月及14個月,合約於今(2020)年底屆滿,外界期望政府可盡早釋出更多信息予大眾得悉。昨(13)日立法會土地及公共批給跟進事務委員會,跟進公共巴士服務批給事宜。會議後,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表示,政府預計本月或下(9)月內有足夠條件與兩巴簽署合同,新合同為期六年,料明年1月1日起生效。 立法會土地及公共批給跟進事務委員會昨日與政府代表共同商討有關巴士合約細節。閉門會議歷時約三個小時,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交通事務局局長林衍新出席會議。羅立文稱,新制定合同內容會參照去(2019)年最高峰營運時期數據作計算,政府或會給予約10.4億元作為財政援助,其中三億多屬於政府履行的社會責任,即長者、學生、殘疾人士的車費補貼,其餘六億多費用則設「封頂」上限,而三年後巴士公司有一次申請提升金額的機會。羅立文重申,除了三年後調升外,六億多的金額會作為「封頂」,六億數字金額只可減不可加。 新合同五大亮點 委員會主席李靜儀會後向傳媒總結會議內容,李靜儀總結五點內容,包括合同期限、財政援助、巴士其他業務、土地問題、更換環保車。 李靜儀引述政府代表稱,首先,新合同期限為六年,預料明年1月1日生效。第二、按照去年最高峰時期計算,財政援助支出約有10.4億,其中三億多元屬於政府應負起社會責任,即長者、學生、殘疾人士的補貼金額,而實際金額則會按照人群增加而作出變動,均按人頭作補貼。其餘六億多則屬於「鎖定金額」,均按去年的標準而定,同時合同內設有減值機制,如巴士公司達不到相關服務班次、乘客數量等標準,或涉及嚴重意外,政府或會減少補助,且每隔半年檢視;而六年內只有一次調升機會,即是三年後巴士公司可向政府申請調整,如獲得政府批淮則可在後三年生效及實施。 額外收益需按比例回報政府 第三、新合同關注到兩巴營運私人包車業務,包括出租車輛、巴士上廣告等收益,上述必須經政府批准方可進行,且相關業務的司機、巴士車身顏色均不可與公共巴士相同,同時在計算票收、出租車及廣告收益後的稅前盈利金額須按一定比例回報予政府。至於回報比例,李靜儀引述政府回應參照近年多份合同,一般做法為10%,但現階段仍未簽約,倘未能確定。 借用土地予服務方維修、泊車等 第四、政府考慮到巴士維修空間、加油等問題,新合同會針對專營合同服務批出一定面積土地,允許巴士公司申請土地泊車、維修、加油等用途,但政府強調不是批給予某一間巴士公司,如將來該合同結束,土地上面的建築、設施均按照專營合同走。李靜儀續稱,土地使用不涉及收費,但公司不能用作巴士服務以外的業務。 不跨橋巴士於2024年轉用環保車第五、政府要求兩間巴士公司有序更換環保車輛,而相關費用由公司承擔。同時,視乎市場上是否有提供中型或者小型環保巴士等車種,若市面上有出售,巴士公司則必須購買;至於大巴方面,現時澳門不少巴士線需行經嘉樂庇總督大橋,對大橋造成一定負荷,因此在車種上設定限制及要求,在2022年前,在不跨橋的巴士線中,有50%需轉用環保車輛,直至2024年前則需全部轉用環保車輛,上述是結合2024年第四條大橋的落成,其他巴士線可不行駛嘉樂庇總督大橋。 兩巴每年可申請調整票價 會議上,各委員最為關注財政援助的金額,指如未來乘客量超出2019年高峰,是否可增加財援金額。政府代表回應則表示,因應巴士票價是作為巴士公司主要收入,巴士公司可因應營運情怳,一年一次向政府申請調整票價,但政府強調會視乎工資、日常營運開支等作評估,強調最終不一定批准調升票價。 交諮委:路線規劃應由政府主導 交通諮詢委員會副主席黃承發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巴士路線若要真正做到便民,便應由政府作主導規劃,再應用智慧城市的技術來收集數據,因應不同區域的人流、乘客量及居民出行習慣等,從而判別巴士出車的路線及班次等。另外,問到有關新巴士合同10.4億元財政援助的具體計算方法,黃承發則表示,政府目前仍未向交諮委作詳細交代。

14/08/2020
34593

做好準備迎內地旅客

旅遊局支付寶合辦「勁賞節」

橫琴新口岸旅檢通道將下周二(18日)起正式開通啟用,珠海市於前天(12日)開始恢復辦理居民赴澳旅遊簽註後,廣東省居民及內地所有居民來澳旅遊簽註,亦分別於本月26日及9月23日起恢復辦理,為應對預期很快有大批旅客來澳,旅遊局局長文綺華昨(13)日表示,澳門已經做好準備,本澳豐富的旅遊體驗,相信一定能給旅客帶來難忘回憶。 旅遊局發新聞稿稱,為吸引廣東省旅客來澳旅遊及消費,助力澳門旅遊業活動恢復,旅遊局及經濟局支持支付寶推出的「大灣區勁賞節」,透過線上線下聯合優惠活動,向廣東省境內推廣澳門線下零售品牌及特色商店。支付寶澳門地區逾20,000間合作商戶推出多種優惠和折扣活動,以響應旅遊局「澳門心出發」電子優惠平台的號召。同時,旅遊局透過多個線上渠道為「大灣區勁賞節」活動進行宣傳,支付寶亦於廣東省境內推廣澳門線下零售品牌及特色商店,期望吸引更多廣東省旅客來澳消費。 旅遊局表示,支付寶「大灣區勁賞節」於8月10日至10月31日舉行,內地、香港及澳門支付寶用戶可於支付寶澳門地區的合作商戶使用優惠及參加抽獎活動。部分商戶更推出獨家優惠,吸引更多旅客消費。合作商戶涵蓋澳門多個行業商家,包括美妝、餐飲、超市及連鎖店等。隨著中央政府逐步恢復辦理內地居民赴澳門旅遊簽注,相信更多內地旅客可參與是次優惠活動,並有助推動更多旅客來澳旅遊及消費。

14/08/2020
26973

巴士縮班次 日增逾百特班車疏客

羅司:未見市民搭巴士有困難

本澳巴士班次本(8)月1日起作出調整,引起坊間熱議。隔日,交通事務局舉行記者會解釋事件,局長林衍新稱現時本澳每日約8,500班次巴士,每日最多減少200班次,粗略估計可節省約200萬元,同時巴士公司會因應客流而增設特班車。 昨(13)日立法會小組會議後,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多次被傳媒追問本月開設額外特班車費用,他稱特班車費用是按照現時巴士合同中的公式來計算,包括大小巴士、公里數等,暫時未有準確金額可以提供。他舉例稱,「原本兩輛30號巴士,再加一輛特班車,公里數就不一樣,金額就變得不一樣。」羅立文續指,刪減班次後,8月1、2日班次確實較為緊張,其餘日子則未見市民搭巴士時有困難,直言是已經無問題。他又坦言今個月內沒有乘坐巴士,期間更多次反問記者「你搭車有冇困難」,有在場記者表示有困難,羅立文回應稱「如果你話返工放工,你覺得呢個世界邊個地方無問題?」羅立文補充,按照明年新巴士合同,日後派出特班車,政府方面不需要再另外付費。 料暑假特班車支出近20萬 林衍新局長補充,現時特班車運行比例約佔2%至3%,預計暑假期間用於特班車支出10萬至20萬元,而額外支付特班車計算公式與普通班次相同。 本月的確是縮減班次,具體來說平均每日100多班特班車,平均每日47至48萬乘客,較以往的49萬有回落。林衍新續指,隨着自由行開始恢復,當局會按照每日乘車量、關閘出入境人流等,會適時增加班次,他又預計本月中後期會陸續恢復正常班次,參照去年的經驗8月22至23日左右已陸續恢復班次。

14/08/2020
10583

兩巴短期續約「吊命」兩次

坊間大批政府做事缺透明度

新福利及澳巴兩間巴士服務合同原於2018年7月屆滿,先後兩次以短期續約「吊命」,過去兩年續約的期間,坊間以不同的聲音要求政府交代續約原因,但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則以「傾唔掂」作為理據,令大眾深感不滿。現階段距離合同屆滿僅剩四個多月,政府更稱商討工作已「差唔多」,使社會各界一等再等,昨(13)日特區政府終於正式向外界披露合同內容,更表示可於短期內簽署合約。 回想最初,於2011年特區政府決定引入「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的巴士服務新模式,與新福利、澳巴、維澳蓮運三間巴士公司簽署為期七年的合同。相隔兩年的2013年,人稱「綠色青蛙」的維澳蓮運宣布破產,累計虧損至少1.2億元,最後由交通事務局接手管理。同年,廉政公署報告指出交通事務局採用「提供服務合同」方式,導致整份合同帶有不符合公共利益、甚至明顯違法的瑕疵,致使三間巴士公司在未獲「批給」及無訂立批給合同的情況下「違法經營」。2014年,原維澳蓮運的巴士路線正式由澳門新時代公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接收,並於同年7月1日起營運。三間巴士公司簽署的巴士服務公證合同於2018年7月31日屆滿。 直至2018年7月30日,即屆滿前一日,特區政府突然宣布,因仍需時與巴士公司磋商條文細節,故按照原公證合同作短期續約15個月至去年10月31日,同時批淮澳巴及新時代公司合併,消息一出,坊間狠批政府做事「收收埋埋」,不透明、不公開。後來在傳媒多次追訪以及坊間不同反對聲音下,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仍坦言,短期內會有巴士合同消息,再次在去年10月底短期續約14個月至今年12月,合約服務內容不變。

14/08/2020
15743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