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控煙法》有效降低煙民人數

衛生局計劃適時提高煙草稅

衛生局控煙辦主任鄧志豪於昨(9)日上午出席電台時事節目探討當局控煙工作成效。鄧志豪表示,目前除獲准的吸煙室可吸煙外,本澳禁止吸煙地點已擴展到室內所有公共場所範圍,當局現時已掌握132個吸煙黑點,發出控訴書117張,巡查檢控率25.6%,高於普通巡查檢控率1.2%。另外,澳門至今有33個娛樂場設立合共606間吸煙室,娛樂場違法吸煙投訴由未設立高規格吸煙室前的每月平均830多宗,下降至9月僅有70宗。 鄧志豪表示,今年致電投訴宗數大幅下跌,從2018年的9,000宗,減少至今年至今的2,901宗,同期相比也下降約60%,當中有60% 投訴來自娛樂場,食肆投訴不足10%,「如果娛樂場控制得比較好嘅話,投訴當然會大幅下跌」。 鄧志豪又指出,控煙法自2012年生效以來,15歲及以上的煙草人口使用率由2011年的16.9%下降至2017年的12.2%,吸煙人群減少約20,000人;13至15歲青少年的煙草使用率由2010年9.5%下降至2015年的6.1%。鄧志豪還稱, 世衛的代表來澳視察娛樂場控煙工作後,對有關工作表示肯定,更有一些設有娛樂場國家如美國、新加坡等,均表示有興趣來澳了解和考察控煙工作。未來局方倡導適時提高煙草稅,認為加煙草稅對依賴吸煙人群不失為一個有效手段。

10/10/2019
17180

推動澳門科創發展

澳門是一個以旅遊業聞名的地方,近年來正不斷發展科技創新,小城科創氣氛日漸濃厚。其中,昨日除了有一連五日的「2019科技周暨國家科技創新展」在澳門開幕外,科技大學與國內外多家機構同日亦發布了共同研製的「澳門首顆科學衛星」,以上均反映了本澳科研發展正穩步提高,並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特區政府近年推出了多方面政策,推動本澳科技事業發展。澳門特區成立以來,已經成立了四所國家重點實驗室,成為粵西地區唯一擁有多所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城市。國家主席習近平去年6月更透過中共中央辦公廳調研室回信全澳高校師生,肯定澳門科技創新取得的新進步,並勉勵澳門創造更多科技成果,助力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可持續發展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將科技創新放在了重要的位置,提出要將大灣區打造成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並以「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科技創新走廊為主軸。港澳兩地與國際聯繫密切,在吸引和對接全球創新資源上能發揮正面作用;而澳門經過多年的發展,在中醫藥、芯片設計、太空科學、物聯網等領域,積累了較強實力,預計在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中大有作為。 以上種種,均對澳門發展科技創新打下了強心針,當中,特區政府在今年度用於科技發展的預算亦有了大幅度增加。 然而,除了足夠的資源支援外,人才亦要得到相應配合,才更有利發展科技創新。有學者就曾指出,本澳現時願意投身科創的人仍不多,並且大多數是非本地人,本澳長遠發展科創或面對不少挑戰。事實上,科創人才對本澳發展智慧城市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本地欠缺足夠人才,某程度成為本澳發展科創產業的阻礙,特區政府或可考慮引入大型科技企業、國際科技合作項目等落户本澳,相信可吸引更多人才入行,同時推動更多中小學科普教育,以培養本地科研專才。

10/10/2019
16124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