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數月,旅遊零售業遭受重創,在本澳三個主要口岸外港碼頭、氹仔客運碼頭及港珠澳大橋澳門口岸商場經營的店舖受打擊尤其嚴重,新冠肺炎病毒疫情爆發後,港珠澳採取嚴厲入境管制措施,來往港澳客輪停航及港珠澳大橋金巴港澳線相繼停運,旅客絕跡,商場店舖零生意,政府今年2月起豁免轄下購物中心、服務亭及餐廳等店舖租金三個月,但免租期屆滿,今月開始要付租,但入境管制未解,每日生意僅數百元,面臨巨額租金、管理費、員工薪金,開支龐大但收入近零,管制解除無期,商戶無不陷於水深火熱,期盼當局伸出援手,提供一次性特別援助及延長免租期,助商戶渡過難關,令店舖能持續營運,保住員工飯碗。
由深港澳科技聯盟研發的「抗疫新型口罩」即將推出,主辦方昨(19)日舉行抗疫經驗報告暨新成果發布會。
經濟局表示,針對遺失電子消費卡的市民,政府將會於第二期消費補貼計劃推行時作出適當安排,讓有關市民仍有條件領取第二期5,000元的消費補貼。
統計暨普查局昨(19)日公布今年3月飲食業及零售業景氣調查資料顯示,3月飲食業和零售業業務表現持續疲弱,有97%受訪飲食商戶反映營業額同比下跌,比例較前一個月微降一個百分點。受疫情持續影響,飲食業及零售業受訪商戶對4月市道普遍看淡,有56%受訪飲食商戶和62%零售業商戶預期4月營業額按年下跌50%或以上。各類受訪商戶中,有80%或以上的西式餐廳和中式酒樓飯店,以及皮具、成人服裝、鐘錶珠寶和化妝品及衛生用品零售商認為4月營業額會錄得50%或以上的同比跌幅。
行政法務司司長張永春前(18)日約見兩南公司和批發零售業界,就活豬供應及零售價格問題重申政府立場,要求業界將零售價回落至合理水平。本報記者昨日前往街市查看,有豬肉攤販表示零售價格已回落,但亦有市民認為豬肉價格仍然偏貴,與超市售賣豬肉價格相去甚遠。
一名本地青年懷疑墮入網上援交陷阱,未見「囡囡」卻先被騙購買53,000多元點數卡。司警已接手調查該宗案件,暫未有人被捕。
司法警察局昨(19)日發出新聞稿表示,在近日接獲多名市民反映,稱其手機接收到由本地手機電話號碼發出的一條短訊,內容為:
一名香港無業男子涉嫌在早前凌晨時分,連環「爆格」本澳中區兩間食店,合共偷去超過12,000元現金,其得手後再徒步走回位於草堆街的住所內藏身。司警接報後根據店舖監控及「天眼」鎖定嫌犯身份,並於前(18)日在嫌犯住所將其逮捕。
街市管理問題多年來一直備受市民關注,貨品價格高踞不下,尤其鮮肉類價格,被懷疑與合謀定價有關。
澳博旗下酒店娛樂場53名員工日前懷疑進食馬里奧餅店的西餅蛋糕後,出現集體胃腸炎事件,經市政署調查發現有關蛋糕含有沙門氏菌。有醫生表示,沙門氏菌經家禽子宮下蛋會沾在蛋殼表面,如清潔不當,人類進食後會出現病症。除有娛樂場員工「中招」外,有懷孕的市民向本報表示,一家三口因食用了問題蛋糕,屙嘔至今仍未完全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