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署計劃將氹仔市中心四幅面積共約1.9萬平方米的閒置土地,建設成以推動環保為理念,參考國外的車胎公園作設計元素,配置大量休閒配套設施的休憩空間,適合各年齡層市民使用。市政署預計於明年第一季施工,整個工程預算約3,000萬元。 市政署上周五(14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市政建設廳代廳長李華苞,設計處代處長鄭軍海、高級技術員鄧淑妍及梁可婷等介紹車胎公園計劃。他們表示,當局計劃利用鄰近中央公園的四幅共1.9萬平方米的閒置土地,以近年國外流行的車胎公園作主題的休憩空間,以倡導節約環保的同時,為氹仔增添一個多功能的休憩空間,與中央公園及花城公園達至功能互補。 車胎公園位於氹仔廣東大馬路、布拉干薩街及沙維斯街之間的BT地段。是次計劃由市政署與環保局合作,挑選條件合適的車胎,經消毒及打磨後,重製成各類型休閒設施,同時因應閒置土地地形作設計,適合親子使用的施設包括車胎樂園、草地、山丘等;運動性較強的場地設有滑板場、籃球場、跑步徑及小童滑板車道等各個區域,適合不同年齡層提供動靜皆宜的互動遊樂空間。 李華苞表示,車胎公園為臨時休憩區,公園規劃的構思源於回應社會對善用閒置土地的訴求,同時改善社區設施。李華苞指不敢斷言公園為永久性設施,但相信會長使間使用,並保持定期維護。 她又稱,臨時車胎公園仍在規劃中,預計在明年第一季進行施工,整個工程預算約3,000萬元,並補充指公園的設計理念以環保節約為發想,以車胎為主的原料為回收材料,較為節省費用。
如果失業能比就業領到更多的錢,你還願意回上班嗎?美國新一輪紓困計劃仍在卡關之中,原因在於過去美國政府已花了太多的錢,特朗普想要花一點,但民主黨及民眾不答應。民主黨不用對邦預算負責,自然是可以慷他人之慨;對民眾言,疫情沒有好轉,經濟沒有復蘇,領到的補助變少了,飯要吃,孩子要養,怎麼辦? 美國政府推出的失業補助計劃到上月31日結束,民主共和兩黨仍然未就新一輪紓困達成共識。在野的民主黨開出一份總額達3.2萬億美元的《英雄法案》 ,當中保留了每周600美元的失業補助;共和黨掌握的參議院則通過了一份總額一萬美元的 《治癒法案》 ,計劃將600美元補助減至400美元,由聯邦政府出300美元,州政府出剩下100的美元。兩黨經過多次談判,未能在國會休會前將2.2萬億美元的差距縮小,特朗普必須以行政命令方式延長紓困,失業補助暫時降至400美元。 因此,8月第一周美國申領失業補助人口首次低於100萬人,不是經濟復蘇了,而是大家覺得應該要去找工作了。其實,如果以加州的最低時薪計算,每周600元已經比一個全職工作者的最低周薪要高出不少。 並不是說人們一定寧願偷懶而不願意去找工作,而是確實有不少人,在疫情發生後可支配所得增加了,要交的稅、應該付出的勞力卻更少了。譬如政府的薪資補貼,不會計算你原本應該領到多薪水;譬如公司企業允許你在家工作,薪水照領,過去要花費的交通、住宿及外食的成本卻都下來了,甚至有些工作還會更加輕鬆。這些人與其他沒那麼幸運,沒有辦法在家工作、領不到政府補貼的人一樣,仍然會覺得自己是受害者。 其實,全世界大撒幣紓困的政府不只美國,而如何在有效紓困及確保民眾的就業積極性方面取得平衡,卻是每個政府共通的難題。失業補助金太過慷慨,失業率降不下去,想要營業的企業就請不到人,整體經濟要邁向復蘇就更加困難,失業補助金太低,民眾無法度過難關,企業同樣開不了工,更多人可能上街示威,左右為難。 民主黨眾院領袖佩洛西說, 「我們有道德義務共和黨達成共識」 ,這個 「道德義務」指的或許不是公平或合理,而是一個交代。特別是在選戰進入倒數100天的此刻。至於美國經濟如何恢復,就是選戰以後的事。
本澳位處珠江出海口沿岸,而且較多岩石和淺灘,是不少海豚生活棲息之所,然而由於種種原因,本澳沿岸時常發現海豚屍體,當中包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白海豚。昨(16)日上午,竹灣海灘有一條海豚屍體沖上灘面,經市政署鑑定為成年中華白海豚,並將作火化處理。 市政署昨日上午接獲海關通報,於竹灣海灘對開海面發現一條海豚屍體,即時安排人員到現場跟進。經檢查和初步測量後,鑑定該海豚為雄性成年中華白海豚,體長2.45米,發現時體表皮膚部分脫落,屍體開始發脹,未見外傷,估計擱淺前已死亡,隨海水漂流至沿岸。 由於屍體已開始腐爛,市政署按動物屍體發現個案流程並基於衛生考慮將屍體作火化處理。市政署呼籲,市民如發現海豚擱淺個案,請即致電市民服務熱線28337676通知相關人員到場處理。 海豚屍體頻現或因污染 自去(2019)年中以來,本澳水域先後發現五條海豚屍體,其中四條為中華白海豚。去年6月29日,一條海豚屍體被沖上黑沙海灘,數日後的7月3日,氹仔海洋花園對開海面又發現海豚屍體,兩者均證實為中華白海豚。無獨有偶,今年5月中旬,本澳沿岸水域連續兩日發現海豚屍體,分別位於路環譚公廟對開石灘以及東方明珠對開海面,其中一條經鑑定為中華白海豚。 在多次的海豚屍體發現事件中,有不少估計在擱淺前已死亡,隨海水漂流至沿岸,當局並未公布確切死因。澳門海洋學會會長何偉添此前接受媒體訪問時指出,海豚死亡除了老死或病死,亦可能與環境污染和海水質量有關。
為推動業主做好樓宇日常管理及維修工作,房屋局前(15)日舉辦「樓宇管理推廣日2020專題講座」,邀請法律專家與機電工程師,向逾百名大廈管理機關代表講解《分層建築物共同部分的管理法律制度》,以及大廈公共電力裝置的定期保養及家居用電安全。 出席講座的房屋局局長山禮度致辭表示,房屋局重視樓宇管理工作,並積極向業主提供技術輔助,亦會委託調查團隊,即日起進行樓宇管理調查,了解業主參與樓宇管理的情況。同時,亦透過《樓宇維修基金》綜合計劃,鼓勵大廈業主積極參與樓宇管理事務,以及樓宇共同部分的維修工作。 截至今年7月31日,透過《樓宇維修基金》資助成立的管理機關,以及進行樓宇檢測、維修工程的個案達4,300多宗,資助金額共四億3,000多萬元;而透過房屋局協助成立並仍然有效運作的管理機關則有400個。
澳門柬澳商貿促進會日前假濠璟酒店舉行「柬埔寨與澳門中小企經貿座談會旅遊圖片展」,會長楊啟豐冀可發揮積極作用,引領廣大青年尤其企業家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致力推動澳門企業與柬埔寨交流促進多贏。全國人大代表、澳門立法會議員施家倫、澳門中聯辦警務聯絡部處長許咏昶等出席。 楊啟豐表示,柬澳商貿促進會打造一個良好平台,為澳門企業提供有關柬埔寨第一手資訊,共享商機和發展潛力。去年中柬雙邊貿易總額為44.35億美元,內地、澳門投資者到柬埔寨主要投資製衣、製藥、建築、房地產、旅遊及金融等領域。柬埔寨近年發展較快,政局穩定,國企和民企到柬埔寨投資日漸增多,中資企業合共5,000多家,主要投資在能源、基礎建設、貿易、農業和工業等方面,但港澳台企業就不太多。 柬埔寨吸引外資的法規政策進取務實,並提供一系列投資激勵措施,包括投資企業獲利後免徵三年公司利潤稅、免稅期最長可達八年、不實行外匯管制、允許企業獨資等政策,以期吸引更多外資進駐,推動經濟持續增長。當地政府亦十分樂意為澳門企業投資柬埔寨提供支援,共同推動「一帶一路」的建設工作。
澳門柬澳商貿促進會昨日(8月13日)舉行「柬埔寨與澳門中小企經貿座談會旅遊圖片展」。該會會長楊啟豐冀可發揮積極作用,引領廣大青年尤其企業家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正在北京的行政長官賀一誠昨(13)日率領特區政府代表團一行,與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等會見,雙方就加強澳門與內地金融合作等議題交換意見。另外,賀一誠一行又與國家水利部部長鄂竟平會面,雙方就澳門供水安全與建設交換意見。 與易綱行長會面期間,行政長官介紹了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澳門最新的經濟發展情況,以及澳門特區政府推出的一系列紓緩各行各業困境、協助市民渡過難關的經濟援助措施。 行政長官表示,隨着疫情持續趨緩,中央逐步恢復赴澳門的自由行簽註,將有助促進澳門經濟復蘇。然而,澳門產業結構單一,未來要與珠海攜手合作開發橫琴,致力推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發展。 加深珠澳合作開發橫琴行政長官又表示,今年一月份以來,一直與廣東省政府就橫琴開發進行深入探討。橫琴開發是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的一個站,也是澳門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一個起點,他希望中國人民銀行在政策上支持。 易綱行長認同雙方需要進一步加深合作,共同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做好珠澳合作開發橫琴這篇文章,為澳門發展開拓空間、注入新動力。他表示,未來將會繼續認真研究和落實支持開發橫琴的有關政策。 感謝內地保澳供水安全昨日特區政府代表團又與國家水利部部長鄂竟平會面,行政長官感謝中央一直在供水方面給予澳門的大力支持,尤其在澳門受鹹潮影響最困難時輸水壓鹹。供澳原水來之不易,強調會做好節省水資源工作,並在本澳新城區發展時要把中水(再生水)系統建設好。 對於如何長遠解決內港低窪地區水浸問題,行政長官認為要從根本上作出考慮,先做好防潮閘是否能確實解決問題的論證,希望水利部在技術上給予意見。鄂竟平部長回應表示,水利部關注澳門低窪地區水浸問題,將一如既往協助澳門,尤其是工程團隊可以和澳方一起全力以赴,共同努力。
中國銀行澳門分行與中國建築工程(澳門)有限公司前(12)日舉行「銀企直聯」系統啟動儀式,中國銀行澳門分行行長李光、中建澳門董事總經理張杰出席並分別致辭。 李光致辭表示,中建澳門成立40年,在建築核心業務創造了輝煌業績,在融入大灣區發展、拓展葡語國家業務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澳門中銀支援特區政府建設智慧城市,應用數字金融帶動社會升級,為各行各業發展提供多方位金融服務。中建澳門「銀企直聯」正式啟用,標誌著澳門企業傳統支付和結算模式的重大突破,推動澳門金融現代化工作邁出重要一步。 張杰致辭表示,中國銀行澳門分行長期以來為澳門特區的繁榮穩定作出了突出貢獻。中建澳門與澳門中銀作為澳門地區各自領域的龍頭企業,積極推動金融創新,對澳門發展現代金融和建設智慧城市具有重要的示範和引領作用。 「銀企直聯」是指企業通過資料介面將內部財務管理系統與商業銀行的網銀或現金管理平台實現聯接。「銀企直聯」可幫助企業實現資料共用和財務一體化,做到一鍵式出表,避免手工重複錄入,資金往來實現一秒鐘即時到賬,節省了開立和兌付支票的時間。
白鴿巢公園優化工程已完成,園內的兒童遊樂區將於明(15)日重開。市政署昨日邀請傳媒參觀園內設施,市政建設廳設計處高級技術員鄧淑妍表示,由於疫情影響了設施的貨運期,白鴿巢公園優化工程工期由原定的五個月延長至11個月完成,耗費約澳門幣1,200萬元。 市政署稱,白鴿巢公園雖然經過多次維修,但園內設施包括兒童遊樂區及戶外健身設施等均未能滿足社區居民的需求,故市政署對白鴿巢公園進行優化及改善工程,當中重點優化兒童遊樂區,將兒童遊樂場與周邊空間重新規劃布局。遊樂場較以往增大四倍至880平方米,劃分小童遊樂區(適合2至5歲)及中、大童遊樂區(適合5至12歲)。 公園整體優化工程還包括擴大綜合廣場,沿廣場外圍增設成人健身設施,設置多功能活動場以滿足市民運動的需求。園內更增建多個遮蔭棚,種植如蒜香藤、金銀花、藍花藤、禾雀花等攀緣植物,提升遮蔭效果,增加園內色彩及綠化。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政府呼籲市民「勿群集、少外出、留家中」,市民聽從政府呼籲,大多留在家中,足不出戶,不少人日常兩餐靠外賣解決,造就外賣平台疫情期間外賣生意勁升。然而,對於一些食肆而言,使用外賣平台提供的車手並不如預期理想,因為他們接單量大,有車手為多接單反而耽誤配送時間,令食肆失去顧客。因此,有食肆合作組織一個「外賣配送群組」,發展「共用外賣車手」模式,不但促進澳門外賣配送服務發展,甚至為配送行業帶來新的營運模式契機,拓展就業機會。 隨著外食文化盛行,不夠人手送外賣是本地中小企餐飲商戶長年面對的難題。對商戶而言,基於成本效益考量,一般不會聘請全職或兼職外賣車手。因此有企業平台瞄準商機,以收費形式為業界提供配送服務,亦吸引不少人趁空閒時間做車手,通過送外賣賺取外快。 外送成本事小 顧客流失事大 雖然有配送平台可以為餐廳提供配送服務,但餐廳負責人孫先生都選擇經常親自送外賣。他表示,自己亦有試用配送平台,不過認為效果不如預期。「試過一次,叫車手送三單外賣到南灣區,中午1點過嚟(高士德區)攞外賣,結果三單外賣配送超過兩個鐘,從此三個客人冇再幫襯。」在企業制式管理下,有外賣平台在合約上註明,餐廳所有外賣單都要交給平台負責配送,就算送餐地點就在餐廳樓上亦不例外,孫先生認為這不符合餐廳實際經營情況,他稱,「配送成本事小,但顧客流失事大」,所以在四、五年前已開始思考,可否聯合其他餐廳商戶組織配送團隊,解決送外賣問題。澳門曾經有類似的群組冒起,但「好快就謝咗」,於是相關的「自救」計劃擱置。 商家聯合組織配送群組 直到某一日,孫先生的餐廳在連日下雨天期間收到不少外賣單,卻因為配送人手不足,眼白白讓生意流失,這一次終於讓孫先生下定決心聯合其他商家組織配送團隊。這次孫先生找到了另外三間與他有相同遭遇的餐飲商戶,又聯絡了幾名認識的年輕車手,經過將近一年時間的籌備,終於在2018年11月,通過社交聊天軟件成立一個送外賣群組。 最高峰吸引逾500名車手 在這個群組內,當商戶有需要送外賣,就會直接在群組內「放單」,等待有意接單的車手自由對接。而商戶和車手需遵守統一的配送收費標準,以澳門半島區內配送為例,每一單外賣(不論幾多個飯盒)配送費公價是30元(連送上樓服務)。車手從商戶手上直接收取配送費後即送外賣,雙方均無需向協力廠商、包括平台的營運者支付任何費用。如此,商戶既不會「白養」車手,車手亦可以滿足賺外快的需求。 孫先生指,群組成立不久已馬上發揮效果,以他的餐廳為例,外賣生意與群組成立前相比有兩成增長,而且運作情況比他當初預想的要更順利。很快地,群組引來了更多餐飲商戶和外賣車手的注意和加入。在商戶傳商戶、車手傳車手的效應下,一年間,在最高峰時期加入的商戶超過500間,車手數目超過500人。 寬鬆管理 服務人性化 這個送外賣群組由於沒有商業化的制式管理,服務上的掣肘不多,群組甚至可以達成一些相當「人性化」的外賣服務。孫先生舉例,一些堅持不做外賣外送、僅限自取的老店,也可以達成「外賣」的效果。「有個客人(市民)主動搵我,話好想食嗰間舖嘅外賣,問我可唔可以幫佢送。」又試過有一次,一位需要在家照顧兩名幼兒的媽媽致電樓下超市,指需要購買尿片等嬰兒用品,但超市卻以貨品不滿400元為由拒絕送貨。最後這位媽媽找上孫先生幫忙,孫先生就安排車手送貨上門。 雖然群組管理寬鬆、「放養」車手,不過孫先生仍會要求群組內的商戶和車手遵守一些基本原則,包括不得隨意更改配送費定價。他強調,群組採取的模式已大幅降低商家做外賣生意的成本,商戶得了便宜,不應該再為了自身利益,剋扣車手的配送費,損害車手利益;他亦反對商戶為了吸引車手而自行抬價,強調即使在惡劣天氣下亦不能破壞規矩,「到咗落雨個個(車手)都唔願接,個個都等你調升價錢先做,我完全反對,畀我發現一定鬧。」至於車手方面,孫先生要求車手要有誠信,「應承咗接單就要做!」,他亦勸喻車手應量力而為,就算面對商戶通過加價,利誘車手接更多外賣單亦要忍住,因為一旦車手無法顧及時,商戶不會體諒,甚至會公開投訴,「(商戶)只會話你收咗錢又做唔切」,令車手聲譽受損,最終得不償失。 續下頁 Wisdom最高紀錄試過一日接多張外賣單。 (古金元攝) 不少茶餐廳也面對送外賣人手短缺的問題。(古金元攝) 孫先生的群組創立不足一年已擴展出數個小群。(吳泳欣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