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連日來本澳舉辦各類慶祝活動。在昨(29)日的西灣湖廣場,300名青年連同嘉賓,共同奏響國歌,升起國旗,為祖國70 華誕獻禮。
疑似投資虛擬貨幣騙局又再出現,投資者一不小心隨時跌落陷阱。繼早前本報揭露「EXPASSET 」、「動脈鏈」疑似投資虛擬貨幣騙局後,最近本報又發現一則打著新聞網站旗號,宣傳投資虛擬貨幣貼文在社交平台上流傳,並且涉嫌盜用香港著名地產商郭炳江、歌星譚詠麟、微軟主席蓋茨、英國維珍航空主席布蘭森等名人影像做宣傳,並以澳門人為對像,聲稱郭炳江透露一個「令澳門幾百人非常有錢的最新投資秘密,已經有好多澳門人用緊呢個『財富漏洞』留喺屋企搵到幾百萬」。
2019中國(澳門)傳統醫藥國際合作論壇,前、昨(25及26日)一連兩天在澳門威尼斯人酒店舉行。本屆論壇以「共享傳統醫藥成果深化國際交流合作」為主題,來自中國內地、澳門、歐盟、東盟及葡語系國家和地區的700餘人參加。行政長官崔世安,澳門中聯辦主任傅自應,國務院港澳辦副主任黃柳權,外交部駐澳特派員公署副特派員王冬,廣東省副省長張光軍,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原局長,中華中醫藥學會會長王國強,珠海市委副書記、市長姚奕生,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董事長兼行政總裁呂紅等出席。
與世界上其他一些歷史悠久的城市一樣,「都市更新」是縈繞在澳門社會中的一大問題,也是未來特區政府施政的一大重點。都市更新也好,舊區重整也好,其困難之處在於問題錯綜複雜,牽一髮而動全身,絕非簡單的「畀錢交貨」買賣。在政府即將換屆交接之際,近來社會上對都市更新的討論聲音日增,此事實在關乎相當一部分居民切身利益,希望無論政府部門抑或都更委員會、都更公司,在討論制定政策時應從多渠道廣泛吸收社會意見。 都市更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林金城日前表示,未來舊區重建時,業主需要負擔建築費用,強調都更公司是一間非盈利公司,對此社會意見不一,有人認為「自己樓自己修」是應份,亦有人擔心會因為缺乏吸引力而導致小業主難以達成統一意見,最終重建會「流產」,兩方說法都不無道理。 本澳以往由小業主自資重建舊樓項目寥寥可數,遙想2011 年的青洲明興樓重建項目,可以為今日的討論提供借鑑。明興樓於2011 年被列為危樓,當小業主得知此「噩耗」後,大約三天時間內就得到了百分百小業主同意進行重建。項目於2014 年11月動工,歷時約兩年完成,新大廈比原建築新增了一層,各業主需要支付37萬至74萬元建築費,建築商則以250 萬元認購兩個單位,樓價差額用作彌補建築費。 然而並不是所有舊樓重建都能如此順利,位於新橋區的福寧大廈拖延了近四年才能取得百分百業權同意,而水上街市附近的海德大廈在2010年出現傾斜、漏水等問題,但經歷七年才最終得到全體小業主同意開展拆卸重建。 縱觀目前本澳數個舊樓重建項目,多數是透過放高樓宇增建單位,建築商以此方式獲利,而避免小業主負擔過重的建築費用。假若依照都更公司介紹的方案,重建後單位數量維持不變,是否意味著小業主需要「硬食」所有開支?隨著通脹百物騰貴,數年後每個單位重建費或許就不是數十萬可以「埋單」。雖說重建後樓宇會升值、小業主按理說有利可圖,但重點是一開始就可能無法負擔重建費用,導致進一步加大取得足夠業權同意的難度。 對此, 政府以及相關機構宜及早諮詢研究,在「不讓都更淪為地產項目」和「改善居民生活環境」之間取得平衡。
澳門持牌旅行代理商及汽車租賃服務提供商瀛海集團(8668)昨日正式在港交所創業板掛牌,並獲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旅遊局香港代表莫兆光總經理親臨支持,與集團管理層一起主持上市儀式。而集團昨晚上市慶祝晚宴更獲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旅遊局文綺華局長親臨致辭祝賀。集團主席、行政總裁及執行董事蔡偉振表示,集團未來會與更多酒店營運商及旅行代理商合作,以及擴大車隊,提升品牌知名度及競爭力。 (文:產經組 圖:資料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