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合同月底到期,多名社諮委昨日在中區社諮會平常會議上關注巴士合同問題,亦有委員關注國慶黃金周期間,大量旅客來澳,巴士站配套不足令市民上車情況混亂,建議當局應加快重整或擴大亞馬喇前地的巴士站。 委員何永康認為,鑑於現時社會對巴士合同未能落實的問題存疑,究竟是政府要求過於苛刻,抑或是巴士公司要求過於無理所致。他建議若在限期屆滿後,合同依然未能有共識,除研究是延期還是透過其他方式處理外,當局亦應公開目前糾結了兩年仍未能夠完成的合同問題,以讓社會對雙方有一個公平,合理的判斷。 委員杜妙玲反映,國慶假期有大量旅客來澳,巴士站人山人海,部分車站缺乏工作人員引導,乘客上車情況混亂,加上巴士路線不時改道,巴士報站程式亦未能及時更新,導致市民經常搭過站或搭不到巴士。她建議在巴士站劃地線,讓市民排隊候車,同時優化巴士報站程式和加快在各區增設巴士報站電子站牌。
中區社區服務諮詢委員會昨(9)日召開會議,行政法務司司長陳海帆出席。有委員關注國慶黃金周旅客量上升,但未能惠及社區經濟問題,建議構建一區一經濟特色,形成品牌商圈分流旅客。 中區社諮委委員歐陽廣球稱,今年國慶黃金周訪澳旅客近百萬,但客流較集中於口岸周邊區域或大型博企,新馬路及大三巴等景點,鄰近新馬路的十月初五街等舊區人流稀疏,舊區特色老店面臨淘汰邊緣,未能受惠大量旅客帶來的經濟效益。 他建議政府完善交通配套,利用智慧購物導向,鋪設全城WIFI,協助中小企使用電子支付,提升消費體驗,長遠要做好特色老店的扶持以及舊區重整。另外,新城A區的城市規劃可增加景點,推出特色觀光路線,避免旅客過度集中。同時構建一區一經濟特色,各區設有大型購物商場,形成品牌商圈分流旅客,帶動社區經濟。
一名49歲內地男子聲稱為方便留澳照顧20多歲任職外僱的女兒,過去兩年間先後串謀兩間本地公司詐騙政府簽發的外僱藍卡。有關詐騙行為近日被治安警揭發,內地男子及三名「僱主」涉嫌觸犯「偽造文件」罪被捕。
一名緬甸籍女傭疑因不滿男僱主之兒子吃早餐過慢,至少兩度出手大力拉扯少主頭髮導致其頭部受傷,僱主透過家中閉路電視揭發女傭惡行,之後陪同兒子向治安警報案。治安警拘捕涉案女傭,移送檢察院處理。 被捕緬甸女傭姓Ngo,33歲;至於案中男事主九歲,本澳居民,為一名小學生。 案發於本月4日早上7時許,事發地點為羅白沙街某住宅單位。男童起床後在客廳吃早餐,當時只有他和家傭在屋內,期間家傭懷疑不滿男童吃早餐慢吞吞,兩度用手大力拉扯其頭髮,導致其頭部疼痛。男童之後如常上學,約兩個半小時後,正在上班的男童父親遙距翻看家中閉路電視,得悉兒子被打一事,下班後回家詢問兒子情況,證實兒子曾被家傭兩次拉扯頭髮。 同日傍晚,男童在父親陪同下到治安警察局報案,男童事後被送往鏡湖醫院驗傷,證實頭皮位置有損傷。治安警隨即派員到上址單位帶走緬甸女傭調查,經查問後,她承認犯案。
一名因在本澳涉及其他案件被當局禁入境六年的內地男子,懷疑難抵賭癮,偷渡來澳並用偽造澳門身份證入賭場,最終被保安識破,通知駐場司警將其拘捕。 被捕內地男子姓許,31歲;涉嫌「偽造文件」罪及「非法再入境」罪已被送交檢察院起訴。 案情指,本月7日早上8時,路氹某賭場的保安發現涉案許某形跡可疑,於是上前查證,他隨即聲稱身上沒有證件,保安其後通知駐場司警跟進。司警到場調查期間,許某出示一張「澳門永久居民身份證」,司警查核後證實是偽證,且仿真度不高,證件上的身份資料不存在,只有相片是許某的樣貌。 許某拒絕與司警合作,只肯講出自己真實姓名。司警透過其姓名調查後發現,原來他因早前在本澳涉及其他案件,今年5月被當局判處禁止入境六年,是次非法偷渡再入境相信賭癮發作,來澳「搏殺」。
澳門電訊(CTM)地下通訊設施近日多次遭到道路工程損毀,導致個別地區部分通訊服務受阻,對市民造成不便。澳門電訊呼籲工程承辦商嚴謹監督工程及加強人員培訓,避免對公共服務設施造成損毁以影響市民日常生活。 澳門電訊表示,由9月中至今一共收到三宗地下光纖電纜因道路工程而受到損壞的個案,分別位於通商新街、燕主教街及爹美刁施拿地大馬路的道路工程人員施工時誤損光纖電纜,導致該區部分用戶通訊服務受阻。澳門電訊接報後,工程人員趕到現場,在確保現場環境安全前提下進行搶修工作,務求盡快令服務回復正常。 澳門電訊呼籲有關工程承辦商加強及完善人員培訓和工作準則,避免施工期間造成設施損毀,對附近居民生活造成不便;同時,亦期望政府監督工程承辦商,以謹慎周全的指引監督施工情況,確保公共服務設施完整,保障廣大市民的生活質素。
「第四屆澳門國際影展暨頒獎典禮」(IFFAM)將於今年12月5日至10日舉行, 影展籌委會正積極籌備,本屆特設「20 周年澳門特別展映」單元。為推動澳門電影及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增進國際級電影交流機會、拓展文化藝術平台和旅遊等不同領域的發展空間,影展籌委會團隊聯同剛出任今屆影展明星大使的金俊勉(Suho)出席在韓國舉行的釜山國際電影節開幕禮,為影展再掀高潮。
本澳大型文化藝術盛會「藝文薈澳」(ArtMacao)帶來多項國際級展覽及活動,在澳門掀起藝賞熱潮,逾40項活動總參與人次突破1,600萬。特區政府昨(9)日晚上舉行「藝文薈澳」慶祝晚宴,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在晚宴上致辭表示,「藝文薈澳」模式有助澳門繼續發揮區位優勢和制度優勢,為打造「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這一發展定位提供更強大的人文支撑。 譚俊榮指出,「藝文薈澳」讓創意之風吹遍澳門,「藝以融情,文以通心,全城美術館,處處藝術園」,掀起了一個接一個的藝賞熱潮,參觀人流絡繹不絕,品牌效應持續提升,逾40項活動的總體參與人次已突破1,600萬。他又指,「藝文薈澳」最大的突破是充分調動各參與單位的資源,聚合視覺藝術和表演藝術,大幅度擴大文化藝術的接觸面,為澳門文化藝術的發展探索出一個新路向。 晚宴上,來自本地及國際的表演團隊呈獻多項精彩演出,澳門中樂團帶來熱烈激昂的民樂演奏,澳門濠江舞蹈團與澳門青年管樂團,以及日本少女舞團Fabulous Sisters 等為晚宴獻上動人表演,各界社會人士及嘉賓一同出席活動,見證「藝文薈澳」取得豐碩成果,氣氛熱絡。
澳門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昨(9)日晚上於旅遊塔會展中心舉行晚宴,各商界及社團等代表出席。澳門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代理主任李佩儒致辭時表示,去年(2018 年)入境澳門台灣旅客逾112 萬人次,澳門居民赴台旅遊逾14 萬7,000 人次,未來冀加強雙方合作與交流。 李佩儒表示,根據台澳雙方官方統計公布的數字,去年台灣入境澳門旅客達112萬餘人次,是澳門第三大境外旅客來源;而澳門居民去年赴台灣觀光旅遊達逾14萬7,000人次,雙方民眾往來穩定而密切。 台灣方面會在今年接下來繼續舉辦多項觀光及文化交流活動,藉此進一步加強台澳兩地居民的交流。 在教育與學術交流方面,李佩儒稱,據統計,今年澳門學生在台灣就讀大專院校、研究所人數超過5,000 人。她又指,2020 年起台灣方面的「聯合分發」管道將採認澳門「四校聯考」部分科目成績,作為台灣院校的採計標準,進一步體現台灣對澳門教育交流合作的重視。另外,在台澳經貿交流方面,李佩儒指今年1至7月,澳門與台灣貿易總金額為一億1,503 萬元,台灣是澳門第11 大貿易夥伴。
由澳門中華媽祖基金會主辦,澳門特區政府、澳門中聯辦、中華海外聯誼會、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海南省人民政府協辦,澳門基金會贊助的「第17屆澳門媽祖文化旅遊節」於本月8至11日舉行,其中開幕式今(10)日上午10時假路環澳門媽祖文化村舉行。主辦單位希望透過與各內地省市合作互動,將媽祖文化發揚光大的同時,也彼此互為平台,宣傳兩地的旅遊形象,促進兩地的經貿文化交流。 主辦單位於本月6日舉行發布會,澳門中華媽祖基金會執委會主席陳明金致辭表示,今年媽祖文化旅遊節邀請到海南作為第17個協辦省,藉此與各省市合作互動,把媽祖文化發揚光大,宣傳兩地的旅遊形象,促進經貿文化交流。陳明金又指,本屆媽祖文化旅遊節有來自內地、台灣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宮廟代表等海內外嘉賓和信眾1,000 多人參與。 海南省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廳副廳長劉成表示,海南省副省長符彩香率領代表團來澳參加活動,其中包括海南省政府官員、招商推介代表及演出團體,期望能利用這個平台做好海南自貿區(港)的推介宣傳工作,向澳門同胞乃至各地與會嘉賓展示美好新海南的風貌。 今屆節慶系列活動包括文化旅遊節開幕式、大型祭祀及祈福儀式、澳門天后宮媽祖繞境及媽祖駐駕祐漢公園、「美好新海南」瓊州文化專場演出、海南旅遊招商推介會等。因應開幕式舉行,路環媽祖文化村石牌坊至媽祖文化村天后宮路段今日將實施交通管制(特許車輛除外),封路時間由上午6時至下午2時,主辦單位將安排穿梭巴士接載善信前往媽祖文化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