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保安司派出代表團出席上(11)月日至25日在浙江省溫州市舉辦的第四屆「 警察公共關係最佳案例研討會 」,司法警察局社區警務及公共關係處處長鄭寶湘率領多名人員隨團。研討會上,司警局「 滅罪小先鋒種子計劃 」案例獲評為全場最高榮譽的特別優秀獎。 第四屆「 警察公共關係最佳案例研討會 」由公安部公安發展戰略研究所城市警務研究中心和中國國際公共關係協會警察公共關係專業委員會主辦,浙江安防職業技術學院承辦,超過一百位全國各地警察公共關係的專家學者參加,多角度探討警察公共關係建設與發展問題。 今屆研討會的參賽稿件來自全國各地,內容涵蓋危機公關、輿情處理、社會溝通與合作、社區警校等不同方面,最終獲獎的案例作品有70餘篇,其中,司警局「 滅罪小先鋒種子計劃 」獲評為全場最高榮譽的特別優秀獎。研討會上,司警局代表發表「 傳播正義種子,守護社會未來───澳門司法警察局《 滅罪小先鋒種子計劃 》建設案例 」專題演講,並參加了專題分組研討。 「 滅罪小先鋒種子計劃 」 已舉辦至第七屆,一直得到社會各界、尤其是教育界的認同和支持,至今培育接近1,000名青少年成為正義有為的優秀先鋒。未來,司警局表示將持續優化「 滅罪小先鋒種子計劃 」,培育更多正義種子,推動更多青少年參與防罪滅罪的宣傳工作,警民合力維護社會治安秩序。
澳門教育暨青年局與珠海市教育局於昨(12)日在教青局進行《 珠澳教育合作與交流協議 》簽署儀式,並為今年締結的九對珠澳姐妹學校進行簽署儀式。不僅加強珠海與澳門教育界的深度融合,增進珠澳兩地學校間友誼,更為慶祝澳門回歸20周年。活動出席嘉賓包括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澳門中聯辦副主任羅永綱、教青局局長老柏生以及珠海市教育局局長林日團等。 簽署儀式中老柏生致辭表示,為了進一步促進珠澳雙方的教育交流,推動珠澳兩地在教育行政、課程與教學、學生交流等範疇的合作,澳門教育暨青年局和珠海市教育局即日簽訂新的《 珠澳教育合作與交流協議 》,是有利雙方加強交流合作的重要協議。 他又指出,珠澳兩地締結姐妹合作關係的47所學校,都是理念崇高、經驗豐富的學校,致力推行德育培養、感恩教育、素質教育、愉快學習、開拓創新、體藝培養、外語教學等,且各有特色。同時,前(11)日還有九對姐妹學校締結合作,期望他們通過開展學校領導及師生間的交流互訪和各類合作項目,在教育理念、教學設計、課程研究和教師專業發展等方面擦出火花,互相促進、共同成長。 另外,同場並舉行的「 2019年珠澳校長論壇 」,以「 聚焦大灣區建設,實現教育的融合與共贏 」為主題,論壇旨在探討珠澳兩地非高等教育的協同發展,加強兩地在教育政策、學校管理和構建和諧校園等方面的教育交流與合作,為兩地的學校管理人員創設交流平台。
繼早前港澳導遊可到橫琴考取執業資格證書後,如今港澳建築界企業及專業人士也可到橫琴獲取備案認可書。昨(12)日上午,「港澳建築及相關工程諮詢企業備案認可書 」及「 港澳專業人士備案認可書 」頒授儀式於橫琴新區綜合服務大廳舉行,兩位澳門建築企業代表及三位澳門註冊土木工程師出席。 澳馬建築工程有限公司橫琴代表人馬志達受訪時指出,公司有國際上的合作和管理經驗,能夠接觸建築業較新型的機器,在資金方面也有一定優勢,而橫琴新區現時有不少基建工程,獲得認可書後,公司也可參與其中,這是促進公司進一步發展的新機會。 澳門栢杰工程顧問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胡祖杰表示,在未能備案之前,許多港澳企業到橫琴投資時會沿用內地的監理標準,存在習慣差異,如今備案後,將有助港澳業界把自己的設計概念和監理技術引進橫琴,雙方達到互補作用。 除此之外,三位澳門註冊土木工程師包括余偉清、周子建及冼偉雄也獲得認可書。 余偉清表示,目前客戶主要是來自港澳的開發商,獲得在橫琴的執業資格有助提高自身信任度,也能讓港澳開發商更有信心到橫琴投資發展。
立法會第三常設委員會昨(12)日繼續分析及討論修改《 勞動關係法 》法案,勞工局代局長吳惠嫻列席。委員會主席黃顯輝會後表示,法案文本除了建議僱員假如在休息日上班,可選擇「 一工一假 」或者「 兩假 」作為補償外,政府在本月初呈交的第二份文本中刪除了「 由僱主指定補假日期 」的表述,即僱員可以通過勞資協商方式,選擇於30日內何時享有補假,而不是由僱主指定。
「 國際中小企論壇 」昨(12)日上午於澳門君悅酒店開幕,活動由澳門中小企業協進會、國際中小企業聯合議會主辦,主題為「 中小企與創業精神—引領世界前進 」。論壇一連三日舉行,合共多位來自世界各地的政界領袖、權威學者、企業家、中小企業主和非政府組織的代表出席。 論壇主要就粵港澳大灣區商機、金融科技、智慧城市、5G發展、物聯網、企業人文精神、供應鏈與環球貿易、人工智能與自動化、婦女創業、中小企支援旅遊與酒店業發展,以及教育對中小企繁盛發展的重要性等議題作出深入探討。 澳門中小企業協進會理事長區宗傑表示,「 國際中小企論壇 」今年首次在澳門舉辦,期望可以引進海外知識和經驗,推動企業人文精神和創業生態系統在澳門實踐和普及。他又指發達國家的中小企對本地生產總值的貢獻達到60%至70%,澳門中小企佔本地生產總值卻只有20%,尚有很大追趕空間,認為澳門中小企可藉論壇契機,進一步深化粵港澳三地合作。
澳門保險中介行業協會昨(12)日舉辦「粵港澳大灣區保險中介行業產業論壇」,邀請來自廣州、深圳、香港及本澳業界代表出席探討多個主題,包括大灣區的醫療發展、澳門央積金制度及牌照考試制度等。 澳門保險中介行業協會理事長張楚表示,希望透過論壇讓業界人士提早了解粵港澳大灣區為本澳保險中介行業帶來的機遇與挑戰。張楚又指,為配合政府提倡本澳居民前往大灣區就業及養老,特別邀請內地學者向本澳業界介紹大灣區醫療服務的最新發展,藉此透過保險中介向市民宣傳,提高公眾對內地醫療服務的信任程度。 張楚表示,本澳保險業對比多個內地城市發展滯後,需要更多與大灣區城市的業界交流,以及與監管部門合作,才能讓本澳保險業做好未來融入大灣區發展的準備。
由廣東省網信辦組織開展的「 粵澳同心 逐夢灣區 」慶祝澳門回歸周年網絡主題採訪媒體團昨(12)日抵達澳門。媒體團參訪澳門大學期間,文化局局長穆欣欣與媒體探討有關澳門在建設人文灣區方面的工作,她表示,今年2月《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 》發布,明確賦予澳門「 打造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 」的使命,有關定位既肯定了澳門在歷史上發揮的作用,更賦予了澳門新的時代使命。 穆欣欣指出,在未來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大潮之中,澳門將更充分發揮數百年來未曾中斷的歷史文化積累的優勢,與大灣區內其他城市進行優勢互補,鞏固「 中葡文化交流中心 」的重要地位的同時,不斷加強自身作為多元文化交流合作的平台作用,與大灣區城市群共同打造世界一流的人文灣區。 穆欣欣又稱,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不斷深化和加強,澳門正逐漸把中葡文化的交流成果帶進「 人文灣區 」的建設之中,讓中國與葡語國家和粵港澳大灣區這兩大方向進行融合和互補。今年舉行的第二屆「 相約澳門──中葡文化藝術節 」各個節目亦作為首屆「 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 」中澳門的重點項目。穆欣欣相信,這種深度融合將更能發揮澳門中西多元文化長期交融共存的優勢,有助拓展大灣區向外延伸的接觸面,豐富大灣區內的人文交流內涵,提高文藝合作水平。
只要有足夠的保護裝備,本澳是容許市民在馬路上踩單車,但如果因觸犯交通條例被停牌「禁止駕駛」的話,則在「禁駛」期間不得駕駛任何車輛,包括單車,否則將會被重罰。而近日有一位市民在「禁止駕駛」期間踩單車,結果被治案警發現並「捉個正」,被控《加重違令罪》。
郵電局昨(12)日發出新聞稿指,在近日的恆常巡查中,在下環區一帶發現懷疑使用偽造郵資憑證的信件,該等信件並非由郵電局郵差派遞,然而卻被發現於樓宇或街道的信箱中,其上蓋有郵電局式樣的日戳、「 大量函件 」和「 郵資已附 」的印戳,而且沒有標示清晰的寄件人及收件人資料。郵電局已將相關事宜向警方通報,呼籲市民留意上述情況
一名自稱賭術精湛的內地男子疑詐騙一名內地女子36萬港元,被司警拘捕,涉及巨額詐騙。 司警在昨(12)日的案情發布會上指出,在近日接到女子報案,指出在月下旬認識到一名內地姓胡42歲男子,對方指自己賭術精湛,如女子給他本金,他有能力為女子贏下不少錢。其後在12月,女子同意給疑犯36萬港元,疑犯稱自己能在一個月內贏得72萬,並且會在每一日分女子2%贏款。 疑犯在拿到女子的36萬港元後,立刻在賭場「 博殺 」並贏了十萬元,分給女子70,000萬元,然而之後男子卻突然表示有急事要離開,更與女子失去聯絡。女子之後感到疑惑,於是報案求助,揭發事件。 司警調查後發現,該名男子在事後已經離開澳門,並認為他故意與女子失去聯絡。司警最終於12月10日,男子經關閘進入澳門後將其拘捕,並以《 巨額詐騙罪 》將男子移交檢察院偵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