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青少年暑期遠離毒品

暑期將至,大量餘暇時間可令青少年放鬆享受愉快暑假生活,但與此同時,社會也要警惕嚴防青少年犯罪尤其是吸毒問題。政府有關部門應在現有基礎上繼續攜手合作,在暑期舉辦更多健康積極向上且有吸引力的活動,並加強防罪宣傳,令學生度過愉快充實的暑假。 青少年濫藥問題近年來普遍受到社會關注。 據政府「澳門藥物濫用者中央登記系統」2018 年全年報告的資料顯示,2018 年整體呈報的吸毒人數共424 人,較2017 年減少8.2%。是次系統錄得的 424 名吸毒者中,有24名是青少年,較2017年增加三人。佔總人數比例也由2017 年的4.5% 增至5.7%,吸食毒品種類仍以冰毒最多,按人次計佔48.2%,比前年有顯著上升。 系統的報告資料中關於近五年的一些變化和特點提到,吸毒者是學生身份的人數及比例有所增加。吸毒青少年的原因最多是受朋輩影響( 34.2%),其次是好奇( 23.7%)、再次是尋求刺激(13.2%)。被呈報的青少年的平均年齡為 18.6歲,年齡最小的一位為15歲。第一次吸毒的平均年齡為 15.7 歲。未成年人(18 歲以下)五 名,佔青少年吸毒者 20.8% ; 未達刑事歸責年齡(16 歲以下)的一名,佔 4.2%。 而吸毒的地方在澳門本地的有 66.7%,在香港及中國內地的分別佔 18.5%、14.8%。吸毒場所仍然隱蔽,在家、朋友家及酒店吸毒超過七成。 在21歲以下青少年呈報個案中,使用大麻情況較2017 年有所上升,青年人使用大麻問題關注。 政府每年皆會舉辦系列活動,鼓勵青少年以及大學生善用餘暇,提升自我。包括暑期課程、「青年善用餘暇計劃」以及大學生赴灣區實習計劃,為不同年齡段的學生暑假安排提供更多選擇。 但是有關暑假活動名額有限,參與者也僅僅是少數,當局應該思考如何舉辦更多意義的活動,並擴大覆蓋面,吸引青少年走出家門主動參與。社工局平時雖然也舉辦預防教育,並優化兒童健康生活教育課程,以及與多個民間機構和醫療團體合作開展不同類型社區活動,還推出手機應用程式和專題網頁等,取得一定成效。可防止青少年濫藥的工作不能鬆懈,日常防毒宣傳如何有效延續至暑期,也值得思考及重視。

12/07/2019
34134

港青來澳販毒「無日無之」

司警昨再破兩宗拘兩人

近月以來,香港人士來澳販毒情況愈趨嚴重,當中更涉及香港青少年參與運毒販毒,司警及治安警在最近一周已破獲五宗港人來澳販毒案件,共拘捕七人,其中兩人未滿18歲,聲稱被犯罪集團僱用,以收取日薪或按販毒分量收取佣金等方式來澳門販毒「搵錢」。 司警根據情報在外港碼頭部署,於昨(11)日凌晨發現一名入境男子神色慌張走入洗手間,立即上前截查,在其身上檢獲63.93克可卡因,市值高達19萬元。被捕疑犯姓王、29歲、香港人,聲稱因欠債而受僱於香港毒品集團帶「貨」來澳,每次可收取6,000港元報酬。司警經翻查紀錄,相信疑犯上月(6月)至今已來澳販毒十多次。 此外,司警同樣根據情報於前日(9日)在新口岸一酒店大堂截獲一名報稱地盤工人的28歲香港男子,在其租住的酒店房內搜出13.4克、市值45,000元的毒品可卡因。疑犯承認因欠債以日薪2,500港元受僱香港毒品集團來澳販毒,接到毒品集團上線成員手機軟件指示後前往本地夜場出售毒品,每小包毒品售價600至800元,來澳一星期已售出約60克毒品,賺取超過十萬元不法得益。 本周二(9日),司警先後偵破兩宗香港青年來澳販毒案,拘捕三人;在上周四(4日),兩名分別21歲及16歲港青來澳販毒被拘捕,司警更在16歲疑犯身上搜出96小包重逾30克的可卡因,市值高達十萬元。 治安警亦於上周六(6日)晚上在新口岸區拘捕兩名涉嫌販毒港青,年齡分別17歲及18歲。 上月(6月)25日,司警拘捕兩名港青,分別13及17歲,涉嫌以1,500港元日薪受僱來澳販毒,司警公布數據顯示,去年來澳販毒案件中,港人參與率較2017年增逾一倍,檢察院日前表示,近月來司警接二連三破獲香港籍嫌犯來澳販毒的案件,當中更涉及未成年人參與運毒的情況,跨境販毒問題值得社會關注。

12/07/2019
12626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