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作者和作曲者協會聯合會(CISAC)亞太區委員會總裁吳銘樞聯同作曲家、作家及出版社協會(MACA)行政總裁吳國恩及代表等一行,本月20 日拜訪澳門海關和澳門經濟局,獲海關知識產權廳代廳長余益銓、監檢處行動主任鄭華錦、副關務督察蔣力行及區德仁,以及經濟局知識產權廳廳長鄭曉敏、高級技術員黃淑慧和蔡莉莉接見。 澳門海關代廳長余益銓介紹近一年打擊知識產權侵權行為及推廣工作,並對音樂版權的相關法律與協會進行交流。 海關表示,在各方努力下,近年本澳市民的知識產權意識明顯提高,對於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和打擊侵權行為,海關必定繼續努力。 經濟局知識產權廳廳長鄭曉敏認同協會在保護知識產權方面對澳門經濟發展及創作人的智慧創作保護所作出的努力。MACA 行政總裁吳國恩表示,今年是協會成立十周年,非常感謝澳門海關及經濟局這十年來一直對知識產權發展的推動及對MACA 音樂版權工作和活動的支持。
特區政府昨(25)日採取跨部門聯合行動,收回位於氹仔廣東大馬路和沙維斯街周邊合共約21,000 平方米的國有土地。 今次行動收回的土地包括兩部分,分別是位於氹仔廣東大馬路和沙維斯街之間,已被宣告批給失效的四幅土地(BT8、BT9、BT11 及BT12 地段), 合共面積約15,600多平方米,以及上述土地周邊的汕頭街、桂林街和布拉格街合共約5,200 平方米被非法佔用的土地。這些土地內建有棚屋、擺放貨櫃、車輛及盆栽等。 土地工務運輸局早前向相關利害關係人發出勒遷通知書,要求於限期內騰空並交還土地。鑑於自願遷離期限屆滿而相關土地尚未交還,政府昨日採取跨部門聯合清遷行動,一併將上述土地收回,並會作騰空及清遷整治。
一名曾任職莊荷的本地女子懷疑處心積慮 行騙,她以優惠利率兌換外幣為誘餌,從身邊的同事及友人下手,先後騙走24名本地居民合共380萬元巨款。 受害人不甘被騙,向司警報案。警方最終拘捕這名34歲女疑犯,但案中款項去向,目前仍在追查中。
一名在路環某教會任職司機的本地男子,涉嫌利用職務之便,至少三度對一名11 歲女童上下其手。教會院舍院長得悉惡行後,陪同受害女學生報警追究,司警現時已以「對兒童之性侵」罪將涉案男子拘捕。 案中被捕男子姓陳,55 歲, 本澳居民,2017 年開始入職路環某教會擔任司機,負責接送學生。至於受害人為一名11歲女學生,現時在北區某學校就讀小五;由於受害人母親犯事入獄,因此其監護權被判給路環某教會院舍暫代照顧。 據受害人憶述, 本月13、18、及19日至少三次被性侵,涉案陳某駕駛教會安排的七人車接送學生放學,趁隨車人員及其他學生不在時,迅速要求受害人坐上副駕座位,然後再用手摸向受害人的胸部和下體私處。 受害人至少三度被性侵後開始認為事態嚴重,於本月20 日向教會院舍院長道出事件。司警調查後本月23 日在涉事教會將疑犯拘捕,疑犯拒絕合作交代案情,司警於本月24 日依涉嫌觸犯「對兒童之性侵」罪將其送交檢察院處理。 對於有司機涉嫌性侵犯年幼學生,教育暨青年局發出聲明表示痛心,並對相關行為予以嚴厲譴責。教青局指出,事件中,涉事學生主動向信任的人員求助,教青局知悉事件後,亦即時向相關部門及機構了解學生情況,並向相關學生提供輔導支援,穩定學生情緒,減低事件對學生的影響。
2017年8.23「天鴿」風災,是所有澳門人的慘痛回憶,但有人竟利用政府的補助,大發「災難財」。經濟局今年4月向檢察院舉報,指風順堂某地鋪一名女業主,以早已外租且已結業的外賣食店名義申請補助,最終成功申請到近20萬元補助及援助金。司警調查後將該名女業主拘捕。 被捕女業主姓袁,30歲,本澳居民,警方發現,2017年一名租戶向袁某承租風順堂缸瓦巷地鋪開設外賣食店,其後因「天鴿」風災受損而歇業,租戶向政府申請中小企業災後補助金,獲批18,000元。沒想到袁某在同年9月,以該店地址再向財政局重新申請外賣食店開店登記,用來向政府申請災後援助,期間除向當局提交其另一間無受災的食店單據外,亦以原受災店鋪的相片製造假象,最終先後分別獲政府批出50,000元補助金(免還),以及14萬5,000元援助金(無息貸款)。經濟局今年4月透過審查機制發現「一鋪兩申」揭發事件。 司警前(24)日傳召袁某到案問話,她承認因生意現金周轉出問題而犯案,有關騙款亦已用光。警方依涉及巨額詐騙及偽造文件罪,昨(25)日將她移送檢察院處理。
關閘馬路近太平工業大廈昨(25)日中午發生嚴重交通意外,一名87歲的女長者被巴士撞到捲入車底,消防員將她救出後送往山頂醫院搶救,現時仍需留院及接受手術。 消防指女傷者的雙腳懷疑被巴士的右前輪輾過,小腿和腳掌開放性骨折,她被救出時仍有意識。治安警稱事故起因初步懷疑有人沒有使用斑馬線過路。 警方表示,涉事巴士司機61歲,已有七年工齡,昨早6時起上班,事發後通過酒精測試。 他聲稱車輛轉彎時,突然有人橫過馬路因此急剎,但未能成功避開途人。現時女傷者仍需留院及雙腳曾接受手術,警方呼籲目擊者向警方提供事發時的資料。
旅遊局局長文綺華昨(24)日出席公開活動受訪時表示,港珠澳大橋在去年10月開通後,訪澳旅客結構呈現改變,當中來澳門遊玩一日的自由行增多,旅行團則改為從香港經港珠澳大橋到珠海過夜,次日再入境訪澳,因此,過夜旅客佔總體旅客的比例下跌,不過夜旅客則上升不少,估計情況仍會持續,局方未來需結合旅遊業界在加強本澳產品吸引力方面下功夫,為遊客提供優質服務。
在今天資訊爆炸年代,每逢發生重大事故,新聞媒體都會詳細報道。 近年網絡詐騙及電話詐騙時有發生,媒體除報道外同時報道警方發出的呼籲,但同類騙案仍接二連三發生。最近一名年僅30歲女子在網上認識一男子僅兩星期,人也未見過,竟受騙在四日內27次匯款880 萬澳門元到對方指定銀行戶口,令人難以置信,也反映現代人多不關心時事,生活在自閉空間。只要多關心時事,也可知道網路詐騙手法,可以趨吉避凶。 網絡詐騙近年相當猖獗,不僅警方經常呼籲要注意防範免墮陷阱,媒體亦經常報道警方呼籲,但每隔三幾天就有人向警方報案,在網絡被人詐騙,損失大筆金錢,甚至畢生積蓄,究其原因是對時事漠不關心,有關網絡詐騙事件及警方呼籲,無論傳統媒體或網絡媒體都經常報道,只要多關心時事,不難了解社會上所發生事情。 網絡詐騙種類繁多,過去常見是猜猜我是誰及認親認戚,訛稱因違法違規被公安拘留要交保釋金藉詞詐騙,近年則以冒充快遞公司、公安警官、檢察官,指快遞件寄件人或收件人包裹有違禁品,涉及洗黑錢,要事主轉賬銀行賬戶所有存款到指定賬戶以證清白,令人匪夷所思是這類騙案受害人主要是大學生及20至45歲年輕人, 這一年齡層年輕人, 尤其是大學生,無不時刻手機在手,騙徒行騙手法及警方呼籲防範,不時見諸網絡新聞,但仍不時有大學生與年輕人被騙,顯見他們對社會時事毫不關心,以至要司警派人進大學校園,向大學生講解電話詐騙手法及防範措施。 網戀騙案近年也經常發生,受害人多是中年女性,損失數額大,曾有一名40多歲已婚中年女子損失達1,100 萬元,過程亦叫人嘖嘖稱奇,每宗此類騙案,媒體都廣泛報道,並引述警方忠告,但此類騙案仍時有發生。 澳門資訊發達,流通量大且快速,而且唾手可得,只需稍為留意一下新聞報道,就可知道發生在身邊的事物,近年在本澳經常發生的網絡及電話詐騙案,令不少人受害。關心時事可更了解社會上最新發生的事情,不應只沉迷手機的網絡遊戲,微信通訊或網上交友,手機也應用於獲取新聞時事資訊,了解社會政治經濟最新發展情況。只要多關心時事,多向身邊親友解說,也可以防範被騙。
本澳年度盛事之一「世界旅遊經濟論壇」,將於10月13日至15日舉行,今年主題為「旅遊休閒新方略構建美好生活圈」,從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倡的「美好生活」理念出發,在世界旅遊經濟層面進行重點討論,並首辦「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旅遊創新大賽」決賽及「世界旅遊投融資大會」。 論壇主辦單位社會文化司於昨(24日)舉行新聞發布會,社會文化司司長辦公室主任葉炳權、旅遊局局長兼論壇副主席文綺華和論壇副主席兼秘書長何超瓊介紹本屆論壇內容。葉炳權表示,今年論壇預算約為5,544萬元,較以往增4%,當中政府支出2,928萬元,較去年增10%。 葉炳權致辭時表示,澳門作為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節點以及「粵港澳大灣區」的中心城市,獲中央大力支持建設成為「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在各項重大的機遇下,澳門旅遊業正踏上全新的發展台階。他指出,「世界旅遊經濟論壇」為本地創立的國際旅遊品牌,一直發揮澳門獨特的制度、文化和地域優勢,並展現澳門推動世界旅遊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決心。 何超瓊重申澳門旅遊經濟必須保持融入國家大局、深化戰略合作、驅動產業創新三軌並行。她指出,論壇已切實成為澳門一個傳統項目,將積極發揮平台功能, 為世界各地旅遊以及相關產業穿針引線,以實踐「全域旅遊」和「旅遊+ 」等概念,全面推動旅遊經濟的可持續
政府擬立法禁止未成年青少年買酒。衛生局局長李展潤昨(24)日出席活動後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現時法例的諮詢文本經已完成,但必需經過公眾諮詢。 李展潤表示,希望法例於今年底可進行公眾諮詢,但他直言現時有很多問題要諮詢公眾及業界,「究竟啤酒會唔會立入規管,酒精濃度6%算唔算?呢啲全部都要諮詢大眾」,他亦指諮詢方向會在限制的年齡、禁止購買的酒精濃度以及罰則等。李展潤稱未成年人禁酒跟《控煙法》一樣,重點不只是罰款或禁止,宣傳及教育亦相當重要,局方都會集中做宣傳及教育,教導未成年人接觸酒精傷害會比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