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點數卡黨」橫行本澳,無數熱血青年前仆後繼跌入陷阱,幾乎每天都有相關新聞報道,但一名任職傳媒工作的本澳男子,不知是完全不看新聞,還是以為自己命帶桃花,竟又墮入同樣騙局之中,痛失13,763 元。 司警表示,案中男事主於19日凌晨透過聊天軟件認識一名陌生「美女」,對方聲稱可提供性服務,相約當日下午6時在水坑尾某大廈外見面。當然,到了現場後,男事主隨即被要求購買點數卡作「肉金」,男事主於是購買534元點數卡並發送資料給「美女」,但這「美女」卻施展渾身解數要求男事主再買,還承諾見面後會全額退還,男事主於是「好天真好傻」地再買了五張共值13,229 元的點數卡發送給對方。 這樣還不夠,男事主又接到陌生男子來電,要求再買13,000 元點數卡作「保證金」,否則前面買的金額不會退還。這次男事主沒有理會,直接掛線,但對方竟鍥而不捨不斷來電轟炸騷擾,男事主終於察覺被騙,報警求助。 司警已接手調查,暫未拘捕任何人。
一名任職時裝名店經理的男子,涉嫌「穿櫃桶底」,先後三次合共偷去公司70,000元,及後被公司發現報警而被拘捕。 司警表示,本月9日接獲位於氹仔一娛樂場內的時裝名店負責人報案,指由7月尾至8月初,先後三次遭店內經理(姓梁,36歲,澳門居民)利用所持有的時裝店鎖匙,進入店鋪盜取合共港幣70,000元營運資金。 司警接報調查後,昨(22)日上午在青洲某住宅單位拘捕梁男,他承認犯案,贓款全花於賭博及日常生活。(陳宇東攝)
澳門機場近日揭發兩宗攜帶禁用武器案件,分別檢獲一粒子彈及帶尖刺金屬指環,兩名涉案人已被移送法辦。 首宗案件疑犯為一名柬埔寨男子,姓Kam,約30歲,報稱是一名軍人。他於本月21日在機場準備離境時,被發現其背包中有一粒疑似子彈。他供稱上述背包是向其同僚借用,並不知情;及後警方對子彈作進一步鑑定,確認該子彈與一般彈藥結構相同,並可供槍械使用。另一宗案件疑犯為年約40歲的周姓內地商人,他攜帶一個帶尖刺的黑色金屬指環(鑑定為禁用武器),同樣辯稱背包是向朋友借用。(治安警察局提供圖片)
教育暨青年局在今年暑假組織多項師生的海外交流學習,其中包括「赴澳洲昆士蘭開展2019年中、小學英語骨幹教師進修計劃(第二階段)」及「澳門優秀中學生培養計劃——愛爾蘭科技創新與生態保育之旅」,安排了15名本澳老師及25名中學生到外地學習交流。
新學年將於十天後開課,澳門十所高校領導及代表前天(21日)於政府總部召開本年首次高等院校領導會議,由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主持。與會者就新學年各項工作的開展情況、學生培養等方面進行交流,並期望藉此加強與各院校之間的溝通和聯繫,共同推動本澳高等教育持續發展。 譚俊榮表示,適逢新學年伊始,邀請各高校領導座談交流,聽取各高校新學年各項工作的開展情況,支持高校建設和諧校園,為師生創造更好的教學、研究環境。會上,與會高校分別介紹新學年學生註冊概況、新生入學及國情教育情況等。譚俊榮肯定各高校的相關工作,期望各高校強化和諧校園的建設,增進與師生的溝通,優化教學、研究環境。同時,鼓勵學生組織自行舉辦各類有益身心健康成長的活動,藉以更深入地了解社會。組織學生參與區域性、全國性及國際性的比賽和社會實踐活動,擴大與各地優秀學生的交流,開拓眼界,確立遠大志向。 譚俊榮強調,社會各界應繼續鞏固對澳門青年的愛國愛澳教育。各高校應透過多元方式,持續強化大專學生對《憲法》、《基本法》及澳門其他法制的認識和了解,加強推行愛國愛澳教育,讓學生切實體會「一國兩制」的成功落實需要依靠多代人堅持不懈的努力。同時,增強與內地的交流,特別是組織更多大專學生到訪內地,深化學生對國家歷史、民族、文化和風俗的認識,提升歸屬感和自豪感;並進一步推動學生認識大灣區發展建設為澳門所帶來的重大機遇,鼓勵學生努力上進,把握時機,為國家和澳門貢獻自己的力量。
為改善行人過路環境,土地工務運輸局將開展「黑沙環三角花園行人天橋設施改善工程」,工程初步預計今年第三季進行公開招標,爭取明年上半年動工。 位於澳門馬場海邊馬路及黑沙環馬路交匯處的「黑沙環三角花園行人天橋」,現共有三處落腳點,分別位於岐關新邨、錦繡花園及祐漢中心等建築物前,改善工程主要是在這三處加裝三部升降機。因受制於現場環境並不寬闊,故需要因應各落腳點的實際環境去改造現有行人天橋的結構,重整天橋的樓梯,以騰出空間加裝升降機。同時,並在黑沙環馬路增加一條行車線,將雙線行車變成三線行
2019年「粵澳勞動及社會保障相關事務合作專責小組」工作會議於日前在廣州舉行,澳門勞工事務局、社會保障基金、經濟局、旅遊局的相關代表和「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就「勞動監察」、「就業創業」、「技能鑑定」及「社會保障」等議題進行討論。 澳門代表團首先前往佛山市行政服務中心和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庭,了解內地「一窗式」行政服務體制和勞動爭議的調解模式,並於上月(7 月)31 日前往廣州參與工作會議及進行相關培訓。通過到大灣區城市的實地考察,有助澳門與其他大灣區城市探索創新合作方式, 加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隨港珠澳大橋的通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出台,以及各項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拉近了粵澳兩地的距離,也擴大了雙方的合作空間,為粵澳合作迎來了全新的發展機遇。
港珠澳大橋自去年10月24日通車以來,不但往來大橋的車流與旅客逐漸增加,大橋本身也已成為「著名景點」,今年1 至5 月,經大橋往來旅客突破千萬人次,經大橋來本澳的旅客量也逐步成長,其中單是7月份經港珠澳大橋入境的旅客就達55萬3,026人次。許多本澳市民想必也體驗過大橋的壯觀與便利。不過,想要駕車上大橋,就不是人人都能享受到的權利,只能爭取總數600個的常規配額。如今,上橋的配額有望增加。 交通事務局昨(21)日發出通告,宣布持有常規配額的人士今(22)日起可開始申請續期,更透露將推出「新一批」港澳跨境私家車常規配額予公眾申請,但就未透露會增加多少配額,以及何時會增加。
港珠澳大橋去年10月通車後,來澳旅客持續增加,但旅客總消費(不包括博彩)則持續下跌,統計暨普查局昨(21)日公布資料顯示,今年第二季旅客總消費157.1億元(澳門元,下同),按年下跌4.8%,旅客人均消費自去年第四季起連續三季錄得同比跌幅,今年第二季跌幅達20.7%。 有旅遊業界人士對相關情況表示,入境旅客中以不留宿旅客較多,另外近月人民幣貶值,相信都是導致旅客消費數字下降因素。
藉大型國際綜合性文化藝術「藝文薈澳」(Art Macao)舉行之際,澳門特區政府於前(20)日邀請各國駐港澳領事來澳,由文化局安排參觀「藝文薈澳」藝術展覽,傳遞「文化澳門」理念,提高這個標誌性的文化旅遊新品牌在鄰近地區內以及國際上的知名度,為未來的合作開拓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領事團參觀由銀河娛樂集團舉辦、作為「藝文薈澳」重點展覽之一的「影后王妃:嘉麗絲姬莉的藝術形象」,隨後在「澳門銀河」綠洲宴會廳進行晚宴。晚宴上,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澳門中聯辦副主任薛曉峰、旅遊局局長文綺華、文化局代局長梁惠敏、教育暨青年局代局長梁慧琪、銀河娛樂集團副主席呂耀東、澳門博彩股份有限公司常務董事兼行政總監梁安琪等進行祝酒儀式,祝賀各國能透過「藝文薈澳」這個平台進行廣泛而深入的文化交流,從而建立長久而深厚的情誼,為未來的合作開拓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首屆「藝文薈澳」獲得多個外國駐港澳領事館的支持,在澳展示各自的獨特藝術人文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