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姓熊39歲內地女子,在關閘住所與男友爭執後,竟然走去報假案稱被人打劫25萬元,並且被劫匪打傷頭部,然而司警調查後發現一切都是該名女子自編自導自演的鬧劇。 在昨(12)日的案情發布會上,司警指,該女子近日與男友於澳門的住所發生爭執,期間男友無意間打傷女子頭部,其後該名女子氣憤下便離開住所。 司警發言人續指,該女子其後向司警報稱在走到關閘某街道上時,突然被一名劫匪搶去手袋,內有25萬澳門元現金。然而司警接手調查後卻發現,女子描述的地方根本沒有發生搶劫案,且在女子家中發現其聲稱被搶去的手袋及銀包。 該女子經司警查間後坦誠,因與男友發生爭執,被男友打傷,一氣之下便報假案欲報復男友。該女子被司警控以《 虛構犯罪 》,並轉交檢察院跟進。
一名 35 歲男教師與一名 16 歲女學生昨(12)日被發現倒臥在新橋區一賓館內的廁所,旁邊有兩個只剩灰燼的炭爐,救護員到場後證實兩人死亡。 菜農子弟學校校長王國英昨晚回應本報查詢稱,兩名死者為該校師生,對事件感到震驚及難過。司警已接手案件調查,雙方死亡動機將是重點調查方向。
新橋區一賓館發生男教師女學生燒炭死亡命案,本報昨日致電菜農子弟學校校長王國英查詢,王國英表示事件中死者是該校學生及老師,自己對事件感到震驚及非常難過。學校在事件發生後已向教職員提供輔導,盡量不影響學生情緒,並已聯同教青局及駐校社工舉行會議,商討學生輔導事宜。 王國英稱,今(13)日會先進行全校輔導,留意學生情緒,然後再將輔導細化至死者的班級及興趣班,務求盡量將事件對學生的情緒及影響減至最小。王國英表示,已與死者家人接觸,並盡量為學生家長提供支援。
教育暨青年局昨(12)日晚上發出新聞稿表示,對於有師生離世深感難過和惋惜,並對其家人致以深切慰問。教青局透過「 與學生相關嚴重事件通報機制 」知悉事件後,已即時啟動校園危機事故處理機制,派出人員到校協作開展輔導跟進工作,提供所需的支援及協助,藉以增強正向心理素質,期望減輕事件對師生的影響。教青局將繼續與相關部門保持緊密溝通,以及支援學校處理後續的工作。 教青局表示一直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多年來透過開展生命教育及學生輔導服務,為有需要的學生及家長提供服務,並與學校及家長合作,共同關顧學生成長。教青局亦呼籲學生倘遭遇情緒困擾或疑難,應主動向信任的人或專業輔導人員等求助,以積極的態度去面對,尋求協助解決問題的方法。 倘有師生因事件遭受困擾,可與駐校輔導機構人員或教青局屬下教育心理輔導暨特殊教育中心聯絡,電話:2840 1010。
中國提出以「 一國兩制 」方針收回香港、澳門,以解決英葡於歷史遺留下來的殖民地問題,進而推進祖國統一大業。於1987年4月13日,中葡兩國政府在北京簽署《 中葡聯合聲明 》,宣布中國於1999年12月20日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從而圓滿解決了這一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 澳門回歸後實行「 一國兩制 」、澳人治澳和高度自治的政策, 澳門《 基本法 》的制定是「 一國兩制 」偉大構想的具體化和法律化表現,是貫徹實施「 一國兩制 」的關鍵所在,亦是澳門繼續向前發展的根本保證。澳門回歸20年來,能夠繁榮穩定的發展壯大,離不開《 基本法 》的「 定海神針 」作用。
第五屆特區政府行政會委員名單公布,11名委員中有八名為新委任,可謂大換班。其中現任行政會委員馬有禮退任,其子、現任科學技術發展基金行委員會主席馬志毅獲委任,而來自工聯的李從正則接班何雪卿,福建澳區政協聯誼會會長張宗真、街坊總會副理事長陳家良則延續了福建社團、街總在行政會的一席之地。 行政會委員的職責是協助行政長官推動政策、實施決策,被稱為特首的小「 內閣 」,外界關注多位新成員對未來的看法。本報昨日訪問到馬志毅與陳家良,談到對未來的工作期望。
被稱為特首「 內閣 」的特區政府行政會委員名單昨(11)日出爐,第五任行政長官辦公室宣布由張永春、歐安利、林金城、陳澤武、馬志毅、李從正、陳家良、邱庭彪、楊道匡、張宗真、周永豪等人組成第五屆政府行政會,有關的行政命令將於本月20日公布,同日宣誓就職。其中年僅30歲的澳門中華新青年協會會長周永豪成為有史以來最年輕的行政會委員。周永豪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未來他將把更多年輕人的聲音帶進行政會中。
立法會公共財政事務跟進委員會昨(11)日舉行會議,跟進財政年度第二及第三季度「 行政當局投資及發展開支計劃 」(PIDDA)的預算執行情況。委員會主席麥瑞權會後引述委員會總結指,政府各部門在工程開展前缺乏討論,導致工程延誤、部門項目執行率低,強調部門之間要加強溝通協調。 昨日會議上,有七個政府部門及機構派代表出席,解釋部分負責項目執行率為零的情況,另外財政局及行政公職局代表亦列席會議。委員會主席麥瑞權會後表示,其中有39個項目由2018年到年第三季的執行率依然為零,而2019年第三季的預算執行率低於50%的項目有96個。 麥瑞權總結項目執行率低原因,包括有些部門至今仍不清楚現行法律規定,有哪些項目工程是可以由部門自行跟進,哪些要交由工務局審批,因此拖慢了項目進度。有些項目在圖則完成後才發現沒有設置無障礙設施,需要進行修改,導致項目延誤,委員會建議政府向各部門舉行講解會。 針對項目的批則、改則問題費時,委員會建議各部門向財政局申請立項時,先加強跨部門溝通,了解更多資訊,又建議立項時按每一季度細分。以離島警務廳大樓為例,麥瑞權引述工務局指,大樓設計在防火安全和結構等方面都有優化空間,當局基於善用公帑原則,需要重新審視工程計劃,要求使用部門回覆意見,於今年月取消了公開招標,因此要取消今年已申請了的預算。 雖然委員會列出了多項政府仍需改進之處,不過麥瑞權稱,委員會認為各政府部門在預算執行方面有進步,部門「 願意將原因講出嚟 」。委員會建議各部門應提前做好溝通,避免項目要中途修改甚至取消。
正在建設中的橫琴新口岸昨(11)日首次開放予媒體參觀,橫琴新區發展改革局副局長王彥表示,現時建設工程推進快速,粵澳雙方正在協商啟用日期,有信心在澳門回歸紀念日時滿足通關條件,今年底至明年初旅檢通道將率先投入使用。
由文化局主辦的第19屆澳門城市藝穗節將以「 搞作無譜,地膽帶路 」為題,於明年1月10日至19日期間舉行,共帶來17場精彩節目,以及13項周邊活動,引領觀眾遊走澳門大街小巷的不同角落,展開奇思妙想的創意旅程。 文化局昨(11)日舉行發布會介紹系列活動,局長穆欣欣表示,藝穗節貫徹「 全城舞台、處處觀眾、人人藝術家 」的理念,成為了很多人初次接觸表演藝術的起點,亦幫助有潛力的本地藝術家或團體踏出第一步,日後推薦到海外演出,走向更廣闊的舞台。 本屆藝穗節活動包含舉行17場演出及 13項延伸活動,由本地藝術家帶領觀眾深入本澳大街小巷,由住宅到文化地標,貫通歷史與現實之間。除本地藝術家外,文化局亦邀請來自英國、台灣、加拿大等地的藝術家,以偶物劇、劇場及舞蹈等演出,融匯本澳的特色文化。本屆藝穗節同時設有《 斜槓特攻 》幕後製作志願者招募、工作坊、講座、交流會等周邊活動,為觀眾帶來豐富及多元的藝術體驗。 各場演出門票將於本月15日(星期日)上午10時於澳門售票網公開發售,各工作坊則於本月16日上午10時起接受網上及電話報名,報名開放至活動舉辦前一天或額滿即止。更多節目資訊可瀏覽藝穗節網頁www.macaucityfringe.gov.mo或臉書專頁「 澳門城市藝穗節 Macao City Fringe Festiva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