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行澳門分行昨(23)日在中銀大廈前地舉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和「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雙慶活動啟動儀式。 經濟財政司司長梁維特、澳門中聯辦副主任姚堅、中國銀行澳門分行行長李光等嘉賓出席。 儀式上,各出席嘉賓以及200多位中銀員工、本地青年社團代表、澳門市民及遊客齊聚一堂,以嘹亮的歌聲同唱一首《我和我的祖國》。另外,兩組設置在中銀大廈前地的大型裝飾也揭開了神秘的面紗。分別是兩幅巨型國慶海報, 以及「 I Love Macau 」和「 I LoveChina 」為主題的巨型燈箱,吸引了不少澳門市民和遊客合影留念。 雙慶即將到來,中銀澳門將圍繞祖國70周年華誕及澳門回歸20周年舉辦一系列主題活動,歌頌新中國70年偉大成就和一國兩制在澳門的成功實踐。
特區政府高度重視構建人才培養長效機制,構建人才資料庫,以便取得科學數據,作為政策制訂的參考。 同時,為構建人才資訊系統,人才發展委員會不斷完善人才資料庫功能,建立專業資格及執業註冊人員資料庫。根據人才發展委員會網站資料,截至今年6月12日,人才資料登記系統內已有12,352人作出登記。
澳門發展策略研究中心秘書長陳志峰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人才發展委員會一直透過各種途徑使更多澳門居民登記填寫人才資料庫,至今已有過萬名居民進行登記。他指,人才資料庫能收集人才資訊,讓委員會精準製定人才政策。 陳志峰稱,特區五年發展規劃實施的「教育興澳、人才建澳」重大策略是絕對正確。從本澳勞動人口中擁有高等教育程度比例上便能看見成效, 由2013 年的20% 到2018 年的36%,增長非常可觀,在不足十年期間,已達亞洲地區發達國家的優秀水平,完全符合五年發展規劃目標。 特區政府從多方面加大對人才的培養,現時成效如何?陳志峰認為,從第一階段人才培養計劃看來,符合初見成效。至於在未來發展方向中,有了高等教育的普及、各種人才培養規劃、政府多項政策以及社會的支持,居民需透過自身努力,提升素質是成為人才的關鍵。 他又相信,澳門青年人在整個綜合素質方面都有非常優秀的地方,未來澳門人才發展應該非常正面。
特區政府重視培養中葡雙語人才,透過各種政策和措施,在不同層面支持和推動中葡雙語人才的培育,以配合本澳實現成為「一中心、一平台」的發展目標。本澳各所大專院校成立「培養中葡雙語人才聯盟」推廣葡語教育工作,擴大合作資源互享,計劃編製具有澳門特色的葡語教材。 高等教育輔助辦公室去年已與澳門大學、澳門理工學院、澳門科技大學、澳門城市大學、聖若瑟大學舉行成立「培養中葡雙語人才聯盟」(以下簡稱「聯盟」)的簽署協議儀式,共同加強中葡雙語人才的培養工作,積極構建澳門成為「中葡雙語人才培養基地」。 「聯盟」將會共同推進多方面的合作,包括中文及葡萄牙語教師的培訓、以漢語作為外語教學的教師的培訓課程、葡語教學範圍的調查及研究、旅遊業中葡雙語人才培訓、高等院校聯合提供課程、聯盟成員提出的具體合作項目或協議等。 此次簽署協議成為本澳高校中葡雙語人才培育工作的新里程碑,有助匯聚高校力量,優勢互補,進一步發揮本澳作為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的作用,為本澳實現「一中心、一平台」的發展定位,以至助力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提供所需人才。
環球經濟不穩,本澳下半年經濟亦受到下行壓力,重要產業之一的旅遊業情況備受關注。據統計暨普查局昨(23)日公布資料顯示,今年8 月入境旅客有3,623,116 人次,按年增加6.5%。 中國內地旅客有2,646,406人次,同比上升4.7%;內地個人遊旅客(1,296,676 人次)減少1.3%,其中從海路入境的個人遊旅客(66,931 人次)大幅下跌64.4%。今年首八個月入境旅客共27,437,982人次,同比增加18.0%。
澳門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昨(23)日上午在政府總部召開本年度第二次全體會議,就本澳維護國家安全工作最新情況進行討論。 委員會主席、行政長官崔世安發言時指出,今年以來,澳門特別行政區多部維護國家安全的配套法律正式生效實施,國家安全宣傳教育取得更大的進展,在當前複雜多變的安全形勢下,特區政府周密部署,社會各界以大局為重,警方依法果斷執法,本澳總體安全情況可控。 行政長官指出,特區政府必須高度關注周邊安全局勢對澳門社會的影響,警惕潛在風險的擴大,做好必要的防範和應對,確保澳門社會的祥和穩定,竭力維護國家主權和中央權威,迎接即將到來的新中國成立70周年、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和特區政府換屆交接等多項重大慶典和政治活動。 會上,委員會副主席、保安司司長黃少澤,以及法務局局長劉德學、司法警察局局長薛仲明和保安司司長辦公室顧問曾翔等委員,分別匯報了有關維護國家安全配套立法和執法工作的最新跟進情況。行政長官在總結會議時作出重要指示,要求穩妥推進維護國家安全配套立法工作,做好相應的安全保障,以實際行動維護國家和澳門特區的總體安全。
社會工作局於2018年邀請澳門理工學院組織顧問團隊,開展「社區精神康復服務研究」工作,對象為受社會工作局資助的社區精神康復機構的服務使用者、家屬、前線同工等,收集其對社區精神康復服務的意見。 研究發現精神康復服務使用者年齡40至59歲人士為主,約有60%精神康復者由父母照顧,照顧者中年齡60歲或以上的人士超過60%,顯示精神康復者和照顧者呈雙重老化趨勢,希望政府正視有關情況。
今年1至7月澳門出外商品貿易總額約570億元,比去年同期577億元微降約1.5%,主要因為進口減少(至6月為止總進口貨為424.2億元,按年下跌1.7%),澳門出入口商會理事長蕭志偉昨(23)日受訪表示,受中美貿易戰影響,澳門出入口市場存在不明朗因素。他又指,有會員反映本澳近一個月內,在成衣方面出口美國有輕微增長的情況,但未有實際數據。 蕭志偉稱,相信中美貿易戰不會短期內結束,這段時間經濟也較不穩定,「當然唔係話因為貿易戰,澳門出口業會即刻變為重要經濟支柱,只係反映有咁嘅情況」。他又表示,因應貿易戰,美國以往在中國購買的貨品或會轉移,除了澳門,亦有東南亞市場,且在澳門不會涉及重大投資轉移,相信貿易戰對本澳經濟影響不會太大。 他提到,雖然本澳經濟暫未出現嚴峻情況,但旅客消費力普遍下降,一些零售業,尤其是高端消費,未來可能會有更大影響,政府需留意預早推出政策協助。(資料圖片)
復康事務委員會昨(23)日上午在旅遊塔會展中心召開本年度第二次全體會議,由委員會主席、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主持。會議主要議程包括引介《2016至2025年康復服務十年規劃》今年上半年工作進度及成果,引介及討論「社區精神康復服務研究」、引介及進行無障礙事務工作小組改選事宜等。 據社工局代表會後介紹時指,《康復服務十年規劃中期階段(2018-2020年)》共有125項措施,截至今年8月,已開展及已完成了118項(佔94.4%),策導小組有信心能按序完成所有中期階段措施。 會上亦進行復康事務委員會下設無障礙事務工作小組的改選工作,新一屆無障礙事務工作小組由六個政府部門、13個民間機構、四名獨立人士所組成,當中民間機構及獨立人士代表的數目均較上一屆有所增加。
電話詐騙案件雖屢見不鮮,惟總有人不幸上當,以致血汗錢被騙徒輕鬆「掠」盡。本澳一名七旬婦日前接到詐騙電話,本月17日起先後三次向騙徒指定的香港銀行賬戶存入合共175萬港元,事後回想懷疑被騙向司警報案,警方現正對案件進行調查。