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信心不足

唐繼宗:能否回升取決經濟增長動力

科大可持續發展研究所公布調查顯 西灣大橋輕軌車道變更 徐承康冀工務部門進一步解釋示,今年第三季消費者信心總指數按季下跌4.17%。經濟建設協進會理事長唐繼宗接受本報訪問表示,消費者信心總指數下跌主要是因本澳有不少行業都與旅遊相關,例如零售、餐飲等相關行業的受訪者均會感受到現時形勢的發展對經營帶來壓力,因此反映在消費者信心上。 唐繼宗指出,工資收入中位數近年都是呈上升態勢,但由今年第二季開始出現下調壓力,由此可見受訪者所處行業的不景氣。他續指,在今年第一、二季度GDP均出現下跌,同時從更宏觀的角度來看,包括中美貿易戰以及香港事件等的負面消息等,都會令整體的消費者信心受影響造成下跌。 而科大調查報告中提及購買住宅分指數跌幅最大,下降5.76%。唐繼宗稱,市場對於未來短中期的經濟環境並不樂觀,以及在樓市方面也沒有利好消息支持,而政府公布最新一期的住宅樓價指數基本上只是持平甚至是負增長,因此種種因素下形成購買住宅分指數亦有跌幅。 被問及消費者信心總指數未來會否回升,唐繼宗指要視乎澳門整體經濟發展的增長動力是否能回升。在旅遊服務業方面,雖然訪澳旅客人數有所上升,但平均消費及總體消費都是減少,而在博彩方面賭收亦呈下跌態勢。他表示,與旅遊相關的經濟發展是會影響消費者信心,而本澳有不少中小企均是與旅遊業掛鉤,因而影響到消費者對當前經濟形勢,以及在投資方面的判斷,未來能否上升還是要看回上述種種因素的變化。

09/10/2019
15841

機場擴建工程分兩階段

年客運量將增至1,500萬人次

離島區社區服務諮詢委員會昨(8)日下午舉行會議,邀請民航局代表介紹澳門國際機場的擴建工程,以及未來的發展情況。離島區社諮會副召集人林家全會後引述政府代表稱,預計中央政府在2020年下半年完成審批填海工程,而擴建工程完成後預計機場每年可接待1,500 萬人次。 委員余致力表示,機場擴建第一階段為三個區域的填海工程,預計耗時三至四年完工,2026年底部分設施可投入使用;而整個擴建工程預計在2029年完成,期間將建造行人天橋連接北安碼頭,以及一條行車天橋,形成海空聯運樞紐。 據政府代表介紹,機場擴建工程分為兩個階段,完成最終階段工程後,機場面積將由原有的185公頃增至323公頃,候機大樓面積增至100,300平方米,同時設有新候機大樓、滑行道系統、49個客運停機位、18條登機橋、通用航空停機坪等,而跑道則維持單跑道設計。林家全表示,政府預計擴建工程完成後,每年將可接待1,500萬人次,貨運量達61,800噸。 澳門國際機場於1995年11月9日正式投入運作,隨著社會經濟飛速發展,原本的設計容量已經不敷應用。今年上半年機場總客運量472萬人次,按年增長18%,飛機起降3.7萬架次,同比上升19%。當局預計今年全年客運量可達900多萬人次,對機場整體營運構成很大壓力,擴建工程刻不容緩。

09/10/2019
25475

賀雙慶文獻特展一連六日舉行

鼓勵澳人傳承愛國愛澳精神

由澳門中華總商會、澳區省級政協委員聯誼會及中國國家圖書館主辦,郭寶寨藝術工作室支持的「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暨澳門回歸二十周年文獻特展」,昨(8)日下午在澳門回歸賀禮陳列館進行開幕儀式,全國政協副主席何厚鏵、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副主任裘援平、中央統戰部副部長譚天星、澳門中聯辦副主任張榮順、外交公署駐澳特派員沈蓓莉、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等主禮儀式。 澳門中華總商會會長馬有禮致辭時表示,此次特展向中國國家圖書館借出近百件珍貴文獻,期望透過歷史照片、展品、書冊等,鼓勵青年深入認識歷史,激發澳門居民對祖國的認同感、歸屬感、自豪感,將愛國愛澳精神薪火相傳。 開幕禮約有百名嘉賓出席,其後眾人前往參觀展覽內容。澳區全國政協委員何潤生表示,觀看展覽後感到要回顧歷史之餘,更要珍惜眼前,展望未來,如今國家給澳門很多優惠政策,相信在國家政策引領下,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未來會有更好發展。 澳門中華教育會理事長鄭洪光認為,今次展覽非常有意義,歷史資料圖文並茂十分豐富,值得觀展了解新中國的成就和澳門特區的變化,已組織各所學校的師生前來參觀。浙江省全國政協委員王世民認為,澳門在回歸後,不僅有祖國給予的支持,祖國更尊重澳門資本主義制度的運作,證明「一國兩制」在澳門得到成功實踐。 文獻特展內容共分為八大專題,包括「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艱辛探索,曲折發展」及「盛世蓮花」等,展覽由10月8日起至13日於澳門回歸賀禮陳列館全面開放予公眾參觀。

09/10/2019
19694

政協與學生同場演奏賀雙慶

「同聲歌祖國」時代金曲助認識祖國

由澳區省級政協委員聯誼會及澳門蓮花衛視主辦的「同聲歌祖國 ─ 政協委員與青少年『雙慶』。「聯歡晚會」,昨日(8日)舉行。晚會以每十年為一個年代,選出代表性的歌曲,由政協委員及本澳各校的學生合演。包括40年代或更早時期興起的《黃河大合唱》、50年代的《我的祖國》、60年代的《紅梅贊》等,在優美的旋律中,展開新中國70年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以及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的發展歷程。 聯歡晚會獲澳門基金會贊助。主辦方邀請全國政協副主席何厚鏵、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副主任裘援平、中央統戰部副部長譚天星、澳門中聯辦副主任張榮順、澳門立法會主席高開賢、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外交部駐澳門特派員公署副特派員王冬、美高梅中國聯席董事長及執行董事何超瓊、澳區省級政協委員聯誼會會長馬志毅、蓮花衛視傳媒有限公司董事兼台長李自松等嘉賓以及18間中學、大學的學生近1,000人出席觀賞。 澳區省級政協委員聯誼會會長馬志毅致辭時表示,為慶祝「雙慶」之年,特意打造聯歡晚會,期望透過演繹時代色彩濃厚的歌曲,進一步加強澳門青少年對祖國發展歷程的認識和了解,感受新中國從建國以來所取得的驕人成就,以及澳門回歸祖國以來欣欣向榮的美好景象。

09/10/2019
13101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