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本澳男子,未知工作需要還是個人貪杯,惟酒後仍繼續違規駕駛,結果先後在氹仔撞倒兩輛的士,事件更涉及醉駕傷人後不顧而去,最終被治安警拘捕,控以「逃避責任」及「過失傷人罪」。 治安警昨(10)日透露,涉案男子姓鄒,40多歲,報稱職業酒吧經理,已被移送檢察院法辦。 治安警表示,涉案鄒某前(9)日凌晨在路氹連貫公路駕車時撞倒一輛的士後,造成的士車頭損毀,被撞的士司機報稱意外是因對方過線所致,而意外發生後鄒某只逗留五、六秒後便迅速駛走、逃離現場;同日稍後時間,治安警再接報鄒某駕車在路氹連貫公路一酒店對出撞倒另一部的士,意外導致的士右邊車身損毀,的士司機更受輕傷。 交通警員趕抵現場處理,發現駕駛汽車的鄒某滿身酒氣,經檢測,證實他的體內每公升血液酒精含量為2.56克,涉嫌醉駕。鄒某承認犯案且曾飲用含酒精成分飲料,但自稱第一次撞車後不知道為何會駕車離開。
北區社會服務諮詢委員會平常會議昨(10)日舉行,市政署代表列席,就路面鋪設技術、施工質量監管及導盲磚的改善工程進行討論。 有居民反映路面經常出現「甩甩漏漏」,社諮委倡引進鄰近地區鋪路材質與技術,並進一步加強驗收程序。 社諮會副召集人梁彥邦於會後引述市政署代表表示,市政署在路面鋪設技術方面主要分為混凝土和瀝青兩種,混凝土較耐用,但施工期長及較難修補,而瀝青則相反,耐用度則較低,市政署會因應不同的路面情況而選擇不同的材料進行鋪設工程。會上又提及有不少居民反映道路經常會有「甩甩漏漏」的情況,當局解釋因本澳大部分主要幹路因時間關係均是以瀝青鋪設,而瀝青本身遇高溫會易溶和耐用度約為二至五年,但強調在巡查及驗收方面是有嚴格監管。 梁彥邦稱,社諮委建議當局日後在路面鋪設可引進新的技術與材質,因現時本澳的鋪路工藝較傳統,建議可參考引進鄰近地區所使用的技術及材質,令路面更為耐用;另外有電單車駕駛者反映路面經常有高低不平情況,社諮委亦促當局要進一步加強驗收程序,重視上述問題,又呼籲市民可善用「市政在線」等途徑向當局及時反映相關題。
市政署作為山林及濕地保育的職能部門,一直致力保護本澳生態環境,守護本澳的生物多樣性,定期開展各項物種的調查工作,以及收集不同物種的標本,作科學研究和宣傳教育之用。
太陽城集團第66屆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將於今年11月14日至17日舉行。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組織委員會昨(10)日舉行一場別開生面的茶敘。與一眾本澳傳媒以輕鬆氣氛交流今屆大賽車的相關知識,以及解答大家心目中的疑團。
「景文科技大學創作設計展」開幕儀式,昨(10)日中午在澳門「國父紀念館」舉行,駐澳門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代理主任李佩儒表示,今年是辛亥革命108周年,特別邀請台灣景文科技大學將學生的傑出作品帶來澳門展出,展覽主題為「Just Move 」,她希望透過此平台,向澳門大眾展現台灣青年學子的文化素養以及創意活力。 台灣景文科技大學副校長李弘斌特別來澳參加展覽開幕式,指出此次展覽主題是「Just Move 」,Move 帶有動感之意,代表著行動力、活力、創造力,而Just代表堅定與衝勁,同時帶有景文科技大學縮寫之意。他認為每個人都要有一點點的好奇心、一點點的理想、一點點的衝勁,任何一點點的想法,最後就只差一句:「Just Move 」。李弘斌又指每位學生要運用這個思維,將心中的創意盡情發揮 在作品上,踏出自己的第一步,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展期由即日起至本月31日,歡迎澳門市民到場觀賞。
第十七屆澳門媽祖文化旅遊節開幕暨己亥年媽祖祭典儀式,昨(10)日上午10時在路環疊石塘山澳門媽祖文化村舉行,全國政協副主席何厚鏵,澳門行政長官代表,行政法務司司長陳海帆,澳門中聯辦副主任薛曉峰,外交部駐澳特派員特派員公署沈蓓莉,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副主任裘援平,中央統戰部副部長譚天星,海南省副省長苻彩香,澳門特區政府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全國政協常委廖澤雲,澳門基金會主席吳志良,旅遊局副局長許耀明,澳門中華媽祖基金會主席顏延齡、副主席陳明金等嘉賓主持開幕剪綵及上香祈福儀式,其後全國政協副主席何厚鏵宣布第十七屆澳門媽祖文化旅遊節正式開幕。
國務院昨天(10日)通過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公布任免國家工作人員資訊,中共湖北省委常委羅永綱出任澳門中聯辦副主任。 據澳門中聯辦網站公布資料,羅永綱,1966年9月生,籍貫山西朔州,1986年7月參加工作,大學學歷,教育碩士,內蒙古師範大學教育管理專業畢業,曾任內蒙古自治區團委副書記,巴彥淖爾市副市長,鄂爾多斯市委常委、東勝區委書記,鄂爾多斯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自治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局長,通遼市委書記,自治區黨委常委、秘書長、政法委書記,湖北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等職務。 原澳門中聯辦副主任孫達,轉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保留副部長級待遇。
澳門中葡演藝文化協會一行昨(10)日上午到訪《力報》,與《力報》總裁劉向明、執行總編輯陳偉斌等會面,雙方就中葡兩地的演藝文化、合作和發展等進行交流,雙方並深入探討如何為本澳的演藝、司儀、文化遺產等從業員提供更好發揮平台,結合當今新媒體力量,為其創造機會。 協會會長鄭曉松表示,該會為非牟利和愛國愛澳組織,宗旨是研究、推廣及創新澳門演藝文化,促進澳門中葡演藝多元化及國際化,支持澳門本土演藝活動,為內地、澳門和葡語系國家的演藝文化盡力,期望能與本澳新媒體合作,為本澳演藝人士搭建多元、國際化互動平台和橋樑,促進中葡演藝人士合作與交流,為「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的演藝發展和平台角色盡力。 《力報》執行總編輯陳偉斌表示,非常樂見協會進行這方面的工作,在澳門這個文化共融地方進行推動演藝文化事業,從而引入不同文化特色是一件好事。
澳門國際青年獎勵計劃協會代表團前往西安展開為期五天交流訪問行程,希望通過考察當地歷史及交流活動,讓澳門青年更了解祖國的歷史文化和現今經濟發展情況,加強兩地青年聯繫與交流。 代表團一行19人以澳門中聯辦教育與青年工作部副處長鄔將為隨團顧問,行政委員會主席姚明禮為團長,行政委員會委員黃子冠及執行委員會主席霍丞恩為副團長,昨日經珠海機場出發。在本月4日至8日五天交流訪問期間,將從不同角度了解西安的歷史文化。交流團前往陝西歷史博物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八路軍駐西安辦事處紀念館、西安事變紀念館、西安城牆及大唐西市等地考察歷史文化,認識古絲綢之路的起點,歷史上曾包括周、漢、隋、唐等在內的十多個朝代在此建都的世界歷史名城之一,古都「長安」,感受祖國的悠久歷史及燦爛文化,見證古代歷史與現代創新的完美結合。 姚明禮表示,青獎協會一直以來十分鼓勵青年透過多認識不同的人,接觸不同的事,藉此推動澳門青年全人發展。透過中聯辦的協助,將與西安交通大學的師生進行交流互動,希望通過交流訪問,讓澳門青年了解祖國的教育及發展,協助其走進內地,擴闊視野。代表團成員包括黃梓漢、孫嘉鳴、符永倫、岑遠威、鄭家豪、吳國豪、鄭錦銘、唐偉華、梁志成、庄耀璘、甘子昌、龍芷晴、張煥蘭、李耀東、陳玉麟等。
非牟利組織奧比斯近期首度在網上進行乾眼症調查,結果顯示有60% 受訪者有不同程度的乾眼,卻甚少求醫,且近20% 受訪者測試結果為中等至嚴重。該項調查總共有2,500人參與。奧比斯昨(9)日假鏡湖醫院舉辦「愛眼行動2019 」啟動禮暨「全城關注乾眼症」網上調查結果分享會。 鏡湖醫院眼科醫生林路表示,乾眼症與工作、環境、生活水平等因素有關,澳門的發病率與發達地區比較相若,而由於電子產品影響,乾眼症有年輕化趨勢。輕度乾眼症病徵為流眼水、怕光等,嚴重則會眼矇、影響視力。 她又稱,臨床藥物對乾眼症起到效果,但患者往往未能改善生活中的不利因素,她提醒市民應保持充足睡眠,避免長時間使用電腦。同時,調查亦發現逾60% 配戴隱形眼鏡的受訪者有乾眼且較嚴重,女性主動求醫的人數較男性高出三倍。 澳門奧比斯理事會主席劉慧思稱,希望市民可透過「20-20護眼法則」保護眼睛,即使用電子屏幕,包括電腦、平板電腦及智能手機時,應每20 分鐘作20 秒休息。 另外,使用時要注意眨眼,幫助淚水均勻滋潤眼面。如果市民需要長時間在開啟冷氣濕度相對低的辦公室工作時,可考慮添置一個小型放濕機,增加室內濕度,減慢淚水揮發,紓緩乾眼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