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無業男子懷疑靠偷竊維生,涉嫌連續兩日在關閘廣場附近偷去兩名本澳男子放在身傍手袋,偷走手袋內現金共 16萬元,被治安警拘捕,疑犯辯稱是在街上撿獲手袋,內裹沒 有現金,警方以涉嫌觸犯「不正當據為己有」罪移送檢察院處理。警方正追查有關贓款下落。 被 捕 男 子 姓 莫,46歲, 本 澳居民,無業。治安警昨日通報案情稱,案發在本月 8日淩晨零時許,一名本澳男子由內地回澳過關後在關閘廣場長椅上稍事休息,期間因太累睡著,醒來發現其裝有 12萬多元現金手袋已不知所終,於是報警求助,事件中損失現金及證件等財物折合約 153,000澳門元。 治安警調查鎖定作案目標,翌 (9)日傍晚在青洲新馬路反罪惡巡邏時遇見疑犯莫某,將其拘捕,他承認拿走手袋但當時裡面已沒有現金。治安警到疑犯位於青洲住所調查尋回事主手袋,並發現另一本澳居民同樣在關閘廣場附近被人拿走的手袋,該男子報稱損失 5,600澳門元。
一段送外賣用電單車在 3,900米長友誼大橋逆駛飛馳視頻在網上多個討論區熱傳,更配上經典賽車電影「烈火戰車」主題曲,期間不少車輛紛紛閃避這架逆駛對頭車,並要求警方盡快拘捕該名罔顧道路安全人士。治安警獲悉後十分關注事件並展開調查,前晚在菜園路一食店拘捕一名任職廚師內地男外僱。 被捕男子姓黃,30多歲,在氹仔菜園路一間食店任職外僱廚師;來澳 20多天換取得在澳駕駛電單車資格,治安警以「危險駕駛罪」將黃某移送檢察院處理,一經罪成最高可判刑三年;另外,由於在友誼大橋上逆駛,他亦將會被科處 6,000元違規罰金。 一段電單車在長 3,900米的友誼大橋上逆駛視頻在網上瘋傳,由於情况嚴重,治安警立即展開調查,並根據大橋監控錄像鎖定相關電單車屬於氹仔菜園路一食店。前(9)日晚上 7時,警員到食店找到一名男外賣員,他確認視頻中電單車為食店所有,但否認當時由他駕車送外賣。警員進一步調查後,接觸到上述黃姓內地男子,他承認本月 7日晚上趁用餐休息時間,駕駛公司送外賣電單車前往新口岸幫朋友購物,但由氹仔經友誼大橋至外港碼頭時不熟路,於是原路折返,逆駛經友誼大橋返回食店。
澳門特區政府成立以來,一直秉持「 教育興澳、人才建澳 」的施政理念,積極參與教育發展事務,對各教育領域的項目進行資助,在2007年已全面推行15年的免費基礎教育,積極完善高等教育體制建設,加大資源投入,保障學術自主,推動科研創新,致力培育各類優秀人才。
社會大眾期待多時的澳門輕軌氹仔線,終於昨(10)日與市民見面,成功通車運營,公眾可在即日起至12月31日期間免費乘搭。長度公里、11個站點的氹仔線,覆蓋了機場、碼頭、口岸,以及重要的居住和商業區,有望緩解氹仔日漸沉重的交通壓力,並且成為觀光旅遊的一道亮麗風景線。昨日有大批市民和遊客排隊乘搭輕軌列車,有市民希望輕軌可以早日延伸至澳門本島,提供更便利的公交出行體驗。
備受矚目的澳門輕軌氹仔段昨(10)日通車,首班載客列車下午 3時 33分由氹仔碼頭站開出,至終點海洋站耗時約 22分鐘。有市民提早兩個小時前來排隊,等待搭乘首班車,車站一度出現人龍。 排頭位的市民劉先生下午 1時便前來排隊,他表示,如果前往機場或者有巴士接駁,會考慮 將輕軌納入出行選擇,票價方面可以接受,長遠而言更希望澳門段盡快開通。市民李先生乘搭後覺得車輛行駛速度快,但是轉彎位置車身不夠穩,相信未來前往機場會更加方便,但他更希望輕軌延伸到澳門本島,早日提供更佳公交體驗。 首班車開出之後,車上乘客一片歡呼,沿途不停用手機記錄風景和自拍留念。在後續的車站中,都有市民或遊客在站台上等候上車。在科大站上車的香港遊客張小姐認為,站內指引明確,工作人員服務態度親切,車身新淨,乘坐體驗良好。
《政府公報》昨(10)日刊登《輕軌交通系統法》的相關補充行政法規和批示,規定輕軌三站內每程收費六元,六站內收費八元,全程收費為十元。身高不超過一米的小童(須由一名成人隨行)、持有長者或殘疾人士電子卡的乘客豁免支付費用。12歲以下小童、未持有電子卡的年滿歲長者或殘疾人士,以及持有電子預付卡的乘客可獲扣減票價50%。持有學生電子預付卡乘客可獲扣減票價75%。上述票價制度明年(2020年)月起生效,即今年底前可免費乘搭。 根據行政長官批示,輕軌公司於下月1日設立和提供輕軌運輸憑證。運輸憑證包括:按不同票價金額供一般乘客使用的單程代幣、一般乘客使用的電子預付卡、學生電子預付卡、長者電子卡、殘疾人士電子卡。學生、長者及殘疾人士電子卡屬個人性質,不得轉讓,僅可由有關持有人使用,首次發出免費,每次更換須支付30元費
澳門輕軌氹仔線於今(10)日正式通車,今日上午時舉行開通儀式,由行政長官崔世安主禮。 首班載客列車於今日下午3時33分由氹仔碼頭站開出,同時由即日至本月31日期間市民可免費乘搭,站務員會在閘口向乘客派發單程車票,乘客可憑票進站乘車,至於票價將於稍後公布。
經過一連五日的各項精彩活動,第四屆澳門國際影展暨頒獎典禮今(10)日迎來最高潮,自上午開始一連串的展映活動,閉幕電影《 麥路人 》於上午10時及晚間9時在澳門文化中心小劇院放映,而眾所矚目的閉幕典禮紅地氈將於傍晚6時在澳門文化中心綜合劇院展開,多位明星大使閃耀登場,重頭戲閉幕禮暨頒獎禮則於晚間8時舉行,得獎電影人亦將出席記者會接受訪問,分享獲獎心得。晚上9時30分在舊法院大樓放映的《 蘭心大劇院 》則是本屆影展最後一部放映的電影,為一連六日的盛大活動畫下完美句點。
澳門國際影展邁入第四個年頭,今年同時也是澳門回歸20周年的重要年份,澳門本地電影今年的表現如何呢?旅遊局局長、影展籌委會主席文綺華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今年可以說是澳門電影產量最多的一年,本地電影無論是運鏡或敘事都逐漸成熟。影展舉辦四年來,可見到本地電影人的機會愈來愈多,也有更多國際片商、發行商,知名的導演、演員願意參與澳門國際影展,讓本澳電影人有更多機會接觸世界各地的電影人士。她相信影展作為一個影業平台,能夠發揮輻射作用,推動更多合作項目落實,讓澳門的電影產業愈來愈好。
由澳門本地九位導演共同製作的《 澳 門 之 年 》上 周 六(7 日)晚 於 旅 遊塔首映,旅遊局局長文綺華、文產基金行政委員會代主席朱妙麗等出席。 《 澳門之年 》監製徐欣羨(圓圖)受訪時表示,九位導演有不同的性格及故事內容,整合在一套電影確實有一定的難度及挑戰性,需要大家多方面磨合,從而帶出最好視覺效果予觀眾。 該劇的九位導演分別挑選澳門不同年份所發生的事件作為主題。其中故事之一的《 相聚一刻 》 講述2017強颱風「 天鴿 」後引起的感人故事。《 陪你走到世界末日的盡頭 》則訴說一對離異中的夫婦在夜裡穿越城市街道的故事;而《 洗衣機 》則描繪了兩名「 鬼佬 」試圖在澳門路環丟棄一台老舊的洗衣機。九個故事有的喜感橫溢,但更多是惆悵傷感,充滿省思。《 相聚一刻 》 導演周鉅宏表示,期望透過電影記載澳門多件難忘小故事,以抒發他們對這座城市變遷的感受與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