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幻彩大巡遊下月8日舉行

「一帶一路」地區文化為主題

2019澳門國際幻彩大巡遊將於下(12)月8日舉行,共80個來自本地及外地表演團隊、近1,800名藝術家參與,將由大三巴牌坊巡演至西灣湖廣場。文化局局長穆欣欣稱,今年參與巡演的人數為2015 年以來最多。 國際幻彩大巡遊由文化局主辦,昨日舉行記者會,穆欣欣致辭時表示,「愛、和平、文化共融」一直是大巡遊的核心理念,今年更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文化為主題,帶來陸上絲綢之路與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文化展演,橫跨五大洲的藝術團隊匯聚在澳門展示他們獨特的文化面貌,從大三巴遊走至西灣湖廣場,共慶澳門回歸祖國20 周年。 今年有80個表演團隊參與, 其中本地藝團佔61個,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的佔19個,包括葡萄牙、肯亞、安哥拉、烏克蘭、波蘭、白俄羅斯、匈牙利、智利、賽浦路斯、紐西蘭、意大利,俄羅斯、緬甸、泰國,廣東省湛江市,香港等演出單位。 表演團隊將從大三巴牌坊出發,與市民遊客一同穿越澳門歷史城區的舊街老巷,然後抵達議事亭前地與觀眾近距離互動,傳播大巡遊歡樂氣氛。今年將於南灣湖境大馬路舉辦的VIVA嘉年華增設觀眾席,希望增加市民和旅客與巡遊團隊的互動機會。 當中, 來自葡萄牙的文化傳統協會與葡萄牙ArtFusion將透過高蹺及肢體劇場講述葡萄牙茶農的故事;肯亞的狂野雜技團帶來多個高難度雜技動作;俄羅斯的彈跳鋼鐵俠將在鬧市彈跳翻滾;意大利的月亮女神幻化成空中天使,與觀眾共舞;此外,廣東省湛江市帶來該省首批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湛江人龍舞,由小孩與大人組成的團隊將連接成龍,氣勢非凡。

15/11/2019
20534

利用中央惠澳措施

解決本澳發展瓶頸

中央政府再度推出15項惠及港澳的政策措施,進一步便利港澳居民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發展、置業、就業和居住,加強大灣區內人流、物流、資金流等方面便捷流通,支持專業界別在大灣區發展。本澳可在自身發展同時,充分利用好相關政策優勢,解決過往發展瓶頸,推動經濟適度多元化發展,以及加快「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建設。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會議後,中央政府再度推出一系列惠及澳門的政策措施,包括惠及全澳居民的政策和扶持專業界別的政策措施。 其中,惠及全體居民的政策有六項,包括便利港澳居民在粵港澳大灣區城市購房,支持港澳居民在內地便捷使用移動電子支付,保障在粵工作的港澳居民子女與內地居民子女同等享受教育,探索建立跨境理財通機制,為持有港澳永久性居民身份證的外國人前往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市提供停留、居留便利。 扶持專業界別的政策措施方面,將進一步放寬合夥聯營律師事務所的限制,擴大資格互認範圍,擴大港澳專業資格人士執業優惠政策實施範圍,中央支持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河套地區)建設,對進境動物源性生物材料實行通關便利,放寬內地人類遺傳資源過境港澳的限制,給予保險監管優待政策,支持港澳保險公估機構在內地發展以及支持港澳債券市場發展。 其中,不少市民首先將焦點聚集在便利港澳居民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購房上。全因措施豁免港澳居民在粵港澳大灣區城市購房所需的在本地居住、學習或工作年限證明,以及繳納個人所得稅及社保條件,可能緩解地小人多澳門的土地資源短缺以及市民安居、養老和多元發展問題,同時為有意前往大灣區發展的年輕人置業安居提供便利條件,變相拓寬了本澳青年的發展空間和機會。 事實上,其他系列政策也有助消除港澳居民與大灣區九市居民的差異化,為居民異地養老、提高教育質素、發展智慧城市、推動科技創新、培育新興產業以及促進大灣區民間互動和人才互通創造條件,為澳門與大灣區城市融合奠定基礎。

15/11/2019
24368

完善住屋政策續穩定發展

行政長官崔世安日前總結2019 財政年度施政工作並介紹2020 年財政年度預算安排,最為社會關注的,除了是延續現金分享計劃外,相信便是相關的房屋政策。當中特區政府宣布新一輪經屋申請將於本(11)月底開展,合共提供3,011 個經屋單位,以回應居民對公屋供應的訴求。 本屆政府即將完結,根據最新數據,截至今年9月,特區政府正式回收的土地有23幅,面積超過23萬平方米。為增加公屋供應,新城填海A區首期四個經屋地段和一個社屋地段已展開設計; 偉龍公屋項目實施性研究已經完成,並將開展地段平整工程。 其中,新城填海A區共有30幅公屋用地、預計興建28,000 個單位,本月底準備開隊的包括760 個一房廳、998 個兩房廳及1,253 個三房廳單位,合共3,011 個經屋單位,三房單位佔最多。 在中央支持及特區政府帶領下,過去十年澳門的經濟突飛猛進,期間亦落實了不少政策及收回多幅閒置土地,成績有目共睹。惟在部分社會民生事務方面的工作卻尚未到位,尤其是住屋等問題仍與居民期望有落差; 過去五年,政府興建的公屋,不時被立法議員批評只是「還舊債」,回應新需求上,經屋實際是零供應,社屋供應亦數量不足,無法保障基層市民的置業安居的需求。 澳門這十年的樓價計攀升不少,特區政府過去推出不少「辣招」為樓市降溫,包括青年首置貸款比例計劃、增購住宅加徵印花稅等,可惜成效不大,樓價依然高企,居民唯有寄望公屋。另一方面,政府雖回收多幅閒置地計劃大力推動公屋興建,但有關進度並不理想,相信即使本月底經屋再「開隊」,輪候隊伍或需等候一段時間才可上樓。 在澳門這個小城談「安居」,必然與城市總體規劃、壓抑樓價、興建公屋與新類型房屋、都市更新等政策有關,如何擴大公屋供應量,構建多類型房屋,提供不同階層,特別是夾心階層居者有其屋,以及如何推動舊區重整重建等,相信是新一屆特區政府面對的重要難關之一。

14/11/2019
27987

中銀助力澳企揚帆第二屆上海進博會

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簡稱「進博會」)本月5至10日在上海舉辦,本屆進博會延續「新時代.共享未來」主題,致力於與各國共建開放合作、開放創新、開放共享的世界經濟。 作為進博會唯一「戰略合作夥伴」,中國銀行積極參與進博會招展、招商及論壇等各項工作。澳門中銀除全程陪同20間本澳企業客戶參加進博會外,還出席特區政府舉辦的各項推介活動,全方位助力進博會「辦出水平、辦出成效、愈辦愈好」。 11月6日,澳門中銀應邀出席澳門貿促局與上海市人民政府港澳事務辦公室、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澳門)共同主辦的「澳門投資合作論壇-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推介」,向參會的中葡企業提供金融咨詢服務,並與澳門盛世集團就葡萄牙農業項目簽署金融服務協議。 11月6日至8日,由中國銀行承辦的進博會供需對接會,為世界各地展商客商搭建一對一交流平台。對接會覆蓋進博會全部七個展區行業,吸引103個國家和地區的4625家展商客商參會。澳門中銀發揮集團全球化、綜合化優勢,在三天時間內共幫助20間澳企參加了94輪現場或視頻對接洽談,達成多個合作意向。 澳門中銀表示,將秉承「根植澳門、服務澳門」經營宗旨,利用好進博會的重要契機,不斷通過提升跨境金融服務能力,助力在澳企業抓住「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和中葡商貿合作服務平台建設的發展機遇。 (澳門中銀提供圖片)

14/11/2019
21491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